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費率降低風險評定探討論文
時間:2022-12-21 10:44:00
導語:保險費率降低風險評定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保險是以國家為主體,通過立法建立的,對勞動者在其生、老、病、死、傷、殘、失業以及發生其他生活困難時,給予物質幫助的制度。同時,也是國家社會公益事業。具體說來就是政府社會保險機構依法向參保人(法人和勞動者)籌集社會保險基金、再加上政府財政補助,支付已參保勞動者的應有社會保險待遇。社會保險費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社會保險事業的科學發展與國家惠民政策的廣泛落實:當社會保險費率過高時,社會保險基金結余增長速度過快,但參保人的負擔加重,參保人數就會較少,國家的惠民政策得不到廣泛落實;當該費率過低時,該基金結余增長速度過慢,抗風險能力差,不利于社會保險事業的穩定發展。找到恰當的社會保險費率:既減輕參保人的負擔,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率,又使該基金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使社會保險事業得到科學發展,這是一直需要探究的課題。以下是筆者的幾點意見:
一、社會保險費率降低的客觀要求
1.社會保險費率過高,覆蓋面不廣,該基金結余存量足(除基本養老基金外)。勞動者生、老、病、傷、殘、失業的社會保險費率之和高達40%,參保人不堪重負,法人故意逃避社會保險,使應參保人數遠大于實際參保人數,許多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的合法權益長期得不到保障。按現在某一基金年支出水平計算,其現有結余規模可支付幾年的社會保險待遇,如失業保險。
2.社會保險的社會公益性。該基金籌集的原則是以支定收、略有結余:當社會需要多少社會保險基金支出時,就向參保人去籌集多少。即該基金結余不能多,體現政府非營利性。
3.社會保險基金的財政性。①該基金是政府基金,財政專戶管理。②財政補貼性。隨著國家財富的積累,財政對該基金補貼逐年增加。體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共財政分配原則,減輕參保人的交費負擔,逐步擴大財政補貼占該基金結余的份額。③財政保底性。當該基金支出出現風險時,財政及時追加補貼,確保其正常運轉。
4.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①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勞動者的收入逐漸提高,社會保險單位基數就會增加,該基金結余就會擴大。②隨著社會保險事業進一步發展,社會公眾對社會保險認識提高,參保人數會逐年增加,社會保險總量基數也會增加,該基金結余也會擴大(當收大于支時),這些為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提供了條件。
5.政府社會保險機構占據了社會保險基金積累的主動地位。政府制定社會保險政策時,為了降低社會保險基金支付風險,一般都會制定高費率,維持該基金的高結余。而參保人卻很希望政府降低費率,減輕負擔,但無力抗爭,使現行社會保險費率長期高位運行。
二、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風險評估
1.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實質就是降低該基金積累(結余)。這是有風險性的:降低該費率,該基金結余增長緩慢,甚至規模會縮小,其支付能力下降,遇到經濟蕭條期,存在較大的支付風險。
2.社會保險基金結余的風險評估。(1)該基金結余的風險系數為R。R=累計某一保險基金結余/月平均該保險基金支出。(2)R取范圍值。當社會經濟繁榮時,社會財富積累越來越多,社會保險基金積累也就越高,但R最高等于6(經驗判斷);當社會經濟蕭條時,社會財富積累應降低,該基金積累也應降低,但R最低等于2(經驗判斷)。即2≤R≤6。理由是:①社會經濟是持續、波動發展的,該基金積累也應與社會經濟發展同步。②現代社會抵御經濟波動能力增強、經濟波動影響周期越來越短,一般為一年左右。③社會經濟蕭條時,社會保險基金拖欠嚴重,但該基金籌集大部分是可以收到的。④國家財政預算可追加補貼。
3.社會保險基金積累函數。設該基金累計結余為U、參保人數為x、享受待遇人數為y、該基金期初結余為k(包括該基金收支結余和財政補貼結余),那么U=ax-by+k,x>0,y>0,a=年人均工資(g)×籌集比例(i),叫做年人均某一社會保險繳費基數,b叫做年人均某一社會保險支出基數,在通常情況下,剔除物價因素,其參數是可以預見的,可視為常數。這個函數表達式突出了參保人數、享受待遇人數對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結余的影響(即更有相關性)。(1)當社會保險基金積累函數U=0時,即某一年社會保險基金積累全部耗盡,則ax-by+k=0,即x與y是同向的線性函數關系。只要能保持這個線性函數關系,社會保險基金就能夠正常運轉,這是底線。(2)風險系數R=12(ax-by+k)/by。當R=2時,則y=6ax/7b+6k/7b;當R=6時,則y=6ax/9b+6k/9b,那么y的風險區域為:[6ax/9b+6k/9b,6ax/7b+6k/7b],x>0,y>0。(3)分析a、b的關系。在通常情況下,x和y的值是可預測的(在一定的誤差范圍內),即是一定的。那么b=(ax+k-U)>y,x和y的值一定,那么a、b也是同向的線性函數關系。而a=年人均工資(g)×籌集比例(i),綜合分析x、y、g、i、b、k的值,從而找到社會保險恰當費率,以便政府制定社會保險政策,如降低或提高社會保險費率。
4.社會保險基金籌集基數與比例的確定:以支定收、略有結余。以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為起點,充分考慮x、y、a、b、k之間的關系,結合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基金支出負擔狀況,其籌集基數或比例可上下浮動幾個百分點。經濟繁榮期,適當上??;經濟蕭條期,適當下浮。一般認為經濟較好時,社?;鹪鲩L速度略高于同期經濟發展速度;經濟較差時,社?;鹞s速度略低于同期經濟下降速度。公務員之家
三、社保費率降低的效果
A、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讓更多的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享受國家社會保障。
B、增加社會保險機構緊迫感和責任感。費率降低后,社會保險基金結余主要靠擴大基數來實現。這就要求社會保險機構的工作者加倍努力工作,提供優質服務,做到應保盡保,應收盡收。加大催繳參保單位拖欠社會保險基金的力度。宣傳與處罰并重:對那些惡意逃避社會保險的單位,社會保障機構應從重處罰,保障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的合法權益。
探究社會保險費率,科學劃定其風險范圍,目的是找到恰當的社會保險費率,為政府制定社會保險政策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為勞動者減輕負擔。充分體現社會保險事業的國家性、廣普性、公益性(惠民性)、風險性、服務性和財政性,有利于社會保險事業科學、健康發展。
- 上一篇:解析企業管理創新有關問題論文
- 下一篇:淺談夫妻離婚精神傷害賠償的法律思考論文
精品范文
10保險公司業務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