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探究

時間:2022-08-17 10:31:23

導語: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探究

【摘要】在信息化時代,如何有效運用現代信息化技術,通過財務內部控制實現全面風險管理成為醫院管理研究的熱點。闡述了醫院內部控制的目標,剖析了當前醫院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了信息化時代醫院財務內部控制的特點,介紹了借助醫院信息化技術有效解決問題的路徑和舉措。

【關鍵詞】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醫院財務;風險管理

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相對企業來說起步較晚,在支出管控、預算、內審監督與保障等方面還存在很多欠缺之處。由于多種影響因素共同作用,醫院財務管理往往會出現控制不當的問題,增加運營風險。因此,醫院需要通過信息化技術貫徹執行財務內部控制管理要求,改善財務現狀,做好風險防范工作,進而確保醫院運營安全。

1醫院內部控制目標

內部控制是指通過內部控制制度來制定、實施風險防范措施和執行內部控制程序,從而實現對單位經濟活動風險進行預防和控制,對單位內部經濟和業務活動進行風險管控[1]。內部控制主要目標為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有效使用、財務信息真實體現,有效預防腐敗,提高公共服務效率。

2醫院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2.1財務數據來源分散,獲取不及時。醫院所使用的信息系統較多,涉及醫院信息系統(HIS)、會計核算系統、財務管理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物流系統、自動化辦公系統(OA)等?;颊甙l生的醫療費用在HIS中記錄,財務預算在預算系統完成,科室成本核算在會計系統完成,員工報銷在OA系統中完成;各系統各模塊發揮著各自的作用,系統之間、模塊之間缺少數據交互,缺乏數據庫兼容,形成了“信息孤島”,影響了信息整合。其他系統如果需要使用相關數據,需要人工導出導入,甚至需要將同樣的數據通過手工再次錄入,導致數據不能及時獲取,降低了數據共享與使用效率。2.2部分物資使用無法掌控,導致潛在財務風險。在內部物資使用管理方面,部分醫院管理者對于臨床科室的物資請領、占用、使用沒有劃清界限,只關注臨床科室物資請領,不跟蹤其使用情況,導致低值易耗品嚴重浪費,管理費用年年大幅增長。特別是藥庫與總務管理方面,藥品、耗材以及其他物資的管理雜亂無章,庫存發放未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和辦理手續,管理部門未及時核對財務記錄以及長時間未做庫存盤點,實物和賬簿不符程度日益增大,造成了醫院資產的流失[2]。醫療設備購進以及人才培養和科研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但是,部分醫院管理層在做決策前,缺乏集體討論和市場研究,并未考慮這些巨額的外部支出帶來的資金緊張和財務風險問題。在不考慮資本投資實用性和可用性的情況下,盲目進行投資,從而導致資金浪費和資源占用。對于這些支出,醫院往往沒有明確的使用范圍,也無法對其進行監督和限制,從而導致科室劃撥經費的揮霍浪費[3]。2.3缺乏信息化支持,財務數據獲取不完整,難以實現精細化管理。醫院財務部門承擔著財務數據采集、數據編輯處理、數據指標分析、上級管理機構數據填報等職能,數據采集需要多個科室配合,如果缺乏信息系統支持、沒有數據共享平臺,數據重復采集、丟失、采集不全等現象經常發生,嚴重影響財務數據采集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缺乏信息化技術支持,只能靠手工統計分析數據,降低工作效率和對數據的挖掘程度。以財務預算為例,部分醫院預算仍以手工編制,信息化技術應用較少,因為缺乏全面的數據支持,導致預算編制較為粗放。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由于缺乏信息化支持,也無法有效開展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實時監控,無法做到精細化管理。

3信息化技術支持下醫院財務內部控制的特點

3.1信息提供更加及時,實現財務管理動態化。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實施財務管理,可通過電子化的方法有效地處理財務數據。計算機操作替代人工填單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減少了人工失誤,讓信息的存儲查詢更真實、及時、便利。對財務數據和信息動態化管理,實現電子化存儲和更新,便于查詢和追溯。為保證數據的準確性,需要綜合使用多種方法控制、檢查和校對財務數據,避免因數據失真導致的財務風險。3.2提高信息處理效率,降低財務管理成本。傳統財務管理工作信息數據松散,財務工作人員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收集數據信息。在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中,會改善信息孤立的狀況,通過各單元自動化拼接收集到的數據,節省人力和時間,提高數據處理效率,降低財務管理成本。3.3財務信息保存更便利,信息披露更透徹。用信息化的電子賬套代替原始的手工賬套,擴大了信息的容量,不僅在制作憑證和填寫報表上更加方便、降低失誤率,而且幫助醫院更加完整地保存財務資料。同時,基于醫院財務信息化平臺,使醫院信息披露更加全面和透徹,方便社會各界對醫院的經營情況進行監督[4]。

4信息化技術支持下醫院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路徑

4.1增強財務數據核算的精準性?,F代醫院采用醫院信息化系統(HIS)作為整個醫院信息系統的中繼站,該系統中涉及的所有操作員都有明確的業務范圍和責任要求,并根據其工作級別被授予不同的操作權限。財務部門可以通過HIS系統隨時在前臺檢查和核實費用,建立完善的HIS系統收費審查機制,并通過該系統定期檢查醫院門診患者和住院患者的數量以及賬單情況,確保及時收支。同時,將醫院財務數據和以醫保、城鄉居民數據為代表的外部數據進行連接,建立內外部數據內控系統[5]。與醫院運營管理系統(HRP)做協同連接,將HIS系統的門診收入數據、住院收入數據、預交金數據、藥品收費數據、票據信息、臨床工作量等按日通過集成接口同步到HRP系統,經過財務部門核對后自動生成財務憑證。結合HRP系統自有的成本數據和核算模型,自動完成醫院科室成本、項目成本、病種成本等的精細化核算,從而增強財務的內部控制。4.2強化全面預算管理。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系統是醫院實行現代化管理的一個重要標志,運用全面預算管理系統將收入預算與HIS系統銜接,支出預算與合同管理和費用報銷系統銜接,項目預算與設備管理及科研管理系統銜接,財政資金、自有資金等使用情況與財務核算系統銜接,建立起信息共享、聯動全面的預算控制管理體系。實施全面預算可以有效控制和監督醫院的日常運營活動,減少業務執行中的錯誤和風險,并對違反預算規則的活動提供實時預警和制止。財務部門通過年度預算的編制和審查,以及對每月執行情況的跟蹤分析等,及時揭示薄弱環節中的問題,分析原因,采取調整措施,有效發揮預算調控在實際工作中的作用,確保年度預算目標順利完成[6]。4.3提高醫療設備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大型醫療檢測設備和高精尖精密儀器是衡量一所醫院綜合實力和醫療水平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因此,如何有效管理醫療設備和物流設備是醫院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醫院檢測儀器和設備都存在分布范圍廣、使用人員眾多、數量大的特點,精細化管理難度很大。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建立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全面、及時地掌握醫院各部門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在信息系統中建立資產卡片,對資產的購置、轉移、折舊、盤點、處置等信息及時記錄,使財務人員能及時掌握各部門固定資產使用情況。利用條碼技術和射頻識別(RFID)技術對資產卡片進行管理,減小錄入的工作量,提高盤點效率,保障會計信息數據的準確性。同時,運用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可對醫療設備建立設備臺賬,方便設備科對醫療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計量、巡檢等進行全程有效監督,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及安全管理水平。結合財務核算系統的收入及成本核算數據,可對單臺醫療設備的經濟效益情況進行分析,為醫院醫療設備的購置提供準確的論證依據。4.4有效提高醫療物資存貨的管理水平。醫院藥品、試劑、耗材存在數量眾多、使用范圍廣、周轉頻率高的特點,成為醫院內部控制的重點關注部分。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庫存管理系統,規范物資的請領、采購、倉儲、保管、領用、調撥等流程,并定期對每種物資的庫存進行實地盤點和賬目核對,如發現盤虧、盤盈現象,及時查明原因,并在上級主管部門和財務部門批準后及時調整賬目,以確保賬實一致[7]。對于重點管理的手術高值耗材,可引入條碼技術和RFID技術。如引入智能存儲貨柜,通過連接HIS系統和存貨管理系統,對高值耗材實行“實耗實銷”和全條碼管理,科室人員根據手術預約情況領用耗材,掃碼在HIS系統進行收費,耗材使用后自動核銷,自動進行出入庫記錄和存貨盤點等。

5信息化技術支持下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工作的措施

在信息化技術下,管理人員需要重視醫院內部控制工作,認識到醫院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需要通過信息化手段,在醫院的收入確認、支出審批、資金管控、合同管理、物流管控等多個環節實現“鎖扣”化管理,從而達到上一環節的工作沒有完成下一環節就不能操作的目標,避免出現差錯。通過合理規劃,以標準化、精細化、系統化理念為指導,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研發出適合醫院發展的信息化體系,發揮財務內部控制的作用,進而有效避免財務風險[8]。5.1加大監督力度。要明確劃分醫院內部各層次各板塊員工的權責,確保醫院能夠有序運轉。加強醫院財務內部控制管理,一方面需要監督內部采購審批流程,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對工作人員的監督力度。會計人員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屬于參與主體,若有徇私舞弊的情況出現,則會產生嚴重后果。為保障財務工作取得實效,一方面要通過使用電子信息技術來監督會計人員的工作,另一方面要設置財務內審機構,并保證內審人員可以秉承公開公正的原則開展工作。5.2增強防范風險理念。醫院開展財務風險管理工作,需要先樹立防范意識,讓醫院的員工了解財務風險防范內容,同時優化管理理念。醫院可根據自身運營狀況在內部設置管理部門和財務風險防范部門,配置專業人員做好市場調查和評估工作,按照醫院的狀況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財務管理部門和風險防范部門需要定期和領導進行溝通交流,共同找到環節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同時提出應對措施,將風險控制在萌芽階段[9]。5.3建立醫院運營信息化管理終端。在信息化管理初期,雖然能取得顯著成效,但仍存在各種問題,如收費環節私收漏收、財務管理缺少整體規劃、各科室數據難以共享等。因此,需要建立全面的醫院運行信息化管理終端,對醫院各運營業務系統,如采購、物流、資產、設備、后勤、科研、財務等,進行全面打通、綜合管理。同時,對管理人員的權限進行分類授權,采購人員、倉庫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的權限不能混合使用,不能以多種身份進入系統操作,采用日志管理限制登錄用戶多次刪改輸入信息,禁止非信息系統認可的外部人員操作系統等[10]。賦予相關管理人員查詢數據的權限,以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和決策效率。

參考文獻

[1]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EB/OL].(2012-11-29)[2020-04-23].

[2]戈昕,應亞珍.國家衛生計生委預算管理醫院完善財務內控機制的實踐、成效及其思考[J].中國醫院,2015,19(10):9-11.

[3]岳昆.新形勢下如何做好醫院財務管理工作[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9(12):127.

[4]胡毅.試析醫院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J].中國民商,2018(12):94,108.

[5]楊黎明.醫院財務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12):222-223.

[6]溫利軍,沈彤,萬振.對醫院信息集成平臺建設的幾點體會[J].醫療裝備,2014,27(7):19-21.

[7]陳睦,吳韜,李先鋒,等.醫院集成化信息平臺建設探析[J].中國醫院,2011,15(4):61-64.

[8]周文平.醫院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8(16):28.

[9]傅玉,王友俊,孫飛.基于HRP平臺的醫院合同管理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J].經濟研究導刊,2018(2):181-183.

[10]劉博,夏新,陳彥東.基于信息集成平臺的業務整合與數據共享方案[J].醫療衛生裝備,2013,34(7):46-48.

作者:魯成新 單位:云南昆鋼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