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財務預警論文

時間:2022-03-07 06:22:40

導語:中小企業財務預警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企業財務預警論文

一、淺析中小企業構建財務預警系統所面臨的困難

1.思想觀念落后,資金投入不到位。

在對于財務預警系統的觀念上,有的家族企業重視不足,認為現有的信息披露制度、財務保密制度等,已經足以抵御風險,不需要專門的財務預警系統和對財務預警系統的信息化;有的企業的認識則過于理想化、書面化,認為財務預警系統要涵蓋的內容廣而全,所以,日常生活中無法實現,也不必實現;這些錯誤的理念,導致了中小企業對構建財務預警系統重視不足,拖延了財務預警系統的構建進度。中小企業資金實力本來就相對薄弱,同時融資又比較困難,所以建立財務預警系統給中小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成本壓力。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成為了很多企業無法構建財務預警系統的一個重要原因。

2.缺乏高素質人才,信息化程度不足。

構建財務預警系統,需要專業的團隊和專業的從業人員。但是從現狀來看,中小企業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專業化程度普遍不高。很多中小企業缺乏完善、規范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其財務人員缺少專業化工作的意識和習慣。中小企業受規模、經營理念和方式以及資金的限制,其信息化程度較低。很多企業的信息公開性和透明性差,信息的交流渠道不暢通,存在企業與外界之間、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不及時,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這種信息化程度的不足,導致中小企業對于財務風險的反應速度慢、效率低,使得建立財務預警系統缺乏良好的信息基礎。

3.實用性有待提高,內部控制差。

有的中小企業已經有了建立財務預警系統的意識和前期準備,但對于財務預警系統的實用性沒有經過深入的考量,未對中小企業的實際特點和情況作出一個全面的考察和準確的判斷。例如,有的企業沒有考慮到中小企業狀態的不穩定性,在設計系統時沒有考慮系統的動態調整機制,使得財務預警系統無法及時地適應中小企業多變的環境;有的未考慮到中小企業在資金周轉方面周期較短的特點,建立的財務預警系統不具有短期性,匹配性差。企業財務風險的來源,除了外部的環境因素,還與企業內部控制失效有關。有的企業的內部控制薄弱,即使財務預警系統設置完善,也無法起到實際的預警作用。其內部控制失控嚴重地影響了財務預警系統工作的有效性。

二、探索中小企業財務預警系統構建的可行方法

1.樹立適用性觀念,克服成本障礙,支持財務預警系統的構建。

中小企業首先應該提高對財務預警系統重要性的認識。其次,中小企業對于財務預警系統的認識,應該從理論擴展到實際應用。中小企業應該充分地分析自身所處的環境和行業特點,對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對于財務預警系統所要起到的作用有一個具體性的要求。這樣建立的財務預警系統,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企業有了構建財務預警系統的決心和信心,就要做好承擔相應的成本壓力的準備,并且想盡辦法為構建財務預警系統提供支持和保障。企業在構建財務預警系統的工作中,要做好成本控制,盡量在滿足需求的同時尋求成本的最小化,以免過分加大企業的負擔。

2.提高員工素質,引入信息化系統,構建專業化財務預警系統。

中小企業招聘員工時,應考慮到建立財務預警系統的需要,對財務人員的資質和從業資格要進行有標準的審查。還要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在職培訓,力求從業人員的工作水平能夠與時俱進,不斷提高,使得整個隊伍能夠保持較強的活力和生命力,提高財務預警系統對于環境變化的反應水平。信息化系統的引進,對于構建財務預警系統來說具有積極的意義。信息的流動效率直接影響到財務預警系統的工作效率和對財務風險進行預警的能力。專業素質高的員工團隊和高效運作的信息化系統,使得中小企業構建專業化的財務預警系統成為可能。例如Z企業,因為引入了專業的工作團隊,在構建財務預警系統時,對傳統的預警模型進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比較,衡量了單變量模式和多變量模式的利弊,最終使用了多變量模式中的F分數模型,實現了專業化的財務預警。專業化的操作和管理,專業化的財務預警系統,給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提供了專業化管理的基礎。

3.重視日常維護,強化內部控制,提高系統的實用性。

財務預警系統無法脫離計算機信息技術,因而對于財務預警系統的日常管理和維護也無法脫離對相應的軟、硬件設施的維護和管理。例如對計算機設備的使用性能維護,對于系統的接口維護,對于數據庫的安全維護,數據的及時更新與共享,操作的權限授予與限制等等。這些都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操作。要強化企業內部的控制系統,企業內部控制的失控,會給財務預警系統帶來很多無法預測和估計的風險,從而降低財務預警系統的工作效率。企業在構建財務預警系統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系統與實際情況的契合。在設計財務預警系統的時候,工作人員應該盡可能地將專業化的模型轉換成實用性較強的工具語言,并盡可能地考慮到財務預警系統與其他系統之間的連接與協調,考慮到財務預警系統與其他風險管理系統的整體性。

4.關注內、外部因素,運用財務指標,構建財務預警模型。

根據以上的論述,我們認為企業應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財務預警分析,構建財務預警系統:4.1定量分析法。這種方法是指企業根據不同的財務預警指標為基礎,通過對相應的財務指標進行分析以確定企業的財務狀況。而運用這種方法,除了對財務指標的數值、比率、變化率的等進行具體分析外,更重要的是結合多種指標,構建財務預警模型。例如,由美國的愛德華·阿爾曼提出的Z積分模型是一種常見的模型,其模型函數為:Z=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其中被解釋變量Z為企業財務狀況惡化程度的概率值,解釋變量分別為凈營運資金與資產總額的比值、留存收益與資產總額的比值、息稅前利潤與資產總額的比值、股本市值與賬面負債的比值、銷售收入與資產總額的比值。根據阿爾曼的檢驗,其認為各變量的系數值應為:β1=0.717,β2=0.847,β3=3.11,β4=0.42,β5=0.999。根據不同的Z值可以代表企業不同的財務狀況:當Z>2.99時,表明企業財務狀況良好;當Z<1.81時,表明企業風險加大;在1.81與2.99之間時,表明企業雖沒有很大的破產風險,但其財務狀況有一定的不穩定性。4.2定性分析法。由于很多問題無法用具體的數值指標進行量化,但其對企業能否持續經營至關重要,這些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經濟環境的變化對市場需求、商品價格都會產生影響,所以外部環境是企業需要特別關注的;第二,政策變化,例如稅收優惠政策能夠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促進企業發展;第三,行業特點,某些傳統的財務指標并不適用于某些行業,例如互聯網企業,傳統的現金流指標并不能說明企業真實狀況和面臨的風險。這就要求企業除了運用具體的財務指標進行財務預警分析之外,還需要能夠對很多非財務因素進行定性的分析。

三、結語

在國內經濟下行的壓力下,中小企業的各項成本呈現上升趨勢,融資困難增加,中小企業的經營壓力加大,競爭日趨激烈。在此情形下,如果企業能夠建立起一個符合企業的情況和需求并具有較強實用性的財務預警系統,就能更好地進行財務風險管理,增強企業對風險的控制能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作者:周建明單位:四川君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