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現金流管理從分析到戰略

時間:2022-07-26 01:02:06

導語:保險公司現金流管理從分析到戰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保險公司現金流管理從分析到戰略

與其他企業相比,保險公司的產品經營、資產和負債的形成具有特殊性,其現金流入先于現金流出。由于存在這種時間性差異,總會使得大量的現金暫時或較長時間存在于保險公司內部,通過投資產生收益。現代保險公司依靠承保和投資雙輪驅動,經營活動現金流是投資活動現金流的基礎,沒有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就難以聚集資金進行投資,投資活動產生穩定的現金流又可有效支持經營活動的擴展?;诒kU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的基礎性和重要性,本文旨在探尋適合保險公司特點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分析指標,并從戰略層面上探尋保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管理的實踐對策。

一、保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評價指標探討

由于保險公司的凈利潤與精算假設密切相關,具有顯著的估計特性,且往往具有高估傾向(牛凱龍、賈飆,2010),同時,與一般企業凈利潤主要取決于經營活動不同,當前我國保險公司的凈利潤更多地取決于投資活動,而非經營活動。若單純以傳統現金流評價指標“凈利潤現金含量”(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作為集團對子公司經營管控的關鍵評價指標會存在一定的虛假性與誤導性。以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以及中國平安三家保險集團公司為例,以各家公司近幾年年報數據為基礎(剔除非保險業務數據),對凈利潤現金含量指標進行計算和比較(數據略),可以發現三家公司的“凈利潤現金含量”指標波動較大,當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和凈利潤不同步發展時,該指標會發生異常波動,在2008年凈利潤最低時,指標值反而最高。當前保險公司的凈利潤更多地取決于歷史滾存現金(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和當年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的投資收益,隨著歷史滾存現金越來越大,當年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對當年凈利潤的影響呈下降趨勢,因此,用“凈利潤現金含量”反映公司現金流量,決策參考價值不大。從三家公司的“保費收入現金含量”(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保費收入)指標來看,相對更能夠反映保險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管理能力。但需要指出的是,保費收入現金含量指標并不是越高越好。通過不充分定價等方式,可以使本期保費迅速增加,能夠有效增加凈現金流,但是業務質量卻可能顯著下降,當期過快的凈現金流可能帶來較大的隱患。

二、保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管理分析

經營活動現金流包括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和經營活動現金流出,經營活動現金流入主要為收到原保險合同保費取得的現金,而支付原保險合同賠付等款項支付的現金則占經營活動現金流出的一半左右。因此分析經營活動現金流,重點要抓住收到原保險合同保費取得的現金和支付原保險合同賠付等款項所支付的現金。當前,保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結構不合理

從A股上市的幾家保險公司的數據看,收到原保險合同保費取得的現金與保費收入高度吻合。考慮到行業數據的可取性,本文采用保費收入替代收到原保險合同保費取得的現金進行分析。目前國內保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具有以下特點:

1.分紅險占比過高。分紅類產品已成為我國壽險市場的主要產品,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分紅險保費收入占壽險保費收入的比重分別達到70.0%、91.6%。分紅險單一險種的業務波動牽動著整個壽險市場,影響著各保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穩定。在投資收益率波動以及通貨膨脹壓力下會進一步降低產品的吸引力。過度集中于分紅險,保險產品實際上與銀行理財產品、基金產品等展開了同質競爭。在市場向好時,基金產品優勢明顯,而市場低迷、資金緊張時,銀行理財產品又憑借渠道及開展表外業務的內在驅動而異常火爆,而保險產品則處于明顯劣勢地位。在分紅險和投資型保險產品占主體的情況下,需要較高的投資收益率來覆蓋成本,客觀上會增大保險公司資金運用壓力,加大現金管理難度。保險公司是靠分散風險吃飯的,其準備金極度厭惡風險,如果為追求高額收益而擴大投資風險敞口,其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AIG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當前,長期期繳、保障功能強、能夠滿足消費者真實保障需求的產品發展不足,客戶可選擇的保險產品品種有限,弱化了保險產品在整個金融產品體系中的競爭力,從而給壽險公司現金管理帶來了挑戰。

2.過于依賴銀保渠道。長期以來,銀保渠道一直是壽險公司保費的重要來源,尤其是成立時間不長的壽險公司,高度依賴銀保渠道,有的壽險公司銀保業務占比甚至超過90%。銀保渠道在帶來巨額保費現金流入的同時,也帶來不少問題:業務結構不合理、內含價值低、銷售誤導、賬外違規支付手續費等。為此,保監會、銀監會加強了對銀保渠道的監管力度,加上信貸緊縮、加息、銀行主推理財產品等因素的影響,2011年銀保業務增速放緩,過度依賴銀保渠道的壽險公司上半年業務規模同比出現下滑,保險公司爭奪銀保渠道的競爭也變得異常激烈。過度依賴外部單一渠道無疑加大了壽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的波動性。

(二)支付原保險合同賠付等款項支付波動較大

支付原保險合同賠付等款項支付的現金是壽險經營現金流出的主要內容。保險給付是依據保險合同在保險事故發生和保險期滿對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的給付。因無法取得保險行業整體經營現金流出數據,本文用保險年鑒公布的賠款與給付數據代替(如圖所示)。可以看出,2006年以來保險行業現金流出波動很大,增大了現金流管理的難度,加大了為應付突發性現金需求而產生資產售賣損失或融資成本的可能性。這種現象在很大程度上與近年來保險產品結構不合理有關。

(三)現金流錯配

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是一個艱深的課題。資產負債管理不當的最后表現形式就是現金流錯配。目前,保險行業處于成長期,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大于現金流出,因此現金流錯配的危害尚不突出。筆者認為,現金流錯配主要表現為三種形式:一是由于資產收益與負債成本錯配,造成利差損失,損害公司償付能力,長期來看現金流出大于現金流入,這一問題在20世紀90年代十分突出;二是由于資產負債久期錯配,影響收益和流動性;三是由于產品本身以及產品之間錯配,造成階段性流動性風險。資產負債久期錯配在保險業內比較突出。從中央結算公司的2010年銀行間債券市場統計信息來看,2010年各期限債券發行量占比結構呈現期限越長占比越小的態勢:1年期以下短期債券發行規模最大,占比約為50%;1~3年期的中期品種占比為19%;而10年期以上長期品種占比不足6%。據統計,我國壽險公司中長期資產與負債的不匹配程度已超過50%;且期限越長,不匹配程度越高,有的甚至高達80%(郭金龍、胡宏兵,2009)。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上的“長錢短用”,不僅會對保險投資收益產生不利影響,而且會帶來資產負債錯配的現金流風險。產品本身錯配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躉繳占比高,現金流積累很快,未來將只有現金流出而不存在現金流入,容易引起現金流波動。產品之間錯配就是產品集中度過高,產品同質化,沒有通過產品設計達到產品與產品之間的現金流匹配。產品集中度過高導致階段性出現滿期給付高峰,加上產品之間錯配,會導致大量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可能沒有持續、足夠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來匹配,不僅會帶來巨大的現金流支付壓力,而且會減少可運用資金額度,增大資金運用難度。

(四)經營活動現金流管理偏重于運營方面

保險公司大多擁有不同層級的分支機構,總部對分支機構的管控能力決定了經營管理水平,其中現金流管理是關鍵環節。目前,我國大多數保險公司在現金管理上采取集中管控的模式,并分賬戶性質開設收入和支出賬戶,采用“收支兩條線”的辦法管理現金,對分支公司則采用“日均資金余額”等指標進行現金流管理考核。現金流量管理的目的主要是滿足公司日常經營的需要和提高保險資金的使用效益,改善公司經營成果。這種常規的現金管理方法主要偏重于運營層面,著力于提升財務集中管理水平和資金周轉效率,從基礎工作層面上管理保費收入帶來的現金和日常運營資金支出,但較少在戰略層面上預測、籌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不能為保險資金運用、資產負債匹配提供參考依據。

三、相關建議

(一)加強對現金流考核指標的研究,引導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加大現金流管理力度。本著可持續性和流動性兼顧的原則,保險集團公司可以嘗試以“保費收入現金含量”(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保費收入)作為對旗下子公司及分支機構的業務發展管控指標,但考慮到該指標本身的缺陷,必須結合承保利潤指標并行考量,二者只有同向發展,才是健康的。

(二)保險產品應該回歸保障,適當發展投資型產品,突出保險的優勢。一是加大傳統保障型保險產品的發展力度。通過強化對長期期繳、保障功能強、能夠滿足消費者真實保障需求產品的銷售,降低分紅險產品銷售比重。二是通過保險產品的多元化發展,逐步達成合理的業務結構形態,避免集中給付導致的現金流波動影響。

(三)加強自身渠道建設,謹慎采用通過并購銀行來突破銀保渠道瓶頸的方式。保險公司要保持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的穩定,避免過度受制于外部渠道,自身渠道建設是根本。保險公司的核心能力是風險管理和規避的能力,如果擬通過并購銀行突破銀保渠道瓶頸,利用混業經營提高盈利能力,則管理層需要明確是否準備好應對銀行經營風險。另外,由于缺少合適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作為并購對象,只能并購中小型區域性銀行或自行申請銀行牌照,中小型區域性銀行的渠道和客戶數量又有限,而擴大銀行規模又必然會放大銀行經營風險和運營困難。

(四)保險公司要推行資產負債的期限管理、產品之間的現金流匹配管理,將現金流管理從運營層面上升到戰略層面,解決產品設計、精算、財務、銷售、投資等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協同機制問題,共同協作,從根本上避免和減小資產負債錯配造成的現金流風險。目前國內保險公司內部尚未建立起適應資產負債管理的組織架構。資產管理和負債管理缺乏有效的橫向溝通,導致資產管理方面不能準確把握產品特征(如保險期限特殊性等參數),負債管理方面同樣也不了解各類投資工具的風險收益特征。為減少資產負債不匹配帶來的現金流風險,保險公司應該圍繞公司總體目標,確立好保險產品設計、營銷、業務管理、資產投資的戰略。承保業務和投資業務之間并不只是單向的關系,確定投資結構需要考慮承保業務特征,承保業務的發展和擴大同樣也需要考慮資產方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