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分析教案

時間:2022-03-09 09:58:00

導語:未成年人犯罪分析教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未成年人犯罪分析教案

知識與技能:

提高辨別是非能力及用法律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保護的能力過程與方法:

本框內容是第六課思想教育的落腳點和歸宿,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述,或者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與問題,通過與學生一起討論,共同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充分認識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引導學生珍惜和運用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依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教學重點:

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教學方法:講授、討論相結合

教具準備:課件、《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前面我們學習未成年人保護的的哪些內容?

下面看案例:投影:2001,洛陽市3名小學生在金某違法經營的電腦游廳打游戲時,因欠交2.5元,竟被金某用刀殺害。………

討論:這案件給我們什么啟示?

歸納:--未成年人保護法關于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不只是家庭、學校、社會及司法機關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未成年人自己長本事,提高自己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才能有效地防范來自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侵權侵害,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板書)

1.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十分必要(板書)

討論:中學生應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要求分組討論,各組推舉一位同學發言)

師進行歸納,除點明書中觀點,要做相應的補充。

2.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板書)

(1)要依法自律。

除書中列舉的不良行為外,投影:《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關規定:不許曠課、不得偷竊、嚴禁攜帶管制刀具等不良行為。

(2)要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

文字資料:(新聞調查)---《網癮少年》。吳穹在網吧玩7天7夜,被挽救的事。.......

討論:應怎樣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

師歸納:獨立自主意識與父母、老師教育并不矛盾。

練習:在下列選項中,未成年人對待家長和教師教育的正確做法有:()

A.做任何事情都不必經過家長或老師的同意

B.虛心接受家長和教師的正確指導

C.做任何事情都必須經過家長或老師的同意

D.采取自己獨立思考與尊重家長、教師的正確意見相結合的方法

(3)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請同學舉身邊事例來說明。(可用小品形式)如:父母不讓你上學怎么辦?你去商場買東西被懷疑偷東西而被保安搜身怎么辦?遇壞人暴力侵害要怎么辦?

除了以上幾種外,你有沒有其他好的方法?(請同學回答,力求有各種不同方法)

小結:(略)

布置作業:活動題:調查本校學生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一些現象和行為的情況,學會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