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時評:“璩美鳳偷拍事件”約束不了公務員

時間:2022-06-07 03:18:00

導語:文化時評:“璩美鳳偷拍事件”約束不了公務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時評:“璩美鳳偷拍事件”約束不了公務員

幾年前,網上流傳甚廣的“璩美鳳偷拍事件”,讓大家見識了一下針孔攝像機的威力。如果你要扮純情,說不懂得璩美鳳是怎么回事,我只好給你解釋一下,一個臺灣女政客璩美鳳,一個男人,他們在房間內(以下略去一萬字)里的事情全被事先設置在暗處的針孔攝像機拍了下來,而這些影像資料又被人上傳到了網絡。

不知江蘇省贛榆縣有沒有璩美鳳一樣的活寶公務員,假如有,贛榆縣電視臺的觀眾們有福了。該縣紀律檢查委員會聘請了一百多位群眾,對全縣90多家機關單位的機關干部工作作風等進行暗訪監督,他們“一是把發現、收集到的機關干部違反工作紀律等方面的問題線索反映到監察中心,二是對機關工作進行暗訪。為了便于把暗訪到的問題形成固定證據,中心專門撥出2萬多元,購置了一臺微型針孔攝像機,把暗訪發現的問題悄悄拍攝下來”。

充當“秘密警察”的群眾有一百多位(閑人還真是不少),而針孔攝像機只有一臺,不知如何開展工作,最合理的解釋是先后有一百多位群眾先后使用過針孔攝像機,成績不錯,自2003年下半年以來,“各種暗訪已進行了幾十次,拍攝到的錄像帶達十幾盤”,經剪輯制成的專題片在縣電視臺播出后,“立即在全縣掀起了機關作風整改熱潮”,“涉案”的53人“受到了嚴肅處理,其中3人被免職,5人受到黨紀處分,39人被停職待崗,1人被辭退,5人被通報批評”。

這種做法最直接引發的爭論是“隱私”,可是一個公務員拿著納稅人給他們的薪水,在辦公室里干了像璩美鳳一樣的事情,被拍了下來,是算侵犯他的隱私呢?還是算他侮辱公權力?如果法律專家論證的結果是沒有侵犯隱私,其實贛榆縣紀委的做法可以在全國推廣,在中央電視臺專門開設“公務員偷拍頻道”,我想肯定是收視長紅,播放期間,觀眾照樣可以發送手機短信,贏取千元現金大獎。

唯一的缺陷是,這種依托于“告密文化”的做法將惡性激增“告密者”,小小一個縣,輕易就可以征召一百多位群眾干這種活,可以想見,如果情境更為激烈一些,全中國一夜之間可以涌現多少自告奮勇的告密者。不過,這是后話了,“群眾”揣著針孔攝像機在辦公室隨便晃晃,就可以拍到足以讓公務員被“免職、停職、辭退”的重大過錯,也說明他們實在是爛掉了;在拍不到的暗黑之處,就不知道他們會做些什么了。

兩害相權取其輕,是讓群眾當“告密者”危害更大呢?還是讓公務員們繼續“胡作非為”危害大?不過,危害更大的可能是,只有通過“告密”群眾的針孔攝像機,才能約束公務員的行為。當然,危害最大的是,即使有“告密”群眾的針孔攝像機,依然無法約束公務員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