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構建
時間:2022-08-19 04:57:35
導語: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一直是我國保持政治清明的重要任務,在黨建工作中全面提升黨政領導干部的道德素質水平是充分落實政治責任的必經路徑。本文對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的必要性進行了介紹,并立足于當前黨政領導干部建設工作的開展現狀,對角色目標定位與長效機制構建的原則進行了分析,立足于此,對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中的角色目標定位方向和長效機制構建對策進行了具體探討。
關鍵詞: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角色目標定位;長效機制
長期以來,我國對黨建工作進行了高度重視,積極地創新了黨建工作形式,更新了黨建工作內容,切實地保證了我國建設水平和政治管理水平的穩定性增長。在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過程中角色目標定位與長效機制的構建,直接影響著國家建設中黨政領導干部政治擔當和政治責任的充分具備,因此,必須在黨建工作中對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工作進行高度重視,制定嚴格的領導干部培養機制和監督管理機制。
1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必要性
為了全面促進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實現黨政領導干部管理水平穩步提升,培養具有國家責任感和全局政治視野、較高政治風險防范能力的優秀領導人才,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2019-2023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為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中的角色目標定位和長效機制的構建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發展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對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進行了高度關注和重點強調,黨政領導干部是黨建工作的“關鍵少數”,與我國的長期發展和健康政治環境的維護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無數歷史事件說明,一個政黨和一個國家的黨政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效果和道德建設效果,是決定該政黨和國家興存衰亡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面對復雜的國際政治環境和我國的建設發展規劃,充分強化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至關重要。只有堅定不移地培養具有較高政治站位、歷史眼光、理論思維、大局觀念、知識素養的高水平、高素質黨政領導干部人才,才能夠持續推動黨的建設工作,切實保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工作穩步開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建設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中角色目標定位與長效機制構建原則
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中,角色目標定位與長效機制構建是保證我國持續擁有高水平、高素質的黨政領導人才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長期保持憂患意識,有效地踐行斗爭精神,充分正視當前的政治形勢、國際形勢,應對相關風險挑戰,保證我國長治久安,社會和諧發展的必經路徑。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中角色目標定位與長效機制構建必須嚴格遵循相關原則,以下對其進行介紹:2.1制度性原則。在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中,充分明確黨政領導干部的角色目標定位并構建長效機制,與我國政治格局的持續建設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當前我國為了強化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和人才培養效果,陸續頒布了一系列的新型政策和法規,如《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條例》等,充分規范了黨政領導干部的培養和黨政領導干部管理的相關內容。這一內容與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具有密切聯系,只有嚴格滿足制度和規定中的相關要求,才能夠保證在省部級、地廳級、縣處級、鄉鎮級和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的管理過程中具備正確的管理方向和道德建設標準。2.2原則性原則。當前我國正處于國家建設和政治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過程中,必須嚴格把控道德建設底線,設定明確的道德建設標準和道德建設任務,從而使角色目標定位和長效機制的構建能夠切實有效地培養知行一致、超越自我、善于實踐、心懷群眾的優秀黨政領導干部。
3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中角色目標定位方向
3.1道德教化者與道德楷模。對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進行了高度關注,同時也反復強調了領導干部道德建設與黨風、國家興衰存亡之間的密切聯系,在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的角色目標定位過程中,必須深刻認識到加強黨政領導班子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密切聯系,通過深入開展教育工作和監督管理工作,切實地改進和加強當前黨政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避免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诖?,在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過程中應將角色目標定位方向之一確定為道德教化者和道德楷模。就道德教化者而言,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中要將干部培養成為具有較高道德素質水平、政治擔當,能夠按照我國的發展要求和國家的建設規劃,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道德教育、素質教育,心系群眾,切實地提升國民道德素質水平的干部,將道德建設作為國家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任務,同時也要求黨政領導干部嚴格堅守道德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為我國廣大人民群眾道德素質水平的提升,建立明確的發展方向;就道德楷模而言,黨政領導干部自身必須具備優良的政治素養和道德素養,嚴格規范自身行為,成為人民群眾學習的道德示范者。3.2法制社會建設者與言傳身教者。法制是保障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而法制社會的建設則是促進我國持續發展和保持生機活力的必經路徑。在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中,應將角色定位之一確定為法制社會的建設者和言傳身教者。就法治社會建設者而言,我國對黨政領導干部的考核選拔進行了高度關注和嚴格要求,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黨政領導干部應該具有強烈的政治責任心和革命事業心,堅持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對標對表,同時還應該具有優良的理論思維和歷史眼光、豐富的知識素養和法治基礎,能夠切實分析當前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法制社會建設需求,立足于我國的建設規劃和發展規劃,找準政治方向,堅定政治立場,明確政治態度,應用明確的法治社會建設思維,為法治社會的建設貢獻力量。就言傳身教者而言,在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中,黨政領導干部本身要具備優良的法制意識和法制基礎,同時能夠時時刻刻以法律制度為基本遵循,嚴格規范自身行為,成為法律的執行者和法律的踐行者。
4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中長效機制構建對策
4.1領導干部培養制度?!?019-2023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對加強領導干部隊伍建設進行了重點強調和有效規范,切實地表現出了當前我國對黨政領導干部培養的高度重視,同時也進一步深化了黨政領導干部的教育目的,將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放在了黨建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在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的長效機制構建上,應該建立規范性和具有較高可落實性的黨政領導干部培養制度。提出:“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持之以恒加強和改進作風,做好為基層減負的工作,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此指導下,我國應該在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過程中,針對性地調整領導干部培養方向和領導干部培養內容,添加黨政領導干部道德素質和角色定位內容,進一步實現黨政領導干部道德素質水平的有效提升,讓黨政領導干部具有較高的斗爭精神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政治責任意識,為我國政治環境的持續建設和政治道路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4.2監督約束機制。在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的長效機制構建中,應該建立監督約束機制,對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道德建設的主要過程以及黨政領導干部在發展過程中和成長過程中的心態變化和行為模式進行有效管理。約束監督機制的構建必須嚴格地滿足《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中的相關要求,嚴格符合黨的條件,通過詳細、明確的監督約束標準,對黨政領導干部的道德素質水平和角色定位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和具體研究。培養黨政領導干部深度掌握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并能夠在實際的工作中嚴格堅持道德底線和政治站位,深入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憑借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理念,堅定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在監督約束機制的建設過程中,必須能夠切實地貼近當前我國的政治環境和黨政領導干部培養選拔現狀,從而培養知行一致、超越自我、善于實踐、心懷群眾的優秀黨政領導干部。4.3長效教育機制。為了規范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黨政領導干部隊伍,各地區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黨內法規和國家有關法律,結合實際環境,制定了針對性較高的黨政領導管干部管理規范。在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中長效機制構建上應該有效地建立長效教育機制,長效教育機制是保證黨政領導干部持續學習,深入學習,切實具備優秀道德素質、心懷群眾的重要基礎。在長效教育機制的建立過程中,應該嚴格遵循黨的干部路線方針和相關政策,同時,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歸定》等黨內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幫助黨政領導干部建立明確的責任意識和優良、正確的工作體系,積極創新黨建工作形式,將長效教育機制與黨建工作進行有機融合,不斷地更新教育內容,按照我國的基本國情、發展規劃以及我國對黨政領導干部道德素質建設的主要要求,制定明確的教育標準,規范受教育干部群體,切實保證教育效果。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正處于政治環境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新時期進行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至關重要。為保證黨的干部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防止用人失察失誤,應該在黨政領導干部道德素質建設過程中,充分明確角色定位方向,并通過制定和優化領導干部培養制度、監督約束制度、長效教育制度,實現黨政領導干部培養工作的持續推進。
參考文獻:
[1]周四選.新時代黨政干部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州學刊,2019(10):19-24.
[2]趙鳳偉.修身觀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19.
[3]葛蕾蕾.黨政干部“德”的考核困境與對策[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8(2):75-77.
[4]彭慧,吉強.淺議儒家思想與黨政干部的道德修養[J].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5(1):69-74.
[5]徐健,吳長春.論黨政干部政德建設路徑[J].理論與改革,2014(4):61-63.
作者:張艷 單位:長治市委黨校黨史教研室
- 上一篇:會計職業道德誠信問題探析
- 下一篇:企業道德建設的困境與破解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