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可保風險管理論文
時間:2022-10-21 05:37:00
導語:企業可保風險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保險是一種管理可保風險的風險融資行為。很多大型企業,由于行業自身的特點,往往并非只采取單一的金融工具,而是采取一整套由多種金融工具組合的管理模式。本文以中海油為例,闡述了可保風險管理在加強管控、提高效率、增加利潤三方面的工作方向,指出了大型企業在可保風險管理方面要明確管控職能、增加管控手段、控制成本,要加強對利潤中心的管控,使企業將保險采購進行得更有效率。企業要將可保風險管理從服務中心向利潤中心轉變,以增強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可保風險,金融工具,管控,效率
企業安排保險的本意在于“轉移”風險,但保險本身只是一種管理可保風險的風險融資行為。而用于風險管理的融資工具還有很多種,比如風險自留、自保公司、風險債券和其他一些用于風險管理的金融衍生工具。經過多年實踐,很多國外大型企業在可保風險管理方面慢慢發展成為一整套管理模式,其中包括明確的職能界定、組織結構、制度規范和金融工具的使用等,使其成為企業管理活動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
明確企業可保風險管理的職能,就是要圍繞可保風險管理,確定其宗旨,明確其工作方向,清晰其任務。作為風險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保風險管理的工作方向包括加強管控、提高效率、增加利潤等三個方面??杀oL險管理要履行的職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彌補保險的欠缺,做保險辦不到的事情,這主要指管控和利潤;第二,將保險采購進行得更有效率;第三,在保險市場發生波動或者組織內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企業提供替代保險的其他風險融資工具和服務。以下將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為例。由于石油行業自身具有高投人、高風險的特點,往往并非只采取單一的金融工具(比如保險),而是采取多種金融工具組合的方式,比如保險、再保險、風險自留、自保公司等,以起到控制成本、管理巨災的作用。
一、加強可保風險管理的管控職能
(一)管控職能的內涵
對投資人而言,可保風險管理管控職能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管控各利潤中心的可保風險;二是通過管控各利潤中心的可保風險進一步達到管控投資項目的目的。
如何對分支機構、附屬企業等各利潤中心加強管控是目前國內企業發展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母公司對子公司的基本管控方式有五個方面,即發展戰略和管理的決策、資本運營和產權管理、資金融通、人事管理、監控和績效評價??杀oL險管理的風險融資職能屬于第三項的范疇,而其管控職能則屬于第五項的范疇。
以目前企業的保險采購為例,采購的集中與分散與否,實際是企業眾多細務之一,但鑒于其牽動各方利益的敏感程度,這個問題的處理實際是集團對各利潤中心、投資項目控
制力度的試金石。投資人有兩個標準來衡量從利潤中心獲得的利益,一是是否可以確保投資回報率,此為前提;二是是否可以將投資項目的發展納入集團的整體發展策略,充分發揮投資項目的作用,為集團整體發展服務,此為根本。而從表層看,對利潤中心可保風險的管控就是為確保投資回報率服務的,這是可保風險管理的基本功能,即以適當的金融工具、組織結構和制度模式為基礎,管理可保風險對企業經營的負面影響,保障企業生產經營可持續性地穩定增長。但是從深層看,通過管控利潤中心的可保風險還可以進一步加強對利潤中心的管控,這也是風險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之一。
同大型跨國公司相比,國內集團企業的規模仍然較小,但是有些企業整體的架構已經開始朝著集團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鐕驹诋a業、機構延伸壯大的過程中,無不重視對組織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管控力度,避免各自為戰、枝強干弱,以求整體效率和集團效益的最大化;集團對利潤中心的管控手段可以分為硬性和軟性兩大類。通過人事任免、授權管理、預算審批等方式進行管控,即屬于硬性管控的方面,投資人一般通過董事會來實施這方面的管控,保護自己的投資。保險的統一采購,也是集團對利潤中心采取硬性管控的一種方式,而這種硬性管控確實實現了采購的規模效益,杜絕多頭采購的各種弊端。應該說,這種硬性的管控手段在今后國內企業可保風險管理中不僅不能放松,而且必須加強。
盡管理論上企業的日常經營和管理應該由管理者負責,投資人只是對其經營和管理的結果進行考核和監控。但是近年企業管控頻出丑聞的現實,導致跨國公司逐漸加強其作為投資人對利潤中心運營的管控,管控手段則是軟硬并舉。一方面通過自己的股東在董事會里貫徹硬性監控;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建立風險管理的制度和規則,并通過監控制度和規則的落實,來對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實施全程的管控。這種管控手段則是作為硬性管控手段的補充,是一種軟性的方式。
在現代經濟社會,大的投資人或者經濟實體已經不僅僅依靠資金、技術或者政治影響力來實施他們對投資項目的管控和操縱,這些硬性的管控雖然易于達到效果,但是也比較容易引起反彈,有較多長期的負面影響。因此他們開始逐漸增加在制度、標準和規則方面的投入和開發,以資金、技術上的優勢為依托,以制度和規則為手段,來操控市場和對投資項目施加影響和管控,這種管控雖然見效較慢,但是滲透力強,影響徹底,一旦被接受,即形成企業機體的有機組成部分。
可保風險管理的軟性管控功能正是源于以上考慮。除了集中保險采購形成的資金管控以外,可保風險管理的實施主要依靠建立風險信息收集、分析和評價的制度和標準、界定各部門及各機構的權責和角色、完善對制度及標準落實情況的回顧檢查,將各部門、各機構和各利潤中心的風險管理工作納入集團的考評體系??杀oL險管理除了關注損失發生后的風險融資問題,更關心損失發生前的監控和管制問題,除了從利潤中心分權,更為利潤中心服務。
(二)通過可保風險管理實現管控的途徑
隨著國內企業的發展,其投資項目構成日趨多樣,管控的手段必須多樣而有針對性,在堅持硬性管控的同時,相應發展軟性的管控手段,才能保證各種投資項目的合作方和經營者可以接受,從而確保對各種投資項目的滲透,有效實現可保風險管理的管控職能。
目前跨國公司對可保風險管理的可借鑒之處就在于硬性管控和軟性管控的結合。在硬性管控方面,也依靠統一采購的模式來安排風險轉移,爭取采購規模效益和控制采購中的弊端。只不過根據投資項目的特點和項目所在地法律法規的要求,統一模式更加系統,也更加靈活。而如果硬性管控行不通,就在軟性方面下工夫,其中包括集團統一的可保風險管理政策和穩定的風險轉移渠道等。
1.可保風險管理的政策
可保風險管理政策統一,主要表現在統一的管理模式和協調一致的風險融資決策(主要是風險自留和轉移的比例調整)。而統一的管理模式又包括統一的管理制度、流程和標準。制度、流程和標準的統一有利于投資人的代表在各種投資項目中的適應能力和管理能力,也有利于加強投資人對自身投資項目的管控力度和降低管控成本。以可保風險數據庫建立為例??杀oL險管理決策的基礎,是了解風險性質、清楚風險分布和風險發生頻率。而決策的科學與否,是建立在穩定可靠的可保風險數據基礎上。大型投資人在投資過程中,通過要求項目管理者按照適當的標準和軟件建立數據庫,并根據固定的流程分配權責,收集信息和數據,以這種方式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管理水平。根據《公司法》規定,所有股東均應享有知情權和查詢權。而確定標準、設計流程的過程,就是將自己的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貫穿到投資項目的過程。換一個角度講,使用哪一方的制度、標準和流程,就決定了企業的經營要適應哪一種理念和文化,也決定了用哪一類人管理投資項掃。至于母公司的制度、標準和流程能否應用到子公司管理當中,一方面取決于代表母公司的董事是否堅決維護母公司利益;另一方面也決定于母公司的制度、標準和流程是否反映先進的管理水平。
2.協調一致的可保風險自留和轉移決策
企業對可保風險的管理終究要在自留風險和轉移風險之間做選擇,在各種金融工具之間做選擇??鐕驹诠芾砜杀oL險方面的成功經驗之一,是確定整個集團協調一致的可保風險自留和轉移決策。
集團之所以要在集團和各投資項目間,保證協調一致的可保風險自留和轉移決策,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
(1)風險自留額的確定和經營
首先,自留風險的規模和質量將影響集團公司的經營穩定和管理可保風險的成本。一般集團企業均需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和風險管理能力,制定整體的風險自留額度,然后再針對不同投資項目的風險特點和狀況,合理確定不同風險自留和轉移的平衡點,確定集團整體成本和效率的最優組合。同時它們也可以充分發揮集團公司的整體效力,發揮其某方面可保風險管理的專長,自留并經營哪一類風險,來獲取利潤。此外,如果某類投資項目組織形式特殊,比如對于采取獨立法人結構的合資企業,如果無法通過簡單貫徹統一采購的管控方式進行滲透,他們也可以通過適當的金融工具,將不同投資項目的自身份額統一起來,集中在國際保險市場上進行安排,這樣也可以起到某種程度的規模效益。
(2)建立穩定的可保風險管理服務網絡
可保風險管理服務網絡包括各自的保險人、再保險人、經紀人、檢驗人、風險管理人、自保公司管理人,以及相關的律師、會計師等??鐕就ㄟ^使用風險自留額度、風險管理標準、信用等級標準,甚至自己的標準條款(比如英荷殼牌的保險條款),可以將投資項目的保險服務商限定在對自己有利的范圍內,比如使用自己熟悉的、固定的服務商和服務條款版本。從不同層面確保集團自身同服務商的長期穩定、互惠互利的關系,以保證集團本身的最大利益。
(3)統一的風險管理人
可保風險管理本身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管理問題,只有集中管理、集中研究、集中決策才能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礎上,兼顧全局。若政出多門,一時遷就某個項目的合作者及管理者,只能削弱集團的整體管控能力。
企業可保風險管理的集中,并非只是采購的集中,還包括信息的集中、服務的集中和決策的集中。伴隨集團發展,即使集中采購的原則在某些投資項目中無法得到貫徹,也必須貫徹集中管理、集中服務的原則。如果采購問題屬于利潤中心管理層的操作范疇,總部則不可越權干預。但在這些項目中,集團應該從全局層面制定符合集團發展的管控原則。同時企業在這些項目中的代表在參與可保風險管理決策時,應首先聽取總部指定風險管理人的建議。必要時,可以將總部風險管理人參與投資項目的風險管理決策與實施作為一項制度明確下來。
總之,投資人對投資項目的管控是維護自身利益的必要手段。隨著企業的發展,它的合作伙伴也來自各方,其管理水平和對投資項目的管控力度也各不相同。管控本身不是對投資項目經營的干擾,對于那些先進的管控方式應該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基礎上,充分合作,盡快學習,化人為我。對于那些管控能力不如自己的合作伙伴,要盡可能以先進的管控方式提高投資項目的管理,爭取自己在投資項目中的優勢。
二、提高可保風險的管理效率
可保風險管理的效率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如何可以提高管理的質量;二是如何可以控制管理可保風險的成本。換句話講,所謂管理的“有效率”應該是選擇的金融工具成本合理,效果最佳,最能滿足投資人在管控、成本和利潤方面的要求,同時還可以滿足被管理者(即相關利潤中心)對可保風險管理的需求,即控制、降低、轉移、管理可保風險,保證生產經營的穩定和連續。
(一)以服務的態度來管理
提高可保風險管理效率的途徑有二,一是集中管理,這是國內企業在發展中必須堅持的一點,當然集中采購并不是完整的集中管理;二是國內企業的投資人應該改變以往行政管理式的工作作風,而以服務的姿態來實施集中管理。集中是可保風險管理有效率的重要保證,集中采購可以減少管理環節、擴大采購規模,增強與金融工具提供者博弈的余地。但集中采購只是集中管理的一個部分,并不是完整的集中管理。所謂可保風險集中管理應該是信息的集中、決策的集中、采購的集中和服務的集中。集中采購只是管理者權利的體現,與之相伴的必須有相應的義務。而這種管理的義務最好以一種服務的姿態來履行。管理者具備服務意識或者以服務的姿態進行管理是現代管理的一個重要特征,其意義在、于可以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被管理者的接受程度。
(二)成本控制
控制可保風險管理成本有兩方面含義,一是控制風險融資的成本,因為風險融資是整個可保風險管理中,成本比重最大的部分之一??刂屏诉@部分成本,基本可以把握可保風險管理成本控制的大局;二是必須將可保風險管理的各種成本統一起來考察。如果企業沒有風險管理制度,涉及風險管理的各個部門(比如石油公司的HSE、資金、財務、生產、人事等部門)則仍然習慣分頭作戰。目前很多企業都沒有通盤考察整體的可保風險管理成本體系,其中包括數據庫的建立和維護、數據的分析和評估、災害的檢驗、評估及預防和風險融資。事實上,從成本預算管理人手,是在企業實行系統全面可保風險管理的極好切人點。關于控制風險融資的成本,要注意兩方面問題:
1.融資工具
傳統管理可保風險的風險融資手段只是保險和再保險。但是這種金融工具本身有很多局限,并不能完全滿足使用者的要求,對風險特殊的企業更是如此。以石油企業為例,由于這類企業所需要的保險和再保險供給市場狹小,競爭性差,融資成本確定所依賴的客觀數據相對不廣泛,因此定價受供給者主觀影響大;同時這類企業規模巨大,財務狀況良好,管理狀況優異,本身抵御風險能力強,有一定實力化解可能限度內的可保風險。從另一個方面看,由于這些企業風險特殊,保險和再保險業對這類企業的融資后服務,比如定價、定損和理賠,以及損失控制等方面的服務能力不強,甚至無法與這類企業本身相比。鑒于這些因素,這類企業控制可保風險管理成本的根本辦法,不是專注于保險和再保險的采購能力,而是將視野擴展至其他可以使用的金融工具。根據市場狀況和自身條件,應選擇合適金融工具的組合,保證融資成本的控制。常見的可保風險管理融資工具包括保險、再保險、風險自留、風險自保和有限風險轉移。但是從根本上,管理可保風險的融資工具總是在自留風險和轉移風險之間做選擇。
2.風險融資能力
風險融資的能力取決于企業管理自留風險的能力和采購相應金融工具的能力。企業管理自留風險的技術能力和財務實力將從根本上影響其對外部金融工具的依賴。
(1)管理自留風險的能力
石油公司的自保公司作用之一,就是應對國際保險市場波動的調節器。通過自保公司吸納風險的能力來平衡保險市場的波動,控制保險的成本,穩定集團的經營。但是達到這一目的的前提是自保公司本身一定要有較強的金融實力和技術實力,非此不足以影響大局。自保公司實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自留風險的經營。
自保公司經營的風險必須同企業的發展保持協調一致。這樣才能確保自己的風險組合的多樣化,也才能滿足投資人管理可保風險的需求。但是這種協調一致的基礎首先就是建立在對各種風險的充分了解之上。
(2)采購金融工具的能力
大型跨國公司之所以可以在國際保險市場上“呼風喚雨”,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市場走向和承保人的態度,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他們的竟價能力。競價能力的強弱取決于很多因素,但是采購的規模是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這也是為什么在海上油氣資產的保險和風險管理問題上,各石油公司均力爭主導權,如果爭主導權不果,他們會退而取其次,分開安排,竭力做大自己的采購盤子。那些產業一體化程度高的大石油公司都會努力將上下游業務的保險采購規模做大,以此爭取同國際保險市場合作的整體主動性。
三、創造利潤
從國外企業既往的經歷看,企業在介入保險事務的過程中,一般有兩個走向。一是向服務中心發展,二是向利潤中心發展。前者決定了對可保風險的管理是以服務為主,重點在于減災預防、危機管理和風險融資等;而后者則成為企業投資項目;變成資產管理的一部分,這代表了目前一些國內企業對保險行業投資的興趣,很多保險買方在管理自身風險過程中,積累了資金、拓展了渠道、增長了經驗,從而在管理自身風險的同時·,逐漸向管理第三方風險發展。
對中海油這類國有企業而言,國有資產最大化的有效路徑就是股東價值最大化。而可保風險管理在這方面的貢獻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一是為企業核心資產提供服務,以求達到集團整體效益最大化;二是在管理風險的基礎上,介入風險的經營,以獲取利潤?,F在中海油在這兩個方面都有發展。前者毋庸贅述。而關于后者,中海油也投資保險業,比如??等藟郾kU公司和中海石油保險有限公司(自保公司)。應該講,其保險板塊發展和建設方向的定位清晰既有利于資本市場對中海油業務板塊的評價,也有利于理順集團同各利潤中心之間的關系。
(一)可保風險管理是以利潤為中心還是以服務為中心
企業是否應該投資于保險行業,涉及企業內部的投資策略、保險業的增長力和盈利水平等一系列標準。ACE和XL兩個公司的成立和演變就是企業管理按利潤中心的方向來建設,走產業化道路的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全球責任險承保能力嚴重不足,這種情況尤以美國市場為甚。為了滿足自身責任風險管理方面的需求,充分利用責任險的整體狀況以牟取利潤,1986年,68家大型企業的自保公司在保險經紀人公司Marsh&McLennan的推動下,先后成立了XL和ACE,專門從事意外險和責任險的巨災超賠風險,其中XL承保責任限額在5000萬美元—1億美元之間的損失,而ACE專門承保責任限額超過1億美元的損失。目前這兩家公司的運營非常成功,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意外和責任巨災風險的主要承保人,并先后在倫敦、都柏林、法蘭克福和東亞地區建立了廣泛的分支機構。
XL和ACE的發展思路在于企業的可保風險管理能否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服務,和在服務于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能否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中海油在可保風險管理建設方面的優勢在于保險采購的規模、良好的風險管理業績和在海上能源風險管理方面的專業技術,具備將保險產業化的一定核心競爭力條件。但是在近20年的發展過程中,中海油幾乎一直在圍繞能源走專業化發展之路,妥善地處理核心競爭力的問題。行業專業化符合資本市場的要求,也符合競爭的要求?,F在中海油雖然開始走產業一體化之路,但并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多元化,中海油的產業一體化基本是在突出主業的基礎上,構建一個協同產業模型。其目前的投資方向都是圍繞油氣能源的上下游產業做文章,主業非常突出,而且非常有規模,有可能在將來的市場上成為領導者。而一般只有主業突出的市場領導者才會給投資人創造更大價值,這是因為領導者本身對市場和金融環境的控制都比較強,可以獲得較高的盈利水平,也可以提供一個更高的股東資金回報率。因此,在可保風險管理方向上,企業首先要考慮的不是賺取承保利潤。保險利潤最大化并不代表集團利益最大化,而服務集團的核心產業或核心競爭力,幫助集團利益最大化才是理性的目的。企業的保險或者可保風險管理應該是可以通過利潤指標考核的服務中心,而不是單純的利潤中,b。
如果企業打算將可保風險管理從服務中心向利潤中心轉變,要考慮這個利潤中心能否為企業本身的核心競爭力服務,而不是形成分力和折讓;同時這個利潤中心本身有無可能具備核心競爭力,以求在本行業中占據有利位置。除了這兩個因素外,企業在選擇利用可保風險管理的平臺創造利潤時,還需要考慮一些問題。比如,首先要考慮是否需要建立龐大的銷售網絡和進行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是否比較容易控制經營成本,并可以根據市場的走向和公司策略的變化靈活調整進退。其次要考慮是否利于發揮自己的資金和技術優勢。其他要考慮的因素還包括進入市場的時機。這方面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保險市場的狀況。保險業的投資人都是在硬市場進入或擴大規模,在軟市場退出或縮小規模。盡管目前國內保險市場仍然呈軟市場狀態,但由于海上能源保險的特點,國內海上能源市場基本是國際海上能源保險市場的一部分;二是企業主營業務對資金的需求,以及可保風險管理產業化對資金的分散和補充。由于可保風險管理產業化必然要求資金的投入,這方面會對主營業務資金需求形成一定干擾;而保險本身保險費提取和賠款支出的時間差,可以形成一定的資金積累,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主營業務資金的需求。但是要注意的是財產保險不同于人壽保險,其資金的長期可利用性較后者要弱,而且不穩定。
(二)賺取利潤的另外一種方式
如果顧慮到保險產業化可能分散主業的資金供給,把可保風險產業化定位在技術服務方面也是一種折中的方式。以中海油為例,雖然國內有足夠多的保險公司,但是真正可以管理能源可保風險的寥寥無幾,可以管理海上能源風險的更是幾乎沒有。在這方面中海油有極強的競爭力,這種服務包括風險檢驗、評估和預防等。隨著產業一體化的發展,中海油在能源的延伸領域,比如電力、石化、天然氣,以及能源相關的碼頭、倉儲、分銷等方面也會有相當的技術實力。如果將保險視為一條價值鏈的話,它基本是由資金、營銷和服務等環節組成。目前在國內,這個鏈條一般由保險公司完整地經營。而事實上,這根鏈條的每個部分都是可拆分的,并可以實行某種程度的專業化經營,以實現某種程度的規模效益。如果中海油明確其在可保風險管理方面的產業化定位是能源可保風險的技術服務,以中海油的技術實力、市場地位,以及國內的保險市場發展和能源市場發展,可以在同國際檢驗人、理算人、經紀人和風險管理人合作的同時,發展壯大自己,成為既可以服務自己,又可以服務他人,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
- 上一篇:上市財產保險公司投資風險研究論文
- 下一篇:農業保險發展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