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學實踐教學理念研究

時間:2022-04-09 08:28:43

導語:保險學實踐教學理念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保險學實踐教學理念研究

摘要:基于保險學專業的定位和特色,醫學院校加強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顯得非常必要。目前,國內開設保險學專業的多數醫學院校將保險學專業定位為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文章以某醫學院保險學專業的實踐教學方案為案例,詳細介紹了如何加強醫學與保險專業的校外實習、實踐課程設置兩個個方面,并針對實踐教學中比較突出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

關鍵詞:保險學專業;醫學院校;實踐教學

2016年保險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10萬億元,同比增長27.50%。其中,財產險和人身險業務分別同比增長9.12%和36.51%[1]。在行業發展不斷加快、行業地位在國民經濟中愈發重要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保險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深入推進人才供給側改革意義重大。自2014年5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以來,政府、社會特別是高校積極主動探索新時期新形勢下如何推進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圍繞如何重點舉辦本科職業教育,從教育理念、方法、體制、模式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改革。目前,我國各類醫學院校開設保險學(020303)專業的數量為8所(截至2017年)?;卺t學院校保險學專業的辦學特色與培養目標定位,通過探討專業實踐教學如何更好地滿足行業發展的人才需求。本文將醫學院校開設保險學專業本科層次作為討論對象,以某校(以下稱“WY高?!保┍kU學專業實踐教學內容作為案例,結合同類院校的具體做法,對醫學院校如何從供給側改革入手,不斷創新實踐教學方法和內容進行探討。

一、醫學院校保險學專業的辦學定位

(一)地方普通高校的本科培養定位。近年來,中央、地方和高校對于高等教育如何不斷深化改革以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多樣化需求的矛盾日益關注。選擇在高等教育框架下改革創新還是轉成應用技術類型、應用科學型抑或是職業本科教育?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應該如何定位值得深思。高等教育自其誕生起就具有公認的質的規定性,即追求學術創新同時培養人才、服務社會、文化傳承與創新。伴隨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的發展,我國高校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別是高校面臨就業的壓力,因此部分高校在政策的引導下轉變為職業教育,但是,因此而忽視高等教育的本質,混淆職業教育和應用教育值得商榷。因此,拋棄創新性和學術性是錯誤的,完全用就業指標來評價高校與職業學校的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也是錯誤的。[2](二)醫學院校保險學專業的辦學定位。我國醫學院校保險學專業開設時間并不長,根據教育部公布信息整理,醫學院校開設金融類保險學專業的醫學院校共計8所,其中包含藥學院和獨立學院(表1)。我國醫學院校辦學特色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專業培養定位一般為應用型人才大多醫學院將保險學專業定位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目前開辦保險學專業的醫學院校大多是教學研究型或教學型,在保險學專業定位上也傾向于選擇應用型而不是學術型。本質上,任何高校均具備學術性和應用性,只是主要側重點不同,決定高校性質的作用不同。因此,地方本科醫學院校將保險學專業定位于應用型培養,符合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趨勢,同時很好地滿足了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2.強調醫學、經濟學與保險學知識的復合型從目前開設保險學專業的醫學院校來看,8所學校均強調結合本校的醫學優勢,將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等學科作為支撐專業培養的重要基礎,強調知識、能力與綜合素質上的復合型特征。因此,醫學院校開設的保險學專業明顯不同于財經類、綜合性大學設置的保險學專業。在第八屆中國保險教育論壇上,教育部高校金融學類專業教指委員會王緒瑾針對保險專業本科教育發展提出:大學教育是專業教育,保險學是應用型學科,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應該嚴格區分,學歷教育的核心是專業基本理論教育。[3]目前具有鮮明特色的地方醫學院校保險學專業的定位應該明確,既區別于學術型高級專業人才,同時也不同于職業學院單純的職業教育,充分體現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培養定位。

二、醫學院校保險學專業的實踐教學方案與內容分析

醫學院校保險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較多,涉及實踐課程設計、教材編寫、實驗課程教學、實驗室建設、校內實訓、校外實習、畢業論文以實踐教育考核、及師資力量培養等,甚至還包括校內各類基于綜合素質培養的活動安排、寒暑假實踐教學任務等。本文以WY高校為例,重點討論校外實習、實踐課程設置和校內科研活動。(一)校外實習不同方式與內容的比較與分析。目前各醫學院校均比較重視校外實習,但具體做法各有不同。圖1為WY高校保險學專業的實習培養方案基本內容。目前實習培養方案的思路基本可以概括為“醫學+保險”(此處的“醫學”是簡化表述,指臨床實習部分;“保險”同樣為簡化表述,特指保險專業工作實習部分;下文及圖表沿用簡化表述)。1.實習單位的選擇對于醫學實習,WY高校遵循統一安排與自愿選擇相結合的原則,同時也可以由保險機構安排少數醫療實習單位。同時,近年來增加了司法鑒定所的實習安排,據學生反饋,司法鑒定所的實習經歷對于保險專業來說更具有針對性。但同時,也必須要明確,醫院實習特別是三甲醫院能夠較好地提供醫學知識全面系統的學習。關于保險專業實習,目前WY高校財險公司與壽險公司均有安排,一般集中在浙江、上海、合肥、南京以及本地。原則上,考慮實習對于提高實踐能力的培養水平以及結合就業意愿。目前大多數學生實習后能夠較好地實現就業,滿意度較高。通過在校期間邀請實習單位與學生見面,雙向選擇,統一安排,最終能夠達到較好地效果。此外,WY高校也注意由于保險學專業學生的金融學科屬性,對于少數學生基于因材施教的考慮,學校也安排了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實習。2.實習內容的確定在各醫學院校開設保險學專業之初,醫學實習一般會將幾乎所有醫院主要科室部門列為實習單位,將實習內容確定為全部臨床醫學知識,同樣保險實習也是盡量囊括所有險種與業務種類。但是,經過與歷屆畢業生的訪談以及與實習單位的交流,發現這種求全的實習安排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也存在需要調整的地方。筆者認為,較合理的做法是針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在實習安排時,根據學生選擇保險專業實習的單位不同,確定不同的實習內容。具體地,選擇健康保險公司,醫療機構應該對應綜合性醫院,并涵蓋盡可能多的臨床科室;如選擇財險公司從事車險理賠特別是人傷鑒定等工作,應側重于骨科、醫學影像、傷殘鑒定等。總之,無論從實習內容還是從實習單位的選擇看,要進行更加精細科學的設計,充分考慮保險實習與醫學實習之間的聯系。(二)校內實踐課程的設置。1.醫學課程的設置缺乏足夠的實驗課時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護理學等專業的實驗教學非常重視且比較規范,但是由于保險學專業對臨床知識的要求不同,往往難以開展。例如,WY高校的保險學專業采用基礎醫學概論與臨床醫學概論的課程形式,由于理論課時較少,同時醫學知識由于內容過多,導致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難度較大,教師更換頻繁,講授速度過快,因此根本無暇顧及實驗教學,究其原因,為課程教學大綱和培養方案上缺乏系統地實驗教學安排。2.體現保險學與醫學相結合的課程較少現階段真正把保險和醫藥相結合的課程較少,多是把綜合類大學或財經類大學中保險學專業的課程照搬過來,無法體現出“保險+醫藥”的特色。[4]醫學院校的保險學專業的競爭優勢體現在醫學特色上,因此,必須加大保險與醫學相結合的課程開發速度,實現醫學知識與保險學知識的真正融合。在保險學相關專業課的開設上,應該充分避免傳統的各類課程重復交叉開設,否則既占用學時,又無法提供真正實踐需要的專業知識。醫學院校通過課程開發,例如健康保險學、社會醫療保險學等課程納入醫學知識,深化醫學知識與保險知識的融合,而不是過去僅僅停留在就保險談保險,就醫學談醫學的局面。

三、醫學院校保險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再思考

(一)如何處理好“醫學+保險”兩階段校外實習的關系。兩階段實習是保險學專業實踐教育最重要的內容,也是實現保險學專業復合型、專業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第一,在管理體制上,應統籌兼安排醫學教育與保險專業教育資源。對于實習醫院,應該以專業培養質量為生命線,不能對醫學專業和非醫學專業有所偏頗。第二,在實習內容上,醫學實習與保險實習應該服從保險學專業培養的客觀要求,不斷完善實綱,醫學實習充分體現保險學專業發展的需要,保險學專業才能不斷彰顯醫療特色。第三,以畢業論文設計為抓手,通過創新體制機制,采用雙導師制或者直接聘用校外實習單位的帶教老師,以實習內容作為選題來源,加強應用研究。(二)如何更好地融合醫學課程與保險類實驗課程。醫學院校保險專業傳統的教材、教學內容都已經不能適應專業發展的需要。首先,教材建設是前提。當前,需要國內各醫學院校進行密切合作,發揮各自優勢,研討并編寫一系列適應保險專業特點的教材,同時根據實踐情況,編寫案例、實驗課教材,充分體現保險行業發展的實踐特征,把握內在規律。其次,需要學校頂層設計。從醫學課程的校內實驗課入手,不能照搬照抄其他醫學專業的實驗課程,比如影像、骨科方面的實驗課,要結合保險案例加強訓練。第三,從教師自身能力來看,目前真正熟悉保險的醫學教師是幾乎不存在的,保險方面的教師對醫學同樣不了解。醫學課程與保險課程就是各自獨立存在,沒有太多聯系。目前比較好的辦法,應該是提倡高校之間學科帶頭人、實習單位的專家等業內人士聯合起來,共同制定醫學課程與保險課程的教學標準。

參考文獻:

[1]保監會.保監會“2016年保險市場發展情況”新聞會[EB/OL].www.circ.gov.cn/web/site0/tab7926/info4077026.htm,2017-02-14.

[2]儲常連.地方本科高校轉型七問[N].中國教育報,2016-04-12.

[3]宮偉瑤,等.集兩岸智慧提高保險教育水平[N].中國保險報,2015-10-26.

[4]舒燕.“供給側”改革下醫藥院校保險學專業模塊化教學研究[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24(6):830-848.

[5]楊波.保險專業教學案例庫建設之我見[J].高教學刊,2017(17):53-55.

[6]段曉華.應用型本科高校經管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以《保險學》課程為例[J].高教學刊,2017(20):155-157+16.

[7]林玲.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中的應用見[J].高教學刊,2016(06):123-124.

作者:卞呈祥 王 靜 單位:皖南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