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的師德建設
時間:2022-04-18 02:57:29
導語:中小學教師的師德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建立制度
(一)抓好機制建設
加強師德建設不應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建立完善的機制和體系,并認真貫徹執行。一要貫徹師德“一票否決制”。認真執行《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師德八條》等法律和規范約束教師的行為。二要建立教師學習體系。加強學習是教師現階段的主要任務,通過不斷的學習,以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教學技能,同時也包括師德方面的學習,應該把師德放在首位進行強化。三要建立師德評價體系。把師德方面的表現納入教師教育教學工作進行評價,并占有相應的分數,讓師德建設與人事制度結合起來,作為工作安排和提拔領導干部的基本依據。教師師德建設的同時,還要建立學生評價教師、家長評價體系。
(二)加強常規管理
教育教學的工作的順利進行,主要是常規管理的效果,同樣師德建設也是在學校常規管理之中。為了把這項工作做好、做細,就必須將師德工作進行常規管理,深入研究,提升實效。首先,摒棄重智輕德的舊作風:只重視教學質量,而不重視師德建設;只重考試成績,忽視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對師德建設工作,還有部分學校認識不夠,管理不科學,阻礙了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工作效率提升。其次,強化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監督。教師的何種行為是違規的,我們沒有明確告知學生、家長和社會,因此社會各界對教學的行為不能進行有效的監督。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可以利用校訊通或開家長會時利用學校廣播告知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讓社會各界來監督教師。再次,做好教師的學習、反思、修身工作。由于缺乏學習,抵制不住市場經濟帶來的不良因素的誘惑。要鼓勵教師學習新教材、新教法、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師的知識體系和教法。提升教師的法律意識,認真學習有關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規,尊重學生人格,不體罰、傷害學生。最后,為教師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適量的工作量,可以給教師留出更多的時間,來完成自身的學習,提升教師的素養和素質。創造一個愉悅的工作環境,一個身處快樂中的人更容易關愛他人,樂于給他人帶來快樂,這是師愛的溫床。
(三)建立監管機制
各學??梢詷嫿ㄒ粋€完善的師德監控網,對教師的師德情況進行監控。暢通渠道,讓社會參與到學校教師的師德建設中來。學生會、家長會,向學生和家長公布師德師風舉報內容、舉報電話,并要定期開展跟蹤督辦檢查工作。同時要強化政治理論學習、開展形勢政策教育、豐富政治理論學習方式,特別是要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思想教育引導。
二、堅定信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教師要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這意味著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已經不只是個人的意愿、個人的行為,而是全社會對教師的共同要求;同時也意味著這已經是教師群體的共同意志。
(一)注重學習和實踐
認真學習黨和國家制定的關于教育教學的各項方針政策,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遵守法律法規,約束、規范自己的行為,處處以大局為重。學習身邊教師的典型事跡。“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的先進事跡,充分展示了一名教師的高尚道德情操,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人民教師的神圣和偉大,詮釋了人間大愛精神,更是我們教師學習的典范。
(二)實際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
始終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態,每天精神飽滿地投入工作,把自己看作既是普通人,又是教育者。待人接物講究文明禮貌,與同事和睦相處,積極完成上級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響學生,以德育人,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三、爭做表率
在實際工作中,愛崗敬業,樹立遠大職業理想。教師只有把職業提升為事業,樹立高尚的職業理想,才會在平凡而崇高的教書育人中取得非凡的成就。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精神的重要內容,既是教師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和職業責任的具體體現,也是教師實現自身價值,追求人生幸福的最現實、可靠的途徑。教師在實際的工作中都要爭做表率,才能算是愛崗敬業,實現自己的價值。表率之一主要是表現外在的美。教師的穿著打扮要樸實、大方。教師的外表影響學生的審美觀點,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和穿著習慣。教師的言談舉止要機智、靈活、穩重、幽默,給學生留下美好形象,引導學生健康成長。表率之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內在的素養。身教重于言教,教師一直是學生的榜樣,教師的素養同時也影響到學生的德行。教師的內在素養的表率作用包括:在知識方面,做為學生求知、進步的榜樣;在生活和習慣方面,教師是學生的方向和指南;在為人處世方面,教師是學生良師益友和知己。教師只有尊重學生,充分了解學生,才能走進學生,和學生成為真心的朋友,這樣才能利于教學的實施。
四、心系學生
對學生開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為他們成為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公民打下堅實基礎,是新時期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課題。在當前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這對學生的思想認識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一個好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讓學生領悟做人的道理,學會做人。開展形式多彩的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為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創設廣闊平臺。課外活動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課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載體。結合學生年齡小、行為控制力差的特點,每周給學生布置一項任務:在學校做一件好事或幫家長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集體課外活動,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毅力,處理個人與集體關系的能力,以及團結互助的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深入學生生活,了解學生,親近學生,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良行為并給予糾正、引導。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在這過程中需要有人幫助指導,當他偏離道德準則時及時把他拉回來,引導他走入正軌。這就需要廣大教師做一個細心人,深入學生生活中了解學生,關心學生,積極開展個別談話,用“因材施教”的方法,重視做好轉化工作,變簡單灌輸為啟發引導,變消極約束、看管為積極自我激勵、自我管束。工作中,對紀律散漫、上課遲到、時間觀念較差的學生,要及時發現并找他們單獨談話,注意自己工作的方式方法,并不直接指出他們的錯誤,而是講珍惜時間、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從而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改正過來,以避免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同時對這些學生采取“跟蹤關注”的方式,對于他們的優秀表現及時給予肯定與鼓勵,助其在集體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增強自信心。
五、加強學習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基礎教育階段的教育隊伍,其中要求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因此教師必須認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加強自我思想、道德的建設。教師在工作的同時,通過不斷的學習、改進,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和知識結構,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敢于進行教育改革,站在教學的最前沿,才能不斷創新,更好地服務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終身學習,開拓創新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所在,教書育人是一個全面的范疇,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而且也包括道德教育。教師這個職業需要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要想把學生教育好,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才有可能讓學生得到一碗水。教師的專業素養十分重要,在課余時間要經常反思我們的教學,包括教育管理方面的問題以及自身的不足都要進行反思,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做“專家型”的教師十分重要,但是現階段的情況下,教師要具有獨特的創新思維,不能只運用前人的理念和方法,應該通過學習發展自己的領域,豐富知識;教師還應多反思,勤積累,深入研究,形成自己教學理念和技能。只有將創新思想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精神并落實,才能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二)增強涵養,提升魅力
作為教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更要對社會負責。教師一直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應注意加強自身修養,明確自己價值和行為規范,應注意以怎樣的德行去影響學生。教師要用自身的魅力真正地為學生做出表率,不斷加強思想道德方面的學習,并利用自己的方式去踐行。利用自己的人格和教學魅力去征服學生。教師的素養和魅力無不體現在忠于教育事業,在工作崗位上無私奉獻,把教育事業和學生看成是自己的生命的組成部分,以高度的熱情去關愛、指導學生,用良好的師德去凈化學生,這樣才有可能做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的:“終身‘粉墨生涯’,為教育事業獻身的精神”。高尚的師德,是一種無法比擬的教育因素,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十足動力。“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每一位教師都肩負著把學生培養養成復合型人才建設國家的重任。因此,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師德修養,讓自己成為成一名師德高尚的人,去影響和教育他人,才有可能把學生培養成品德高尚的接班人,才符合人發展的目標。
本文作者:王俊卿工作單位:河南息縣第一實驗小學
- 上一篇:學校工會在師德建設的作用
- 下一篇:職校學生心理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