藥用輔料范文
時間:2023-04-04 08:03: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藥用輔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復方丹參片是最常用的中藥制劑之一,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功能,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痹、冠心病心絞痛等癥,其制法和制劑用原料在中藥制劑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處方中丹參分別采用95%乙醇、50%乙醇和水加熱提取,三七、冰片粉碎后以原粉形式入藥,其中三七粉可以部分起到賦形劑的作用。用于制備片劑的原料中既有醇提取物,也有水提取物,還有原生藥粉。因此,我們選擇復方丹參片作為研究對象,以片劑的可壓性、硬度、崩解和有效成分的溶出度等為指標,考察一些新輔料在中藥片劑中的應用及其對制劑質量的影響,為中藥制劑的質量提高進行有益探索。
材料和方法
儀器設備MiniPress-ⅡSF壓片機(印度Karnavati公司);TBH300MD硬度儀、ZT502崩解儀(德國Erweka公司);ZRS-8溶出度試驗儀(天津大學無線電廠);DHG-9203A型恒溫烘箱(上海精宏設備有限公司);Comil-193整粒機(加拿大Quadro公司);BL6100天平(德國Sartrius公司)。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譜儀,1100型紫外可見檢測器。
輔料糊精、淀粉和硬脂酸鎂(淮南山河藥用輔料有限公司);羧甲基淀粉鈉CMS-Na(臺灣永日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交聯聚維酮PolyplasdoneXL-10(PVPP)、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CCMC-Na、進口微晶纖維素MCC[美國國際特品(ISP)公司];國產微晶纖維素MCC(常熟市藥用輔料有限公司);微粉硅膠(德國Wacker公司)。
藥品丹參酮ⅡA對照品由中國生物藥品檢定所提供;復方丹參薄膜衣片(上海產);復方丹參糖衣片A(北京產);復方丹參糖衣片B(廣州產)。藥材的提取和處理取丹參藥材飲片,加8倍量乙醇,加熱回流提取1.5h,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適量,備用;藥渣加50%乙醇,加熱回流1.5h,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適量,備用;藥渣加水煎煮2h,濾液濃縮至適量。合并以上濃縮液,混合均勻,繼續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1.39(55℃~60℃)的浸膏,備用。另取三七和冰片分別研成細粉,備用。
不同輔料復方丹參片的制備分別稱取處方量的丹參提取濃縮液和三七細粉,分別加入不同的輔料,濕法制粒,干燥。冰片研細,與上述顆粒混勻,壓片,即得。
可壓性的考察以壓片時主壓力的大小來進行評價。在片劑的硬度相似時,主壓力越小,說明可壓性越好;在主壓力相近時,片劑的硬度越大,說明可壓性越好。主壓力可在壓片時直接從壓片機讀出。硬度的測定采用硬度計直接測定,可從硬度計上讀出片劑的硬度。
崩解度的測定按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中的崩解度測定法進行測定。
溶出度的測定復方丹參片中丹參提取物主要含有丹參酚酸類和丹參酮類,三七中主要有效成分為三七皂苷類,冰片中主要含有龍腦和異龍腦。其中三七以生藥粉入藥,有效成分的溶出較慢;丹參酚酸類為水溶性成份,在溶出介質中會很快溶出,進行溶出度控制的意義不大。故我們選擇了丹參中脂溶性的有效成分丹參酮ⅡA為指標,進行不同輔料制備的復方丹參片溶出度的比較。
溶出度測定方法[1]:采用《中國藥典(2010年版)》附錄中的溶出度測定法第一法進行測定(n=6)。溶出介質采用pH1.2的HCl溶液和0.5%十二烷基硫酸鈉水溶液分別模擬制劑在胃和小腸環境中的溶出行為,體積為900mL,溫度為(37±0.5)℃,轉籃轉速為100r/min,并分別與市售糖衣片和薄膜衣片對照。藥片放入后開始計時,每隔一段時間定位吸取溶液3mL,用0.45μm微孔濾膜過濾,同時立即向溶出介質中補加同溫介質3mL。濾液中加入6mL醋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萃取液,濃縮至干,加入1mL甲醇溶解,取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按外標法計算得出溶出度。
丹參酮ⅡA的HPLC測定
色譜條件KromasilC18色譜柱(250mm×4.6mm,5μm);流動相:甲醇-水(73∶27);檢測波長:270nm;流速:1mL/min。理論板數按丹參酮ⅡA計算為4000。
線性關系考察精密吸取丹參酮ⅡA對照品約10mg,置于50mL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吸取適量溶液,加入甲醇依次稀釋,制成不同濃度的系列溶液。取上述溶液分別進樣20μL,記錄色譜圖,并以峰面積對進樣量進行回歸,得到標準曲線方程為A=1.487+695.4W(r=0.9997),丹參酮ⅡA進樣量在0.0168~0.4200μg范圍內有良好的線性關系。
結果
不同填充劑的比較分別以淀粉、糊精、微晶纖維素等為填充劑制備復方丹參片,處方中丹參提取物占48.3%,三七細粉占4.8%,冰片細粉占0.27%,其余為輔料。不同處方片劑的檢測結果見表1。
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以淀粉和糊精作為填充劑時顆粒的可壓性較差,達到一定硬度需要較大的壓片力,而且片劑崩解所需的時間較長;與進口微晶纖維素比較,以國產微晶纖維素為輔料時,在相同壓力下片劑的硬度較差;與淀粉比較,以交聯聚維酮為崩解劑可改善片劑的崩解;加入微粉硅膠可以改善以微晶纖維素作填充劑的片劑硬度,這可能是由于加入微粉硅膠改善了微晶纖維素在制濕顆粒后壓實性不足的問題[2-3]。
不同崩解劑的比較以進口微晶纖維素作為填充劑,分別選擇交聯聚維酮(PolyplasdoneXL-10)、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CCMC-Na)、羧甲基淀粉鈉(CMS-Na)等作為崩解劑,制備復方丹參片(表2)。從試驗結果可知,以10%的交聯聚維酮為崩解劑時的效果最好,崩解時間較短且硬度較好。
微粉硅膠用量的影響微粉硅膠是一種良好的助流劑,其親水性能強,可加速片劑的崩解,有利于藥物的吸收,同時也可改善微晶纖維素的性能。丹參浸膏由于含有較多脂溶性成分,質地黏軟,難以混合均勻,加入適量微粉硅膠可有效改善黏度和分散性。所以,以微晶纖維素為填充劑、交聯聚維酮為崩解劑,對復方丹參片中微粉硅膠的用量進行考察(表3)。
結果顯示,不同微粉硅膠用量對片劑性質的影響不顯著,2%即可達到要求。
新輔料復方丹參片的制備處方根據以上試驗結果確定新的復方丹參片中輔料含量為:微晶纖維素34.65%,交聯聚維酮10%,微粉硅膠2%。
制法為進一步加速片劑的崩解,并避免冰片的揮發,采用將交聯聚維酮內外加法,即將含有三七細粉、微晶纖維素、部分的交聯聚維酮、微粉硅膠與丹參提取物混合均勻,制粒;冰片加適量無水乙醇溶解后,用剩余的交聯聚維酮吸附,與其余干顆?;靹?加硬脂酸鎂,壓片。
片劑性質檢查取自制復方丹參片與市售復方丹參薄膜衣片、糖衣片進行硬度和崩解時間的檢測(表4)。
溶出度測定的轉速選擇考察了不同轉速50、75和100r/min對自制復方丹參片溶出結果的影響(表5)。結果顯示,不同轉速對自制復方丹參片溶出結果的沒有顯著影響(P>0.05),故選擇轉籃法常用的100r/min作為實驗轉速。
及新輔料復方丹參片中丹參酮ⅡA的溶出度測定結果見表6。實驗發現,普通的復方丹參薄膜衣片在投入兩種溶出介質30min后基本完全溶散,2h左右溶出達到平衡。按威布爾分布模型計算溶出參數:以pH1.2HCl為溶出介質時,T50為66.4min,Td為84.1min,m為1.6;以5%十二烷基硫酸鈉水溶液為溶出介質時,T50為53.8min,Td為73.4min,m為1.2。自制復方丹參片投入到溶出介質后,在不到1min即全部崩解分散。按威布爾分布模型計算溶出參數:以pH1.2HCl為溶出介質時,T50為22.1min,Td為28.0min,m為1.5;以5%十二烷基硫酸鈉水溶液為溶出介質時,T50為19.1min,Td為24.6min,m為1.4。
討論
由于中藥制劑普遍存在因崩解溶出緩慢而導致起效較慢的缺點,目前,采用新的輔料和工藝技術制備出崩解較快的劑型,如分散片、泡騰片、口崩片等,可以顯著提高崩解和溶出速度,方便患者服用[4-5]。本實也證明,采用新的輔料后,糖衣片或薄膜衣片的崩解時間可由>20min縮短至<1min;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加快,在人工胃液中,薄膜衣片中丹參酮ⅡA溶出的T50由66.4min變為22.1min;在0.5%十二烷基硫酸鈉水溶液中,該值由53.8min變為19.1min。因此,新輔料在傳統中藥制劑上的應用對加快中藥制劑的起效時間和提高療效必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本文對制劑體外溶出度的考察選用了pH1.2HCl溶液和0.5%十二烷基硫酸鈉水溶液2種溶出介質,分別模擬制劑在胃和小腸環境中的溶出行為??紤]到丹參酮ⅡA為脂溶性成分,在純水中的溶解度較低,故在水中加入了0.5%的十二烷基硫酸鈉,以保證漏槽狀態。
篇2
關鍵詞:藥用輔料;審評審批;分類管理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3)07-0035-03
根據《藥品管理法》的規定,藥用輔料是指生產藥品和調配處方時所用的賦形劑和附加劑。近年來,一方面制劑工藝不斷發展、藥品質量要求日漸提高,另一方面我國藥用輔料引起的藥品不良事件頻頻曝光,我國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對輔料的質量安全的關注程度不斷加深。
雖然藥用輔料并非藥物的活性成分,但我國法律要求“生產藥品所需的原料、輔料,必須符合藥用要求”。作為藥品組成殊而又不可或缺的部分,藥用輔料的審評審批制度意義重大,同時又有著區別于藥品審批制度的獨特性。
1我國藥用輔料注冊審批制度發展進程
2004年6月,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保留了SFDA及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藥用輔料的注冊審批權限。2005年6月,SFDA了《藥用輔料注冊申報資料要求》,旨在規范藥用輔料的注冊審批,并提出了分級注冊、分類管理的理念。同年9月,《藥用輔料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但一直沒有正式。隨后,為進一步加強對藥用原輔材料的監管,2010年9月,SFDA就《藥用原輔材料備案管理規定》征求意見,提出了對藥用輔料進行備案的管理模式,表明藥用輔料分類管理的思想正逐步完善起來。鉻超標藥用膠囊事件發生后,SFDA于2012年8月1日了《加強藥用輔料監督管理的有關規定》,進一步明確對藥用輔料分類監管的模式。分類管理是結合我國輔料產業發展、市場環境、監管資源、企業誠信度等多方因素而提出的輔料管理模式,符合目前我國輔料行業發展現狀且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但如何進行操作成為了監管部門面對的新的難題。對于藥用輔料的審評審批,歐美等發達國家建立了類似分類管理的制度,對我國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歐美藥用輔料的審評審批制度概述
2.1歐盟藥用輔料的定義
歐盟2001/83/EC法令規定,藥用輔料是藥品中除活性成分和包裝材料以外的其他組分。與這一條款一致的是歐盟藥品管理局人用藥品委員會(CHMP)指南——《藥品注冊上市許可申請材料中的輔料》(CHMP/QWP/39695/2006)中對輔料的定義:藥用輔料是藥物劑型中除活性物質以外的其他組分。
2.1.1歐盟藥用輔料的審評審批機制
對于新藥用輔料,歐盟沒有單獨的審批途徑,因為輔料只有用于藥物制劑時才能發揮相應作用,被稱為輔料,而其自身的安全性以及對藥物制劑的影響,可以在審批藥物制劑時一并評價,不需要單獨審批。
除了新藥用輔料的制劑審批外,歐盟對已有藥典標準的藥用輔料實行CEP認證的方式。CEP認證等同于COS認證,即歐洲藥典適應性證書(Certificate of Suitability to Monograph of European Pharmaceutical),由歐盟藥品質量指導委員會(EDQM)進行認證。歐盟藥品質量指導委員會(EDQM)是歐盟委員會的一部分,負責歐洲藥典,包括歐洲藥典部(European Pharmacopeia Department)、實驗部(The Laboratory Department)、原料藥認證部(Certification Division)三個部門,其中原料藥認證部負責CEP認證,同時負責生產企業的現存檢查、后續跟進以及與其他監管機構的溝通。
2.1.2歐盟已有藥典標準藥用輔料的備案制度——CEP認證
CEP認證程序適用于歐盟藥典委員會收載于藥典(總則及個論)的物質,其中包括合成、提取或發酵獲得的有機或無機的活性原料藥或輔料)。CEP分為兩種類型,一種針對已被歐洲藥典專論收錄的產品,另一種是針對存在TSE風險的產品(包括未收錄于歐洲藥典的產品)。生產商或者供應商可以申請上述任意一種證書或者二者同時申請。
CEP的認證獨立于藥品的上市申報,評估組織由認證秘書處(certification secretariat)、技術顧問委員會(TAB,technology advisory broad)、評審員(assessors)、證書管理委員會(certification steering committee)四部分組成。完成CEP的申請及審核需大概5個月的時間,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2.1.3授予CEP證書的目的
藥用輔料制造商提供的CEP,可用于證明其產品是否符合歐洲藥典專論的質量要求。CEP表明完全執行歐洲藥典的標準,就能夠控制該生產工藝路線中可能引入的所有雜質和污染物。如果擬上市的藥品中使用的藥用輔料已獲得了CEP,則上市許可申請(MAA)可直接使用該證書,而不再對藥用輔料的質量進行評價。輔料生產企業在申請文件中必須附加兩封承諾信,一封信承諾其申報的藥用輔料是按照國際GMP規范(ICH Q7A)進行生產的,另一封信承諾同意歐洲GMP檢查機構的官員進行現場檢查。當產品信息發送變更時,企業須通知認證秘書處再次評審。根據變更對于產品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響程度,分為通知、微小變更和重大變更。CEP每五年更新一次,若歐盟藥典專論、法律法規或科學認識發生了變化,則須重新進行認證。不能滿足上述條件或現場檢查發現重大缺陷時,認證秘書處可暫停CEP。
由于CEP是將證書頒發給藥用輔料的生產企業,因此企業在申請過程中主動性強,同時會自覺保證產品質量,從源頭上保證了藥用輔料甚至藥品的質量安全。另外,CEP申請一旦通過,該藥用輔料即可用于歐洲藥典委員會三十一個成員國內所有藥品制劑企業的制劑生產,而無需在藥物制劑上市許可的申請時重新審評,既為生產企業節省了時間和精力,也為監管部門節約了行政成本。這與目前藥品監管中提倡的“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理念一致。
2.2美國藥用輔料審批制度
2.2.1美國藥用輔料的定義
根據美國《藥用輔料非臨床安全性評價研究指南》的規定,藥用輔料是指白蛋白、氨基酸、糖等用于藥品和生物制品的大分子物質,且不包括工藝工程中引入的或與產品相關的雜質或污染物。而新輔料是指添加在治療和診斷產品中的非活性成分:(1)相應劑量下無藥物作用;(2)在現有的安全性數據下無法完全控制其質量。21 CFR 210.3(b)中的定義則更為簡潔,藥用輔料即藥品中除活性成分外的非活性組分。
2.2.2美國藥用輔料的上市授權機制
作為藥品唯一的審批機構,FDA并不直接審批藥用輔料。對于新藥用輔料,美國與歐盟相似,不進行單獨的審批,而是作為藥品的一部分、在藥品申報時一并進行關聯性審批。NDA報告中須包含可證明其中新藥用輔料安全性和功效的數據。而對于已使用的藥用輔料(收錄于ⅡD)或符合美國藥典標準的輔料,美國的監管方式較歐盟則更為簡單,FDA通常不再進行審評。由于很多輔料也用于食品,所以食品的某些標準也可支持輔料的安全性,如GRAS和FAP。
2.2.3美國的藥用輔料備案制度——DMF
根據美國《藥物主文件指南》的規定,美國的藥物主文件分為五類,其中第四類即針對賦形劑、著色劑、香料、香精或制備這些物質所需的原料。應通過每一種藥用輔料的生產方法、放行標準、檢測方法對它們加以區分。通常,官方藥典、FDA條例對著色劑(21 CFR 第70-82條)、直接食品添加劑(21 CFR 第170-173條)、間接食品添加劑(21 CFR 第174-178條)、食用物質(21 CFR 第181-186條)的規定,可被用于檢測標準和安全性的資料。
DMF申報并非強制性的,但獲得DMF序號的藥用輔料信息會公布在FDA的網站上,有助于產品的推廣,因此,大多數企業都主動進行了DMF的申請。FDA并不對藥用輔料進行專門的審批,對于提交的DMF申請資料也僅作格式和內容的最基本行政審查,審查合格即發給DMF序號,而其中的技術性內容,僅在藥品的IND、NDA、ANDA和出口申請中提及時一并審查。DMF申請及藥用輔料關聯性審批的具體流程如圖2。
DMF申請提交即行政審批的程序雖較為簡單,但并不是一勞永逸的。根據《藥物主文件指南》的要求,當DMF的內容發生變化時,持有者應提前通知在藥品注冊資料中提及該DMF的申請人,以便申請人及時更改藥品注冊資料的信息。同時,持有者應向FDA提及申請,將變化涉及的日期、數量、章節、頁碼等信息進行更正。即使無內容變化,DMF持有者也應每年定期提交一份當前DMF主要內容有效的聲明,否則將可能造成DMF的停用或被FDA宣告無效。
3討論與建議
3.1明確實行注冊及備案管理的藥用輔料類別的劃分
經研究可知,歐美對于實施不同監管方式的輔料類別均有明確劃分。對于新藥用輔料,我國已有定義,《藥用輔料注冊申報資料要求》中規定其為“在中國首次生產并應用的輔料”,而《新藥用輔料非臨床安全性評價指導原則》則規定:“新藥用輔料”是指擬添加到治療用或診斷用藥物中的任何無活性成分,需要注意的是:(1)盡管它們可能會改善藥物輸送,如增強藥用成分的吸收或控制釋放,但在擬定使用劑量下預期不會產生藥理作用;(2)根據現有的安全性數據,尚不能充分評估用擬定的劑量水平、暴露持續時間或者給藥方式使用時對人體的風險,這與FDA對新輔料的定義近似??梢?,我國對新藥用輔料尚無統一的定義,因此,建議首先明確定義。
而對于《加強藥用輔料監督管理的有關規定》中規定的安全風險較高的藥用輔料和其他藥用輔料,則需加以區分。對于藥用輔料的安全風險如何評價,目前已有一些相關研究提出了按給藥途徑、藥物劑型、來源等方法進行分類,例如認為注射劑安全風險較高,口服制劑安全風險較低,但這種機械的分類方式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漏洞。促吸收劑既是一個例子,口服藥物的吸收促進劑存在腸毒性,這主要與此類輔料引起細胞膜磷脂層結構混亂、膜流動性增強及上皮細胞間緊密連接的暫時疏松有關,通過細胞內和細胞旁途徑造成局部或全身毒性。針對上述情況,建議采取更為靈活的方式確定輔料的安全風險??沙闪<医M,其中包括來自輔料生產企業、科研院所、政府相關部門的專家,確定高風險輔料的類別,例如:動物來源、純植物來源、本身毒性較大、滴眼劑用、注射用等。然后根據當前監管需求以及專家使用經驗,從現有藥用輔料中選取一定數量列入對應類別下,匯成高風險輔料目錄。該目錄為原則性動態目錄,不求一次性窮盡,而是定期更新,增加高風險品種,并剔除風險下降不需再進行注冊的品種。
3.2盡快建立適應我國國情的藥用輔料備案管理相關制度
經研究可知,歐美只對新藥用輔料進行關聯性審批,而對于大多數輔料均依靠類似備案的CEP或DMF制度進行監管。對于藥用輔料的備案管理,我國雖于2010年了《藥用原輔材料備案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但并未實施。2012年,《加強藥用輔料監督管理的有關規定》出臺,規定除新的藥用輔料和安全風險較高的藥用輔料以外,其他輔料報所在省局備案。因此,我國急需建立完善備案管理的相關規定。
目前,我國藥用輔料市場呈現小、散、亂、差的特點,企業的自覺性較差。備案管理對于企業自身的要求較高,審批周期較短,而我國一直對藥用輔料實行注冊管理,主要依靠政府部門對輔料質量進行把關,審批周期較長,若盲目照搬歐美的備案管理制度,也許會導致輔料質量的進一步惡化。故應在學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兼顧我國國情,確定折中的審批周期,同時對申請備案時提交的資料內容、詳實程度、資料審核的方式等加以控制,既節省監管成本,提高企業的自覺性、主動性,又能保證輔料注冊管理向備案管理的平穩過渡。
參考文獻
[1]Certification of suitability to the monographs of the European Pharmacopoeia[Z].
[2]馬蘭,王歡.中美歐藥用輔料監管比較分析[J].中國新藥雜志,2012,21(22):2612-2622.
[3]21 CFR 170,182&186[EB/OL].http://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rh/efdocs/cfcfr/CFRSearch.cfm?CFRPart=170.
篇3
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如可樂、雪碧、美年達等,其中含有的二氧化碳與胃酸中和后,會減少弱酸性藥物(如異戊巴比妥等)的吸收,同時增加弱堿性藥物(如紅霉素等)的吸收。前者可能達不到應有的藥效,后者可能間接導致過量,容易出現不良反應。此外,碳酸還會影響某些藥物的穩定性。
甜飲料 含糖飲料會減慢胃排空速率,從而增加藥物在胃里的吸收。糖還會抑制對乙酰氨基酚等退熱藥的吸收,影響療效。潑尼松等激素藥物本身能增高肝糖原,升高血糖,如果同時攝入糖,會使血糖在短時間內升高。服用復合維生素等營養補充劑時,糖還會干擾微量元素的吸收。某些中藥,如馬錢子和苦味健胃藥的效果也容易受到糖的影響。因此,不宜用含糖甜飲料送服藥物。
茶飲料 中藥、西藥都不能用茶飲料送服。茶含有較多的鞣質,鞣質可降低酶制劑(胃蛋白酶、乳酶生、胰酶、多酶片)的生物利用度,可使抗生素(四環素、氯霉素、紅霉素、利福平)和磺胺類藥物失去抗菌活性,毒副反應增加;鞣質可與硫酸鋅、葡萄糖酸鋅、硫酸亞鐵、富馬酸鐵、洋地黃甙類、維生素B1、氨基匹林、麻黃堿、奎寧生成沉淀、變性、失活,療效降低;鞣質能對抗潘生丁的擴冠作用。鞣酸與鐵劑類藥物會生成鞣酸鐵沉淀,這不僅阻礙了藥物的吸收,對胃黏膜的刺激也特別大,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痛和胃部不適等不良癥狀。
含乳飲料 含乳飲料能夠明顯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速度,降低藥效。含乳飲料的鈣離子可與四環素族、異煙肼生成絡合物或螯合物,不易被胃腸道吸收,減弱抗菌作用;服用降壓藥同時喝牛奶或含乳飲料,可能引起血壓驟升。心衰病人服用洋地黃、地高辛等藥物治療時,又喝大量含乳飲料,容易產生中毒反應。用含乳飲料服藥,很容易令胃腸出現鈣化物,導致藥力失效,嚴重者更會生成膽結石、腎結石。因此,在服藥前后1~2小時內最好也不要喝含乳飲料。
篇4
浙江 孫晨慧
孫晨慧讀者:
甲癬俗稱灰指甲,是一種發生于指(趾)甲及甲下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此病常是單個指(趾)甲發病,然后會逐步累及其他指(趾)甲發病。一般患病的指(趾)甲會變得松脆、不平或出現形狀及顏色上的改變。時間久了,常常會導致手足甲癬并發。
在一般情況下,真菌常由甲板游離緣和甲板兩側緣侵入指(趾)甲,并在其中繁殖。侵犯手指甲的真菌主要是紅色毛癬菌,而侵犯足趾甲的真菌主要是表皮癬菌和白色念珠菌。當甲板受到真菌感染時會導致角蛋白變性,并出現局部的炎癥反應,從而使甲板表面增厚且變得粗糙、混濁。因此,得了甲癬的患者在治療時要口服抗真菌藥物。
篇5
關鍵詞:中藥;防治;肺癌;放療;副作用
放療是癌癥三大治療手段之一,是用各種不同能量的射線照射腫瘤,以抑制和殺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法。放療可單獨使用,也可與手術、化療等配合,以提高癌癥的治愈率,但放療又有著極大的副作用。臨床表明,采用中藥“無毒抗癌綠色療法”輔助治療,能夠收到顯著的治療效果,防止副作用的產生。
1放療容易引起的病發癥和副作用
放療可以引起倦乏、食欲減退、低熱、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放射性肺炎、肺纖維化和癌腫壞死液化形成空洞、以及局部皮膚損傷等反應和并發癥,在治療中應予注意。
1.1肺癌放療容易出現嚴重的并發癥
1.1.1放射性食管炎一般在常規放療3周,腫瘤組織吸收量達30Gy左右出現,主要表現為吞咽疼痛、進食梗阻感等。
1.1.2放射性肺炎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胸痛、氣急等。
1.1.3放射性脊髓病肺癌放射治療中應嚴防放射性脊髓病的發生。
1.2肺癌放療的毒副作用
1.2.1全身反應表現為一系列的功能紊亂與失調,如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身體衰弱,疲乏,惡心嘔吐,食后脹滿等,輕微者可不做處理,重者應及時治療,結合中醫中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1.2.2局部反應①皮膚:干性皮膚表現為皮膚瘙癢,色素沉著及脫皮,能產生永久淺褐色斑。濕性皮膚表現為照射部位濕疹、水泡,嚴重時可造成糜爛、破潰。②粘膜反應。輕度:表現為口腔粘膜紅腫、紅斑、充血,分泌物減少。口干,稍痛,進食略少。中度:口咽部明顯充血水腫,斑點狀白膜、潰瘍形成,有明顯疼痛,進食困難。重度:口腔粘膜極度充血、糜爛、出血,融合成白膜,潰瘍加重,并有膿性分泌物,劇痛,不能進食,并偶有發熱。
2中醫藥治療肺癌的措施
有所有肺癌的治療方法中,中醫藥治療肺癌以病灶穩定率較高、生存期較長、生活質量較好為主要特點,并在抗復發轉移方面,具有潛在優勢,同時注重遠期生存率、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及生存質量。根植于祖國醫學的“無毒抗癌綠色療法”就得到了千千萬萬肺癌患者的信賴。
肺癌的根本病理病機為“陽氣虛”,故溫陽益氣之法宜貫穿于肺癌治療的始終。其基本方(肺癌主方)為:人參(或西洋參)10g,黃芪30g,麥門冬15g,五味子9g,桂枝20g,炮附子30~60g(先煎),菟絲子15g,女貞子15g,鹿茸3g,仙靈脾15g,沙參15g。
2.1脾虛痰濕型
2.1.1證候咳嗽痰多,胸悶納呆,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大便溏薄,舌質淡胖,苔白膩,脈濡緩或濡滑。
2.1.2治法健脾除濕,溫陽益氣,化痰散結。
2.1.3方藥肺癌主方,選加健脾化濕藥,如白術15g、茯苓15g、制半夏10g、陳皮10g、薏苡仁15g、牡蠣30g、象貝母15g等。
2.2氣陰兩虛型
2.2.1證候咳嗽,無痰或少痰或泡沫痰,或痰黃難咳,痰中帶血,胸痛氣短,心煩失眠,口干便秘,舌質紅,苔花剝或光剝無苔,脈細數。
2.2.2治法益氣養陰,溫陽清肺。
2.2.3方藥肺癌主方選加益氣養陰藥,如沙參30g、麥冬15g、白花蛇舌草30g、桑白皮15g、生地15g、夏枯草30g等。如痰中帶血,加仙鶴草15g,小薊炭15g,阿膠10g(烊化)等藥。
2.3氣滯血瘀型
2.3.1證候咳嗽,痰血,氣促,胸脅脹滿或刺痛,大便干結,舌質有瘀斑或紫斑,苔薄黃,脈弦或澀。
2.3.2治法溫陽行氣,化瘀散結。
2.3.3方藥肺癌主方選加活血化瘀藥,如當歸15g、生地15g、桃仁10g、丹參15g、赤芍15g、枳殼10g、郁金10g、川楝子10g等。
2.4氣血兩虧型
2.4.1證候面色無華,頭昏肢倦,神疲懶言,動則自汗,氣短,心悸怔忡,食欲不振,白細胞減少,舌質淡,舌體胖,苔少,脈細。
2.4.2治法益氣升血,溫陽滋陰。
2.4.3方藥肺癌主方選加益氣養血藥,如當歸9g、補骨脂15g、炒白術12g、鹿角片12g、大熟地20g、大砂仁30g、紫河車12g、枸杞子15g、雞血藤20g、阿膠10g(烊沖)。
2.5熱毒熾盛型
2.5.1證候高熱,氣急,咳嗽,痰黃稠或血痰,胸痛口苦,口渴欲飲,便秘,尿短赤,舌質紅,苔黃而干,脈大而數。
2.5.2治法清熱泄火,解毒散腫。
2.5.3方藥白虎承氣湯加減。藥用:生石膏30g,知母10g,大黃10g,黃連10g,魚腥草30g,蒲公英15g,仙鶴草15g,生瓜蔞10g,黃芩10g。
篇6
關鍵詞:中藥;化療;藥物滲透性皮膚潰瘍;臨床應用
癌癥作為致死率極高的一種疾病,化學治療是在臨床上常用的癌癥治療手段。但由于化學藥物的選擇性和靶向性較弱,因此化療在殺滅癌細胞時也不可避免的會對人體的正常細胞帶來損害,從而出現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癌癥化療藥物滲透性皮膚潰瘍作為化療并發癥的一種,會給患者的組織器官帶來極大的傷害,出現紅斑、疼痛和灼熱等癥狀。我國中醫學將皮膚潰瘍歸于"瘡瘍"、"臁瘡"、"席瘡"范疇,中醫流傳下來的許多治療方法能夠有效的緩解或治療化療藥物滲透導致的皮膚損傷,其在治療化療藥物皮膚潰瘍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化療藥物外滲的危險因素分析
1.1血管因素 化療藥物外滲對患者的的皮膚組織會帶來極大的損傷,靜脈注射是化療臨床治療的主要方式,由于化學藥物不僅會殺滅癌細胞,對人體的正常組織細胞也會一并殺死,因此在化療靜脈注射時,必然會對血管內膜帶來損傷。癌癥患者的機體免疫和修復能力比較弱,一旦長時間用藥導致血管壁變薄,或者患者的血管彈性差、皮膚松弛、有血管栓塞等,都較為容易導致靜脈注射化療藥物時發生外滲,給患者的皮膚帶來損傷,導致藥物滲透性皮膚潰瘍的發生。在對中老年患者進行化療時,一定要對其血管情況進行評估,再進行合理有效的化療輸液,避免患者在化療中由于血管因素導致藥物外滲,出現嚴重的滲透性皮膚潰瘍。
1.2藥物因素 常用的順鉑、氨甲嘌呤、阿霉素、柔紅霉素、長春新堿、紫彬醇、諾維本、氮芥等化療藥物,都會對皮膚帶來損傷。當這些對人體有刺激性的藥物進入血管后,會使血管的通透性驟然增加,一旦藥物的刺激超出血管的承受能力,對血管帶來損傷,血管受損處將會導致大量的藥物堆積,從而加大對血管內膜的刺激,造成藥物外滲,給患者的局部組織帶來損傷,造成滲透性皮膚潰瘍的出現。目前癌癥化療治療手段在臨床的應用已經比較成熟,但由于藥物因素導致部分患者出現滲透性皮膚潰瘍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進行化療時一定要隨時監控患者的皮膚反應。
1.3技術因素 化療藥物在靜脈注射時,對護理人員的靜脈穿刺技術要求極高,一旦醫護人員的靜脈穿刺技術不過關,在靜脈穿刺時刺破血管壁或針頭斜面未進入血管內,將會引起藥物外滲,損傷患者的皮膚組織。癌癥化療時,外滲現象極容易出現,如果患者在化療過程中醫護人員沒有進行有效的護理,導致藥物外滲沒有及時發現和處理,將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藥物滲透性皮膚潰瘍的發生風險。靜脈輸液時,由于部分患者的靜脈有栓塞或患者私自調快輸液速度,很有可能導致針頭在輸液時滑出血管,發生藥物外滲,給皮膚帶來損傷。除此之外,在輸液時選擇有病變的肢體或選擇肘部、關節、手腕等部位進行靜脈輸液,也會增加患者出現藥物外滲的幾率。由于技術因素導致患者出現滲透性皮膚潰瘍的病歷并不多見,但在患者化療治療中一定要保證由技術過關的護理人員為患者進行靜脈注射。一旦由于技術因素導致藥物外滲,醫護人員一定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患者的皮膚潰瘍面過大,影響后續治療。
2 中醫治療皮膚潰瘍的理論基礎
皮膚潰瘍是各種原因引起的皮膚慢性感染性潰瘍,是由于組織缺血、壞死引起的皮膚或黏膜缺損,由于局部組織營養狀態差,血液循環障礙及抵抗力低下,在此基礎上出現反復感染形成惡性循環。本病屬中醫"瘡瘍"、"臁瘡"、"席瘡"范疇。中醫認為,本病多責之于經絡受阻,氣血運行不暢,病程日久,氣血不足,肌膚失養而致,長期形成由瘀致虛,由虛致瘀的惡性循環的病理狀態,使潰瘍久不收口,纏綿難愈。
3 中藥治療化療藥物滲透性皮膚潰瘍的臨床應用
3.1中醫藥膏劑治療化療藥物滲透性皮膚潰瘍 生肌玉紅膏出自《醫宗金鑒外科》,該方包含當歸二兩、白芷五錢、輕粉四錢、甘草一兩二錢、紫草二錢、血竭四錢、白蠟二兩。該中醫方是外科常用的生肌外用藥,具有鎮痛、解毒、生肌、活血的功效,對一切潰瘍疾病都有較好的療效。不僅能夠實現生肌活血、去腐生新、涼血止痛的功效,還具有補血、止癢、收斂的作用。將此藥膏配合冰敷、熱敷等療法,能夠有效的促進化療藥物滲透患者的皮膚潰瘍恢復速度,并降低患者的痛苦。
3.2中藥洗劑治療化療藥物滲透皮膚潰瘍 外治中藥洗劑對癌癥化療滲透性皮膚潰瘍的治療也有較好的療效,例如取得較好療效驗證的某中藥洗劑在治療化療藥物滲透性皮膚潰瘍中就有突出表現。該藥方包含紫草50g、黃連50g、生大黃50g、生地80g、當歸80g、生地榆50g,制乳沒各50g、冰片10g、白凡士林1000g。該藥方現將黃連、生大黃、生地、當歸、生地榆、制乳沒放入鍋中文化煎,待藥品成枯黃色后去渣放入紫草,約30min藥品成紫色后,過濾藥渣加入冰片攪勻,并高溫殺毒。
制成藥劑后用于常規潰瘍瘡面清洗,并及時處理壞死組織,能夠達到去腐生肌的療效。但此療法由于需要濕敷和藥洗,因此部分患者在治療后期潰瘍周圍有濕疹出現,但對潰瘍面的治療和恢復無影響,只要用其他方法對濕疹進行治療和處理即可痊愈。
3.3其他應用于化療藥物滲透性皮膚潰瘍的臨床應用 中醫藥治療皮膚潰瘍目前有多種方法,包括丹、散、膏等,各家配伍與使用方法不盡相同。中醫治療藥物滲透性皮膚潰瘍能夠促進創口愈合,在創口增殖期有促進創面收縮、肉芽生長及創面微循環再生作用;在創面修復的炎癥合增殖期,生肌玉紅膏可顯著增加創面堿性成纖維生長因子的水平,從而促進創面膠原的合成和上皮的生長;在塑形期,又可降低堿性成纖維生長因子的水平,促進過度增生膠原降解,使其排列有序,減少瘢痕形成。
綜上所述,中醫作為我國傳統醫學的達成,其在化療藥物滲透性皮膚潰瘍的臨床應用證明了其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姚彩婷,馮羽飛,霍華俏.化療致滲漏性損傷的原因分析與干預效果探討[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0(01).
篇7
1骨髓抑制反應
近年來對化療后使用中醫藥改善骨髓抑制反應的研究較多。臨床上骨髓抑制反應的患者常出現精神萎靡、頭暈乏力、面色少華、四肢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等氣血虧虛的癥狀。因血象穩定性可反映化療的安全,直接影響乳腺癌患者對化療的依從性[11],故防治乳腺癌化療后骨髓抑制已成為眾多醫家關注的問題。中醫藥在治療乳腺癌化療后所致骨髓抑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以健脾補腎、益氣生血等扶正治療皆取得很好的療效,不僅能夠使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得到提高,降低放、化療毒副作用,還能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并提高其生活質量[12-13]。張志友[14]用自擬新加歸脾湯預防乳腺癌術后化療所致的骨髓抑制,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化療后外周血象與化療前無顯著性差異,而對照組則顯著低于化療前及治療組(P<0.05)。祝東升[15]等根據中醫辨證施治原則,用益氣生血湯(組成:黃芪30g,當歸15g,肉桂6g,雞血藤25g,生地黃10g,女貞子15g,仙鶴草10g,山藥30g,山茱萸30g)在化療階段進行輔助治療,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洪宋貞等[16]觀察62例乳腺癌化療患者服用龜鹿二仙丹加味(生龜板、鹿角膠、阿膠、枸杞子、西洋參、沙參等)后的骨髓抑制情況,服藥14天后顯示中藥組能更有效地減輕化療后的骨髓抑制,減少集落刺激因子用量。更有研究報道100例乳腺癌術后輔助化療病人運用參芪扶正注射液,對照組出現骨髓抑制率分別為60%,而用藥組為16%,提示參芪扶正注射液具有保護骨髓的作用[17]。
2消化道反應
乳腺癌化療后的消化道反應是常見副作用,尤其是采用CMF方案者,可有80%發生率[18]。在化療前早期使用中藥調理脾胃,不僅可以有效發揮中藥“治未病”的功能,而且也有效地緩解了惡心嘔吐、腹瀉、食欲不振等一系列反應,從而提高了患者接受化療的耐受性[6]。周氏[19]將乳腺癌化療期間的患者分為兩型給予治療:脾胃濕熱型,治以清胃降逆止嘔,方用橘皮竹茹湯加減;脾胃虛寒型,治以溫脾健胃散寒,方用二陳湯加味,從而改善患者化療期間的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同時增強食欲,幫助患者順利完成化療療程。唐漢鈞[20]認為乳腺癌化療后惡心嘔吐,舌苔厚膩,是由于脾胃受損,升降失調,運化失職,治療應以和胃降逆、止嘔為法,藥用旋覆花、代赭石、姜半夏、姜竹茹、佩蘭、砂仁、厚樸等,取得很好療效。林毅[21]認為脾虛及濕阻是化療后惡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的主要病因病機,治療應以健脾利濕、理氣和胃為法,藥用白術、山藥、白扁豆、薏苡仁、紫蘇、半夏、砂仁、厚樸。胡永春等[22]應用六君子湯加味(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半夏、陳皮、旋覆花、靈芝)治療化療所致的惡心嘔吐有確切的作用,治療組有效率達90%,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3心臟毒性反應
蒽環類藥物是乳腺癌常用的一線化療藥,但其有心臟毒性,臨床常見心悸、短暫心電圖異常、心律失?;虺溲孕牧λソ摺,F代醫學對此并無很好的防治措施,而諸醫家發現中醫藥對心臟毒性反應的治療效果顯著。沈偉生[23]等觀察用紅景天預防乳腺癌化療后所致心臟毒性,結果顯示治療組用紅景天干預6個化療周期內,患者出現心慌、悸動、胸悶等癥狀及瘀血征象者僅10%,而對照組高達52%,治療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顧冰[24]等觀察參芪扶正注射液對阿霉素所致心臟毒性的減輕作用,結果顯示:觀察組心電圖異常總發生率、心肌酶異常總發生率及CTnT異常發生率較對照組低,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王曉聰等[25]應用復方丹參滴丸治療乳腺癌CAF方案化療所致心臟毒性,治療組癥狀改善有效率達90.9%。
4脫發
脫發在中醫學中稱為“斑禿”、“鬼剃頭”等。化療后所致脫發,病機多為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故臨床上多以滋補肝腎,益氣養血為大法。趙玉磊等[26]通過動物模型實驗研究發現黃芪、女貞子、人參等中藥對化療脫發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丁香風[27]運用首烏飲治療乳腺癌AC-P方案輔助化療致脫發,治療組優于對照組。李福蓮[28]等運用自制中藥洗劑防治乳腺癌化療脫發(主要成分:何首烏、黃精、肉蓯蓉、當歸、白芍、丁香、熟地、黑芝麻、雞血藤、太子參、皂角、菟絲子、生姜汁),兩組在化療致脫發毒性反應6個化療周期脫發狀況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提示自制中藥洗劑可改善頭皮毛囊的血液營養狀態,減輕化療致脫發的毒性反應。
5其它
乳腺癌化療后出現的副作用,除了上述幾種常見者外,還可能引起口腔潰瘍、肝損害、腎損害等。中醫藥均能針對患者出現的各種情況辨證分析,選方用藥,均能有所改善[5]。侯鳳娟等[29]采用溫生理鹽水漱口后,用黃五漱口液(黃柏、五倍子各15g,馬鞭草、兒茶、連翹各10g,加水400~500ml浸泡20min后煎成)漱口的方法,治療53例化療所致口腔潰瘍患者,有效率達到96.2%。黃智芬等[30]使用茵陳蒿湯加味治療腫瘤化療藥物所致肝損害30例,總有效率為86.7%。劉厚穎等[31]使用濟生腎氣丸加味預防順鉑化療后腎毒性36例,結果提示治療組可以有效防止化療引起的β2-MG、血BUN、血Cr升高,總有效率達94.4%。
討論
篇8
調查顯示:73%的55歲至64歲的人每天正在服用至少一種處方藥,有些藥物會“偷走”我們體內必需的營養物質,引起副作用。
藥物:他汀類降膽固醇藥物
丟失營養:輔酶Q10。
可能導致:疲勞、肌肉酸痛、肝酶升高。
食療:瘦肉、雞肉、魚。
補充療法:每日補充30mg至60mg輔酶Q10 。
藥物:雌孕激素類藥物
丟失營養:維生素B6、維生素C、葉酸、鎂、鋅。
可能導致:血栓、失眠、免疫力減弱。
食療:梨、綠葉蔬菜、香蕉、粗糧。
補充療法:每日2mg維生素B6,75mg維生素C,400μg葉酸,400mg鎂,8mg鋅。
藥物:擴血管類藥物或β受體阻滯劑類的降壓藥
丟失營養:維生素B6(血管擴張劑),輔酶Q10(β受體阻滯劑)。
可能導致:疲勞,貧血,肌力減弱。
食療:粗糧、堅果、瘦肉。
補充療法:每日2mg維生素B6,或者30mg至60mg輔酶Q10。
藥物:治療高血壓或者
充血性心衰的利尿劑
丟失營養:鎂、鉀、鋅。
可能導致:抽筋,心律不齊,免疫力減弱。
食療:低脂牛奶、白豆、堅果。
補充療法:每日最多400mg鎂,8mg鋅,3500mg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容易中暑的藥物
梁中華
高溫濕熱天氣,人容易中暑,藥物也會中暑。
1、中藥材中的某些藥物易長霉、易蟲蛀,在裝瓶前應充分烘干或曬干,一定要塞緊內外塞,避免透氣。如人參、鹿茸、川貝等。
2、有些藥物遇熱極易揮發,要特別注意密閉,還有些藥物遇熱易爆炸,保存中要注意安全。如各種酊劑、乙醇、揮發油類在夏季高溫時更易揮發;3%雙氧水、濃氨水等遇熱可發生爆炸,應用時特別要注意。
3、有些藥物隨溫度的升高,易分解和變質。溫度每升高10℃,藥物中的化學反應速度就會增加3倍至4倍。如胰島素、丙種球蛋白及各種生物制劑、利福平眼藥水、卡他林眼藥水等受熱易變質;各種栓、陰道栓受熱易變形。
4、一些含糖多的糖衣片、沖劑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或粘結成團塊,隨之變質。特別當已打開包裝使用,而又沒使用完的包裝更易發生此類情況。如板蘭根沖劑、小兒速效沖劑等。
5、常見的維生素C等怕光藥品注意避光保存,膠囊、沖劑、栓劑等制劑則應注意防熱保存,此外,各種散裝的西藥要注意分別放入密閉的玻璃瓶,不能炒制的藥材,放進冰箱保存是一類有效的方法。
胖大海外敷治紅眼病
夏容容
胖大海泡水喝可以治療嗓子疼,這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用法,殊不知,胖大海外敷還可以用來治療“紅眼病”。
取淡黃棕色、個大、堅硬的胖大海3枚至4枚,用溫開水將其泡散備用。用0.9%生理鹽水沖洗患眼后,將泡散的胖大海完全覆蓋患側上下眼瞼(每只眼1枚至2枚),用紗布固定。每晚1次,每次20分鐘,3日至4日即可治愈。
需要強調的是,使用胖大海外敷治療紅眼病,雖然簡單易行、療效可靠,但主要是治療初期的、病情較輕的患者,如果癥狀較重,或者使用后沒有好轉,必須盡快到醫院就診。
維生素的新功效
徐 納
維生素B1
防止鉛中毒:能阻礙或抑制鉛的吸收,特別是防止中樞神經系統鉛蓄積。
治療失眠:每晚睡前服用7片~8片維生素B1,可用于治療失眠。
治療腹瀉:服用黃連素無明顯效果的腹瀉患者,服藥第2天,可改用穴位注射維生素B1,1次~2次即可獲得療效。
維生素B6
防治膀胱癌:每天口服25mg維生素B6可預防膀胱癌。另外,膀胱癌患者服用維生素B6后,復發率明顯下降。
治療妊娠糖尿?。耗茉鰪娨葝u素生物活性,使晚期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范圍。
治療口臭:維生素B6是消除口臭的最佳藥物,尤其是因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口臭,常規劑量即能見效。
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抑制小腸對脂質的吸收,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防治因血脂過高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
用于回乳:維生素B6口服5天-6天,即可明顯抑制乳汁分泌,有效率達95%。
維生素C
治療手脫皮:方法是清洗雙手后,用維生素C注射液均勻擦拭手掌。
治療高脂血癥:靜脈滴注治療高脂血癥,降低膽固醇、三酯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治療黃褐斑:靜脈注射維生素C可治療黃褐斑,一般用藥1個-2個療程后,色素明顯減輕。
維生素A
治療胃潰瘍:對黏膜細胞有保護作用。用藥后可使潰瘍面縮小,如果和抗酸藥物同用,效果更好。
治療嬰兒嗆奶:缺乏維生素A可致使吞咽功能障礙,發生嗆奶現象。用維生素A注射2天-3天后,嗆奶即會減輕。
維生素E
治療產后缺乳:使乳腺血管擴張,用于治療產后缺乳者。
篇9
【關鍵詞】 痛經 避孕藥 繼發性痛經
口服避孕藥成為有效的避孕方式之一,自問世以來受益婦女已過數億,成為高效、簡便、經濟而倍受青睞的避孕方法。隨著對口服避孕藥認識的逐漸加深,其具有除避孕作用外的益處也逐漸得到重視,目前常用于多種與內分泌有關的婦科疾病,痛經就是其中之一。
1 痛經的定義和病理機制
痛經是指行經前后或月經期出現下腹疼痛墜脹,伴有腰酸和其它不足,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痛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痛經是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占痛經90%以上,常見于初潮后的12個月內,排卵周期初建立時,如果初潮時已排卵,就可能在初潮時發生痛經。
原發性痛經的發生主要與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PG)含量增高有關,痛經患者子宮內膜和月經血中PGF2和PGE2含量均較正常婦女明顯升高,PGF2含量增高是造成痛經的主要原因。PGE2含量高可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血管攣縮,造成子宮缺血,乏氧狀態而出現痛經,此外,原發痛經還受精神、神經因素影響,疼痛上的感受也與個體痛閾有關,無排卵的增生期子宮內膜因無孕酮刺激,所含前列腺索濃度很低,通常不發生痛經。
繼發性痛經是指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痛經,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或盆腔炎。
具有活性的子宮內膜組織 (腺體和間質)出現在子宮內膜以外部位時稱子宮內膜異位癥,異位內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以卵巢及宮骶韌帶最為常見,其次為子宮,直腸故有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之稱。其病理變化為異位子宮內膜,隨卵巢激素變化而發生周期性出血,導致周圍纖維組織增生和囊腫粘連,故而痛經。盆腔感染大多由陰道逆行感染引起,感染沿著陰道向子宮內膜漫延,宮腔內的炎癥沿著雙側輸卵管漫延至盆腔,在盆腔炎癥愈合的過程中,形成瘢痕,輸卵管粘膜或纖毛的損害及輸卵管部分閉塞都可影響受精卵的運行,使受精卵不能順利進入宮腔,由于炎癥的存在,盆腔充血且有可能導致月經來潮時經量過多和月經過頻,該病的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者一般無癥狀,重都多有白帶增加痛經,月經淋漓不盡,下腹隱痛,腰骶酸痛等。
2 口服避孕藥在痛經治療中的作用機制
2.1治療原發性痛經的作用機制,由于口服避孕藥抑制排卵不僅減少了前列腺素的F2的產生,而且減少了能產生前列腺素的月經量,從而降低了痛經的發生,大量的研究表明,使用復方口服避孕藥抑制排卵的作用大于單一激素避孕藥,更適宜治療痛經,有效率達90%以上。
2.2口服避孕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引發的痛經,口服避孕藥與應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的治療效果相當,其目的是降低垂體促性腺激素水平,并直接作用于子宮內膜和異位內膜,導致內膜萎縮和經量減少。長期連續服用可造成類似妊娠的人工閉經,口服避孕藥的不良反應輕,效果明顯,不足之處是用藥時有效,停藥后子宮內膜異位癥仍會復發。在臨床應用中,口服避孕藥適用于輕至中度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適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術后復發者也可采用,口服避孕藥還可以用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前、后的輔助治療,使用方法簡便、經濟、安全,可長期使用。
篇10
關鍵詞:普外急腹癥;手術;用藥;并發癥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surgical acute abdomen.Methods 6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in our hospital in June 2014~2016 year in Jun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first through the check clear cause,th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rgical treatment,rational use of drug therapy after operation,clinical observation,the degree of pai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 65 patients were operated successfully,2 cases of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distension,hemorrhagic shock in 1 cases,delayed wound healing in 1 cases,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was 6.2%,improved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pain score was(7.6±0.5),(4.2±1.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Surgical acute abdomen;Surgery;Drug treatment;Complication
普外急腹癥的范圍較廣,具有發病急、變化快、病情復雜的特點,如果不能及時治療處理,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診斷期間,除了血尿常規檢查和X線檢查以外,部分患者還需要開腹檢查才能明確病因,繼而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案。本文對我院收治的65例患者進行研究,探討了手術治療、用藥治療的方法和效果,為臨床診療活動提供參考借鑒,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普外科收治的急腹癥病例,共計患者65例。其中,男39例(60.0%),女26例(40.0%);年齡22~60歲,平均年齡為(41.8±2.3)歲;發病到入院時間2~8 h,平均為(3.7±0.5)h。疾病種類:闌尾炎35例、膽結石14例、腸梗阻8例、潰瘍性腸穿孔6例、其他2例。臨床癥狀表現為劇烈腹痛,同時伴有發熱、惡心、嘔吐等癥狀。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依據《外科學》[2],患者年齡在18歲以上,經X線檢查、實驗室檢查、開腹檢查后確診,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滿足手術指征。②排除標準:精神病史患者,心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凝血功能障礙患者等。
1.3方法 ①開腹手術治療:經血尿常規檢查、X線檢查、腹腔穿刺檢查后,如果患者依然不能確診,就要實施開腹檢查和手術。首先進行全身麻醉,患者取半臥位,進行胃腸減壓后,在患者腹部正中位置切口,剝離相關組織后進入腹內。對各個器官進行仔細檢查,確定病變器官和原因,然后實施手術方案。完成手術后吸除腹內積液,對切口進行縫合。②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麻醉方法為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穿刺部位選擇在臍上部或臍下緣,充入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氣腹。然后從穿刺部位置入腹腔鏡,操作孔的位置選擇應該方便手術操作。首先對各個器官進行仔細檢查,確定病變器官和原因,然后實施手術方案。③藥物治療:患者術后合理選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嚴格控制用藥劑量,積極預防感染;針對闌尾炎、腹膜炎患者,術后如果已經形成硬結,還要使用少量激素進行治療。
1.4觀察指標 ①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準確記錄各項手術指標和并發癥情況。②分別在治療前后,采用VAS量表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3],其中0分為無痛、10分為最痛。
1.5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y計分析軟件SPSS 18.0,文中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t檢驗。P
2 結果
2.1治療效果分析 65例患者手術均成功,手術時間平均為(65.8±14.3)min,術中出血量為(40.5±8.7)ml,術后排氣恢復用時(1.6±0.3)d,住院時間為(6.2±1.5)d。在并發癥上,出現腹脹2例、失血性休克1例、傷口延遲愈合1例,共計發生率為6.2%,經對癥處理后好轉,患者正常出院。
2.2治療前后疼痛程度比較 65例患者入院時的疼痛評分為(7.6±0.5)分,治療后的評分為(4.2±1.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4.517,P=0.001)。
3 討論
針對普外急腹癥的研究表明,由于發病急、進展快,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臨床診斷過程中,通過觀察患者的癥狀表現,分析體征變化情況,同時詢問病史、采用輔助檢查手段,能夠明確患者的病因。然而,部分患者癥狀不典型,常規檢查具有局限性,容易耽誤最佳治療時機[4]。對于這類患者,開腹檢查并手術是一種有效的方案。本次研究中,65例患者手術治療均成功,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6.2%,經對癥處理后好轉。
分析認為,手術治療的缺陷,在于對患者造成的損傷大,會導致術后恢復減慢,甚至增加了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針對于此,術后還應該根據病原菌種類,采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5]。例如,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可以采用青霉素、萬古霉素等;針對大腸桿菌、克雷伯菌,可以采用頭孢菌素、舒氨西林等;針對綠膿桿菌,可以采用環丙沙星;針對厭氧菌,可以采用甲硝唑。實踐表明,根據患者的手術部位合理選用抗生素,能夠提高手術安全性,減少術后并發癥。用藥期間要注意,避免抗生素的濫用,容易產生耐藥菌株、造成二重感染,提示醫護人員科學控制用藥劑量,及時根據病情變化進行調整[6-7]。文中65例患者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后,疼痛評分降低至(4.2±1.0)分,和治療前的(7.6±0.5)分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丁林菁的研究中[8],30例患者經過手術和藥物治療后,29例患者手術成功,僅有1例因術中大出血死亡,共計有效率為96.7%,和本次研究結果相近。另外,伴隨著微創技術的進步與發展,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急腹癥成為現實,而且具有損傷小、出血量低、術后并發癥少的優點,有利于減輕患者的痛苦,為病情恢復提供有利條件,值得今后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普外急腹癥患者的病因復雜,盡早確診并實施手術和用藥治療,能夠改善患者預后,減輕疼痛程度。
參考文獻:
[1]裴艷軍.普外急腹癥臨床治療及用藥效果分析[J].海峽藥學,2015,11(02):175-176.
[2]劉蓉.普外科急腹癥的臨床觀察與護理體會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15):189-190.
[3]黎偉.腹腔鏡在普外科急腹癥診治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05(13):32-33.
[4]李建寅.外科醫生應重視闌尾炎的診斷與治療[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05(21):106-106.
[5]崔國慶,楊廉澤,文春婭.普外急腹癥中應用腹腔鏡的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3(03):13-14.
[6]郭中葉,劉劇藝,黨登峰等.Crohn病在外科急腹癥診療中的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16):7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