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養老保險管理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5-18 10:03:39

導語:企業養老保險管理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養老保險管理問題及對策

摘要:如今企業養老保險作為社保系統中的重要構成之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眾生活水平并保證社會制度的穩定。然而雖然我國相繼制定了有關政策保障養老保險制度,但是其在企業中的管理仍舊存在很多問題。本文通過對企業養老保險重要性的了解,分析目前企業養老保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此完善養老保險制度,促進其健康發展。

關鍵詞:企業管理;養老保險;優化措施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企業各方面的制度也日益趨于完善。社會保障政策歷來都是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直接關于其切身利益,特別是養老保險。所以經營組織需安裝我國有關規定制定相應的員工養老保險體系,定期為員工繳費。如今,如何推動養老保險管理的發展與改革,顯然已變成社會改革中的重要問題。

1養老保險概述

養老保險(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為我國依照相關規定,基于為人民提供保障而制定的化解勞動者退休或者由于年齡大而失去勞動力的基本生活需求困擾的社保制度。其作為社保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構成因素,作為社保五大保險種類之一,能夠全面為老年基礎生活需要提供安全保障,并且提供安穩的生活來源。企業養老保險有強制、互惠、社會的特點,其屬于國家規定務必執行,無論是組織還是個人全部應遵守規定。

2企業養老保險的重要性

根據中國公民組成情況,從20世紀開始社會則展開了計劃生育規定,因此中國家庭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即為獨生兒女。如今中國社會人口老年人比例日益增多,而子女養老的問題也成為了棘手問題[1]。因此我國養老保險規定為子女分擔了責任,由此使得企業養老保險的關鍵性凸顯出來。重點體現為,其內部員工能夠循環交替,超過規定年齡的員工則可以退休,而年輕剛入職的員工則能夠在此工作。養老保險體制能夠強化企業內部組織的科學化。同時健全的養老保險體制能夠在對社會穩定有著非常大的幫助,能夠安穩人心,避免社會浮動動蕩。與此同時,養老保險體制在公司企業中實施能夠調動員工工作熱情,提高其工作積極性,促進公司快速發展,取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讓員工在工作年限內能夠踏實積極地共走[2]。整體上來說,企業開展養老保險能夠避免退休造成的運作壓力,并且對國家發展與安穩也有好的影響與作用。

3企業養老保險管理問題

3.1管理制度漏洞。當今政策指出,自繳納養老保險金滿15年,并且到規定下崗年限則可以每月得到生活保障金。部分繳納保險時間起步晚的員工與某些公司領導的保險將規定繳費最低年數的金額全部交完,無所事事地等待退休年齡。同時,很多公司的員工會私通他人將個人資料和數據更改成與實際不符,但符合退休規定,以此保證其交納保險年數非常多,以提高自身養老金等。這些出現的狀況全部是由于管理制度漏洞而發生的,這樣使得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效果不佳,打破了一定公平原則,也不利于企業管理[3]。3.2相關部門監管力度不高。很多公司為提高利潤,降低成本,經常出現員工實際所需參保人數多于上報人數,將實際繳費全部金額造假,申請上報的上繳金額也比匯總得出的金額低,而匯總得出的金額也比現實工資少[4]。同時,因為企業交納保險費比率是13/50,個人經營體是1/5,這兩個方法記錄個人賬戶是2/25。所以,企業更希望工作人員自己繳納保險,自己承擔2/25,這樣公司將1/5的個人繳納保險費用全部納入成本,將繳稅放置在抵扣后,不僅減少稅金繳納,同時還減少保險費用的繳納。面對這么多問題,仍舊沒有有關部門建立有關規定加以監管,使得偷稅漏繳問題層出不窮。3.3社保管理部門不專業。根據調查的公司匯總的有關數據發現,這些公司中人事負責繳納養老保險的超過1/2,然后為財務不到1/8,但是社保部門僅僅為不到1/10,剩余的則是行政進行管理。由此看出,有公司開展養老保險機制時會發生部門分工不科學的問題。而養老保險管理,需要公司里設有專門管理的小組加以控管,并非其他部門兼管。即使公司人事部具有管理職員保障制度、社保等權利,然而其核心職能是人資規劃、職位設定、培訓等。所以,大部分公司因為內部制度不成熟,抑或為降低支出,使得養老保險管理不專業、管理業務不熟練等狀況頻發出現。3.4企業沒按時繳費,繳費情況隱晦。有些公司尤其是私營組織沒有按照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用,只要達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則抓住“法律空子”及有些職工保險觀念不足等問題想法設法逃避繳納費用,能躲則躲。同時很多公司企業繳費情況及信息并不公開,非常隱晦,使得很多職工無法詳細了解與明確自己的投保情況。這種信息保密的現象,催生了違法亂紀的漏繳保險費用的行為,為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與推行帶來嚴重阻礙。

4企業養老保險管理措施

4.1改變職工退休年齡。原有的養老保險年齡相關制度,逐漸與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不符,嚴重影響當前企業和公司得發展。由于原來的要求是不公正的,給企業經濟生產等方面造成很大的負擔。因此實際管理過程中,應在無其他情況的基礎上一定程度上延遲企業員工退休年齡,由此延長職工就業時長,以提升公司得經濟效益,還能夠加速公司生產生產節奏,減少公司由于養老保險導致的人民幣負擔。與世界平均退休年齡比較,中國公司退休職工比較年輕,此情況和目前社會人口老齡化無法適應,當然也無法更好地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如今員工能夠任意挑選行業職位,因此就算特殊工種同樣需要延長年齡。這樣能夠保證社會的安穩,避免出現混亂。4.2強化內部管理。企業應加強對內部職工的思想培訓,將養老保險知識納入課程中,讓每個職工都知曉繳納保險的重要性。同時公司應積極定時為員工繳費,根據實際規定和法規,遵守規定開展工作。如今企業假報、漏報等問題較為突出,若所有企業遵紀守法進行繳費,則基金能夠提高1/10。公司的社交群或者信息平臺中,應定時更新養老保險的最新政策與新聞,第一時間讓員工了解,這樣不僅保證資訊的透明,還能夠讓員工與規定的合作效果提升。與此同時,公司應構建管理養老保險的專業部門,招聘此方面經驗豐富且比較專業的人加以管理[5]。4.3健全管理制度。若要健全管理制度,企業應做好以下幾項措施:(1)擴大養老保險小組的人數,加強其建設力度,在實際中解決問題。定期研究并分析目前企業養老保險制度的利弊,查缺補漏;(2)此項保險制度應確保退休職工的經濟來源,安穩內部職工,增添公司內部活動,調動員工積極性,創造更大的效益,減輕繳費負擔;(3)企業應根據自己特點,明確管理分工,建立社保信息化體系,提高社保服務質量。4.4構建養老保險管理監督制度。根據目前企業養老保險的弊端,特別為公司內有關部門對養老保險繳費數據、計算時出現造假、私通等問題,應構建有關監督制度,因此確?;鸺皶r繳納,以此完善管理[6]。政府相關部門健全養老保險制度,嚴格監督企業的繳納和制度實施情況,對于違法違紀的企業予以嚴重批評與懲罰。與此同時,企業需要強化和財政、審計等部門的聯系,讓監管力度更大,第一時間將養老保險管理問題解決,使得企業管理更加公平公正化,以此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5結語

企業養老保險作為社會保障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構成之一,其和當今社會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目前企業養老保險管理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使得制度實施效果不佳。只有通過強化員工養老保險意識,建立專業管理小組,延緩退休年齡、健全管理制度、加強監管力度等方式,才能化解這些隱患和問題,以此推動企業健康發展,也帶動整個經濟社會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石斌.淺談社會養老保險管理在企業中的問題和對策[A].中國武漢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決策論壇——區域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中國武漢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6.

[2]王薇.提高鐵路企業養老保險管理服務水平面臨的問題與對策[A].改革發展新時期鐵路社會保險管理研究交流論文集[C].2014.

[3]張晉梅.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征繳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14(9).

[4]湯永洪.淺談我國企業在基本養老保險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3(15).

[5]賈增聚.當前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征繳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山東審計,2011(3).

[6]劉春吉,萬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勞動保障,2014(6).

作者:壽燕 單位:浙江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