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研究
時間:2022-05-12 09:44:27
導語: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院校經費來源的多樣化和辦學資金規模不斷加大等新特點,使得高職院校辦學的財務風險日益凸現。為了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文章以某職業學院為個案,從風險管理理論出發,以風險管理的目標和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兩方面為重點構建財務風險的管理體系。
【關鍵詞】風險導向管理;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和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進程正在不斷地深入,高職院校的生存和發展的環境正發生急劇的變化,面臨著體制結構的復雜化、經費來源的多樣化和辦學資金規模不斷加大等新特點,使得高職院校辦學的財務風險日益凸現。能否對此類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是高職院??沙掷m發展的關鍵。一般來說,財務狀況的惡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構建一個有效的財務風險的管理體系可以對高職院校的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促進高職院校更快更好地發展。
一、高職院校風險導向管理中的財務風險管理
國際內部審計協會在2003年《內部審計實務標準》一文把風險定義為“可能對目標的實現產生影響的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一般認為財務風險是指市場主體在整個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遇到一些未知的不確定的因素所造成最后實際的財務收益低于預期收益的可能性。根據財務風險的定義,高職院校的財務風險主要指在學校的整個經營過程管理中,因為一些難以預料的不確定因素導致學校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供給不足,甚至無法繼續辦學的可能性。根據現代的風險管理理論,公認的風險管理基本程序由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三個相互聯系的程序構成的往返循環的過程。為了更好地進行風險管理,我們把高職院校的財務風險細分為償債風險、營運風險、收益風險和發展風險4個方面。償債風險是指學校的運營發展的過程中,因為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借貸導致的不能按期歸還本息,進而影響到高職院校經營運轉的可能性。償債風險指標可以反映高職院校的償債能力,即支付各項到期負債的能力。若償債能力不高,既會影響支付到期債務的能力,又會影響到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容易發生財務風險。營運風險是指相關管理者和領導對學校的內外部環境把握不當,在學校的日常管理和決策中出現失誤或造成的學校財務狀況不良或資本運作出現問題而使學校遭受損失的可能性。營運風險指標可以用來反映高職院校日常的運營和管理能力,該指標的好壞反映了高職院校運營管理是否存在問題。收益風險指高職院校利用自身資產進行投資來增加自身收益時可能使學校面臨資金短缺或資源損失的可能性。收益風險指標可以反映高職院校對外投資及校辦產業的獲利能力。發展風險指高職院校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只注重眼前利益,從而導致長遠的可持續發展難以進行的可能性。發展風險指標可以反映影響高職院??沙掷m發展存在的風險。通過對這些指標的監測,可以有效地識別和評估風險,從而做出相應的風險控制管理的決策。
二、某高職院校風險導向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
(一)學院經費來源情況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高職院校的資金來源越來越多元化,目前高職院校的資金來源渠道主要由政撥款、學費收入、銀行貸款、企業投資和社會捐贈等方面構成。某高職院校2013年的經費來源情況:一是非稅收入(也就是學費收入),占經費來源的54%,二是財政撥款的員工工資,占經費來源的22%;三是財政撥款的學生補助,占經費來源的13%;四是其它的一些相關的建設配套經費,占經費來源的11%??梢娫搶W院用于學校其它開支的經費非常有限,并且不穩定。經費來源相當單一。
(二)某高職院校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一是財務風險管理目標的設定。財務風險管理目標的設定應該與學校的總體目標相一致。現階段該校的財務管理應該兼顧收益的獲得與風險的規避相協調。財務風險規避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要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增強財務風險的管理控制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高效科學的財務預測機制和風險監控機制。某高職院校是由原中專學校升格組建的一所高等職業院校。經過多年的努力,學校規模在不斷擴大,各方面的風險也因此不斷增加,因此學校財務風險管理的目標首先應該是有效地解決經費來源問題和財務收支問題,預防因學校快速發展而導致的財務問題的出現。二是要構建該高職院校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可以有效地識別、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是財務風險預警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般來說,可以從償債風險、營運風險、收益風險和發展風險4個方面12個指標來建立財務的預警指標。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根據上述分析和德宏職業學院的實際情況,我們選取了部分指標對學校當前的財務情況進行分析。如表2所示。從衡量償債風險的指標來看,流動比率較好,說明其流動風險相對較小,能夠及時償還短期債務,從現實支付能力和潛在支付能力指標均高于預警下限,說明學??晒┦褂玫馁Y金可以滿足其支付能力。從衡量營運風險的指標來看,經費自給率和招生計劃資金比率均高于預警下限,說明了各項收入滿足其日常支出的能力,并且資源的利用能力較強,同時還說明了學校的招生情況和學費的收繳情況較好。從衡量收益風險的指標來看,資產收入比高于預警下限,說明學校收益情況較好。從衡量發展風險的指標來看,資產權益比和凈資產增長率都高于預警下限,說明學校還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從這些風險預警指標來看,學校的賬務風險較小,尚在可控范圍內。但是,應該定期對這些風險指標進行分析和計算,進而診斷和防范財務風險。
三、某高職院校財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一)財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首先表現為經費來源單一,學費收入占到了經費來源的一大半以上。在財政撥款的收入中,大部分用于了員工的工資和學生補助;用于學校其它開支的經費非常有限,并且不穩定。其次是財務風險管理理念落后,由于受到事業單位編制體制和財務管理能力的影響,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對風險管理、監督和審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最后表現為審計和監管機制不健全。
(二)對策建議
一是要加強會計的基礎性工作。定期審核學校的財務狀況和成果,用相關的財務預警指標對財務風險進行分析。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執業水平和職業道德的培養。此外,還要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審計部門的監督管理作用。二是要拓寬學校辦學資金來源的渠道,改變經費來源單一的情況,提升抵御風險的能力。一方面要進一步爭取國家財政的投入,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吸引企業的投資、適當擴大債務融資、吸引社會捐贈以及利用自制資源盤活資產進行生產投資等多種方式進行資金的籌集。降低資金占用額,加速資金的周轉,努力提高學校資金的使用效率,提升抵御財務風險的能力。三是要樹立風險意識,提高決策水平。從學校的管理者到普通職工都應該明白,財務風險隱藏于工作的各個環節,在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可能會給學校帶來財務風險,進而可能影響到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王曉蕓 單位:德宏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朱秀清.防范高校財務風險的審計預警機制研究[D].安微財經大學,2014.
[2]許志昂.淺談高校財務風險的評價與防范[J].事業財會.2006,(5).
[3]鄧曉旭.高職院校財務風險防范對策研究[J].西北農業科技大學,2010,(3).
- 上一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財務分析
- 下一篇: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構建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