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公司財務風險管理
時間:2022-12-21 08:24:25
導語:證券公司財務風險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是指由于證券公司破產或市場交易系統混亂導致金融機構出現連鎖倒閉的現象,對整個金融市場都會造成連鎖反應,嚴重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對證券公司造成嚴重損失。
(二)操作風險
由于證券公司缺乏必要技術支持,或是在交易管理系統中存在正確的操作,導致證券公司財務損失。操作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證券公司內部失控引發財務風險,包括風險限額超出、業務人員操作生疏、交易欺詐、越權交易等;在交易指令、定價、結算、交易能力等方面出現問題,導致證券公司財務損失;證券公司技術或硬件出現問題,無法準確有效地處理財務信息,進而引發風險。
(三)法律風險
合同無法執行或合同一方出現越權行為而導致公司財務受到損失稱為法律風險,合同本身非法或合同一方無權簽訂也會造成法律風險。我國證券市場發展時間較短,不具備完善的法律法規,法律風險比較嚴重。
(四)流動性風險
由于交易不活躍導致交易無法按照市場價值進行,或是現金流無法滿足債務支出需求,造成嚴重損失,這類風險具備較強的流動性。證券持有者在沖抵、套期保值、變賣、轉手等環節中無法正常進行,都是流動性風險的具體表現。
(五)信用風險
在合同雙方貸款、結算、交易等過程中,其中一方沒有按照合同要求兌現承諾,使公司造成嚴重損失,將這種情況稱之為信用風險。信用風險在高負債金融機構中比較常見。在證券公司的各項業務中,包括擔保協議、借款協議、承銷協議等合約都可能引發信用風險。
(六)市場風險
由于市場系統因素波動不利導致證券公司遭受損失,進而引發市場風險,直接影響了證券公司的正常發展。市場流動性變動,金融產品價格波動、收益曲線變動,股息風險等都會引起市場風險。市場風險在二級證券市場比較常見,包括絕對風險和相對風險兩種形式。
二、證券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問題
(一)治理結構缺陷
目前,由于我國大多數證券公司逐漸向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制公司轉型,而國有企業色彩仍然存在與實際運作中。一般情況下,由政府部門任命證券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對高層管理人員缺乏適當的約束方式,導致高層管理人員獨裁專斷,憑借個人利益影響了整個證券公司的利益。
(二)組織機構虛設
盡管證券公司成立有專門的風險控制部門,但在實際情況中風險控制部門很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高層管理人員凌駕于風險控制部門之上,導致風險控制組織機構形同虛設。
(三)管理制度缺乏
在證券公司的業務發展環節中,存在嚴重的風險,進而導致財務風險。主要原因在于證券公司缺乏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無法有針對性地對業務環節進行管理控制,產生較大的風險隱患,最終形成嚴重的財務風險,影響了證券公司的正常經營。同時,在風險管理制度的執行方面還存在嚴重的問題,風險管理制度不受管層管理人員重視,執行缺乏有效支持,無法杜絕即將到來的風險。
(四)管理手段落后
在我國證券公司中,主要由高層管理人員實現對財務風險管理的定性和分析,一般情況下是由高層管理人員憑經驗實現對財務風險的控制和分析,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導致財務風險問題日益嚴重。
三、證券公司財務風險管理措施
(一)拓展融資渠道
證券公司在拓展融資渠道時,需要積極發行中長期債券,為證券公司提供穩定資金來源。隨著市場監管政策逐漸放寬,在抓緊行業創新機遇的同時,有效加快轉型步伐,使業務平臺和服務模式多元化,增強對各業務的投入,確保證券公司保持穩定發展。當證券公司出現資金短缺問題時,可采取發行短期融資券、同業拆解等方式緩解資金短缺問題。例如,某證券公司在發行中長期債券后,取得了穩定的長期資金來源,公司資本實力也逐漸增強,資產債務結構明顯改善,財務風險也相應減少。該證券公司通過發行大額中長期債券,降低了負債總額中流動負債的比例,實現對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
(二)創新公司業務
由于全球經濟逐漸下行,證券公司長期處于低谷狀態,我國證券行業盈利困難,證券公司需要創新業務,轉變盈利模式,拓寬收入來源。證券公司在面臨嚴峻挑戰時,同時也面臨著較大的發展機遇。證監會于2012年推行了大量創新措施,旨在促進證券行業改革和創新發展。例如,某證券公司主要經紀業務收入為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和投資銀行業務,在近幾年公司營業收入比重中超過50%,存在的財務風險相對較大。直至2014年,該證券公司在股指期貨套利和融資融券等創新業務上收入占比達到15%,為此,該證券公司加快了開展創新業務的推進速度,通過對盈利模式和盈利結構進行調整,有效降低了市場經濟環境下由于收入結構不均衡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三)完善內部管控
在經營監督環境、經營單位以及業務規模不斷轉變的條件下,證券公司需要面臨全新的挑戰。完善內部管控制度,能夠有效避免產生新的財務危機。公司管理層應高度重視內部管控部門的報告和建議,有效解決內部管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大限度降低企業財務風險。例如,在證監會監管要求逐漸放開的環境下,某證券公司積極開展創新業務,面對經營創新業務中可能產生的各項風險,該證券公司以“合法合規,審慎經營”為原則,積極尋找財務風險管理的有效方法,并制定有針對性的內部控制制度,確保在審批新業務各環節的過程中保持應有的謹慎。
(四)提升管理水平
證券公司在全新的經濟形勢下,所需面臨的財務管理風險逐漸增多,在堅持公司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的前提下,提升財務風險管理水平,為財務風險提供有效應對方法。證券市場波動性較大,公司編制的財務預算可能與未來市場存在較大的差異,使預算編制變得困難,影響了證券公司的管理決策,產生較大的財務風險。完善預算評價體系,能夠提升預算管控能力,有效降低財務風險。例如,某證券公司對預算完成情況評價方法進行研究,有效區分了財務風險中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并對各市場因素進行充分考慮,對預算執行合理評價,實現了公司財務預算的動態管控。該公司同時提升了預算系統功能,實現對預算編制的靈活控制,增強了預算評價體系功能,為公司可能面對的各項財務風險提供有效應對措施,確保公司能夠持續穩定發展。
四、結語
證券公司在管理財務風險時,需全面考慮公司可能面對的各種財務風險,包括系統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以及市場風險等,并對其產生充分的了解。在管理過程中,拓展融資渠道、創新公司業務、完善內部管控、提升管理水平,這些都是證券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的有效措施,共同保障了證券公司的經濟效益,促進證券公司持續穩定發展。
作者:周林 單位: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酒店圣誕節策劃方案8篇
- 下一篇: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精品范文
10證券投資實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