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資料在刑事訴訟中的證據效力

時間:2022-08-18 06:21:00

導語:視聽資料在刑事訴訟中的證據效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視聽資料在刑事訴訟中的證據效力

視聽資料,是指以錄音、錄像、電子計算機或其他高科技設備所儲存的信息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資料。視聽資料證據是現代高科技不斷發展以及科學技術在司法工作中深入應用的重要產物和先進成果。隨著大量視聽資料證據在證明案件事實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的不斷提高,它在刑事訴訟中的運用也成為法學研究和的實踐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司法實踐逐步被接受、認可并大量運用。

一、視聽資料作為刑事證據的特征

視聽資料作為獨立的一種刑事證據,除了具有刑事證據所共有的客觀性、與案件事實的關聯性、合法性以外,還有以下四個特征:

(一)客觀、準確、信息量大。視聽資料能將案件事實的原始概貌客觀、真實地記錄下來,其內容既豐富又全面,使人一目了然。

(二)直觀、生動、形象。視聽資料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可以將與案件有關的形象和音響、甚至案件發生的具體過程直觀再現在人們面前。

(三)具有動態連續性。視聽資料能動態、連續反映案件的全部情況,給人一種如臨其境的感覺,有利于辦案人員迅速感知現場的空間情況,對其他證據作出準確的判斷。

(四)依賴于現代科技,易于保存。視聽資料必須借助于特定儀器、設備及其特殊功能才能形成,它體積小,重量輕,易于長期保存。同時,視聽資料也有其弱點,一是易被偽造、變造。二是視聽資料被篡改、偽造后不易被發現,一旦采納,能導致案件事實性質認定上的錯誤。

二、視聽資料的刑事證據效力

視聽資料的證據效力是指可以作為證據使用的視聽資料的范圍及其對案件事實的證明力大小程度。根據我國刑事立法、有關司法解釋和司法實踐,作為刑事證據使用的視聽資料,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主體符合法定條件

視聽資料應由以下法定主體收集:

1、公、檢、法三機關辦案人員。2、國家安全機關、軍隊保衛部門、監獄的辦案人員。3、律師。我國《刑事訴訟法》賦予律師有證據收集權、證據調查權。辯護律師,經證人和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經檢察院和法院許可,并且經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被害人提供的證人的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公務員之家:

需要指出的是,在刑事訴訟中,當事人可以向司法機關提供對自己有利的視聽資料,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的證明自己無罪或罪輕的聲音、錄像等。案外人員和單位如掌握了有關案情的視聽資料,可以主動提供,特別是在刑事訴訟中,任何單位和個人有義務提供其掌握的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視聽資料。這種由當事人、證人、案外人員、單位掌握的證據,在提交時,需經司法工作人員依法收集并審查核實,才能作為證據使用,如有疑點,應予以鑒定。但提供證據的當事人、證人,案外人、單位并不是法定的收集證據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