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開發合同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8 07:58: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技術開發合同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企業技術創新優惠政策的意見
自1996年以來,國家先后制定了關于促進企業技術開發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對于企業加大技術開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20*年,國家進一步加大此項優惠政策的適用范圍及優惠力度,出臺了《關于企業技術創新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88號),強調在企業技術創新中的技術開發費稅前抵扣。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相關稅收政策,引導企業加大對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等技術開發資金的投入,規范企業技術開發費的使用與管理,調動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根據國家稅收政策的有關規定和貴州省人民政府《實施<貴州省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黔府發[20*]26號)的有關精神,現提出進一步貫徹落實企業技術開發費稅收優惠政策的意見如下:
一、政策依據
企業技術開發費稅前扣除政策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技術創新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88號)有關規定執行。國家若有新政策出臺,再按新政策調整執行。
二、稅前申報扣除方式
1、納稅人可自主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技術創新活動中所發生的技術開發費。
技術市場發展指導意見
為推進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推動技術轉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升全市產業整體技術水平,根據《省技術市場條例》等有關規定,經市政府同意,現就加快發展技術市場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
按照“市場引導、政策激勵、交易自由、管理規范”的原則,采取政府推動與市場導向相結合、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相結合、專業化分工與網絡化協作相結合的方式,加強技術市場服務體系和服務能力建設,建立健全技術交易載體,完善技術交易制度和稅收政策,促進技術市場健康有序快速發展。
二、重點工作
(一)進一步落實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1.鼓勵技術交易。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合作開發合同范本
合作開發項目: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系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進科技創新技術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鼓勵引進技術的吸收與創新,提高本市引進技術的吸收與創新能力,加快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引進技術的吸收與創新(以下簡稱吸收與創新),是指依法通過貿易、經濟技術合作等方式,從國外取得先進技術并通過掌握其設計理論、工藝流程等技術要素,成功地運用于生產經營,以及在此基礎上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并實現商業化的活動。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于本市范圍內的吸收與創新活動。
第四條吸收與創新應當遵守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以及我國加入或者簽訂的國際條約、協議。
技術進出口合同對技術保密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吸收與創新所形成的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
會計和稅務處理及稅收籌劃詮釋
【摘要】浙江某紡織服裝上市公司,下設技術開發部專門從事新面料、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發工作,2007年計劃購置一批硬件和軟件進行輔助研發。同時該公司還直接從其他公司購入專利和非專利技術?,F今,國家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新會計準則已開始施行,公司應該如何對自主研發和技術轉讓進行會計和稅務處理?并應從哪些方面進行相應稅收籌劃?本文結合新會計準則,對該公司可能涉及的無形資產業務進行逐項分析。
一、企業自主開發無形資產的會計和稅務處理及稅收籌劃
《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以下簡稱新準則)中無形資產定義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毙聹蕜t規定,企業內部研發項目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的支出滿足一定條件的允許資本化。會計上要求企業對研究開發的支出單獨核算,準確歸集技術開發費用實際發生額,并準確歸屬該支出屬于研究階段還是開發階段,再判斷將其費用化還是資本化。
財稅[2006]88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技術創新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規定,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技術開發費,按規定予以稅前扣除。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在按規定實行100%扣除基礎上,允許再按當年實際發生額的50%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技術開發費包括新產品設計費,工藝規程制定費,設備調整費,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試制費,技術圖書資料費,未納入國家計劃的中間實驗費,研究機構人員的工資,用于研究開發的儀器、設備的折舊,委托其他單位和個人進行科研試制的費用,與新產品的試制和技術研究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梢姡惙]有要求區分研究階段支出和開發階段支出,研究開發支出全部為技術開發費,從而造成會計和稅法規定的差異。該通知同時規定,企業用于研究開發的儀器和設備,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計入成本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其中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應單獨管理,不再提取折舊;企業用于研究開發的儀器和設備,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上的,允許其采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實行加速折舊,具體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會計上確定的固定資產標準單價一般遠低于30萬元,從而造成會計和稅法的差異。研究開發的設備支出,如果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下,一方面可以一次計入技術開發費稅前扣除;另一方面可以隨技術開發費的加計扣除再扣除設備支出的50%。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上的,采用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可以增加前期折舊費用,進而增加前期技術開發費及加計扣除額,把稅款推遲到后期繳納,相當于依法從國家取得了一筆無息貸款。
自主開發無形資產的稅收籌劃要求企業準確掌握、用好國家對企業自主創新進行研究開發的稅收優惠政策。另外,因軟件開發企業還可以享受流轉稅類的優惠和其他所得稅類的優惠,享受流轉稅優惠時通常需要對企業的軟件產品進行認證,享受所得稅類的優惠一般需要對軟件企業本身進行資格認證。如果估計企業的技術開發部門能夠分離出來認證為軟件開發企業,那么需進一步考慮是否將技術開發部門獨立出來作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例1:若公司自主開發一項新技術,研究開發項目人員工資、材料費等費用支出(不含研發設備支出)為200萬元,其中研究階段支出為100萬元,開發階段支出100萬元(滿足資本化條件)。公司另購入一臺單價28萬元的設備用于研究開發,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假設無殘值。所得稅率暫仍按33%計算。則會計上應將100萬元費用化計入管理費用,100萬元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28萬元計入固定資產。假設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為10年,采用直線法攤銷,不考慮殘值,則本期應攤銷無形資產100/10=10(萬元),應計提折舊28/5=5.6(萬元);而稅法上允許扣除的當期費用為200×(1+50%)+28×(1+50%)=300+42=342(萬元),從而造成本期所得稅影響為(342-100-10-5.6)×33%=74.712(萬元)。以后年度,若購置的設備和開發的技術不轉讓,則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的開發支出攤余價值100-10=90(萬元)每年納稅調增10萬元,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的設備支出折余價值28-5.6=22.4(萬元)每年納稅調增5.6萬元。
經濟特區業務通知
國務院1984年11月15日國發[1984]161號文件的《關于經濟特區和沿海十四個港口城市減征,免征企業所得稅和工商統一稅的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各地在執行中提出一些政策業務問題,要求明確。對這些問題,在最近召開的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對外稅收專業會議上進行了討論。現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中發[1984]13號文件和國務院國發[1984]161號文件的精神,分別明確如下:
一、關于《暫行規定》的適用范圍問題
《暫行規定》適用的地區,限于經過國務院批準的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沿海十四個開放城市的老市區,或者經過國務院特案批準的地區;適用的企業,限于在上述地區興辦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客商獨立經營企業;適用的稅種,包括企業所得稅,地方所得稅和工商統一稅。
二、關于老市區的范圍問題
《暫行規定》所指的老市區,是經過國務院批準的沿海十四個開放城市的市區。除了國務院另有批準的以外,不包括這些城市所管轄的縣及其城鎮。
三、關于《暫行規定》公布以前企業同客商簽訂的合同涉及的稅收條款如何處理問題
技術開發項目成本核算與控制分析
摘要:近年來,國家鼓勵科技創新,技術開發項目越來越受到重視。技術開發項目是技術型企業的核心業務,因此,技術開發項目成本核算的質量與控制的有效性,將會對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產生顯著的影響。本文首先指出技術開發項目成本核算與控制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技術開發項目成本核算與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并將技術項目開發過程劃分為成立、實施、結案三個階段,針對每個階段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帶來幫助。
關鍵詞:技術開發;成本核算;控制
加強技術開發項目成本核算與控制是技術型企業經營活動的重要環節,技術型企業要想不斷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與影響力,就必須要加強技術開發項目成本核算與控制,提升企業技術項目的質量和水平,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在實際項目開發中,技術項目較為復雜多樣,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使成本核算與控制難度增加。因此,對技術開發項目成本核算方法及管控路徑進行有效探究與摸索,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一、技術開發項目成本核算與控制的重要性
技術開發項目成本核算與控制,對技術型企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技術開發項目成本核算與控制是技術型企業運營發展的需要。加強成本核算與控制,使技術開發項目成本信息更加及時、準確、科學,使決策者對生產的安排、企業的經營決策,反應更加迅速,方向更加準確,能夠及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從而節約開發成本,促進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其次,技術開發項目成本核算與控制是技術型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技術開發項目的成本核算與控制一般周期較長,貫穿于項目成立到項目驗收整個過程中,涉及合同、采購、付款、驗收等多個業務環節,需要業務部、技術部、采購部、財務部等多個部門的通力合作,加強成本核算與控制實質上即是對企業內部管理流程的優化與管控,對內部資源的整合與配置,從而有助于促進公司內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技術開發項目成本核算與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現狀及策略
摘要:文章以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為例,統計分析了該所2016—2018年在科技成果獲取、技術合同簽訂、成果轉化收益等方面的情況,并對江蘇省各農區所成果轉化收益進行比較分析,指出目前該所科技成果轉化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培育收益增長點、促進效益最大化、調動成果轉化積極性、做好維權打假工作等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對策。
關鍵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技術合同;轉化收益
2016—2018年,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里下河所”)在農業科技成果推廣與轉化政策的推動和指引下[1],通過與政府、科教單位、涉農企業、農業合作組織等開展科技合作、技術服務,以及實施品種轉讓、進行專利許可等多種方式積極開拓成果轉化渠道,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努力提升成果轉化效益[2]。
1知識產權獲取情況
2016—2018年,里下河所共申請植物新品種權27個,獲得品種權授權12個,其中,水稻品種5個,小麥品種4個,蔬菜品種2個,油菜品種1個;申請專利34項,獲授權發明專利14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6項;研發獲得農藥登記證3個,肥料登記證1個。
2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