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12-21 09:37:52
導語: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前言
高尚的教師師德是學校良好風氣的前提,一所高校只有擁有良好的師風,才能促使教師嚴謹治學、忘我工作,才能提升學校的文化氛圍,提高學校在社會中的競爭力。然而,新時期下,由于外界環境的干擾,高校教師師德出現了育人不足等問題,嚴重威脅了全面型學生的培養。因此,筆者對新時期下高校教師師德的新內涵、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找出其應對方法,為高校師德建設及學生的全面型培養提供參考依據。
2.新時期視角下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內涵
師德也稱之為教師的職業道德,它是指教師道德關系、意識、活動過程的總和,是教師應具備素養的最為核心組成部分。和諧社會下,高校教師的師德除了應具備為人師表、無私奉獻、愛崗敬業以外,還應具備正確的宗教信仰、熱愛學生、誠實守信、不斷創新等師德素養。
3.新時期視角下高校教師師德建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3.1重業務輕師德
新時期下,選拔優秀的高校教師越來越注重教師的學歷,這就導致了高校注重教師知識素養,忽視了教師思想素質、道德素養等問題。另外,在教師職稱的評定上也出現了更注重教師的學歷、科研水平等基本素養,很少有人關注教師師德素養評價的問題。
3.2育人意識不足
教師道德行為好壞的評價標準是高校教師不僅僅要做好知識傳授者角色,還應做好學生思想的領導者及道德示范者角色。教書育人這四個字充分概括了教師的神圣職責,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貫徹教學只是手段和過程,育人才是最終目的和方向的職責。因此,教書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缺一不可。
3.3為人師表作用欠缺
新時期下,一些外界干擾因素使高校教師從夢想向實惠、從不斷追求創新向物質享受、從集體利益向個人利益不斷轉變。這些功利思想價值的轉變導致了高校教師對學生不再那么熱愛,工作熱情不再高漲,對自身利益越來越注重等現象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阻礙良好思想品德的傳遞。
3.4功利主義思想膨脹
新時期下,一些高校教師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道德觀都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具體體現在理想動搖、思想道德品質下降、價值取向不平衡、更注重自身物質索取和享受、不安心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等方面,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3.5治學態度不嚴謹許多青年教師一旦進入教師這一行業,他們就會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甚至在教學過程中不管課堂紀律、對思想不良行為置之不問、與學生交流溝通較少、視學生為陌生路人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學生思想道德行為。
4.應對新時期視角下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方法
4.1建立師德培訓制度,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
高校應建立對教師的終身師德培訓教育機制,通過師德培訓力度的不斷加強,不斷提升教師的師德水平。對高校教師師德培訓,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崗前培訓、在職培訓,將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專業知識技能等相關知識進行培訓,使高校教師業務水平、綜合能力得到提高,使高校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4.2加強道德自律
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師的生活規律、教師的品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展,一個教師的威信和師德水平也會影響學生的一生。由此可見,高校教師的道德自律對學生的影響較大。
4.3加強師德宣傳教育,營造師德建設良好氛圍
在高校中應不斷發揮教師師德模范和師范作用,以形成高校優良道德風范。評選后,還應通過校園廣播、校園網、宣傳欄等多種途徑去宣傳師德先進,以營造更為良好的校園師德氛圍。
4.4注重青年教師的成長,做好“傳、幫、帶”工作
在對青年師德培養過程中,學院應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情感溝通交流,切實做好關心青年教師成長和成才工作。另外,高校還應加強與青年教師的溝通交流,增強他們在學校中的主人翁意識,更好地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高校青年教師做好傳遞高尚師德的接力棒,培養出更多的德才兼備人才。
4.5規范考評、獎懲制度,發揮教師的積極性
當前的一些高校師德考評機制主要是根據教師的教學實績、敬業思想、職業素養、教學狀態、熱愛學生程度、創新精神進行考評,而育人效果、合作意識卻無法進行量化和考核。師德獎懲機制主要是根據教師的職務、職稱、工作年限來定,忽略了師德獎懲的精神層面。綜上所述,高校師德考評、獎懲機制還不是很健全,各高校應制定和完善師德考評及獎懲機制,調動高校教師進行師德建設和培養的積極性,以促進學生更為全面的發展。
5.結論
本研究運用文獻資料等科學研究方法,對新時期視角下高校教師師德的內涵,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新時期視角下,高校教師師德存在著重業務輕師德、育人意識不足、為人師表作用欠缺、功利主義思想膨脹、治學態度不嚴謹等問題。根據其問題,筆者提出了建立師德培訓制度,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強道德自律、加強師德宣傳教育,營造師德建設良好氛圍、注重青年教師的成長,做好“傳、幫、帶”工作、規范考評、獎懲制度。旨在為高校教師師德建設,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作者:和曉燕 單位:三亞學院體育學院
- 上一篇:高校師德建設研究
- 下一篇:2015平安夜主題活動演講稿5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