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風格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時間:2022-02-09 09:30:45
導語:班主任管理風格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探究中職班主任管理風格、自我效能感與工作滿意度之間的關系及其內在機制。筆者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工作滿意度量表對貴州清鎮職教城中職院校班主任施測。結果發現,班主任管理風格、自我效能感與工作滿意度三者間存在顯著相關關系;在控制性別、年齡、學歷之后,班主任管理風格對自我效能感具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工作滿意度在班主任管理風格與自我效能感的關系中起著部分中介作用。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管理風格;自我效能感;工作滿意度
中職班主任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是銜接學校各種力量的紐帶,是班級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引路人,對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起著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眾多研究表明,班主任的管理風格對學生學習、人際關系、品德、情緒等方面有著較大影響[1]。但由于中職教育的特殊性,針對中職班主任管理風格的研究較為稀缺。梳理當下研究,其主要成果集中在班主任管理風格對小學生[2]、初中生[3]以及高中生[4]問題行為的影響,新時代背景下班主任管理方式的新思考,貫徹德育的管理路徑研究[5]及未來班主任的角色定位[6]等方面。相關班主任管理風格在普通教育各階段的研究成果是否適用于中職教育亟待檢驗,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厘清中職班主任不同類型管理風格對大專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和技校中職學生的影響,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自我效能感是一個人在某一特定領域需要達到特定目標的信心或信念[7][8]。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一般采取積極應對策略,而低自我效能感的個體傾向于采用消極應對策略[9]。目前尚未有研究探討班主任管理風格與自我效能感之間的關系,研究方向大多聚集在以自我效能感為中介,探討自我效能感與其他變量之間的關系[10][11][12]。對班主任的自我效能感進行研究不僅是出于對班主任自身幸福感的考慮,還考慮了其對班級管理成效的影響,而班級的管理成效又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和心理健康。因此,探討中職班主任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及提升路徑對推動我國職業教育學校發展、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工作滿意度是指“教師對其工作與所從事職業,以及工作條件與狀況的一種總體的、帶有情緒色彩的感受與看法”[13],工作滿意度與其工作有效性和積極性密切相關,較低的工作滿意度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還會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14]。目前關于班主任管理風格、自我效能感、工作滿意度之間的研究還較少[15][16],大多數研究只集中對其中一個或兩個變量進行研究。本文嘗試探究三者之間的關系,構建了如圖1所示的理論模型,并擬考察自我效能感在班級管理風格與工作滿意度中的中介作用機制,一方面為學界提供新視角,另一方面可采取針對性措施來引導不同管理風格的班主任增加自我效能感,提高育人質量。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向貴州清鎮職教城中職院校班主任隨機發放問卷130份,剔除8份無效問卷,有效問卷122份,有效問卷率93.8%。隨機抽取的樣本中男性60人,占比49.1%,女性62人,占比50.9%;30歲以下53人,占比43.4%,31—40歲47人,占比38.5%,41—50歲18人,占比14.8%人,50歲及以上4人,占比3.3%;大專學歷20人,占比16.4%,本科學歷62人,占比50.8%,碩士學歷21人,占比17.2%,博士及以上學歷19人,占比15.6%。
(二)研究工具
1.中職班主任管理風格。本研究將班主任管理風格分為民主型、專制型、放任型、混合型四種類型。專制型計1分,放任型計2分,混合型計3分,民主型計4分。在施測前對范圍內的學生進行四種類型的概念、特點、表現的講解,使每位中職學生都可以對中職班主任管理風格進行準確判斷。為使研究更具準確性,在班主任管理風格題項下附班級管理風格的補充說明。2.自我效能感量表。采用胡中鋒等人翻譯的Schwarzer(1995)中文版的GSES[17]。該量表總共有10道題目,為單維量表。采用李克特4點計分,量表總分越高,則表示被測試人的自我效能感越好。本研究中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57。對該量表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表明各個擬合指標良好(χ2/df=1.903,CFI=0.972,NFI=0.943,IFI=0.972,RMSEA=0.086)。3.工作滿意度量表。采用張潔編制的中職教師工作滿意度量表[18]。該量表將中職教師工作滿意度分為激勵與管理、同事關系、學生積極性、薪酬待遇、環境資源五個維度,共計20個題項。采用李克特5點計分,各項目均為1~5評分。“完全不符合”計1分,“完全符合”計5分。本研究中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53。對該量表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表明各個擬合指標良好(χ2/df=3.903,CFI=0.818,NFI=0.773,IFI=0.820,RMSEA=0.155)。
(三)數據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26.0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相關性分析以及回歸分析,使用Hayes開發的PRO⁃CESS程序對中介模型進行檢驗,并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檢驗中介效應的顯著性。采用AMOS24.0軟件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
二、研究結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本研究涉及到的變量都是采用問卷法進行收集,雖事先選取了不同屬性樣本,但由于同樣的測量環境、項目語境以及項目本身特征,仍可能會造成預測變量與效標變量之間人為共變,導致結論與實際情況出現偏差。本研究采取Harman單因子檢驗方法,通過探索性因素分析(EFA),看是否存在一個共同方法因子。將各量表數據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其KMO值為0.957>0.7,說明該因素可進行因素分析,未經旋轉的因素分析得到13個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第一個因子只解釋了整體方差的19.21%,遠小于40%的臨界值。說明本研究并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問題。
(二)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各量表總分及各分維度的描述性統計見表1、表2:數據表明,中職班主任管理風格得分為(1.34±0.70),自我效能感得分(1.71±0.80),達到了理論中值1.2,得分越高自我效能越高。工作滿意度得分(3.79±0.62)越高,其工作滿意度越高。各維度得分分別為,激勵與管理維度得分(4.12±1.11),同事關系維度得分(4.15±1.00),學生積極性維度得分(3.45±0.72),薪酬待遇維度得分(4.06±1.10),環境資源維度得分(3.19±0.42)。
(三)中職班主任管理風格、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滿意度相關分析
皮爾遜相關矩陣如表3所示,中職班主任管理風格與自我效能感相關系數為0.663,顯著正向相關。管理風格和工作滿意度相關系數為-0.603,顯著負向相關。關于自我效能感與工作滿意度的研究目前有一些分歧,有學者認為自我效能感與工作滿意度存在正相關關系[19],而有一些學者經研究得出了兩者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20]。在本文中,自我效能感與工作滿意度相關系數為-0.915,顯著負向相關。其中自我效能感與工作滿意度各維度,激勵與管理、同事關系、學生積極性、薪酬待遇、環境資源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945、-0.932、0.141、-0.931、0.180、-0.915。除與學生積極性這一維度相關性不顯著之外,其他均顯著。
(四)工作滿意度在中職班主任管理風格與自我效能感中的中介作用
采用Hayes(2012)編制的SPSS宏中的Model4(Model4為簡單的中介模型)。在控制性別、年齡、學歷的情況下,對工作滿意度在中職班主任管理風格與自我效能感之間的中介效應進行檢驗。結果表明(見表4、表5),中職班主任管理風格對自我效能感預測作用顯著(B=0.61,t=9.40,p<0.001),再加入中介變量工作滿意度后,中職班主任管理風格對自我效能感的預測作用依然顯著(B=0.17,t=4.35,p<0.01),中職班主任管理風格對工作滿意度的負向預測作用也顯著(B=-0.563,t=-7.75,p<0.001)。工作滿意度對自我效能感的負向預測作用也十分顯著(B=-0.78,t=-18.86,p<0.001)。另外,中職班主任管理風格對自我效能感影響的直接效應及工作滿意度的中介效應的bootstrap95%置信區間的上、下限均不包含0(如表3),這樣的結果表明,班級管理風格不僅能直接預測自我效能感,還能通過工作滿意度的中介作用來預測自我效能感。該直接效應(0.20)和間接效應(0.50)分別占總效用(0.69)的28.99%、71.01%。
三、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中職班主任管理風格。本研究中,專制型管理風格占比最大達76.2%,民主型管理風格僅占比3.3%。在當下教育大背景下,學者們一致認為民主型管理風格可以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做班級真正的主人,最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和班級管理。顯然,本研究中中職班主任管理風格現狀不容樂觀。究其原因,在于目前部分中職班主任沒有經過專業、系統學習,導致專業素養不足,意識不到管理風格會對班級管理以及學生發展造成巨大影響。2.中職班主任自我效能感。本研究中中職班主任平均得分為1.71,高于理論中值1.2。說明目前來看中職班主任自我效能感要高于理論預計。由于近些年來職業教育被國家提到了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已全面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職業教育不再是“差生”代名詞,社會待遇與輿論風向的改變使得大批高學歷有志青年投身于職業教育。高學歷人才的不斷引進,提升了中職班主任的自我效能感,目前已經有不少研究證實學歷越高的群體往往具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21][22][23]。3.班級管理風格、自我效能感與工作滿意度的關系。班級管理風格可以顯著正向預測中職班主任自我效能感(B=0.17,t=4.35,p<0.01),即民主型管理風格的中職班主任自我效能感要優于專制型管理風格的教師。所以,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多鼓勵班主任采用民主型管理方式來提升自我效能感。班級管理風格會顯著負向預測工作滿意度(B=-0.563,t=-7.75,p<0.001),即民主型管理風格的老師較專制型管理風格的教師具有更低的工作滿意度。目前中職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還未完全做到民主化的管理[24],加上中職學生處于叛逆期,有自己的想法,無形之中加大了班級管理難度。因此理想化程度越高的班主任越會得到與預期不同的結果,故具有較低的工作滿意度。工作滿意度對中職班主任的自我效能感的負向預測作用也十分顯著(B=-0.78,t=-18.86,p<0.001)。這一點與以往研究不同,究其原因是由于研究對象的特殊性。除證實工作滿意度對中職班主任的自我效能感具有顯著負向影響之外,還證實了工作滿意度在班級管理風格和自我效能感之間起著部分中介作用,不僅有利于我們對班級管理風格和自我效能感內在機制的科學認識,還可以更有針對性地為我們提升中職班主任的自我效能感、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解決方案。
(二)教育建議
據以上調查研究及其結論,提升中職班主任自我效能感可從以下4點考慮。1.國家層面應盡可能提高中職班主任待遇。具體包括物質層面及精神層面,物質層面即提升班主任的收入或福利,精神層面即定期組織與其他優秀班主任的經驗交流活動,使其獲得自身專業化發展。2.社會層面應改善對中職的負面看法?!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二十條”)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由此可見,兩種不同的教育之間并無高低優劣之分。3.學校應加強引導班主任采用民主型管理方式。最重要的是使班主任認識到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不容忽略,但切記注意方式方法,不可矯枉過正。4.個人層面應加強反思。不應一味抱怨學生生源差,過多地將原因歸咎于學生身上,應更多地通過自我反省,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努力提升個人素質和專業能力。
作者:梁志瑛 張平 單位:貴州師范大學 材料與建筑工程學院
- 上一篇:醫用耗材醫療保險準入機制優化策略
- 下一篇:自動化技術對機械設計制造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