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設企業財務風險分析
時間:2022-03-01 10:01:01
導語:公路建設企業財務風險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財務活動服務于整個企業,貫穿于企業經營全過程,綜合反映了企業的營運管理狀況。企業在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環境下,通過管控財務風險能夠將不利因素控制在企業可承受范圍之內,從而合理保證各階段財務目標得以實現,進而實現企業財務戰略,達成企業整體戰略目標。文章結合公路建設企業財控環境及現狀,對其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控措施。
關鍵詞:公路建設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控
1公路建設企業財控環境及現狀
公路建設企業追求利潤,同時需落實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公路建設企業而言,各工程項目就是產品。企業為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通常會擴大規模,承接更多的項目,但受限于行業特性,業務專業化(單一化),項目種類較單一。受國家政策影響大,企業人員戰略意識淡薄。公路建設企業為了在預期內建成各項目,通常實行項目責任制,專注項目本身的建設,忽視了擬訂或完善更新建設過程中涉及的管理制度。公路建設企業法律意識不強,從業人員文化程度不高,成本管控意識淡薄,財務人員流動性大,知識結構不合理,部分財務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素養。
2.1受地理條件、外部環境影響大
各項目的建設牽扯方面廣、涉及事項多、工程量大、工期長,因地理條件等客觀原因的影響,復雜性難以預計。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各項目外部環境的變化,使得項目的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大。
2.2財務內控薄弱
(1)企業治理結構不清晰,無明確的任職資格要求和履職及運行情況評價,內部機構設置及運行存在職能交叉、缺失、效率低下等問題。企業各部門內部權責匹配合理度不夠,部分不相容職務由一人全程處理,也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替代性控制。部分授權審批控制形式化,沒有區分于常規授權與特別授權,補手續、補簽屢見不鮮。會計系統控制不完善,無明確的財務工作崗位責任制,部分分工未形成監督與制約關系,憑證、賬簿、財務報告、財務信息化管理“人性化”,無明確規定。財產保護控制不明朗,無明確規定記錄與保管、核對與盤點方式等。企業預算管理薄弱,預算編制滯后,預算分析缺失,預算控制剛性不夠,審核評控頻次不夠,內審價值未得到有效體現,內部監督也較人性化,實質性的深層次監督不夠。(2)在制度設計層面,缺乏總體架構。為了應付各種檢查或考核,直接照搬國家出臺的財務管理規定,沒有根據企業行業性質、企業實際情況,制定適合企業管理的財務制度,忽視了制度規范對企業的作用。對于企業特殊性質的業務,在辦理財務事項時,容易形成“個人主義”,導致國家財經法紀無法在企業落地生根。(3)在制度執行層面,缺乏適用的辦法。企業財務人員一般是經過專業培訓后再上崗,對財經法紀有一定的認識,而公路建設企業的財務人員多非專業人員,囿于本身的職務,對財經法紀認識有所欠缺。此外,企業信息不對稱,難以共享,制度執行缺失有效的評價機制。企業對制度范圍內的事項缺乏風險意識,缺少維護企業健康運行的風險防控機制,事中控制不足,事后補救常態化。
2.3成本(費用)管控粗放
企業效益的提高,不止“開源”,“節流”也十分重要。企業成本管控有效與否,將直接影響企業的最終利潤。(1)成本概念狹小,企業各部門、各項目之間各自為營,不顧大局。有的認為成本僅是建設過程中的成本,企業內部價值鏈輔助活動的費用開支、企業上下游縱向價值鏈內的成本不納入成本管控范圍,將各部門割裂來管理,將上下游合作伙伴視為對手。如招投標部門著力控制低價,在項目前期,相關部門為了快速推進項目的實施不惜代價,導致項目后期成本超標。以低價開工的項目,企業將不得不承擔后期項目管養、維護費用,以致于企業內部各部門間成本費用、企業各項目間成本費用此消彼長,企業整體成本費用不降反升。合作伙伴間缺乏交流溝通,錯過最佳合作機遇,在整個市場上錯失先機。(2)成本費用管控意識淡薄。有的認為只要工程如期順利完工,其他都可以“處理”,將一些邊緣化的事項“合情”地消化掉。成本管控粗放,單據經過簽字即可報銷。一些超過合同額度一定計量的工程,通常會由“工程變更計量”合法化。缺乏適用于企業自身的成本管控制度。沒有區分企業與職工應承擔的費用、企業能承擔的費用,產生的所有相關費用都由企業來承擔。企業沒有適當的預算管控指標,所有的費用都不存在超支、超控、超額的說法,項目概預算也成了“秋后算總賬”。未配備專職人員對項目成本進行管理,或配備的專職人員不具備相應的業務素質和專業勝任能力,無法有效實施成本管理。各成本指標無法層層分解落實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和各個環節,難以調動職工降低成本、節能降耗的主動性,造成成本增加。
2.4財務人員業務能力有待提高
選用或任用部分不具備國家法規規定相關職務應具備的任職資格條件和專業素質的人員,職業道德素質及專業勝任能力不作為選拔和聘用員工的重要標準,員工培訓普遍性不足,實惠性不夠。部分財務人員缺乏創新和現代理財意識,缺乏對專業知識的鉆研,忽視國家更新的財經法紀,思想落后。部分財務人員在辦理“親屬”業務時,沒有堅持原則,編造虛假資料,使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損失企業利益,危害社會和公眾利益。部分財務人員習慣于計算器,不愿深入學習和了解計算機。利用計算機進行的賬務處理大部分限于記賬工作,而對數據背后更深層次分析的認識不夠。對于構成企業命脈的各項目工程,沒有提供詳細真實的盈利、虧損、耗費情況,不能及時提供準確數據,不利于企業領導層作出科學決策,難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5償債壓力大
公路行業資產負債率高于其他行業資產負債率,這是行業性質決定的。對于一般企業來說,通常認為資產負債率的正常范圍為40%~60%,而有的公路建設企業資產負債率遠超85%。公路建設企業更多體現的是公益性,本身的造血生血功能不佳。適當的財務杠桿具有積極作用,但嚴超警戒線的財務負債指標,加大了企業的財務風險,不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
2.6資金管控難度大
公路建設企業各項目經過前期決策后,一旦進行實質性建設,就會投入大量資金。多個項目同步或交叉運行,很可能造成企業資金短缺,無法保障工程項目進度。施工團隊與項目的交叉運行,使得企業的往來款項核算變得復雜。而企業缺乏專業的、專門的人員收集、整理、報送各階段的資料,企業財務人員核算依據不充分或毫無依據。財務核算出現偏差,財報數據無法真實反映出企業的運營情況,以至于企業領導層作出的決策缺乏科學性、嚴謹性。各項目款項的回收與支付過于“人性化”管理,不利于資金的管控,難以體現資源配置的優勢,甚至影響了企業的財務控制能力。
2.7合同管理散亂
(1)財務部門對合同的簽訂、執行與結算過程的監督缺失,不能及時收到相關合同的備案資料,財務人員在事后被動地接受業務部門傳遞的單據,信息傳遞不及時、不準確,導致財務人員不了解業務性質,不清楚合同的執行情況,使得財務數據失真,財務核算嚴重滯后,財報數據不能真實地反映實際業務情況。合同沒有進行統一編號管理,不利于領導層對某個項目合同執行情況的及時了解。(2)在合同簽訂之前,缺乏調研和實地考察,對項目所在地的氣候、地質、經濟、人文等估計不足,對這些因素造成的后果表達模糊,對某些重要條款存在理解性的偏差,以至于合同一旦簽訂就會引發財務風險。
3防控措施
企業層面需高度重視風險管理,提高認識,完善治理結構,成立風險管理專門工作小組。在企業管理過程中設置風險管理程序,助推企業目標的達成。在財務管理過程中融入風險管控程序,保證財務目標實現的科學性、合理性。在識別分析某一事項單一風險的可能性及影響程度的基礎上,關注事項與事項間的風險關聯度,從企業層面綜合考慮組合風險。
3.1搭設指標體系,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
結合企業情況,構設藍圖,分析企業戰略,制定企業目標,合理確定財務指標,對實現企業財務戰略及目標的不確定性因素進行分析,實施績效考核制度,防范風險,將其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內,進而實現企業目標。3.1.1合理確定企業資本結構追求利潤的同時也要關注風險,結合行業特性及企業處境,合理確定權益資金與債務資金的規模。通過調研等方式充分了解市場行情,不能因積極樂觀地估計市場增長而盲目擴大融資規模,增大資金成本,也不能因消極怠慢地偏激于市場萎縮而過于保守不融資,錯失財務杠桿作用。3.1.2強化關鍵指標考核與各部門、項目組、員工就如何實現目標達成共識,對實現目標影響大,且關聯度高的指標,設定較高的權重或“一票否決制”,引導各部門間、項目間、各員工之間通力合作,協同配合,完成指標,提升企業管理及發展能力,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3.1.3動態分析風險,循序改進企業受宏觀經濟政策、外部市場環境、內部管理需要等因素影響,所面臨的風險隨各種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對于企業長遠戰略和短期目標而言,要動態跟蹤分析不確定因素對其的影響,也要循序漸進地改進戰略目標,以降低風險。
3.2建立健全財務管理體系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內控基本規范》等國家相關財經法紀為依據,結合企業戰略,實現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在財管過程中,識別并分析風險,形成風險源清單,針對識別的風險進行有效分析,形成風險控制文檔,對可能的風險提出控制措施,明確控制形成的記錄要求,將財務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促進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通過財務組織架構、財務管理制度(辦法)、財務核算流程、財務崗位說明書等,明確各經辦人員辦理財務事項的操作流程、操作依據,明確不被企業認可、財務不得報銷支付的經濟活動。企業可適當授予各財務人員權限,明確其相應的職責、權限,嚴格控制一人全程經辦某一事項,采取替代性措施控制不相容職務事項,將財務活動形成書面記錄、表單等。制訂AB角制度,構筑企業一般授權與特別授權的事前審批控制制度,避免相互推諉現象的發生。建立財務人員輪崗制度,強化執行,提升財務人員的業務判斷能力,提高財務人員綜合業務水平及分析應對風險能力。競爭擇優上崗,以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勝任能力為重要標準,實施考核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強成本管控與核算,各工程項目實施精細化管理。加強預算管理,做到全員參與,預算全覆蓋、管理流程全跟蹤。加強組織,利用“PDCA”思維持續改進預算編制、執行、考核各階段工作。建立健全企業各崗位說明書,明確各崗位工作流程及崗位任職資格條件,確保信息能夠順暢溝通,避免因權力過度集中而增加財務風險。建立反舞弊機制,正確落實政治站位,強化內審價值,共享資源,以提升監督制約效率,體現堡壘護衛作用。
3.3合理調度資金,加速資金周轉
資金對于企業的運營與發展至關重要,資金是企業的血液。由于企業的項目多,分布廣,國家政策保障建設項目中涉及民工款項、私企款項等,所以公路建設企業應增強自己的生血、造血功能,提升資金管理效率,加速資金周轉,推動企業健康、穩定、持續發展。財務人員實行派駐制,集中管理資金。通過資金的集中管理,加強企業對資金的宏觀調控,盤活存量資金,調劑資金余缺,減少對外融資,降低財務費用。首先,嚴格限制銀行賬戶的開立,所有賬戶的開立、注銷等按公司銀行存款管理辦法執行,未經批準,嚴禁私自開立賬戶。其次,確保資金安全,嚴禁項目相關資金賬外流。再次,集中管理財務人員人事關系,對各項目的核算實行派駐管理,發揮主人翁監督作用。另外,貫徹落實完成國家“三去一降一補”之“去杠桿”任務,減少甲供材料、借支等,及時準確核算,以合同約定按期扣回款項。實行集中采購,形成規模經濟,增強企業的議價能力,加強與供應商合作,降低采購價格,節約資金。及時計量,辦理完工、竣工、交工等手續,按合同約定、應收款項管理辦法催收款項,與金融機構友好溝通,合理開展應收款項保理業務,加快款項的收回(或撥回),適度融資,降低融資成本。規范賬務處理,建立完善的資金調度會制度,統籌安排各項目資金的支付。對計量依據不足的,待補齊資料后予以計量。加強發票管理,對未開具發票的單位,辦理暫估掛賬,待正式發票開具沖抵暫估掛賬后正式掛賬,規避稅收風險,以正式掛賬的金額作為企業資金調度會討論決策企業資金支付計劃的依據,實現信息共享,減少因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額外費用開支。
3.4提升業務能力,強化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細化財務培訓管理辦法,給全體財務人員提供培訓機會,強化培訓效果,提升業務素質。促進財務管理人員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為相關財務人員提供合同專項培訓機會。財務人員需加強對合同管理理論知識的學習,掌握合同管理的相關程序及內容,保持創新精神,動態跟蹤合同管理情況,不斷提高操作能力。樹立服務意識,提高責任意識,及時制止違法違規違紀等不當支付行為,并上報相關部門處理,勇于對不合理的支付行為說“不”。嚴格監督合同執行情況,有效規避合同執行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同時,合同管理制度化。首先,建立并實施合同審查制度,明確各層級人員應注意的事項,提示應予重點關注的風險點,財務人員參與合同評審,對合同經濟效益進行有效測評。其次,實行授權委托制,對于合同簽訂,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所有合同的簽訂皆由法定代表人或經其授權(指定)的相關在職人員完成,未獲得授權的人員不得與第三方簽訂與企業有關的經濟合同。再次,對于重大合同,實行嚴格的審批制度。根據企業“三重一大”標準,明確“重大”標準額度,對于標準之上的合同,嚴格按照制訂的審批流程和權限執行,對于重要合同條款,予以加黑加粗提醒。另外,實行合同備案及歸檔管理。合同經業務部門商談擬訂、簽字蓋齊印章后,專業管理部門配給唯一的合同登記號,及時備案管理并送達相關部門人員。最后,定期檢查、監督及考核。按照合同約定條款,定期對照財務數據,及時分析,發現差異,查找原因,對可能的訴訟事項,盡早提交法務人員處理,避免因執行合同而產生的財務損失。對合同管理及執行人員,細化考核指標,做到嘉獎有據,賞罰有度,以提高員工管理的積極性,促進員工不斷鉆研業務技能。
參考文獻:
[1]劉曉東.基于財務風險防控的企業內控制度建設完善的途徑分析[J].現代營銷(信息版),2020(1):128.
[2]孫嬌.國企內控制度建設研究[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0(7):178-179.
作者:胡桃容
- 上一篇: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問題探討
- 下一篇:高職旅游市場營銷課程評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