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命周期財務戰略研究
時間:2022-04-02 04:09:09
導語:企業生命周期財務戰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首先選擇財務資源配置路徑,確保其最佳狀態,進而最大限度實現企業價值。財務戰略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可以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進行財務戰略的制度及實施,當前這已成為整體發展戰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時,企業戰略也會對財務戰略這一核心職能戰略產生制約規范作用。所以,在本文中探究了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的財務戰略。
【關鍵詞】企業;生命周期;財務戰略
針對企業生命周期而言,主要是指企業經歷的全過程,包括四個時期,一是初創期,二是成長期,三是成熟期,四是衰退期。財務特征與風險在各個時期都不同,由此導致財務戰略定位的改變。所以,在探討企業財務戰略時,必須以其生命周期為基礎。
一、案例概述
在A集團公司中,B股份是其核心企業,屬于鋼鐵制造企業,在成立初期便繼承了集團公司優秀傳統,與集團公司生命周期的演變相同,在初創期,對戰略發展規劃進行統一制定,加快內部資源重組并優化資源配置。同時采用多種舉措,包括充分發揮集團規模優勢以及推廣先進管理模式等,由此促使集團公司轉入高速成長期。自2008年6月11日開始進行一體化運作,建立與國際規范相符的管理體制,直到2017年12月31日,該集團的累計投資達到了300億元,同時所淘汰煉鋼及軋鋼數量共達到500萬噸。此外,其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20億元,凈利潤為57億元。
二、企業初創期的財務戰略
(一)財務特征。在該時期,企業的抵抗力非常差,任何時間都極易出現問題,所以對這一時期的企業而言,所應制定的發展目標為通過何種方式得以生存。同時,在初創期所需要投入的人財物數量都非常大,但是只有很少產出,并未樹立起企業形象,而企業成功的決定因素有兩項,一是產品開發的成功,二是市場開發的成功。所以,初創企業應該加強新產品研制與市場拓展以及產品知名度的提高。通常處于該時期的企業都處于虧損狀態,且缺乏研發力,所承受的風險極大。(二)風險分析。在初創期,企業所承受的風險包括經營風險、管理風險以及財務風險。其一,經營風險。在初創期,需要開展多項工作,主要是建造廠房、購買設備、研制新產品以及開拓市場等。為在第一時間投入需要的眾多資源,企業必須籌集大量資金,其來源為外部資本市場。與此同時,在市場中初創期企業還沒有占據一定地位,其信用度較低,導致外部資本市場對其信任感幾乎為零,進而大大降低其籌資能力。其二,管理風險。在初創期,企業規模不大,只有少數員工,通常每位員工都兼具多種職責,該情況不利于明確職責,而健全的管理制度更加缺乏。由于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導致企業無力對抗環境變化。所以,此時企業多面臨的風險極大,非常容易形成缺乏長遠意識的短期行為。其三,財務風險。因為企業剛剛成立,缺乏初始資本,并且累積資本的能力薄弱。因為該時期專業管理人才稀少,隨意應用資金,而且尚未針對庫存管理及資金結算制定內控制度,與之關聯的是資金周轉率低,一般都未制定科學合理的資金調度計劃。在內部財務管理被輕視的狀況下,勢必增大資金周轉難度。(三)戰略重點。加大對風險投資者的吸引力。處于初創期的企業缺乏市場知名度,尚未建立健全信用體系,其總體價值非常低,市場投資者對其缺乏信任感,導致企業在該時期極難得到融資目的,只能應用權益資本。此外,很多時候都只能通過降低價格對銷售進行刺激由此實現收入增加,更為嚴重的是降價后的產品價格不及成本高,導致賣得越多虧損越大。所以,對于企業生存發展而言,關鍵是解決資金問題。
三、企業成長期的財務戰略
(一)財務特征。隨著初創期的結束,企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也就是成長期,該階段新產品已成功進入市場,開始拓展銷售規模,并且形成主打產品,具備相應數量的現金流及收入,降低了籌資難度。不過,大多為資本性支出,包括產品研制以及生產占有率提高等,所以企業還需大力獲取外部資金。(二)風險分析。其一,具有非常大的資金需求。因為增加了新項目,并且子公司沖動投資,導致資本需求較大。不過,就供應而言,因為當下集團公司所處的時期往往是產品市場拓展期,雖然產生了較大數量的營銷資金,但是并未獲取相應的現款,進一步加大資金缺口。其二,盲目拓展規模。拓展規模是很多企業在該時期的需求,進行多樣化生產,導致其盲目投資,并不重視提高核心能力,極易陷入誤區,降低實力。(三)戰略重點。實現資金運作效率的提高。對于成長時期的企業而言,必須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如果只是依賴于財務資本,必定無法實現快速發展的需求。在此狀況下,財務必須放眼于長期財務戰略,科學合理制定資金籌劃,實現資金運作效率的提高。同時,企業應該任何時間都將市場情況作為重要依據,對產品結構進行適當調整,在具有較高效益的主打產品上增多資金。進入該時期,企業融資的途徑呈現多樣性,所以,需要從多種融資途徑中選擇出最佳途徑。要使企業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達到最小,首先必須確保資本結構最佳。所以,企業應該做好資本結構政策的制定,使其處于最好狀態,并且充分發揮杠桿效應。另外,加大市場的拓展與維護,因為該時期的產品往往已被市場接受,企業必須在第一時間供應產品,并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從而確保產品在市場中所占份額。
四、企業成熟期的財務戰略
(一)財務特征。隨著該時期的來臨,企業的盈利能力處于最大狀態,獲利水平趨于穩定,緩慢提高業務收入,因為企業潛在擴張能力比較有限,產出多余現金流。在該階段,企業在市場中的占比以及資源的配置都具有較高穩定性,所投入的資源形成一定規模便可保持相對穩定,在企業資源配置中,人力資源與眾多無形資產占比較大,不斷提高資源結構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所以,幾乎所有企業都不斷加強改革創新,并且積極實現多元化經管,盡全力延長該時期?;诖?,對財務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必須做到高瞻遠矚,加強創新,盡可能避免風險。(二)風險分析。其一,新的利潤增長點缺乏。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它們的成立都是由某種產品的生產開始的,在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后,進入到成熟期,因為眾多競爭者進入市場中,導致價格競爭成為應用率最高的手段。隨著價格的下降,企業獲利水平也有所降低,所以該市場狀況對企業接下來的發展產生限制作用。其二,需要轉移管理重點。進入該時期之前,占據市場份額是企業的管理重點,但是該時期應該是關注盈利能力,并且使已達到的銷售利潤率處于穩定狀態。(三)戰略重點。將現下利潤率維持于穩定狀態。對于今后的增長前景,該時期的企業并沒有較高預期,所以股東提出了股利提高的要求。那么企業必須將盈利能力作為戰略重點,確保所達到的利潤率處于穩定狀態。此外,為避免衰退,必須不斷創新技術以及拓展市場。
五、企業衰退期的財務戰略
(一)財務特征。企業在進入該時期后,大大降低銷售額以及利潤額,出現眾多新產品與代替品,供求大于需求。部分企業逐漸進行資金轉移,使其進入其它有利可圖的行業,進而企業進入到最后時期。部分企業并未轉移到其它行業,主要原因是它們的成本及財務控制等存在優勢。由于價格高,降低了企業的盈利能力。由于現金流無法順利轉移,并且融資難度增大,導致財務逐漸惡化。(二)風險分析。其一,競爭力降低。在該時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而企業創新能力下降,市場將原有產品淘汰,無法獲取較高銷售額,且難以研制新產品,大大降低市場競爭力。其二,增大單位成本。隨著銷售額不斷下降,高額固定成本導致單位成本增加,企業快速陷入虧損。(三)戰略重點。尋求新利潤增長點。企業進入該時期后,必須在爭搶利潤點的同時進行目標轉移。首先是新投資點。淘汰獲利難度大于競爭加劇的產品,以市場變化為依據,確定新的投資方向,盡可能得以突破。然后是充分應用緊縮信用政策,確?,F金的流入。結束語綜上所述,因為各個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以及在市場中的占比都不同,所以其財務特征及戰略目標也存在差異,對此,在制定財務戰略是必須應用動態形式,企業也應在生命周期的基礎上制定財務戰略。
參考文獻:
[1]李衛建.基于生命周期與財務戰略管理分析中小高新技術企業[J].中國集體經濟,2018(34).
[2]國創鋒,王宇欣.基于生命周期的財務戰略研究[J].西部金融,2018(9).
[3]張潤瀟.企業財務戰略與稅收籌劃探析[J].時代經貿,2017(13).
作者:姚靜 單位:深圳市盾牌防雷技術有限公司
- 上一篇:高校無形資產管理探索與實踐
- 下一篇: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決策的應用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