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老師道德的特點與層次
時間:2022-12-31 10:21:49
導語:淺議老師道德的特點與層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王晨霞工作單位:阜新高等??茖W校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層次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水平不是整齊劃一的,就像階梯一樣可以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具體來看包括謀生狀態、職業狀態和理想狀態三個層次。處于不同層次的教師在工作中的表現及對自身的要求是有差異的,當然,每個人所處的層次不是固定不變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層次是一個逐漸變化、在成長中不斷提升的過程,職業道德層次的提升需要教師自覺地加強職業道德學習并在教育教學活動不斷總結、反思以完善自我。(一)謀生狀態處于這一層次的教師把教育工作當成自己在社會中維持生存相對穩定的手段。這一層次的高校教師對自身的要求相對較低,不講究奉獻,能做到遵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按照學校的要求進行教學,基本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且不出問題,不觸犯道德底線即可。他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沒有太高的熱情,工作散漫,工作效率不高,對學生的要求也相對寬松。處于這一層次的教師關心的是謀生問題,關心自己的付出是否能得到等量的回報。工資、獎金的多少,職稱的高低,榮譽的得失等是他們最關心的。處于這一層次的教師,在工作中難以有較強的成就動機、責任心和奉獻精神。(二)職業狀態與前者相比,處于職業狀態的教師對自己的要求提高了,他們能夠較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工作具有較高的熱情,關愛學生,并謀求自身的專業發展。他們雖不能做到無私奉獻,渾然忘我,但工作認真負責,能盡職盡責干好自己分內的事情;業務上他們努力學習,刻苦鉆研,精益求精,不斷提升自身的素養,努力實現自我價值;在工作中有較強的成就動機、責任心、進取心。這一層次的教師關心的是自身的專業發展。(三)理想狀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最高層次是把教育當成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一個人自覺自愿的投入,是一個人一生的精神寄托,是一個人生命意義的體現。處于這一層次的教師在工作中把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而獻身作為一生的目標和追求。他們具有崇高的教育信仰,強烈的成就動機,高度的責任心、進取心;他們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以身作則,工作中不計較利益得失;他們渾然忘我,孜孜以求,勇于探索,精益求精,享受教育的幸福,體驗教育的愉悅;他們深深地愛著自己的教育事業和自己的學生,為了傳播知識,培育學生而辛勤耕耘,樂此不疲。他們已經把自己的整個身心與教育事業融為一體。
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層次的策略
(一)內化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具有自覺性和無私性的特點,因此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層次的關鍵不在于外在的監督,而在于自身思想認識的提升。對于高校教師自身而言,要提升職業道德修養不僅要接受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加強理論學習和研究,更要不斷領悟,努力將這些外在的職業道德規范轉化為內在需求,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識,提升職業道德層次,最終達到自律的理想狀態,樹立為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崇高理想。(二)踐行馬克思說過: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高校教師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必然要以實踐為基本途徑。教師只有通過社會實踐和教學實踐,積極投身于火熱的現實生活,才能不斷深化道德認識,培養道德情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和習慣。從另一個角度看,教師職業道德的示范性也決定了教師職業道德層次的提升必須以實踐為基礎。加里寧說過:“教師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鏡子里,外面有幾百雙精細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窺伺出教師優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不斷地盯著他?!笨梢哉f教師的思想、行為、作風和品質,每時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響學生,教師的言行比所教的理論更具有說服力。高校教師應在實踐中以身作則,在各個方面率先垂范,做學生的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三)根據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現狀提出切實可行的要求師德建設不能理想化,而應生活化。應結合教師實際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不斷進行師德建設的研究,選擇適合的、切實可行的教育形式與方法,并不斷完善教師職業道德的考核體系,樹立先進,鞭策后進。另外,不能對所有的教師搞一刀切,急于求成。要有層次性,應針對高校教師不同的師德水平現狀提出階梯性的要求,這樣才能逐漸引導教師樹立職業理想,不斷提升職業道德水平。(四)營造有利于教師職業道德水平提升的環境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素養一方面需要教師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有賴于良好社會環境的營造。只有在社會上營造出尊師重教的氛圍,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保證教師的基本生活需要,才能提升教師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才會促進他們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從而不斷追求更高的職業理想與境界。
- 上一篇:高校法學的道德探究
- 下一篇:思政課的道德建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