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該穿啥,這是個難題
時間:2022-08-10 09:55:00
導語:公務員該穿啥,這是個難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北京市海淀區最近對公務員著裝進行規定,明文禁止“披頭散發、穿吊帶裙、光腳穿鞋”,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專家熱烈討論,公務員要不要規范著裝以及如何規范著裝?
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政治文化早熟的民族,到今天還在一本正經地討論著裝話題,委實讓人覺得可笑。今天的公務員在古代可算是“官人”,中國古代“官人”的著裝,恐怕是全世界最早做過嚴格規定的,一點也混亂不得,七品官若穿五品官的官袍,便是僭越,是大罪?!端疂G傳》中只會殺人放火的李逵,某天在壽張縣衙門,扮演了一回審案的縣官。穿上官服后,平時什么都不在乎的黑旋風也一本正經起來,可見行頭對職業的重要。
當等級森嚴的皇權社會被推翻后,人民翻身做主人,官員不能再叫“老爺”,而是為人民服務的公仆,這仆人該穿啥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人穿著很單調,不是黃軍裝就是藍中山裝,舉國上下處處是“黃螞蟻”和“藍螞蟻”。這樣的衣飾文化下,不用考慮國家干部也就是公仆該穿什么,因為除了中山裝和黃軍裝外,沒有別的選擇。
改革開放后,人們的穿著豐富了,在那時的國人眼里,吊帶裝、牛仔褲和西裝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曾被視為資本主義腐朽文化的象征,誰能義正詞嚴地說西裝就是比夾克衫、牛仔褲正式,更能上得了臺面?直到上世紀80年代后期,西裝革履之風開始在機關里面盛行??墒?,沒有一種制度,也沒有一種政治文化有硬性或軟性的要求,要求黨政干部應該穿啥。頂多是看到穿西裝的干部,人家心里說一聲:這人很注意儀表。穿著夾克衫甚至T恤衫,也沒有什么不合適的感覺。我30歲前在一個大機關做了4年公務員,平時上班大家著裝很隨便,只有一法學院畢業的青年每天穿西裝打領帶,還常被我們奚落。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人認為那些穿夾克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太隨意,如此正式會議應該西裝革履。我一聽大笑,哪種制度或政治文化有此種明確或約定俗成的規定?那些少數民族代表,平時可能穿西裝,此時逢大會反倒一本正經穿起了長年壓在箱底的民族服裝,你讓人家穿西裝,反而有些不對勁,體現不了各民族盛會的政治意義。
至于有專家說,規范著裝靠約定俗成而不是制度的強制,并舉日本、韓國及我國臺灣、香港地區為例。這些國家和地區受東方禮儀文化影響甚深,和中國大陸有可比性。但舉這個例子的人忘記一點,這些國家和地區和現今我國大陸政治文化有著很不一樣的發展歷程,它們幾乎全盤接受了西方文官制度,也順便接受了這種文官制度下的政治文化,自然包括著裝。在這樣的政治文化下,穿著和英美公務員一樣的西裝,是天經地義的,否則便是異類。而我國的政治文化和社會制度一樣,處處體現中國特色,一有中國特色,穿西裝就沒有排他的權威性,人們只能以從眾的心理,根據周圍同事特別是上司的著裝來調整自己的穿著。
說到這兒,我想起兩件趣事。一件是前蘇聯的,一次勃列日涅夫和政治局成員一起參加某重大典禮,政治局其他成員通過其秘書打聽到勃氏將戴著皮帽出席。但勃列日涅夫臨走前突然改變主意,換成一頂禮帽,站到主席臺前,他看見后面的同志一色的皮帽,笑著說了句,“今天看來我是少數派”。誰知道,所有的同志立刻都從屁股后面掏出一頂禮帽,將皮帽換了下去。另一件說的是五四時期北大的怪教授辜鴻銘,清帝退位多年,他依然長袍馬褂,小辮子加瓜皮帽。人家笑話他,已經是民國了,你怎的還穿胡服?他回答說,“我穿的是胡服,你們穿的西裝何嘗不是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