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城鎮化進程中車輛保險問題研究

時間:2022-09-18 03:00:29

導語:中小城市城鎮化進程中車輛保險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城市城鎮化進程中車輛保險問題研究

一、問題現狀

隨著中小城市城鎮化進程不斷提高,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車輛保險業呈現迅猛發展勢頭。通過采用文獻資料分析、抽樣問卷調查等方法對江西省彭澤縣內車輛投保人、未投保車輛居民進行實地調研,我們了解到目前中小城市城鎮化發展下縣域車輛保險市場發展雖然不斷活躍,但其中體現的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其健康發展和居民的切身利益,應引起關注。

(一)從宏觀的汽車保險業務市場監管角度看

中小城市城鎮化發展下縣域車輛保險市場監管不到位。目前,縣域保險市場主要依靠省保監局和依托市級保險業協會進行監管和自律,保險監管部門對縣域保險的監管在某些方面處于鞭長莫及的狀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不良競爭關系

在實地調研的結果中顯示,保險公司之間開始出現為了爭奪客源保險份額而詆毀同行業形象的行為。不同的保險公司間也開始出現不同保險公司對同一車輛同一規格險種給出差異較大的保額的現象。這種不良競爭關系的出現還體現在縣域的車輛保險發展市場中出現個別幾個較大規模的保險公司之間保險份額占比較高的情況,使得中小規模的保險公司很難獲取利潤。而在已有報道中,出現在城鎮化進程下縣域車輛保險業務中有關不良競爭關系的問題還有:有的保險主體為搶占市場,不按市場規則辦事,破壞了保險市場秩序,影響縣域保險業的良性發展,為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埋下了隱患。

2、道德風險下的問題

縣域車輛保險業務中因監管不力而涉及到道德風險問題的主要有以下兩方面:(1)投保居民的騙保行為在已有的實地調研結果中顯示,該縣的居民騙保行為雖時有發生,但是發生的頻率其實并不是很高。而在已有的發生實例中,多以“掩蓋事實”、“先出險后投?!薄懊懊斕妗边@幾種方式進行。(2)保險公司的不誠信行為而在保險公司的不誠信行為方面,反映為保險公司業務員會為了拉到保險業務,在推銷和辦理業務過程中對客戶隱瞞真實情況甚至有意欺騙,出現夸大保險責任、過多許諾利益、夸大產品功能、沒有履行全面告知的義務等情況。

3、關于理賠糾紛的發生

在調研結果的統計中反映出,縣域車輛保險業務中的理賠糾紛問題雖然較少,但時有發生。我們通過分析了解到糾紛發生的原因,一是因為理賠程序的復雜性;二是因為保險公司的拖延賠款行為;三是條款中出現了較多讓人難以接受的“無責免賠”規定。這些問題的出現也給公安機關增加了許多工作量。

4、投保險種隨意性大

按照規定,車輛保險中五個險種即“交強險”、“第三者商業責任險”、“車輛損失險”、“車上人員責任險”、“不計免賠率險”都必須保全。但據實地調研結果顯示,中小城市城鎮化進程下縣域內某些財險公司對車輛保險的要求是除了“交強險”外沒有限制。余下的險種一旦出事,則進行內部調整,盡量使未投保的險種得到理賠。

(二)從現行交通環境角度看

現行交通環境的好壞影響著縣域車輛保險業務的保賠率。

1、道路基礎設施

由于在城鎮化進程下的縣域經濟在不斷的發展之中,縣域城區的建設等一些問題都影響到了道路設施的完好。通過實地調研的結果可看出,中小城市下縣域現行道路基礎設施正在逐步改善中但并不健全,導致車輛保險的保賠率增大。

2、人們交通法制觀念

縣域環境下不論是駕駛員還是行人,對交通法制觀念都不強,安全意識也不高。經常會有駕駛員違規駕駛,行人違規通行的情況發生,這無疑影響著車輛保險業務的保賠率高低。

3、對二輪機動車、非機動車及客貨車的問題

縣域車輛保險市場中對二輪非機動車即摩托車的管制比較松懈,主要體現在摩托車的購買保險率上。目前我國摩托車只需購買“交強險”,但是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無論是在問卷調查中還是在法院的案例查詢中,未購買車輛保險的幾乎都是摩托車,并且摩托車的肇事率相對而言也是極高的。對于非機動車,我們也通過實地調查發現非機動車的肇事率也是不容忽視的,關于“非機動車保險”的問題爭議也較大,在受訪的94位居民中,有27人提出了應增加“非機動車保險”的建議。雖然在“非機動車保險”這一板塊,有很多人質疑,非機動車其本身價值就不高,為其保險很不值得。我們仍不能忽視非機動車輛駕駛者駕駛車輛的風險性。但是目前的交通監管體系中,一旦發生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交通事故,無論主要責任在誰,都是機動車的受罰程度較大。而在所有不同類型的車輛中,客貨車的肇事率幾乎為百分之百。

(三)從保險公司角度

1、員工素質

目前,縣域保險機構招聘員工時對員工的上崗資格規定不嚴格。絕大部分員工為臨時招聘,正式職工很少,營銷人員流動性較大,造成投保人保險失效、保費損失、保險售后服務無法保障。另外,縣域車輛保險公司員工的服務質量并不盡如人意,體現在服務態度差、經常來電騷擾業主、事發后不能及時到場勘察上。

2、專業技術能力不達標

縣域車輛保險業務中最大的一個問題便是其專業知識掌握不夠,甚至有保險公司員工混淆不同險種的事例發生,專業型人才缺失。據實地調研可知縣域車輛保險理賠糾紛的發生多是因為在保額核定、損失厘定等技術問題上不達標而造成的。在城鎮化的推動下,車輛保險行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也越來越大,但是在專業技能上的落后,造成了現今車縣域輛保險業務面臨著兩難的局面。

3、新型營銷方式發展困難

由于信息不透明和不對稱,導致保險人員受信度不高。再加上縣域居民的思想并沒有那么開放,接受新型事物的能力較差,使得新型營銷方式如電話營銷、網絡營銷方式得不到接受。

(四)從投保人角度

對于投保人的角度上,主要問題體現在對車輛保險的業務內容及相關知識上認識不清,尤其對于個別險種并不重視,容易混淆不同險種。以至于在出現車輛保險理賠事故時不知道在第一時間內該怎么處理,也不知如何應對保險公司復雜的理賠程序。

二、總結與建議

目前縣域內車輛保險業在縣域發展中存在著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埋下了一定的風險隱患。面對這樣許許多多風險問題的存在,本文試圖從調查結果的分析及相關政策的指導下做出一些建議,以促進縣域車輛保險業務更加適應并促進中小城市城鎮化的發展。

(一)加大部門監管力度

1、健全完善車輛保險監管體系,增強保險監管功能。應當在所屬市內建立車輛保險監管機構,賦予在縣級交警隊監管職能,以此為分屬設立網點對全縣的車輛保險市場進行監管匯報。

2、加強對保險公司間競爭的監管,避免不良競爭的發生,規范保險市場。適當提高進入縣域保險市場的門檻,合理控制縣域保險機構數量。定期核查保險公司的營業績效,對于有不良競爭行為發生的公司處以嚴厲懲罰;對于違法業內規則詆毀其他公司形象的員工處以嚴厲批評。

3、建立保險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制定信用評級標準。對于保險公司的不誠信行為和誤導現象的,按程度大小扣除其報酬所得;將有侵犯消費者權益不良記錄如理賠過程中索要賄賂、弄虛作假等的從業人員列入“黑名單”,并公布于眾,解除合同,并告知其他保險公司在規定期限內不再錄用。

4、提高騙保信用風險警惕,建立保險公司共享體系。在核定投保人的保險損失、保險原因時,保險公司應當配合交警人員施以全面的調查,各保險公司也應當既安全自身保賠體系,從根本上杜絕騙保漏洞的存在。監管部門也應當加大查處力度,對于騙保人施以嚴厲懲戒,同樣建立共享體系,通告此人在規定期限內若投保則提高保險費率。

5、治理車險理賠難問題。應將治理車險“理賠難”作為產險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車險理賠查勘服務標準,簡化理賠單證標準,并規范查勘定損人員管理標準,及時勘察,杜絕拖延賠款現象。另外,應當將此類工作視為日??疾祉椖浚谕侗H伺c保險人之間建立并完善一套有效的體系,合理創新,避免爭議發生的源頭存在。對于不合理條款的爭議,縣級保險公司應當及時向上反映,采取權威人士意見,共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車輛保險制度。

(二)交通環境現狀的改善

1、規范車輛投保及駕駛制度。監管部門不應當縱容保險公司為了自身利益而承諾投保人不保全應保險種的行為。對摩托車駕駛員以及非機動車駕駛員的行駛路線做詳細規定,限制此類車輛在某些路段的靈活性。對于客貨車輛,應當注重考核駕駛人員技術,減小此類車輛的肇事率。

2、加強居民安全法制意識和保險認知。涉及到城鎮化發展下政府對居民素質和保險知識普及方面的教育傳播。公安交警機關應當加強對駕車人員的駕駛監測和對交通環境下行人的行為作出規范。對有意違反交通法規的居民作出嚴厲的懲罰。加強保險知識的宣傳力度,培育正確的保險消費觀念。

(三)提高保險公司人員專業工作技能

1、應當加強行業內的互相監督機制。對于上級管理層的資格要進行嚴格的審批,上級管理層應當定期不定時檢查業內員工的營銷行為及其素質表現。

2、注意考核其應聘人員從業資格。不能因為人才缺乏而一味遷就,應以合理的方法吸引專業技術型人才。

3、加強專業能力學習學習。對于在崗人員,應組織相關培訓并定期檢查考試,對于不過關者處以相關懲戒,對于表現良好者實施獎勵。

(四)營銷方案的提升

1、形成獨特文化,完善后續服務工作。各車險公司要根據中小城市縣域車輛保險市場的特點,形成獨具特色的汽車保險服務文化,注重在各環節上的后續服務工作,建立從銷售、維修、保養到索賠等一整套服務系統,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一體化服務。

2、加強宣傳力度,強化自身競爭力。車輛保險公司應當制定更為符合消費者要求的人性化方案,簡化流程,提高理賠效率;針對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制定個性化方案;加強廣告宣傳力度,節假日開展車險問答活動,短信問候老顧客等。挖掘潛在顧客,增加老客戶的忠誠度和滿意度。

3、對于網絡、電話營銷等創新型營銷方案的突破。首先應根據市場情況不斷完善服務水平。建議將電話車險和網絡營銷方式與直接方式結合,在電話上達成協議后由專業人員親自送合同給客戶,并與其再次進行有效的溝通,增加客戶的信任度和忠誠度。

作者:汪欣 單位:西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