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讓激情在課堂涌動

時間:2022-10-26 04:24:00

導語:小學語文教案:讓激情在課堂涌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教案:讓激情在課堂涌動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重視語文課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其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小語經典名篇《我的戰友》一文蘊含著豐富而偉大的情感內涵,如何在教學中讓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及人格的提升,最終求得語言和精神的整體共建?筆者的導讀策略如下:

一、開篇——未成曲調先有情

1、情境營造。課件展現松柏掩映中的豐碑畫面。

2、揭題入課。教師:同學們,這是一座為紀念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勝利而高高聳立的豐碑,是無數個為此而英勇捐軀的英靈所鑄就的?,F在,讓我們一起輕輕地呼喚其中一位年輕而偉大的戰士的名字。(屏幕顯示課題)

3、導語催情。用遞進式導語引領學生反復誦讀課題以營造氛圍。如:

①讓我們深情地呼喚他的名字!

②讓我們大聲地呼喚他的名字!

③讓我們全體起立,自豪地呼喚他的名字!

【設計意圖:開課伊始,教師即濃墨重彩、一唱三嘆地引導學生反復讀題,為營造特定的課堂氣氛進行了充分的預熱和“蓄勢”,這一做法無疑是十分必要的。應該認識到,“題好一半文”這一寫作理念同樣也適用于課堂教學中的開篇導入,萬萬疏忽不得?!?/p>

二、通覽——字字句句皆關情

1、初讀感知。教師:現在,請大家自由輕聲地讀書,注意讀準字音,疑難處可以先作些記號,等會兒請你們來說說讀書的感受。

2、交流心得。針對學生交流,教師作簡要評點、釋疑等。

3、再讀課文。教師:從大家的發言中,我知道你們這一輪的讀書是很有成效的?,F在,就請你們帶著各自的感受再一次讀讀課文吧!

【設計意圖:語文課必須以讀為本,但對學生而言,要將書讀通讀順卻也并非易事。教師充分放手,讓學生在切實而有效地讀書活動中“潛心會文”、感同身受,追求的正是求真務實、返樸歸真的“‘讀’占鰲頭”。應該明確,學生只有在反復地讀書實踐中方能實現與文本間零距離的“心靈對話”?!?/p>

三、研讀——潛心會文感真情

1、引發切入。教師:同學們,咱們讀書不僅要獲得感受,更要讀出文字背后的內涵?,F在請你們仔細讀讀課文,再好好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最能打動你?請你把它們用線劃出來,等會結合課文說說你的感受。

2、交流互動。要點如下:

①火燒到身上,他不動會犧牲自己,而要是起身撲火則又會暴露整個潛伏部隊,真是難為了啊!

②眼睜睜地看著和自己的朝夕相處的戰友將被活活燒死卻不能救他,這種心情如同刀子一般絞我的心。

③“我”雖然悲痛,但卻又知道無法去救他?!拔摇蹦芨惺艿揭还删薮蟮?、無可比擬的力量,這是勝利的保證。)

……

3、媒體助情。課件播放電影片斷《烈火中的》,讓學生在強烈的視覺沖擊中受到感染、感化。觀后讓學生比較巨石與的異同。如:

①相同點:石頭無聲,而也同樣“沒發出一聲呻吟?!笔^不會動,而同樣“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

②不同點:石頭本來就沒有生命,而卻是血肉之軀呀!石頭本來就不會說話,而卻是活生生的人呀!

……

4、小結提升。教師:是的,直到生命最后一息都沒有挪動一寸地方,發出一聲呻吟,年輕的生命換來的是整個部隊的安全和整個戰斗的勝利。

【設計意圖:成功的課堂教學追求“主線簡明,細節飽滿”。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核心內容進行研讀,可收“牽一發而動全身”之效。語文教學承擔著為學生生命奠基的重任,故而應讓學生在潛心涵泳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最終使其心靈受到震撼,人格得到提升?!?/p>

四、拓展——繞梁不散未了情

1、書寫悟情。教師:同學們,戰斗結束后,的戰友們懷著無比悲痛但卻又無比崇敬的心情,用挖戰壕的鐵錘和鋼釬在“391”高地上刻下了一句碑文。如果讓你們寫,會怎么寫這句碑文呢?

2、誦讀抒情。學生讀好自擬的碑文后,教師點擊課件呈現碑文(“為整體、為勝利而自我犧牲的偉大戰士同志永垂不朽!”)并引導學生誦讀。

3、結課激情。教師:同學們,有了這種精神的軍隊是偉大而不可戰勝的,有了這種精神的民族更是偉大而不可戰勝的。老師和在座各位同學一樣,堅信這句碑文一定會世代相傳,這種精神一定會永放光彩!

(用貝多芬《英雄交響曲》作背景音樂,同時在屏幕上濃情疊放:曙光染透了松柏掩映的革命烈士陵園,烈士墓前擺滿了鮮艷奪目的花束、花籃、花圈,仿佛人世間最瑰麗的寶石,最艷麗的色彩,都在這巍巍青山下集中了……)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是生命之聲,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園,語文素養即是人的素養。語文課應該特別重視讓學生受到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和心靈的感動。結尾階段的處理營造了情感高潮,追求的正是讓激情燃燒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