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論文

時間:2022-04-07 04:09:33

導語: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論文

一、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職業道德既是指從事一定職業職業的人在職業生活中應當具有的有某種職業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為準則。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個人基于特定職業要求、原則、規范基礎上所形成的對待自己職業的相對穩定的價值觀念和態度。職業道德教育是以職業道德為內容的培育過程,它既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基本道德知識、社會公德、道德原則內容的傳授,更要注重在實踐的過程中讓學生形成一套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念和態度。在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均強調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可見職業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職業院校學生發展的素質。

二、加強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緊迫性

由于高職院校職業性、技能型、應用性的特點,使得在高職院校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尤為重要。加之當前巨大的就業壓力,與高職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現狀嚴峻,已經為我們的素質教育敲響警鐘。

(一)高職學生職業道德素質明顯欠缺

職業道德素質是高職大學生道德素質的核心內容。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高職大學生基本都能認識到職業道德素質對將來他們職業生涯的發展有重要影響,都充分認可職業道德的價值,但于此同時由于自律性不強導致他們職業道德素質明顯欠缺。具體表現在職業道德認知水平較高,但職業道德行為能力較差。在《高職大學生道德素質及能力情況調查問卷》中顯示,89.6%的學生表示,職業道德對于他們今后的職業發展很重要;92%的學生反對執業過程當中的不誠信、不敬業。說明學生還是很欽佩和贊賞職業過程當中高尚的職業道德人格的。但目前的高職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個性突出、棱角分明,通常以自我為中心,在具體的職業道德價值選擇上采取雙重標準,例如在《高職大學生素質及能力情況調查問卷》中顯示78.6%的學生面對同事的緊急情景,作為局外人不會施以援手;23%的高職學生與周圍的同事不合作;45%的高職學生只有在領導要求下才與同事進行合作,這導致他們缺乏團結、協作、奉獻的職業道德精神。作為90后的獨生子女,他們沒有遭受過挫折和困難,也因此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在《高職大學生素質及能力情況調查問卷》中顯示35%的高職學生在工作需要時不愿意加班加點完成工作、21%的高職學生只是偶爾會把工作中涉及的方法和資料與同事分享。此外,當代高職大學生不喜束縛,大多向往無拘無束的做事節奏,因此缺乏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在《用人單位對高職大學生的素質及能力要求情況調查問卷》中顯示89%的用人單位認為高職大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弱這樣的個性特征往往不被用人單位接受和喜歡。

(二)用人單位對學生職業道德的要求明顯提高

目前,職業院校學生面臨激烈的就業競爭,解決好他們的就業不僅是社會問題,更是職業院校的責任。大量調查研究發現,職工的職業道德素質已成為企業文化發展的核心要素,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把職工的職業道德素質作為衡量員工職業素質高低的核心要素。因此,現代企業把員工職業道德素質作為聘用和辭退員工的首要考核條件。在《用人單位對晉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素質要求調查問卷》中,就“高職院校學生亟待加強哪方面素質”問題,大約45%的企業選擇了“職業道德”。當前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是職業人才,其中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職業技術,二是職業道德。所以職業道德是高職學生從業的資本。但在我們對企業的了解和調查中,發現許多企業反映職業學校畢業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職業道德。例如:職業紀律較差,如遲到早退、違反規程;缺乏責任意識,如工作馬虎、不負責任;勞動不誠實,如以次充好、偷工減料;不肯吃苦耐勞,如“干一行怨一行”而頻繁“跳槽”等,這些都是缺乏良好職業道德的表現。綜合以上兩方面,在人才素質要求不斷提高的形勢下,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對滿足社會需求和學生自身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三、從思政實踐教學入手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素質培養與實踐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思政教育中的優良道德品質教育、正確價值觀教育、誠實守信教育等是形成良好職業道德的基礎?;谒颊n與職業道德教育之間的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配合的關系,所以教育工作者因努力發揮好思政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在思政實踐教學中加強高職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

(一)在思政課實踐教學中進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職業道德的養成不是簡單地說教,它需要在職業道德的訓練和職業道德實踐的過程中才能得以實現。思政實踐教學的形式使學生有機會在參與實踐的同時進一步感悟、體會了解職業道德的理論知識和它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們發現實踐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的態度,還會使學生在參加實踐的過程中熟悉理論知識。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表示開展實踐教學能提高他們對思政理論知識的認同感,并樂意參與其中。因此思政課實踐教學能提高思政課對學生職業道德培養的有效性。

(二)在思政實踐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方法

1、改革思政實踐教學課程方案,以職業道德教育為主線,以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要求為平臺,搭建不同專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方案。由于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重要組成部分和現代企業招聘員工必備的素質,所以在思政實踐教學中應該設計以職業道德教育為主線的課程方案,把職業道德教育放在思政教育的極為重要的地位上。在思政教育中的優良道德品質教育、正確價值觀教育、誠實守信教育等內容是形成良好職業道德的基礎,所以在思政實踐教學中,要搭建以上訴內容核心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要求為平臺即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不僅繼承了傳統職業道德的優秀成分,還體現了社會主義職業的基本特征,因此它是所有高職院校學生因具備的基本職業道德素質。高職院校的主要特征就是職業性,因此要結合不同專業的實際要求,以大學生將來的職業崗位需求為依據搭建不同專業職業道德教育的課程方案。有針對性地引導,提高思政實踐教學的實效性。以晉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會計專業要開展以“不做假賬”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教育;旅游專業要開展以“服務大眾”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教育;計算機專業要開展以“創新嚴謹”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教育;制藥專業要開展以“及時、優質、高效”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教育;汽車維修專業要開展以“專研業務”為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教育。只有將不同專業職業道德教育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要求相結合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培養出了解本職工作、熱愛本職工作、專研本職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

2、整合思政實踐教學內容,以專業職業道德要求為實踐教學內容的依據,進行模塊化教學。例如,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中,以職業道德為內核,把實踐教學內容劃分為若干模塊,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道德教育??梢栽O計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內容相銜接的職業道德素質教育實踐模塊。(如下表)這樣不僅可以將實踐內容與課程內容有機融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還可以在思政實踐教學中強化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開展系統的職業道德教育。

3、以專業實踐為平臺,實現職業道德教育在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專業化。高職教育的一大特點就是將專業實踐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將專業理論和生產實際相結合,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專業實踐,是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升大學生職業素養的最有效途徑。職業院校學生職業道德養成只有在職業道德規范理論學習下,在專業環境熏陶和道德實踐中才能得以形成,并最終發揮作用。所以在思政實踐教學中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要充分利用專業實踐,在專業實踐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職業道德、感悟職業道德、踐行職業道德、提升職業素養。讓學生在真實的職業體驗中,感受職業道德的重要性,體會從業精神的內涵。

4、多舉措并舉,以多種教學手段夯實職業道德教育思政實踐教學的土壤。在思政實踐教學中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要發揮多種教育手段,運用多樣教學資源,把枯燥的知識趣味化,促使學生更自覺地融入職業角色,踐行職業道德。例如:可以開展職業道德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演講比賽;可以聘請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涌現的勞動模范或我院優秀畢業生進行以職業道德教育為主題的專題講座;可以組織學生設立以宣傳職業道德、提升職業素質為主要目標的大學生就業社團;可以精心設計學生互助和為校園、社會獻愛心的服務活動;還可以走出校門帶領學生去各行各業了解參觀,讓學生了解各行業不同的職業道德要求。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錘煉了學生愛崗敬業的思想品質和團結、向上、自強的奮斗精神。

總之,高職大學生職業道德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自然形成的,它要求我們職業院校的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重視起來,采取多渠道、多舉措,有目的、有意識、有方法的培養起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

作者:白鴻萍單位:晉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