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禮儀:地利 不經意間邂逅“莫扎特”
時間:2022-10-16 04:44:00
導語:社交禮儀:地利 不經意間邂逅“莫扎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奧地利每過一天,憂慮就多一分。感觸太多,無從下筆?;氐郊遥瑢Щ貋淼陌胂滟Y料鋪了一地,我有一千多張圖片,我有一萬多句話,可是到底該用什么樣的體裁,什么樣的語氣,傳達給讀者什么樣的情感呢?是留戀、冷靜、向往,還是流著口水的羨慕?究竟什么才能夠完全表達我的感受,才能還原一個游客眼中的奧地利?
維也納沒有給我預想的驚喜但是我們笑了一路
多年以前不知道從哪里看了篇文章說,維也納綠樹成陰,多瑙河上每日必演奏《藍色多瑙河》。于是臆想中,認定維也納每一個空氣分子里都流淌著音符和浪漫的東西。
然而,它竟然沒有想象的那份嬌媚,而是一個繁華的大都市,充滿了雕塑、教堂、鴿子和綠草如茵——幾千年間,不斷的戰爭、聯姻到今天歐洲一體化,歐洲城市大致如此。對一個蜻蜓點水的旅游者來說,維也納并不是最典型的那一個。論建筑的經典,比不過布拉格;論皇宮的輝煌,比不過凡爾賽;論多瑙河兩岸的美景,比不過這條大河穿過布達佩斯的媚態……初來乍到,我怎么有些失望?
維也納是音樂之都,拜見各個音樂家的塑像是每個游客的功課。我們決定自己去位于城堡花園的莫扎特雕像,卻迷了路。一位胖胖的老紳士經過,便逮住他問路。只聽朋友對老紳士“呵呵哈哈”說了半天,我聽懂了一個詞“Beethoven”(貝多芬),老頭臉上露出迷茫的神色,我趕緊說不是貝多芬是“Schubert”(舒伯特),老頭更加迷茫,我意識到自己滿嘴跑火車了,趕緊又說也不是舒伯特,是莫扎特,“Mozart”!老紳士終于明白,但一下子怒發沖冠,拂袖而去。我們心里一百八十個奇怪,怎么突然生氣了呢,我們的態度可是畢恭畢敬呢。
躊躇地往前走來到一座小橋邊,咦,這位老先生站在那里正看著我們。我以為他等著為我們指路,沒想到他還在怒氣沖天,教訓了我們一大通兒,我只聽懂他不知是用德語還是英語在喊“NoBeethoven!NoSc-hubertMozartMozart”我們趕緊連連道歉,他這才非常憤懣地告訴我們過橋即是,隨即氣哼哼地走了。目送著他遠去的背景,我們相視大笑。原來他是在氣我們連自己要找哪一位名人都不知道,居然還問路,簡直是對音樂家的大不敬,對維也納的大不敬!
來到莫扎特的雕像前,四周蔥綠寧靜,遠處有噴泉嘩嘩的噴水聲,也有小孩子的嬉鬧聲。那一整天,我們一提起這件事就不禁失笑,笑我們沒有做好功課,更佩服這位老人的執著。從他的身上,日耳曼人的一絲不茍,一板一眼可見一斑。
在薩爾斯堡和因斯布魯克終于捉到了奧地利迷人的眼神
從維也納一路沿著洶涌的多瑙河來到薩爾斯堡,突然感到自己身體里有什么東西與這個城市擊掌言歡——一種感覺甚至是味道,原來這里是《音樂之聲》的誕生地!雖然奧地利人不太認可這部美國人的電影,但是它無疑成了薩爾斯堡最好的風光宣傳片。
今天的薩爾斯堡市建于696年,St.Rupert作為傳教士來到薩爾斯堡并建造了修道院。后來薩爾斯堡發展成為獨立的教會和政府,被視為北方的羅馬。大主教擁有精神和世俗的權力,建立了今日風景如畫的薩爾斯堡。薩爾斯堡是離音樂最近的天堂,它是莫扎特的出生地。今天薩爾斯堡是許多節日、歌劇和戲劇演出的中心,并在十佳外國城市排行榜上位居第六!
我們每一個人都喜歡薩爾斯堡,這個依山跨河而建的城市,它比維也納更平易近人,也更有性格。城市不大,但每一個角落都能留住你的目光。
我能安于阿爾卑斯山下小城安靜的日子嗎——走過奧地利兩個最著名的旅游城市維也納和薩爾斯堡,來到因斯布魯克時,我這樣問自己。依然是那深遠的歷史、典故,依然是巴洛克風格的建筑和教堂,舉辦過兩屆冬奧會的因斯布魯克卻異常寧靜。因斯布魯克過去是德國、意大利貿易的必經之路,也是奧地利從西到東的樞紐。
900多年前,意大利商人歷盡千辛萬苦登上阿爾卑斯山眺望,如果能夠看到一個金頂屋在遠處閃閃發光他們就會歡呼雀躍:奧地利到了!如今金屋頂依然閃亮,今天的因斯布魯克依然在阿爾卑斯山下佇立宛若一位安靜的仕女。生活在這里不是“過”著,而是“流淌”著,從嬰兒到耄耋老人,因斯布魯克人好像就這樣慢悠悠、笑著過了一生。
如果奧地利是你歐洲的一站,除了維也納一定要選擇有薩爾斯堡或者因斯布魯克的路線,否則,你將錯過兩次悄然心跳的感覺,錯過真正的奧地利。
奧地利三個華彩片斷
以音樂做血液
只有親臨奧地利,才能感受到音樂和這個國家的關系。音樂是奧地利的空氣,每個奧地利人的血管里都汩汩地流淌著古典音樂的旋律。從來到維也納的第一天開始,我們“路過”了一個又一個免費露天音樂會。即使是看大屏幕上放映音樂會的錄像,人們也穿戴整齊,非常專注。還有他們腳下三四歲的孩子,坐得穩穩當當愣愣地聽著。同行的朋友感慨道:從小就這么聽能沒有藝術細胞嘛!
參觀度假
我們趕上了歐洲的暑假,整個奧地利都在休假。而我們就苦哈哈參觀別人如何休假。
早起后去莫扎特的姥姥家——沃爾伏干湖畔一個非常美麗的小村莊。湖面晨霧氤氳,四周青山若隱若現,湖畔綠樹、鮮花環繞中的農家,像精致的工藝品。倘徉村中,恍入仙境,拍下的照片,哪怕一張既臭且老的臉龐,也驟添神韻、陡增風采。
匆匆從悠閑度假的歐洲游客身邊走,心里暗下決心:下次我就是來度假了!
墓園是通往天國的花園
歐洲遍地都是教堂。教堂那虔誠的味道,那透過彩色玻璃射進來的光柱,那金碧輝煌的神像,那尖聳直逼天際的屋頂,讓我好幾次走進教堂,眼睛竟然潮濕了。
在歐洲,墓地的概念與我們截然不同。他們把墓地當作通往天國的花園,墓地繁花似錦,充滿了幸福的味道,每一塊墓碑都精心地設計過,有的已經在那里上百年了,墓碑上一個一個十字架將逝去的人導向美好的天國樂土。
雖然此趟只走奧地利,但是作為歐盟成員國之一,奧地利可以折射出許多歐洲國家的共性。為了更多旅游者的歐洲之行更加美滿,在此袒露自己的得失經驗,算是個前車之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