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推進醫療保險建設覆蓋面論文

時間:2022-12-28 05:41:00

導語:探究推進醫療保險建設覆蓋面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推進醫療保險建設覆蓋面論文

摘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分別覆蓋城鎮從業人員、城鎮非從業人員、農村人口和城鄉困難人群。加快推進三項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實現覆蓋城鄉醫療保障體系,是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客觀要求。

關鍵詞:醫療保險;覆蓋城鄉;保險制度

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從城鎮職工醫療保險1994年“兩江”試點開始,伴隨著15年經濟社會的偉大變革和發展,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經過全面探索和全面推進后,逐步擴大到農村人口和城鎮非從業人員,目前實施的三大基本醫療保險,即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作為關系民生的重大熱點問題,采取多種方式積極探索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基本醫療保障管理體系,尤其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在目前經濟社會形勢下,搞好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設,實現覆蓋城鄉醫療保障體系的目標,其意義重大而深遠。

一、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成效

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初衷,是在解決原公費勞保醫療制度弊端的基礎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更廣大群眾的基本醫療保障需要。原公費勞保醫療制度的弊端可以概括為:個人看不起病、單位掏不起錢、更多農村人口和制度外居民的醫療權益得不到保障。經過數十年改革與發展,我國首先基本實現了制度功能的重新創建與政府職能的重新定位,逐步構建起一個覆蓋更廣的、獨立于單位之外、實行社會化管理的醫療保障體系。建立了以三大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為主體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健全需求保障機制和費用制約分擔機制,從而逐步實現保障權益、維護穩定、促進改革和發展的目標。

二、現狀分析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進行到今天,一個主要覆蓋城鎮從業人員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一個主要覆蓋城鎮非從業人員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一個主要覆蓋農村人口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已在政策上基本實現全覆蓋,與每位公民休戚相關,其社會關注度前所未有的提高,成為名副其實的熱點。分析其現狀,三項保險可以概括為:人員分類、政策分立、經辦分開。主要有五點不同:

一是主管部門不同。在大多數城市,目前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歸口勞動保障部門管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歸口衛生部門管理。

二是資金籌集渠道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費由居民(農民)個人或家庭繳納,政府給予適當補助。

三是籌資標準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年/人籌資額一般在1200元以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年/人籌資額一般為220元至500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年/人籌資額,一般為100元。

四是政府補助標準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政府不補助;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年/人補助不少于90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府年/人補助80元。

五是享受的待遇水平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比例一般為80%—90%;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比例一般為65%—7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比例一般為45%—55%。

從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各項政策將職工、居民、農民不同人員的基本醫療保險從費用征稽(繳費、補助)到待遇一般享受(門診、住院)都進行了太過細致的分類,人為地增加了管理難度,加大了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同時,由于各地信息管理系統分別開發,平臺不統一,信息管理系統軟件不到位,應用也不順手,大量基礎工作仍靠手工操作,易造成人員參?;拘畔①Y料不全,管理漏洞大。社區信息平臺建設滯后,與群眾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既是制度創建的過程,也是創新與探索的過程;既是不斷發揮制度作用的過程,也是不斷發現問題、揭示矛盾、化解難題的過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在取得積極進展的同時,更深層次的矛盾、困難及問題也已顯現,曝露出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矛盾和困難。

一是公共財政投入機制不到位,基本醫療保險及經辦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經濟障礙。

二是管理服務體制不統一,整合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統一經辦管理服務體系存在體制障礙。

三是分擔機制發揮作用的同時,不同需求的保障渠道還沒有形成,仍然存在個人負擔過重的情況。

四是醫療保險法制建設不健全,強制性參保和規范性監管存在法律障礙,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建設和推進方式都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

三、發展思路

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必然要求各項制度改革的深入發展,而且人們的觀念逐步轉變,對政策、制度的敏感會推進矛盾的演變和轉化,筆者認為,目前單純靠工作力度甚至現行政策已經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需要新的思路、制度性安排、政策性支持和方式性變革,只有這樣,改革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一是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公共醫療衛生服務改革力度,實現全體公民享有基本醫療服務的廣泛性;進一步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實現全體公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普惠性。二是政策應實現待遇水平的層次性,根據不同的收入狀況設置多種繳費標準的險種,體現制度的層次性和可選擇性,各類群體可根據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和健康消費需求,選擇不同繳費標準的險種,并享受相應的保障待遇,同時通過實施大病醫療救助、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等,形成多層次的保障體系。三是政策要實現保障方式的貫通性,在全民醫療保險制度涵蓋的不同層次的保障形式之間,通過不同的繳費標準,建立各險種之間的通道,實現體系內各險種的有效銜接,使得公民能夠在各險種之間流動。四是政策要實現管理服務的統一性,統一的全民醫療保險制度決定應當采用統一的、獨立于行政部門之外的管理服務機構,并利用社會化的服務網絡和醫療服務資源,提高制度運行和管理服務效率。

(一)實現三個統一。一是統一政策:對三項醫療保險制定一個適用于不同人群可自由選擇參保、轉換統一的政策,從政策上滿足所有人群的醫保需求。二是統一管理:對現有的醫保管理體制,歸口一個部門管理。三是統一標準:統一規范政府補助標準和社會各類人員的繳費標準,制定對相應的待遇標準。政府補助標準不分人員類別實行一個補助標準,簡便易行,方便工作;門診、住院待遇標準與繳費掛鉤,實現權利與義務對等、平等互助。

(二)健全三個平臺。一是要健全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醫療管理信息平臺;二是要健全社區醫保信息應用平臺;三是要健全定點醫療機構醫保待遇信息平臺。通過現代高科技手段,實現統一、快速、便捷的業務經辦。

(三)完善三個互轉。應在城鄉一體化保障體制下實現各類參保人員相互轉換,即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的可轉換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可轉換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可轉換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或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等。符合目前人員流動性大,工作方式靈活的社會現實,基本醫療保險應實現自愿選擇、自由轉換,使其能進能出、邊界清晰、政策銜接。

總之,加快推進三項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實現覆蓋城鄉醫療保障體系,是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客觀要求。以覆蓋城鄉全體公民為目標,以社會保險模式為主導,以強制性、互濟性、補償性為原則,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為主體,逐步歸并按不同人群設計的各類醫療保險制度,逐步實行統一制度體系下的按不同繳費標準劃分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建立城鄉醫療保障體系,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有利于參保者參保繳費,及時享受待遇;有利于參保者公平享有基本醫療服務;有利于提高基金抵御風險的能力。為此,我們必須加快步伐、加大力度,推進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設,盡快實現覆蓋城鄉醫療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