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倫關系道德教育本質分析

時間:2022-11-13 03:17:16

導語:人倫關系道德教育本質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倫關系道德教育本質分析

德育教育是當今中國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道德教育也被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然而,道德教育之本質究竟是什么呢?

一、道德教育本質之人倫關系基礎

《論語》“言中倫包注:倫,道也,理也。”按粗言之曰道,精言之曰理。凡注家訓倫為理者,皆與訓道無二?!庇纱丝梢姡皞悺背似湓嫉臄盗吭~用法之外,還有兩種含義:其一,是指不同輩分、同類事物之間的次第、順序或秩序關系;其二,可以等同于道和理。這里我們不難看出,所謂“倫理”就是基于諸多“倫”之關系所應遵循的“道理”或“理由”,換句話說,人與人之間存在著諸多的關系,為什么會有這樣關系的存在?為什么這樣的關系要遵循相應的道理?理由又是什么?通過思考這些問題就會發現,“倫理”亦即“人倫之理”,其具體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我們這里所說的“人倫關系”。道德教育離不開人,道德教育其實就是“人的教育”,只有人倫關系視閾下來看道德教育才有意義,反過來,道德教育只有圍繞人倫關系才有價值。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據在于人具有理性,在于人具有自由意志,在于人具有德性;正是因為人之根本本質在于自由意志,才使得道德教育具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這就告訴我們,在道德教育實踐中,不能脫離“人”(或者說“人倫關系”),這是道德教育之前提,也是基礎。因此,我們在開展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對“明人倫”的考察,道德教育之根本在于人本身,在于人之德性。

二、基于人倫關系之道德教育實踐途徑

中國傳統人倫關系以“仁”為核心,即“仁者愛人”——一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韓愈在《原道》中提出了“博愛之為仁”的哲學命題,宋明理學家更強調“仁”的形而上學性,認為“心譬如谷種,生人之理便是仁也”“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發端處;抽芽然后發干,發干然后生枝生葉,然后是生生不息……父子兄弟之愛,便是人心生意發端處,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愛物,便是發干生枝生葉”。由此可以看出,實現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既要提高自身修養,又要幫助他人提高德性素養,也就是既要“獨善其身”,亦要“兼濟天下”?!蔼毶破渖怼迸c“兼濟天下”的相統一,不僅反映了“人”與“人倫”之相統一關系,也反映了“倫序”與“倫(人)理”之相統一關系。由“倫”及“理”,由“理”及“道”,由“道”及“德”,因為客觀存在各種各樣的“人倫關系”,因此需要相應的“理”來加以規范和引導;各種各樣的“理”聚合而形成“道”,最終“道”內化于“人”即“德”。由此可以看出,“倫-理-道-德”之間既具有特殊性,更具有緊密的聯系;特別是“道”與“德”(“道德”)應建立于“倫”與“理”(“倫理”)之基礎上,“倫”與“理”或“倫理”才是基礎,才是根本。具體說來,道德教育本質在于“人”,在于人倫關系之“人倫之理”,如何開展實踐道德教育,應該回到其本質,回到其根本。究其根本,道德教育本質和道德教育實則體現著“形而上”與“形而下”的相統一。一方面,基于人倫關系之道德教育應注重對人倫之理的關懷。我們講道德教育,不應只是教予受教育者道德如何重要或如何做一個有道德之人,更關鍵的應該在于教予受教育者為什么要遵守道德、為什么要做一個有道德之人。僅僅知道或了解事物的表面現象是遠遠不夠的,究其原因洞悉本質才是最根本的途徑。正如康德那句“璀璨星空在我頭頂,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意志所具有的自身是自身的法則的特性”,也就是說,使某事成為自身的準則,是人性深處對道德和倫理精神的切身感悟?;诖?,道德教育離不開人的意志自由、自律,道德自律是關鍵、是核心,這就要求我們要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從自身做起,積極通過道德實踐培養高尚道德人格,培養獨立的、自覺的道德判斷選擇能力,在道德實踐的過程中自我約束、自我提升。另一方面,基于人倫關系之道德教育應處理好自律與他律的關系,處理好目的與手段的關系。在道德教育過程中,道德教育不只是目的,其真正的目的在于“人”,提高人的道德素質是目的;同時,道德教育也不只是手段,提高人的道德素質根本在于人自身、在于人之自由意志。道德教育教會我們“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所謂“應當”就是“人之理”(“人倫之理”)。“應當”是道德哲學(倫理學)的重要范疇,如何做人做事,其實就是做“應當之事”,成為“應當之人”?!皯敗钡囊髞碜杂诘赖侣?,道德律是理性自我立法的結果,于是理性的命令被具有理性的人所遵從。“職責不會要求任何我們做不到的事情”,“當道德法則命令我們應當成為更好的人時,就會不可避免地得出我們必定能夠成為更好的”,“我們應當與它(我們的性向)相一致;結果就是我們必須能夠這樣做?!?/p>

綜上所述,道德教育之本質應回到人倫關系之基礎中,道德離不開倫理,道德教育離不開人?;谌藗愱P系之道德教育的路徑,既要重視道德主體自身的道德自律,又要處理好自律與他律、目的與手段之關系,堅持做“應當做之事”,成為“應當成為之人”。

作者:甄真 單位: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