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識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3 23:20: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急救知識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醫療急救知識科普和宣傳探討
摘要:在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突發的身體問題,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為了使人們可以應對這一突發情況,要加強對醫療急救知識的普及以及宣傳,使人們可以加強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當遇到突發情況時可以結合自身所掌握的急救醫療知識進行簡單的解決,將自救和互救進行相互的融合,從而提高搶救的成功率。因此在當前時代下進行醫療急救知識的宣傳和普及是非常重要的,相關工作人員要運用正確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徑,保證實際工作的有序進行。
關鍵詞:醫療急救知識;普及和宣傳;對策研究
雖然一些地區的社區和醫院對人們進行了醫療急救知識的普及,但是由于人們并沒有加強對醫療急救知識學習的重視程度,所以在日常生活的過程中,當面對一些突發情況時,經常會存在著手足無措的問題,對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的危險,因此為了解決這一情況,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醫療急救知識宣傳和普及的過程中,要對以往醫療急救知識在宣傳和普及中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使每個人都能夠掌握更多的醫療急救知識。
醫療急救知識普及和宣傳中存在的問題
獲取專業醫療知識的途徑較為單一在當前時代下,雖然一部分人認識到了學習醫療急救知識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醫療急救知識普及和宣傳途徑的單一性,導致了這部分人群無法獲取到最為權威和專業的醫學知識,在信息獲取途徑上面存在著不通暢的問題,久而久之,這部分人群會逐漸喪失對醫療急救知識學習的興趣以及積極性。據研究調查表明,72%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是通過看電視或者是聽廣播無意中獲取到一些急救知識的,但是由于人們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快,所掌握的急救知識也是少之又少。對于醫療急救知識最為感興趣的人群來說會通過網絡或者是其他的途徑來進行醫療急救知識的學習,但是這部分人群所占比例是比較低的,只占有了1%,從中可以看出一些居民在獲取急救知識時,途徑是相對來說較為單一的,并且隨機性強,從產生這一現象的問題入手進行分析的話,那么可以得出居民獲取急救知識的意相對來說較為薄弱的,使得居民在獲取急救醫療知識的過程中,并沒有有重點的對一些醫療知識進行掌握以及學習,嚴重影響了醫療急救知識的普及和宣傳效果。
缺乏專業規范的急救培訓
幼師急救知識掌握現狀及學習意愿研究
[摘要]該文采用作者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隨機抽取了鄭州市某行政區125名幼師,以了解幼兒園教師對兒童意外傷害急救知識掌握現狀及學習意愿,結果顯示幼師急救技能掌握情況欠佳,對開展相關培訓需求度高、意愿強烈。
[關鍵詞]兒童意外傷害;急救知識;幼師
意外傷害是指緊急情況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差,意外傷害事件發生率較高,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幼兒園是幼兒相對較集中的地方,幼師在維護幼兒安全方面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師在幼兒受傷后及時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可減少傷害事件對幼兒的影響,甚至挽救其生命。本研究旨在調查幼師對兒童意外傷害急救常識的掌握狀況,為后續開展相關知識與技能培訓提供依據。
一、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調查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選取鄭州市某行政區區若干家幼兒園中125名幼師為調查對象。2.調查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幼兒園教師進行面對面掃碼答題的問卷調查。問卷采用統一指導語,調查者統一培訓,對不符合要求的問卷當場指出并更正。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25份,回收有效問卷125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3.調查內容。第一部分包含幼兒常見意外傷害類型有窒息、高空墜落、跌倒、燙傷、骨折等,共20題,每答對一題記1分,共20分。第二部分為學習意愿,其中學習相關急救知識的必要性和意愿,按照非常沒有必要/非常不愿意、沒有必要/不愿意、一般、有必要/愿意、非常有必要/非常愿意分別記1~5分。4.統計學方法。用SPSS21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描述、方差分析、T檢驗等。
二、結果
急救中心科普工作總結
回首2014,有許多感慨在心頭。全民急救培訓,社區急救服務,呼救病人的急救調度,突發事件的緊急救援,急救安全生產年活動啟動,大型活動的急救保障等等,這些都讓我們在工作中感受到成就,在奉獻中感受到責任。即將過去的一年,在市科協和市衛生局的關心支持下,我們以“鎮江120市民急救培訓學?!弊鳛槲沂腥窨茖W素質教育基地,持續開展以市民急救學校為急救特色的志愿者服務工作,突出“志愿公益、建設創新”的工作重點,繼承急救知識公益普及志愿行動的服務成果,團結帶領廣大青年,為急救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作出了積極努力。現將我中心的2014年科普工作開展情況及開展科普工作的體會和建議匯報如下:
一、2014年科普工作情況
(一)開展了急救服務進社區活動。為提高社區居民應對突發事件的自救能力,我單位先后到電力路、米山,組織開展社區急救服務,積極探索、拓展急救知識在社區普及的途徑,努力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為建設文明社區,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進程作出貢獻。
(二)進行了全民急救培訓。今年7月20日,我們在司法警官學校開展了全省監獄系統新民警急救培訓;8月1日建軍節期間,我們到鎮江武警支隊五中隊進行了軍營急救科普培訓。同時,我們還多次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為市民們進行了生活中應急急救知識培訓,講授了學習急救知識的重要性及急救的方法和技巧,并利用人體模特現場演示??吹郊本戎R進社區這個活動如此受市民們的歡迎,我們與多個單位建立廣泛聯系,讓急救知識走進千家萬戶。通過活動的開展,實實在在為市民提供了學習急救常識的機會,提高市民的生活生存質量,推進了和諧社會建設。今年截至目前,共舉辦市民急救培訓18期1065人次。
(三)積極參與重大活動。今年8月4日,我們與浙江紹興120開展兩地急救文化研討會,廣泛交流了急救科普經驗,提高了兩地急救文化水平。我們還認真做好了重大活動保障工作,8月7日全民健身日期間,做好了市民急救保障工作,切實維護了市民生命健康安全。
(四)啟動急救安全生產年活動。今年伊始,急救安全生產年活動啟動,以“細節決定安?!钡陌踩a文化主題活動在7月末8月初各科室拉開帷幕,9月中旬,我們組織參加了全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知識競賽活動,取得了較好效果。
急救醫學教學模式研究
摘要:在急救醫學教學中運用傳統的LBL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導致教學成效不佳。CBL與PBL教學法的應用將會顯著扭轉這一現狀,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認知,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大有助益。本文將對急救醫學教學的特點和要求加以探討和分析,并提出CBL與PBL教學法的有效應用策略,希望可以充分發揮先進教學方法的優勢,全面提高急救醫學教學質量,為醫學類學校學生專業素養的培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急救醫學教學;CBL模式;PBL模式;運用策略
一、引言
一直以來,LBL教學模式在急救醫學教學中的應用都極為普遍,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師生交流較少,學生的思維被牢牢桎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距離醫學專業人才有著不小的差距。在新時期這種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應得到摒棄,將CBL與PBL教學法積極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思維始終保持在活躍狀態,學生的知識儲備更加豐富,能力成長十分迅速,對于各類臨床問題的處理愈發得心應手,在臨床工作中也會有亮眼的表現。由此可見,CBL與PBL教學法在急救醫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應善于運用這些新型教學手段,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實現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急救醫學的特征
(一)時限性。當患者受傷嚴重或者是惡疾突發時往往需要采取急救工作,要用最短的時間將患者從死亡危機中解救出來,時間上的延誤所引發的后果是相當嚴重的,極有可能造成搶救無效導致患者死亡。因此需要相關醫護人員能夠始終保持頭腦的冷靜和清醒,有著豐富的急救知識,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迅速選擇得當的急救方式,給后期治療爭取寶貴的時間。(二)社會性。伴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快以及生活壓力的越來越大,罹患危重病癥的概率陡然升高。要想挽救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就要切實加強急救醫學教學工作,培養更多優秀的醫護人員,使之堅守在危重病癥急救崗位上,給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務,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以維持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三)條件性。要想將危重病癥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不單單要依賴于高素質的醫護人員,先進的醫療急救病房和器械都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條件缺一不可,唯有如此醫護人員才能全無后顧之憂,給患者提供完善的急救服務,這也是評價我國急救醫療水平的重要參考標準。(四)復雜性。危重病癥可能是由多種疾病誘發的,在急救工作的實施過程中還需要醫護人員能夠根據患者的年齡和身體素質選擇合適的急救方式,無疑給急救工作帶來了更高的難度,醫護人員也要不斷補充和完善自身的知識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勝任急救工作,為患者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區委應急救護工作意見
為廣泛開展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工作,提高市民防災避險、自救互救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市應急
救護培訓工作方案》有關要求,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目標任務
通過開展應急救護普及培訓工作,到2012年年末,全區公安、教育、建筑、旅游、安全監管等行業部門從業人員救護知識普及率不低于35%,取得紅十字救護員證人員達到2.5%;2014年年末,普及率不低
于60%,取得紅十字救護員證人員達到5%。到2014年末,全區普通市民應急救護知識普及率不低于16%,每100-200人中有1名培訓合格的紅十字救護員,全區初級衛生救護知識普及率和救護員培訓合格率
達到國家標準。
急救護理技術行動導向教學法研究
摘要:急救護理技術教學是培養優秀急救護理人員的重要課程內容,涉及到多方面知識點,對于實踐操作要求較高。行動導向教學方法適應了當前教學活動的需求,能夠促進急救護理技術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從急救護理技術教學實踐調查情況入手,研究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急救護理技術教學中的積極效果,并結合急救護理技術教學難點,提出了一些行動導向教學方法的應用策略,為不斷提升急救護理技術教學水平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急救護理技術教學;應用實際
開展急救護理技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能夠合理引進科學先進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總體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習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行動導向教學方法是德國教育界發展起來的一種教學理論,遵循目標導向,發揮任務驅動主線作用,以模擬的、真實的職業活動作為載體實施教學活動。急救護理技術教學中引進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可以取得顯著成效。
一、急救護理技術教學實踐調查
本次研究活動中,選取某校2018級高職護理專業(3年制)2個教學班護理學生88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年齡為18歲~21歲,全部為女生,已經完成一年的生理課程、解剖課程、藥理課程、微生物免課程的學習,大學開展急救護理技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合理引進行動導向教學方法,能夠取得良好成效。大學第四學期開始急診護理課程教學,采用小班授課形式,隨機分為實驗組(44名)和對照組(44名),兩組適用的教材、教學大綱、授課計劃、理論課時、實踐課時都一致,比較兩組專業科目成績,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對照組按照傳統理論講授式教學方法,由教師統一講解、示范,組織學生開展模擬練習活動,最終教師開展教學指導和教學總結活動。而實驗組適用行動導向教學方法,注重結合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培訓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完成一學期的教學活動后,兩組在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方面的成績取得明顯差異,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知,在急救護理技術教學中積極引進行動導向教學法,能夠起到顯著教學效果。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急救護理技術教學中的積極效果分析
班主任小學急救教育探究
摘要:處在小學期間的學生們,其身心發展的不成熟性使其成為意外傷害的高危人群,而其認知的匱乏也使其很難真正認識到自己或他人的身體狀況,所以如何讓兒童們學會規避風險,以及在沒有監護人在場或醫護人員沒有到來之前進行急救,有效避免早期傷害,爭取到傷病救治的黃金時間等都成為急救教育探究的重點課題。本文在心理學視域下探究以班主任為主體的小學急救教育實施途徑。
關鍵詞:急救教育;班主任;小學安全教育
1急救教育定義及現狀
急救主要是指院前急救,即傷病員在發病或受傷時,由醫務人員或在場目擊者對其進行必要的救護,以維持病人基本生命特征或減輕痛苦的醫療活動和行為。[1]急救教育包括教授正常人體知識、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包扎固定搬運、急性創傷處理及常見病急救等。我國每年因意外傷害死亡的人數高達70萬,是1~34歲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其中學生群體在這個統計中占有很大比例。[2]處在小學期間的學生們,其身心發展的不成熟性使其成為意外傷害的高危人群,而其認知的匱乏也使其很難真正認識到自己或他人的身體狀況,所以如何讓兒童們學會規避風險,以及在沒有監護人在場或醫護人員沒有到來之前進行急救,有效避免早期傷害,爭取到傷病救治的黃金時間等都成為急救教育探究的重點課題。當前關于校園急救課程的實施以及與此相關的文獻,基本都是小學校園安全教育,從防火防盜運動安全等多方面講起,以理論課程或講座為主,由體育教師或兼職的安全教師進行教學,用板報征文等形式樹立安全意識,但都很少觸及專業的急救知識,無論是理論課時還是實踐課時都非常少,尤其忽視培養學生們在面對緊急情況時的心理素質。本文針對當前安全教育的不足進行分析,并提出以班主任為主體的小學急救教育,以期為推動急救知識在校園中的普及作出探索。
2班主任為主體的急救教育工作優勢
2.1班主任高權威性優勢。小學的急救課程并沒有固定的教材和具體規定的教師,但由于知識較為專業,一般都是由體育課教師或兼職的安全教師參加培訓進而對學生進行教學,或邀請專業的醫護急救人員對學生進行講解。但對于學生而言,輔科教師和外邀專家并不具備班主任的高權威性。小學階段的兒童對于班主任教師有非常強的依賴和信任感,這種狀態不僅強于其他教師,甚至強過其父母。所以同樣的知識,由班主任強調和其他人強調,在學生的記憶里留下的形式是不同的,前者明顯因更加重視和期待表揚而顯得深刻。高權威性還體現在與家長的溝通中。兒童意外傷害最常發生的地點是家里,發生率為43.2%。[3]這就意味急救教育同樣需要家長的參與和督促,在教師觸及不到的地方予以補足。而與家長的溝通中,最便利也最能引起家長重視的就是班主任的發言。這一環節能讓教學任務更好的完成并達到其應有的效果。2.2班主任高針對性優勢。急救知識技能較難為小學生接受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兒童自身,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經驗少,分辨能力差,對于危險的預見能力較低,很多知識記住了也很難真正應用,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針對性的對安全隱患進行指導,而熟悉學生衣食住行和常見意外,又能及時進行提醒和指導的只有班主任。要想將安全管理落到實處,需將急救教學融入學生們的學習生活,使其成為一項順其自然的技能。每個兒童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和身體狀況,所以其需要側重掌握的知識點并不一樣,而僅依靠單純的照本宣科教學顯然不足以滿足學生們的需要。班主任通過和家長的溝通以及日常與學生們的接觸,對于自己班級學生的基本狀況已非常了解,且相比專業的急救人員,班主任更清楚處在當下年齡階段的學生獨特的心理和生理狀態,運用和指導對應的急救知識時就更加的具有針對性。2.3班主任高實效性優勢。高時效性主要體現在班主任第一線工作者的身份上。情景性記憶要比文字性記憶更加深刻,而及時復習的記憶又要比延時復習的記憶更加深刻,所以反復及時的對學生們進行急救教學顯然效果最佳。與授課時舉例子或宣傳欄相比,讓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學習和鍛煉更能加深其理解和認識。時效性的另一個表現在班主任的工作性質上,班主任需要及時了解國家安全的政策及法律法規,并認真貫徹國家及地方政府宣傳的安全知識及相關通知,所以相比一般教師,班主任更能全面的把握社會信息和與此相關的急救知識,并在開展并組織學生進行演練或應對突發事件時更得心應手容易執行。
口腔醫學再教育急救學作用
近年來,隨著口腔專科醫院的逐漸獨立和口腔醫療診所的迅速增多,使得口腔醫學不論在格局上,還是在專業知識、技能和人員、設備等方面越來越專業化。然而,由于人體的各個臟器及其疾病的發展和轉歸是相互關聯的,只精通口腔醫學知識和技能是不能全面治愈口腔疾病及其并發癥的。特別對頜面創傷、急性感染、藥物過敏以及患者基礎疾病的存在而出現的心臟驟停、昏迷、休克、暈厥等嚴重并發癥,如果搶救不及時會使口腔醫療缺乏足夠的安全保障,甚至引發醫患糾紛[1]。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1.一般情況:本研究按職稱將150名臨床醫師按職稱分為住院醫師組;主治醫師組和高級職稱組各50名,其中男性86名,女性64名,平均年齡39.5歲。通過問卷和測試的方法進行調查。
2.調查內容:①口腔醫療知識和臨床技能;②急救醫學知識和CPR(心肺復蘇)操作技能;③急救醫學再教育的現狀。
二、結果
1.口腔醫學知識和臨床技能優秀率:住院醫師組92%,主治醫師組96%。高級職稱組100%。
群眾現場急救培訓意見
各村、居委、企事業單位:
根據市政府年實事項目――群眾性現場急救培訓、普及工作(以下簡稱現場急救培訓)的要求,現就我鎮年現場急救培訓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
開展以心肺復蘇、止血、包扎、骨折固定、避險逃生為內容的現場急救培訓,是降低人類意外傷害程度、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方法,因此,做好這件利國利民的實事,對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與和諧,具有重要的意義。當今,一些先進國家已在現場急救培訓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掌握和了解現場急救技術、知識的人越來越多,現場急救在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趨顯現。
各村、居、公司、企事業單位要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鎮紅十字會的指導下,加強對本單位現場急救培訓工作的領導,確保市政府實事項目在我鎮得到全面落實。
二、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談觸電急救培訓講稿
電能造福于人類,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光明與快樂;但如果管理不善,使用不當,則可能引發觸電事故,危及人員生命。
供電企業的員工,由于接觸電氣設備的機會比其他行業多,觸電的可能性也相對較大。人觸電后雖然呼吸中斷,心跳停止,但只要及時搶救,方法正確,一般是能救活的?!峨姌I安全工作規程》明確規定:“學會緊急救護法,特別要學會觸電急救?!薄豆╇娖髽I安全性評價》也要求“所有工作人員要掌握觸電急救及心肺復蘇法,并要經過模擬人的培訓”。因此,觸電急救的培訓工作是供電企業安全培訓工作的一個重點。以往每年都開展觸電急救的培訓,但每年都發現受訓人員觸電急救知識淡忘,模擬人急救不成功。
1培訓效果差的原因
(1)由于開展觸電急救培訓主要由安監人員負
責,畢竟不是專業的培訓人員,授課時只能照本宣科,從而影響了培訓效果。
(2)培訓考核力度不夠,對觸電急救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