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道德力在城市的用途

時間:2022-12-31 10:07:00

導語:當代道德力在城市的用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代道德力在城市的用途

本文作者:謝忱工作單位: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體現了城市發展之于人們的重要意義,蘊含了城市發展的目標就是要提升城市品質。誠然,在現代社會衡量一座城市的品質離不開其它應該是一個自然環境優美、城市管理有序、城市道路暢通、城市安全系數高和社會關系和諧融洽的城市。第三,城市品質以彰顯人文精神為關鍵。高品質的城市有很多共同特征,如較好的經濟發展狀況、良好的環境和科學高效的城市管理等,但是彰顯其不同之處的還是城市的人文精神。城市人文精神是賦予城市魅力的關鍵,是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在提升城市品質的過程中,許多城市根據自身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發展定位,提煉出了自己獨特的城市精神。如,歷史名城南京提出“開明開放、博愛博雅、誠樸誠信、創業創新”;沿海開放城市大連提出“創造、創業、創世”;古典園林城市蘇州提出“剛柔相濟、包容開放、崇文重教、精細雅致”等。這些城市都是我國有魅力城市的代表,而提煉出的城市精神,正是反映了該城市的人文氣息和文化品位。城市品質是在人們為追尋美好生活,不斷建設和發展城市的過程中形成的,它以創造宜居環境為根本,以提高人文精神為關鍵,是城市發展層次的總體表現??梢哉f,城市品質是城市魅力的所在,是城市靈魂的根本所在,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就我國發展現狀而言,各個城市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上越來越重視城市品質的提升,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就是要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道德力通過作用于市民來推動城市的發展。

康德認為“德性就是意志的一種道德力量”[4],這句話隱含了道德力的概念。道德作為人的應然存在方式,是理性對人及其存在方式的反思性把握,是理性精神的產物,而道德力就是與人的行動有關的實踐理性。王小錫教授在《道德力與社會進步》一文中指出:道德力貫穿我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城市的發展離不開道德力[5]。具體而言,道德力包括主體對道德的內化和外顯的作用于社會的實踐活動,道德力提升城市品質主要是通過以上兩個功能起作用。首先,道德力內化為個體的自我約束力量,以“應然”的價值觀引導人們追求“善”的生活,具有規范、調節、導向作用[6]。道德力的規范調節作用,能對個體的各種失范行為和越軌行為進行約束。隨著現代城市的發展,人們的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從以往鄉土中國式的“熟人社會”慢慢轉變為“陌生人社會”。在這樣的社會境遇下,人與人之間總是懷著戒備心理,即使是出于道義的幫助也常常遭到受益者的質疑和誤解。誠如網上流行語“圍觀”所指的城市冷漠癥這種畸形現象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屢見不鮮,所以,從現實的社會關系出發,應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廣大群眾樹立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道德意識,培養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道德精神。其次,道德力外顯為社會實踐活動,以其美和善的道德行為吸引、感召并影響其他社會成員,具有磁場似的凝聚作用。在社會實踐中,當一個人或一個組織具有崇高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品質之時,其自身就會產生出一種美的魅力,這種魅力不僅震撼其他社會成員的心靈,而且使其他成員不由自主地產生欽佩之情。任何一個人都具有向善的愿望,也具有向善的能力,當主體以其崇高的人格、高尚道德品質表現在社會行為活動中時,其他人就會對其行為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判,并自覺地按照主體所昭示出的榜樣調整自己的行動。道德的這種影響作用,就像一個磁場感染著城市市民,促使其不斷提高道德水平。當這種影響形成規模效應時,城市市民整體道德水平相應得到提高,同時會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在全社會形成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奮進向上的新風尚。綜上,道德力在促進人自身的完善、提升城市品質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

道德力提升城市品質是從市民內在素質著手,打造和諧的有品位的城市,這是建設生態城市的題中之意,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道德力提升城市品質是一項系統而艱巨的工程,我們必須認識其重要性,全民參與,科學規劃、講求實效、勇于創新,以適應現代化城市發展的要求,滿足人們對提高生活質量的需求,實現人類更好地生活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