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預算管理問題及對策探討
時間:2022-03-10 04:04:07
導語:國有企業預算管理問題及對策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下,國有企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下處于不敗地位,優化國有企業的資源配置,實施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云:凡事宜先預后立。先有預算,才能避免盲目性。在國有企業經營中也是如此,先要預算,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把預算做好了,才能為企業下一步的工作流程提供正確方向,讓國有企業主題運行效率更高,依照高效率的原則來實施預算管理。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對國有企業的存續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國有企業預算管理作為現代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隨著國有企業不斷地發展改革,逐步實現由粗放型管理轉變成精細化管理,所以做好預算管理是實現國有企業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國有企業通過加強全面預算管理,提升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在市場競爭中增強自身的調節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文章首先從國有企業預算管理的意義入手,然后分析國有企業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最后總結加強國有企業預算管理的對策和措施,以提升國有企業預算管理水準,降低企業過程中的經營風險,助力國有企業實現預定的發展目標。
關鍵詞:國有企業;預算管理;問題;對策
一、加強國有企業預算管理的意義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在迅速發展壯大,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做好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能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發展經營情況,根據以前年度的各項實際發生指標來預算未來企業的各項經營性指標,是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降低經營成本的重要手段。國有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是國有企業管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財務管理的核心,通過對資金的預算管理與安排,其中包括對現金的預算、對未來投資收益的估算、對預算期內各項收入、成本、費用開支預算及對企業財務預算的精細化管理,對提高國有企業的資金利用率,為國有企業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二、國有企業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全面預算管理組織機構不健全。全面預算管理是統籌企業全局的綜合管理體系,需要在各級機構、各級部門之間分工協作、協調配合,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國有企業未建立健全的全面預算組織機構體系,即使有的國有企業建立了,也沒有高效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更有甚者,在實際運用中,沒有結合企業實際經營狀況,編制出與企業實際脫節的預算管理組織機構架構圖,這樣的預算編制缺乏全局性、長遠性、綱領性的協調、統領作用。(二)預算的編制和實際情況有偏差。在國有企業預算管理過程中,實實在在制定了一套預算管理,但是在具體的目標和方向上,往往和實際不相關,根本不適合本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沒有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脫離目標和方向,只是編制了具體的預算數字,簡單的加減或者同比預測,精準度大打折扣,控制的效果也不盡人意,編制的數字結構不合理性,起不到對企業經營過程的指導作用。預算管理大部分流程通過手工編制,不能及時根據實際經營過程中來進行控制和動態的跟蹤,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實時性很難體現,造成預算執行情況與實際發生偏差太大,影響預算的效果,編制的預算沒有理論聯系實際,沒有結合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做準確分析,忽視企業實際經營過程中不可預計的風險,編制的預算只尋求短期化的利益,沒有考慮長遠的利益,忽視企業長遠發展的目標,這樣的預算會導致企業短期化行為,不利于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無法在實際工作中起到指導作用。(三)權利責任平衡與控制原則不協調。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傳統的財務管理預算模式已不復存在,已經發展成為全面預算管理的新時代,好多國有企業,思想還停留在過去的思維、模式里,以為預算只是一個普通的計劃,與其他業務部門沒有什么內在聯系,由財務部門根據計劃做做就可以了。國有企業內部設置了很多部門,實際工作中,各部門雖然有明確的分工和明確的職責劃分,但是實際并沒有執行到位,敷衍了事,沒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沒有按部門之間內在的聯系互相配合,互相參照相互關聯的數字制定預算,體現不出企業的各部門協作管理,更不利于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大部門國有企業都沒有考慮預算是全方位、全過程的,在編制預算過程中,企業總部與各部門、上下級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編制的預算數據肯定是不貼合企業實際的,就財務部門在編制財務預算,其他部門不參與,這樣的結果就會導致權利責任不平衡,控制原則不協調,這樣編制出來的預算是不適應企業經營發展的。(四)全面預算管理執行監管不夠。全面預算管理執行實施過程中,全面預算的執行和監督需要各個部門共同參與,但是在企業實際經營過程中,大部分國有企業預算的執行和監督全部依靠財務部門,雖然大部分國有企業預算編制要求各部門共同參與編制,但是在實際預算執行過程當中沒有監控到位,對預算的實際完成情況沒有監督和控制,沒有進行及時過程監控和動態跟蹤,每次到月末或季度末,通報分析實際發生數和預算指標數值相差較大時,各級領導和各部門才會重視實際發生和預算偏差大的問題,企業經營收入和成本等各項指標已經完成了很多,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解決問題的時機。(五)全面預算管理考核和獎罰機制不健全。大部分國有企業對全面預算考核指標主要針對企業的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等指標進行測算和分析,對經營過程中的其他預算指標則沒有引起重視,這樣會導致預算管理發揮不出全面的預算管理作用;預算制定好了,有沒有執行到位,有沒有發揮預算的指導性作用考核不到位,考核是流于形式,沒有制定一套嚴格的考核制度。另外,國有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上缺乏激勵獎罰機制,不嚴格按預算管理執行的人員沒有受到懲罰,執行好的人員沒有得到獎勵,該獎勵的沒有得到獎勵,該懲罰的沒有懲罰到位,這樣的結果是員工的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發揮,起不到激勵職工全心為企業服務的動力。(六)財務預算編制不科學。國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在每一個,新的年度開始前都要先編制財務預算,從年度開始編制,然后細化到季度、月度;對企業的收入、成本、各類費用、稅費、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等各項指標,根據上一年度的實際發生額,預算下一年的預算指標,由于大部分財務人員沒有重視預算的重要性,沒有認真編制出科學、合理、適合企業實際特點的預算方案,預算數字和實際執行結果相差甚大,對財務預算管理評價體系也是疲于應付,起不到全方位監控預算執行的效果;另外國有企業財務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自身的決策能力也不一樣,導致預算方案執行的結果達不到預期效果。
三、加強國有企業預算管理的對策
(一)健全預算管理體系。全面預算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個財務指標,還要與企業總體戰略目標一致,充分考慮到企業的未來發展戰略。建立和健全適合企業特點預算管理組織體系,保證預算管理按規范實施,能保障全面預算和本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密切聯系。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由預算管理機構、預算工作機構、預算執行機構組成。在實際經營過程中,由企業預算管理機構制定出適合本企業的合理的預算方案,由預算工作機構布置實施任務,最后由預算執行機構按對應部門的職責分工協作,發揮好企業的內部資源優化配置,使全面預算的作用充分發揮。(二)預算編制應理論聯系實際。預算本身就是為了國有企業提高效率而使用的,為了讓國有企業主體運行效率更高,必須參照高效率的原則來實施預算管理,要根據國有企業的特點充分考慮企業實際的需要,將預算管理與國有企業實際經營管理結合,在目標和方向上,預算管理要和國有企業的性質相吻合,必須與實際相結合,充分考慮企業實際的需要,嚴格按照預算要求組織協調使用各項資金,保證資金的合理使用和良性的營運循環體系。依照企業年度預算目標,建立健全市場調查機制,將預算管理與國有企業管理結合起來,科學合理編制預算,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企業內外部環境的最新變化,揚長避短,規避內外部不確定因素會引起企業的潛在風險,使編制的預算既具有科學性,又適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具有合理性,這體現了國有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方向原則。國有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方向原則一致,和實際經營管理步調一致,不偏離企業的正常的運行,發揮預算管理的協同性的作用。(三)權利責任平衡與控制原則協調。在國有企業任務和目標的實現過程中,各部門的責任和權利是不同的,要在預算中做出主體的行為,明確權責分配,有的放矢的進行預算管理,才能夠責任落實,權力發揮到實處,這就體現了權力責任平衡的原則。如國有施工企業的工程部門根據施工產值預算經營過程中需要多少數量規格、型號的材料費;物資部門根據工程部門的預算編制各個季度需要采購多少規格、型號的材料預算;財務部門根據物資部門的物資需求預算來安排各個季度需要支出材料的資金預算,這樣各個部門通力配合,才能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適合企業經營的預算。對于國有企業來說,依賴相對應的各個部門協調配合,對各個指標分解、落實,才能做出對企業具有實際指導作用的精準的預算方案。將財務預算管理納入到國有企業的管理中去,實現全員參與,企業所有員工充分認識到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積極投入到全面預算的編制、控制、分析、考核全過程中,并制定一套合理科學的預算標準,確保國有企業財務的有效控制,把控好國有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控制原則,把權利責任平衡和控制原則協調好。(四)提高全面預算執行力。1.加強預算編制。預算編制是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環節,預算執行和控制是全面預算管理實施的關鍵,在全面預算管理實施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內部控制工作,內部控制工作做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全面預算的實施效果。企業各個職能部門將預算責任層層分解到執行部門、職能部門和關鍵的領導者,并做好各部門對應本部門業務的審批和簽字工作,真正實現責權統一,切實發揮好預算在預測、監控和及時調整偏差方面的指導作用。2.發揮好監督和制約的相互作用。國有企業目前要提高預算控制的能力,在全面預算過程中,及時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發揮好監督和制約相互的作用,保障預算管理的高效執行。預算控制和監督和企業整體經營有效融合,把潛在風險消除掉,發揮企業自身優勢,全面提升企業綜合預算管理的能力。(五)建立全面考核和獎罰制度。國有企業應制定適合本企業特點的全面預算考核辦法,對企業全面預算所涉及的指標做一個綜合評價,根據預算指標的實際完成情況,不僅僅是財務指標,還要綜合考慮其他非財務指標,對執行結果進行考核評價,即對企業各個部門和各個員工的工作進行績效考核,建立一套完整的財務預算管理考核評價體系,可以建立周評、月評、年終評等考核制度。各個部門之間相互建立監督考核,從上到下或者從下到上,縱向橫向的進行考評,全方位的監控財務預算管理執行的效果。將預算管理的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有效結合,客觀、公正的考核評價各類指標,同時根據預算考核的實際完成指標,根據企業實際狀況制定獎罰分明的激勵制度,提高員工參與預算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預算管理的綜合執行力。(六)加強財務預算編制的具體措施。1.合理編制財務預算方案。對于國有企業來說,要想確保財務預算管理的有序進行,就需要編制一份科學、合理的預算方案。首先,國有企業應加強對財務預算編制的重視程度,安排專業的財務會計團隊來對財務預算進行編制,在編制前,財務會計團隊要提前對企業的歷史與發展方向進行全方面的了解與分析,以保證所編制的財務預算管理方案符合企業實際。其次,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也應隨時注意發現偏差,注意分析發生偏差的原因,并及時對預算數據調整,使預算管理在調整和落實中形成及時的、有效的控制。對于預算的執行過程中出現的突發情況,應該設立專門的應急小組,及時研究突發狀況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措施,重視預算的實際執行。同時需要所有的參與者都要有明確的預算概念,預算的落實是每個人的事,也是預算編制的意義所在。2.強化財務預算管理意識。在國有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過程中,相關的管理人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國有企業應定期開展對財務預算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財務預算管理意識。首先,國有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人員應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狀況及市場的最新變化,轉變觀念,及時更新學習國家出臺的各項新準則、新制度、新政策,適應新形勢對業務人員的高標準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與水平,提高決策應變能力;如果固守著老經驗、老思想,不思進取,這樣的結果是根本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最終會被社會淘汰。其次,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應定期開展對預算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加強對財務預算管理重要性的宣傳,提高思想意識,提升自身素質,確保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展開。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國有企業中進行預算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監督、控制經營活動,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還可以強化財務控制和協調各部門工作,編制出適合企業實際的財務預算,提高國有企業資源利用率,確保全面預算管理得到良好的運轉,企業制定出適合本企業特點的有效的預算管理方案,為企業在持續健康發展的道路保駕護航,合理有效配置現有的資源,減少非生產性開支,保證企業利潤最大化,才能保證國有企業高質量、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木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9(27):98+100.
[2]葉賢和.企業全面預算關注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9(28):84-85.
[3]梁少君.國有企業預算管理的困境及對策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9):72-73.
[4]蔣世兒.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實施及建議[J].中國集體經濟,2019(29):53-54.
[5]張月.國有加工制造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困境及對策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9(24):62-63.
作者:趙常娟 單位:中鐵十六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醫院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探析
- 下一篇:企業財務預算管理體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