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好人”與公民道德建設研究
時間:2022-09-25 03:03:47
導語:“揚州好人”與公民道德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揚州好人”活動自2009年開展以來,已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活動體系,成為揚州市公民道德建設系列工程中的一大亮點?!皳P州好人”活動的道德價值在于其不僅是揚州市公民道德建設過程中的典范,也是傳承弘揚道德文化的載體。探究“揚州好人”現象背后的道德實質,分析“揚州好人”活動帶給公民道德建設的正面效應,借鑒“揚州好人”活動推動公民道德建設的具體經驗,深入思考“揚州好人”活動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的建議,可以對揚州的公民道德建設和城市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揚州好人;道德;公民道德建設
近年來,“揚州好人”一詞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最初,“揚州好人”是一群有著大愛、公德之心的道德模范,他們通過自己的平凡善舉讓“道德”二字變得真實。而今,“揚州好人”不僅是道德典范,還是道德形象與標志?!皳P州好人”身上所折射出的道德光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歷史延續,是揚州這座文化古城崇文尚德風氣的集中體現。
一、“揚州好人”活動實施的時代背景及現狀
(一)“揚州好人”活動實施的時代背景
自2001年《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以來,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中央文明辦秘書組于2008年組織開展首次“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推薦活動,當年有400名“身邊好人”榮登“中國好人榜”[1]。這種從身邊評議、推薦好人好事的方式很快就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并在全國各地迅速開展起來。在中央開展道德模范評選活動的大背景下,2009年,揚州市文明辦與揚州日報聯合開展了“推薦評議身邊好人”的活動。2010年,中共揚州市委宣傳部、揚州市文明辦、揚州日報社、揚州市廣電總臺聯合發出《關于在全市開展推薦、宣傳、學習、爭做“揚州好人”活動的通知》,在全市范圍內推薦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在“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先進典型和凡人善舉,其目的在于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和公民道德規范引領社會風尚,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二)“揚州好人”活動的實施現狀
“揚州好人”活動得到了揚州市各縣(市、區)、鄉(鎮)各級單位及廣大市民的響應。到目前為止,揚州市先后選樹“揚州好人”88名,其中81人榮登“江蘇好人榜”,48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在這些好人中,有18名當選全省道德模范、5名當選全國道德模范。經過六年多的發展,目前,“揚州好人”活動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活動體系。1.推薦“揚州好人”目前“揚州好人”活動的推薦渠道大致有以下幾種:(1)組織推薦各縣(市、區)委宣傳部、文明辦負責推薦當地的“揚州好人”,市級機關部門負責推薦本系統、本單位的“揚州好人”,市民觀察團、志愿者協會等團體負責推薦各類視察、志愿服務活動中的“揚州好人”,形成了一個由基層村組(社區)、鄉鎮、市縣到地市的逐級推薦網絡,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各級各類學校也都有專人落實此項工作。(2)媒體推薦揚州日報、揚州晚報、揚州時報、揚州電視臺、揚州廣播電臺等各類媒體刊登、播報好人推選活動信息,同時將好人推薦活動的聯系電話、電子郵箱、負責人及其聯系方式公布于眾,作為“揚州好人”活動的專項服務熱線。(3)市民推薦廣大市民成為推薦“揚州好人”的主力軍。他們自發形成市民觀察團,在生活中尋找、推薦“揚州好人”。2.宣傳“揚州好人”“揚州好人”活動借助各類宣傳媒體、陣地及平臺,構建了一個全方位的“揚州好人”宣傳網絡。(1)媒體宣傳“揚州好人”活動開展以來,揚州日報、揚州晚報、揚州時報、揚州電視臺、揚州廣播電臺、揚州文明網等市級新聞媒體分別開設了“揚州好人”專欄,對“揚州好人”的事跡進行報道,幾乎每兩天就會更新“揚州好人”專欄信息。隨著移動媒體的迅速興起及廣泛應用,“揚州好人”活動先后利用公交車車載電視、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活動宣傳。(2)陣地宣傳除了利用各類媒體報刊進行宣傳之外,各個村組(社區)、鄉鎮以及各級各類學校也成了集中宣傳“揚州好人”的主陣地。2010年以來,“揚州好人”先后走進基層單位、各大社區、鄉鎮、各類道德講堂甚至學校思想道德理論課課堂,持續不斷的好人事跡宣講,對市民的價值觀進行著潛移默化的正面引導。這種宣傳方式很快得到了許多基層單位、社區、學校的回應,社區、鄉鎮的“好人墻”、“好人街”、“好人館”紛紛出現,揚州大學還聘請“揚州好人”中的部分杰出代表作為本校的兼職輔導員,給大學生們上思想政治理論課。(3)活動宣傳揚州市先后組織了多次“揚州書畫家書畫揚州好人”活動、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會、全國道德模范故事匯、揚州好人(道德模范)報告會、揚州好人圖片展、揚州好人歌曲征集評選、編寫“身邊的感動”———揚州好人事跡匯編、揚州好人現象理論研討、十大“揚州好人”(道德模范)評選、“中國好人榜”月度投票等形式多樣的宣傳學習活動[2]。3.關愛“揚州好人”“揚州好人”是道德典范的同時也是普通人,他們行善舉、做好人不僅應得到社會的認可與頌揚,同時也應得到社會的關愛與保障。(1)關懷慰問從2014年春節開始,每一年春節,從市委、市政府領導到基層村鎮干部,都會探望“揚州好人”,為他們送上節日慰問金。團市委、婦聯,各區委區政府、鄉鎮黨委政府,社區、街道及各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每逢節假日都會上門慰問所在轄區、行業的“揚州好人”。(2)政策保障“揚州好人”中的大多數人來自社會基層,他們在堅持做好事成為道德典范的同時,也有自己的平凡工作與生活,也會遇到來自生活中的諸多困難,甚至遭遇生活的不幸。針對這類情況,揚州市文明委特別制訂了專門實施意見,對“揚州好人”中部分存在生活困難的群體進行幫扶,給好人們幫難解困,讓好人們不再有后顧之憂。同時,揚州市還建立見義勇為獎勵補償等相關機制,通過追認烈士、認定傷殘、晉升工資、住房優惠、醫療補助、戶口遷移、照顧子女入學等措施,褒獎好人,做到讓英雄流血不流淚[2]。(3)社會幫助除了政府的關愛與保障之外,多年來,揚州市募集的“見義勇為”基金始終排在江蘇省前列。
二、“揚州好人”現象背后的道德實質探究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對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做了以下20字的要求: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皳P州好人”以“助人為樂好、見義勇為好、誠實守信好、敬業奉獻好、孝老愛親好”5大類別作為推選類別。從這5個類別的劃分情況不難看出,這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要求內涵十分相近,在推薦、選樹、評議好人好事時,也是根據這5大類別進行。(一)大愛是“揚州好人”的道德本質特征縱觀歷年來的“揚州好人”,不難發現,這些好人之中的許多人是來自基層的草根。但他們用無私的大愛溫暖著身邊的弱勢群體、貧困學子、空巢老人、殘疾人等等。他們用大愛給揚州這座城市帶來了秀麗風景之外的另一道人文美景。(二)為善是“揚州好人”的道德行為實踐“揚州好人”中的“好”,即倫理學中的善[3]。好人事跡的背后其實是好人們一心向善、努力為善的道德實踐。他們的善舉是人們在遇到難事時的幫助與扶持,是遭遇生活變故時的“雪中送炭”,是合法權益在遭受侵害時的公正守護,是在平凡生活中默默無私的奉獻,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平凡瑣事,卻是市民接觸最頻繁、體會最深刻的事。(三)共鳴是“揚州好人”的道德情感方向“揚州好人”就像是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道德標桿,展示著好人的道德情操,體現著好人的人格魅力[4]。而這些高尚的道德情操、美好的人格魅力則在整個揚州城迅速刮起了一股道德新風,市民在頌揚好人好事的同時,也在一遍一遍地喚醒自己的道德心。(四)同行是“揚州好人”的道德終極目標“揚州好人”并不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其道德標桿作用使一個好人能帶出一批好人,形成“揚州好人”群像。好人身上的平民性與生活性拉近了好人與廣大市民之間的距離,“揚州好人”活動讓廣大市民們知道,好人并不等同于圣人,好人做的好事來源于平凡的生活,每一個人都可以因為自己的平凡善舉成為好人。因此,“揚州好人”活動的最終目的并不局限于造就某個好人、某些好人,而是希望借助“揚州好人”這個公民道德建設活動,將市民心中的道德意識轉化為道德實踐,引領越來越多的市民成為“揚州好人”,彼此攜手同行,將整個城市的公民道德水準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三、“揚州好人”活動的正面效應
公民道德建設的最終目的是人人具有道德觀念意識,并且能轉化為自身的道德行為實踐。因此,社會個體的道德構建是一座城市乃至整個國家公民道德建設的基石。只有基石牢靠,公民道德建設體系才會穩固。除此之外,社會個體的道德構建還具有強烈的道德感染力和輻射力,從而帶來更多正面效應。
(一)示范效應
“揚州好人”在帶給廣大市民感動的同時,也在整個城市公民道德建設中起到了道德標桿的作用。通過“揚州好人”活動的宣傳,“揚州好人”得到社會認可與褒獎,使廣大市民進一步意識到社會的主流道德觀念。而一個社會倡導什么、宣傳什么、善待什么,身處社會之中的民眾就流行什么、學習什么、追尋什么[5]。好人們的存在就如同一本本鮮活的“道德教科書”,給市民們樹立了行善、為善的道德標準。好人們的平凡善舉帶來的示范效應,使得越來越多的市民崇德向善,積極進行道德行為實踐。
(二)森林效應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從一群人到一城人,‘揚州好人’形成了城市文明建設的‘森林效應’?!保?]在“揚州好人”活動的影響下,揚州市的志愿者人數大幅增加,志愿者隊伍迅速擴大。短短幾年內,揚州市的各類志愿者服務隊超過1000支,總人數超過27萬。這其中,不乏一些社會影響較大的志愿者隊伍:如揚州的“紅馬甲”義工隊,這支義工隊從最初的3人發展到三千余人,隊伍不斷壯大,志愿者來自各行各業?!耙恢Κ毿悴皇谴?,百花齊放春滿園”,從“個體”到“群體”,再到“團體”,“揚州好人”如一股清流,帶動了身邊更多人通過自己的凡人善舉給城市的道德建設做出貢獻。
(三)品牌效應
“揚州好人”推選活動的開展不僅在廣大市民中產生了強烈反響,也得到了上級組織及國內多家知名媒體的關注。從2010年開始,中央文明辦曾多次來到揚州進行采風,以座談會、專題報告等形式對“揚州好人”現象進行深度剖析。中國文明網多次報道“揚州好人”的事跡,并于2010年以《大愛之城塑好人群像》為題對“揚州好人”進行系列報道。央視“道德觀察”攝制組五下揚州,專題拍攝了近20位“揚州好人”的故事。“揚州好人”為《道德觀察》欄目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好人故事占據了該欄目全年好人道德典型事跡報道量的1/20[7]。經過多年的推廣,“揚州好人”好似揚州這座城市的道德名片,向人們展示著揚州這座文化古城對于道德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四、“揚州好人”活動的具體經驗
(一)開展“揚州好人”活動,市民參與是基礎
“揚州好人”活動之所以能夠持續發展至今,離不開廣大市民對于此項活動的認可與參與。從“揚州好人”活動開始,廣大市民就對此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社會反響十分強烈。此外,推薦好人的工作中,由廣大市民代表組成的市民觀察團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市民觀察團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涉及范圍廣、年齡層次豐富,往往能掌握第一手的好人事跡材料。在廣大市民的積極參與和努力之下,好人事跡資料愈發豐富,而且這些好人好事來源于廣大市民的生活,顯得更有說服力。
(二)開展“揚州好人”活動,形式多樣是助力
“揚州好人”活動開展過程中,形式多樣是一個十分明顯的特征:推薦形式多樣使得“揚州好人”活動得以在最大范圍內開展;宣傳形式多樣使得“揚州好人”活動得到最廣泛的宣傳,社會效應進一步放大;關愛形式多樣使得好人們在各方面都感受到自己的平凡善舉得到的認可與關懷。尤其是在宣傳方面,除了一些固定的宣傳渠道,“揚州好人”活動還多次借助專題報告會、理論研討會、道德講堂、圖片展、歌曲征集等系列活動以及各類文藝作品如音樂劇、小品、評話、電影等進行宣傳。這些系列活動及文藝作品的宣傳,使“揚州好人”活動已不再是具有單一目的性的道德模范推選活動,而成了一項既具有理論基礎又具有實踐意義的公民道德建設工程。
(三)開展“揚州好人”活動,機制健全是根本
短短六年多,“揚州好人”活動已成為揚州市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的一大亮點,這得益于“揚州好人”健全的活動機制。1.層次清晰、分工明確的推薦機制推薦“好人”的工作從基層開始,逐層逐級,分工明確,確?!皳P州好人”活動的推薦工作落到實處。此外,推薦工作還借助各類媒體的力量,通過媒體力量的介入,使“揚州好人”推選活動迅速為廣大市民知曉,進而使廣大市民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2.平臺權威、手段多樣的宣傳機制“揚州好人”活動之所以得到社會廣泛的認可與支持,除了活動本身具有的社會意義之外,離不開“揚州好人”活動全方位、多渠道的宣傳工作。從權威媒體、專題網站、微信公眾號平臺到各類企事業單位、社區(街道)、學校等陣地,“揚州好人”活動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手段進行宣傳。一方面,宣傳平臺的權威性確保了好人事跡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另一方面,宣傳平臺及陣地受眾面廣,連續性強,很容易讓廣大市民持續獲得“揚州好人”活動的資訊。通過這樣的宣傳機制,“揚州好人”活動得以持續地進行,由此帶來的社會效應不斷放大。3.關懷備至、幫難解困的保障機制長期以來,“好人有好報”一直是社會主流的道德導向,正是受到這種道德導向的指引,人們自覺在日常生活中常懷善心,常做善事。從現實角度看,好人做好事,社會更應該對好人從社會輿論、社會環境、社會制度等方面給予充分的保障,讓好人做好事沒有后顧之憂,不會因為種種原因而不敢、不愿做好人、行善事。因此,揚州市委、市政府在“揚州好人”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逐漸構建起一套保障機制,讓“好人有好報”,這也是“揚州好人”活動能夠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五、“揚州好人”活動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揚州好人”推選活動開展至今,已有數年。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放大“揚州好人”社會效應,勢必會給公民道德建設工作帶來更多積極的影響。
(一)順應信息時代的潮流
近一兩年來,“揚州好人”活動在開展過程中,除利用傳統的宣傳手段外,已開始嘗試借助一些信息化手段進行宣傳推廣,如“最美揚州人”微信公眾號的創立。這種及時、便捷的信息化手段,具有十分積極的推廣作用。然而,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應不止步于此。從目前揚州文明網、“最美揚州人”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公布的信息看,有關“揚州好人”的信息尚未形成具有一定邏輯體系的資料庫。因此,形成“揚州好人”的資料庫,并通過信息化手段加以處理,全民共享,這對進一步擴大“揚州好人”活動的影響,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將會起到更加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爭取法制化的保障
“揚州好人”活動作為揚州市公民道德建設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活動,其實質仍依賴于社會個體道德自律意識的喚醒與強化,在好人好事的強烈感召下,勢必會有更多的道德主體進行道德實踐。然而,這部分道德主體的道德實踐往往缺乏持續性。因此,推進公民道德建設,需要使道德主體的道德實踐具有持續性、形成常態化。從近年來“揚州好人”推選活動開展情況來看,盡管已構建起從推選、宣傳到保障的一套較為完整的機制,以確?!皳P州好人”活動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但從推進整個公民道德建設體系這一角度來看,應努力將一些有效的機制法制化,從法制層面給予公民道德建設活動更牢固的保障。
(三)獲得理論界的支持
目前,從《中國知網》學術期刊數據庫所擁有的資源看,涉及到關于“揚州好人”主題的文章共計64篇,其中從學術理論角度對其進行研究的只有4篇。因此,針對“揚州好人”活動的理論研究還有待進一步加強,這對于“揚州好人”活動的持續開展及進一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金晶 單位:江海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黃明理,姜迎春,郭榛樹.論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經驗、面臨的挑戰與應對[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2):3-11.
[2]揚州文明網.揚州建機制樹品牌推進好人工程建設使“好人風景”賞不盡[EB/OL].(2003-12-06)[2017-02-10].www.wenming.cn/ddmf-296/sd/201312/t20131206-1633715.shtml.
[3]吳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揚州好人現象[J].金田,2013(9):341-343.
[4]丁新伯,崔道峰.揚州好人的時代特征[N].揚州日報,2010-10-07(B03).
[5]胡儉.揚州率先構建城市榮譽體系,放大“揚州好人”效應:一群好人,滿城春風[N].揚州日報,2014-04-22(A01).
[6]袁翔,拾景炎.“揚州好人”,文明的“森林效應”[N].光明日報,2012-02-13(011).
[7]李享,胡儉.揚州好人:文明創建新標桿[N].揚州日報,2011-06-21(A01).
- 上一篇:師德建設對未成年人道德建設的啟示
- 下一篇:大學生道德教育改革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