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的思考
時間:2022-04-24 09:52:00
導語:關于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在慶祝建黨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重申了我們黨的共產主義信念,他說:“我們堅信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必然走向共產主義這一基本原理?!惫伯a主義信念乃至信仰,是共產黨人的群體標志,它給予了共產黨員對黨組織的強烈歸屬感和投身崇高事業的歷史使命感,也是衡量一個黨員是否具有共產黨員光榮稱號的試金石。
(一)
理想是人類所特有的行動目標,是人類建筑在理性基礎上的精神狀態。人類從純粹自然物中分化出來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成為有目的性的存在。人類在適應自然的同時通過自己的實踐去改造自然,使自然按照自己的目的發生改變,從而適合自己的生存。人類確定自己實踐的目的,不是從個別主體的暫時需要出發,而是把主體作為一個類的存在、把實踐作為一個不斷的過程來考慮的。個體的需求要服從群體的需要,近期的目的要服從長遠的目標。超越并引導著近期目的的長遠目標,由于尚不具備實現的條件,所以只能是理性的創造物,是存在于人們頭腦中的理想。長遠的理想制約著人們現實的行動;堅定地相信某種理想一定會實現,理想就上升到了信念;把理想融入自己的世界觀,使之成為個人的不朽價值和終生的奮斗目標,就是信仰。
由于生活的歷史條件不同,生存環境不同,社會地位不同,理性思維的方式和水平不同,不同主體提出的理想也各不相同。就社會理想——人類改造社會的長遠目標而言,不同社會形態中的不同階級,他們所向往的理想社會就迥然不同。迄今為止,人類社會中只有無產階級的社會理想,才具有光明遠大的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無產階級的理想社會“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保ā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294頁)
無產階級的社會理想,即共產主義理想,是建立在科學理論基礎之上的,它從社會實踐中產生并經受了社會實踐的檢驗?!豆伯a黨宣言》發表以來的一個半世紀里,共產主義理想已經從“一個幽靈”變成了一面偉大旗幟,引導著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的斗爭,而高擎這面旗幟的始終是共產黨人。
(二)
中國共產黨在建黨之初,就把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作為自己的最高綱領。在80多年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共產主義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進入新世紀,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我們黨要完成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歷史任務,承擔起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莊嚴使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還要不要堅持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或者說,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對現階段中國共產黨完成自己的歷史任務有沒有實際意義?對于這個問題,一切真正的共產黨人都應有清醒的認識。
第一,要把握好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中國共產黨人的長遠奮斗目標的關系。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強國夢,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心愿。作為領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核心力量的中國共產黨,必須高舉共同理想的旗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對象,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萬眾一心,實現我們的目標。但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并不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最終目的,在這個目標達到后,中國共產黨還要領導中國人民為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奮斗,直至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共產黨人的遠大理想是確立全國人民共同理想的坐標。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終有一天共產主義也會成為全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
第二,要把握好黨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的關系。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黨的最低綱領是黨在當前階段的基本綱領。黨的最高綱領所確立的社會理想,并非是理性強加給歷史的,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論,它的根據就在現實社會當中。共產主義社會制度的實現,就是存在于現實中的那些根據——社會矛盾——的充分展開。共產黨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社會理想,就要從現實著手做艱苦的工作,為逐步展開共產主義的根據創造條件。所以,共產黨人在當前階段的奮斗目標,既要解決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又為實現自己最高奮斗目標創造條件。這就是所謂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的統一論:最低綱領要統一于最高綱領。建設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我們黨在當前發展階段的基本綱領,它一定要統一于我們黨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綱領。離開了最高綱領,最低綱領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第三,要全面準確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關系。“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與時俱進,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變化了的實際相結合,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作出了切合實際的新結論。之所以要得出新結論,是由于有些原有的結論已經不能回答新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新問題,認識要擴展;有些原有的結論囿于當時的歷史條件揭示問題有局限,認識要深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受社會歷史條件所限,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一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容納社會生產力的程度估計不足;二是對社會主義制度存在的長期性判斷不準;三是對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資料占有方式的預見簡單化。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在這些問題上也有過錯誤認識,走過不少彎路。經過艱苦的探索,中國共產黨人終于找到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我們黨在承擔起21世紀新的歷史任務時,在這些方面研究新情況、得出新結論,是完全必要的。但是,這些方面的理論創新,仍然是與科學社會主義已有的那些科學結論一脈相承的,是整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發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思想、鄧小平理論一樣,都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它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有著一脈相承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它對社會歷史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歷史進程的認識與馬克思主義是一致的。決不能因為我們黨專注于這些方面的理論創新,就認為我們放棄、丟掉了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恰恰相反,“三個代表”的要求正是在共產主義的偉大旗幟下提出的,也只有在共產主義的旗幟下,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
通過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中國革命、建設的經驗教訓,經歷了認識和實踐上的曲折、反復,我們黨認識到:社會主義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而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至于實現共產主義,需要經過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必須看到,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歷史過程?!睂嵤虑笫堑刂赋鲞@一點,表明了馬克思主義者的科學態度。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既要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論”,也要反對悲觀失望的“渺茫論”。
什么是空想論?恩格斯曾經指出:“空想主義者的見解曾經長期支配著19世紀的社會主義觀點,而且現在還部分地支配著這種觀點”,對于信奉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的那些人來說,“社會主義是絕對真理、理性和正義的表現,只要把它發現出來,它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因為絕對真理是不依賴于時間、空間和人類的歷史發展的,所以,它在什么時候和什么地方被發現,那純粹是偶然的事情。”(《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732頁)把社會主義看成是不依賴于具體的、歷史的社會實踐的絕對真理,這在思想路線上與空想社會主義者是一脈相承的。把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當作一成不變的絕對真理,把它看成是超脫于人類具體的、歷史的社會實踐之上的僵死的東西,乃至把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概念化,就是把科學社會主義退回到空想。
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我們對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學上的預見,但未來的事情具體如何發展,應該由未來的實踐去回答。我們要堅持正確的前進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對遙遠的未來作具體的設想和描繪。以往的經驗教訓已充分說明,這樣做很容易陷入不切實際的空想。大家都應該深刻認識這個道理?!闭J識這個道理的關鍵,在于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學說與時俱進的本質。
與“空想論”不同,“渺茫論”把共產主義看成是毫無希望的目標,把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看成是與現實完全不沾邊的事情,其要害是放棄共產主義的奮斗目標。
破除“渺茫論”,我們必須把握這樣幾個觀點。
第一,實現共產主義是社會變革過程與自然進化過程的統一。馬克思關于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的科學論斷表明,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同自然界的進化過程一樣,遵循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的變化,政治制度的革新,意識形態的轉變,乃至人們思想觀念、生活習慣的更新,都有其內在的時間量度,它決定了社會形態的更替必須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從世界歷史看,奴隸社會存在了數千年,封建社會存在了二千多年。在這樣長的歷史時期中,被剝削階級始終沒有停止過為爭取自身解放而進行的斗爭。資本主義制度迄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與資產階級同時產生的無產階級也從未停止過斗爭,不過直到科學共產主義理論誕生,它才由自發的斗爭轉變為自覺的斗爭。這種自覺的斗爭已經進行了150多年,無產階級還要繼續斗爭下去,直至取得實現共產主義的最后勝利。如果說歷史上的奴隸階級、農民階級經過上千年的斗爭也無法擺脫被剝削地位的話,那么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的斗爭則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并有著非常光明的前途。
第二,共產主義是奮斗目標和奮斗過程的統一。當我們講到共產主義的時候,它包括共產主義理論、共產主義制度和共產主義運動三方面的內容。共產主義理論是關于無產階級解放條件的學說;共產主義制度是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所預見的無產階級獲得完全解放的社會形態;共產主義運動是無產階級為實現共產主義制度而進行的現實斗爭。共產主義理論是在分析現實社會內在矛盾運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它對未來社會的預見不是建立在頭腦中,而是建立在現實社會的堅實基礎上。與科學共產主義理論相統一的實踐,在這一理論產生的時候就已經在進行了。這個實踐是一個歷史過程,盡管這個過程很長,但它始終是一個統一的運動過程。我們今天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做的一切,都是這個實踐的必要環節,都是在為未來的共產主義大廈夯實牢固的地基。
第三,共產主義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的統一。在社會歷史范疇,認為社會的發展遵循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基本規律,堅信人類的前途將會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階級差別,使每個人都能夠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就是共產主義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人生觀的基礎,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共產主義的世界觀決定了一個共產主義者對于人生的基本態度,更高的思想境界可以使他們超越現實物質生活條件的限制,不計個人得失,把為人民利益而工作作為人生的第一需要,自覺地踐行“無私奉獻”、“公而忘私”、“助人為樂”等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行為規范。我國許多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先進典型,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共產主義道德楷模。
第四,實現共產主義是改造社會與改造自然的統一。共產主義是人類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過程中的一次飛躍。這個飛躍將使“人們周圍的、至今統治著人們的生活條件,現在受人們的支配和控制,人們第一次成為自然界的自覺的和真正的主人,因為他們已經成為自身的社會結合的主人了?!保ㄍ蠒?57—758頁)人類改造自然的過程促進著改造社會的過程,并且要通過社會改造的成果實現自身的意義。進入21世紀,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人類認識、改造自然的速度大大加快。但是在社會生活領域,還有許多必然性有待人們去認識,社會改造任重而道遠。人類在改造自然中面臨的許多問題,不僅涉及到將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物質基礎,而且這些問題的解決本身就呼喚著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如全球范圍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框架內幾乎是無法解決的。因此,我們今天為發展生產力,為符合人類生存要求而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每一個成果,都是為實現共產主義而邁出的堅實步伐。
綜上所述,理想是人類生活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共產主義理想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的科學理想,代表著人類社會無限美好的未來。共產黨人要以共產主義為最終奮斗目標,并從當前的具體實際出發制定現實的奮斗目標。在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同時,要以與時俱進的態度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并反對形形色色“空想論”和“渺茫論”的錯誤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