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德育工作困難的內外部因素及建議
時間:2022-02-14 10:48:51
導語:中職學校德育工作困難的內外部因素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德育工作者要把工作做好,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包括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內在因素關注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之間的差距,外部因素則更為復雜。筆者試圖證明德育工作有助于中職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并提出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措施和建議,以期有助于開創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關鍵詞:中職;德育工作;內外部因素;管理建議
中職學校應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強化職業道德教育和做人教育,培養學生較高的職業修養和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德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誠然,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目標明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卻依然存在由于內外部因素帶來的困難。因此,德育工作的管理和有效實施在中職學校教育中依然處于重要位置。多年來,筆者一直試圖找出中職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碰到的各種問題和困境,了解其中的內外部因素,提出有建議,希望能夠更好的開展德育工作。
一中職學校德育工作困難的內部因素
(一)道德認知和行為之間的差距
以公共汽車上的讓座為例,如果剛好碰上一個連續加班幾天非常累的人,和“老弱病殘孕”人士,誰更需要這個座位呢?這是意識和認知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事實是,學生已經有了讓座這個道德意識和認知,只是無法判斷或其他心理障礙導致行為遲緩或無法最終行動。然而,中職德育工作中往往忽略了意識、認知與行為之間的差距的重要性,重點通常不是培養學生從道德認知轉化為真正的道德行為,而僅是教育學生要有道德意識和認知,這樣并不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诖耍新毜掠ぷ髡呤紫纫獙@些障礙要有所認知和了解,在實際教學中盡力幫助學生從心理上和行動上去除、應對障礙,使學生盡量把道德意識轉化成真正的道德行為。
(二)教育工作者的自我道德行為影響
中職德育工作困難的另一個內在因素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與行為總是存在某些惡習,會導致教師在現實生活中的行為與其所教授的價值觀是相反的,學生就不可能獲得正確的價值觀甚至可能會更糟糕。因此,中職教師的自我道德行為和言傳身教在中職德育工作中有著重要影響和作用。中職教師在工作中應掌控好這個內在因素,用自身的道德行為去影響學生,減少負面影響。
二中職德育工作困難的外部因素
(一)道德的似非而是
中職學生的心智正處在快速成長階段,面對道德是非問題的判斷經驗有限,往往會在尋求理解不道德行為的性質和來源的過程中缺乏深入的思考。道德與不道德的概念是相對的,是形而上學的。第一,道德體系和要求基本規定了日常生活中各種行為和界限;第二,道德對全體成員有共同的要求;第三,道德如同法律一樣,違反是要受到懲罰的。然而,中職學生天生具有的好奇心,對是否道德無法正確判斷,可能會產生不道德行為,直至受到懲罰或制裁才明白。因此,道德的似非而是以及界限的不明確,也會給中職德育工作帶來困難。
(二)儒家倫理道德的高要求
在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首先,道德體系的高標準會使德育工作者因害怕而敷衍了事。另外,在儒家倫理道德體系下有些教育工作者本身做得不夠好,未起到榜樣的作用。換句話說,德育工作者達不到儒家倫理道德的高要求,學生看到道德教育與實際行為之間的差距,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懷疑,德育工作的效果和質量就會下降。因此,中職學校應根據具體情況制定一個合適的道德標準,使師生團結一致達到共同目標。
(三)缺乏有效的疏導和經驗
中職學校德育工作僅是從學校和教師的教育工作出發,從理論出發是不夠的,還需要父母的合作溝通,需要學生的配合和相應的指導,需要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相結合才能做到更好。
(四)教師的心理影響
盡管教師不愿意或者不贊同,但卻經常被要求承擔社會道德重建的任務,這使得德育工作陷于尷尬的局面。這些輿論影響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在德育工作中無法擺脫這樣的心理影響,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道德認知和行為。
三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管理建議
基于上述分析,在多年德育工作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筆者提出以下管理方面的建議,以期有助于開創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局
(一)明確學校德育工作的目標和措施
中職學??梢酝ㄟ^校訓把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規定的目標具體化。校訓作為中職學校師生的共同目標和精神核心部分,可以充分體現德育工作的目標,對全體師生有重要的激勵作用。另外,也需要有相應的管理和實施措施,有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使校訓成為中職德育工作的核心部分。
(二)提升德育工作者的人文素養和工作激情
德育工作者是中職德育工作有效進行的關鍵,也是中職學生學習的榜樣。德育工作者要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工作激情,言傳身教,潤物細無聲,將熱情和激情傳遞給學生。另外,在德育工作中時刻記住“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以身作則,有使命感,形成強大的人格魅力,用榜樣的力量影響和激勵學生。除了德育教師外,學科專業教師在進行知識教學時,也需要通過自身的影響和滲透式教學在課堂上培養中職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促進全面發展。
(三)完善發揮德育課堂的作用
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薄弱,主動學習能力不強,紀律自覺性較差,因此,需要完善德育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德育課堂的主體作用,努力縮減中職學生道德認知、意識與行為之間的差距。首先,中職德育課堂的教材要與時俱進、“接地氣”,結合本地和本校特點進行篩選;其次,充分利用網絡,利用各種音頻、視頻、文字和圖片等,建立師生互動的網絡教學平臺,豐富中職德育課堂的形式和內容;第三,摒棄“我講你聽”形式,改為“你講大家聽”.
(四)構建良好的中職校園德育環境,加強校際合作、校家合作和校企合作
首先,創建德育校園文化,各個層次的德育文化活動開展,可以加強學生的凝聚力。不同中職學校之間進行合作,開展校際間的德育文化活動,可以相互學習借鑒,有助于形成中職學校的大德育文化環境。其次,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還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讓家長參與其中并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父母與子女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在德育工作中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另外,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的創業激勵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可以與創業成功人士(尤其是本校優秀畢業生)、企業單位合作,•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成終身學習和終身道德教育的優良傳統。
(五)形成良性的道德評價機制
有道德行為約束,就有道德評價和評價機制。道德需要維護和鞏固,道德評價是必要的。道德評價有助于自我反思和反省。一般情況下,道德評價活動是自發的。然而,不同的評價標準和判斷會同時產生正反兩方面的作用,因此,為了減少負面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有必要形成良性的道德評價機制。
四結語
筆者深度剖析了當今中職德育工作開展困難的內外部因素,提出相關建議,希望中職學校能夠科學合理的開展德育工作,有助學生的成長。然而,道德與不道德行為畢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面,界限很不穩定。因此,中職學校德育工作要形成機制,中職學生道德行為規范化,德育工作者依然任重道遠。
作者:胡健勇 單位:桂林交通技工學校
參考文獻:
[1]韓軍英.如何運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創新中職德育模式[J].職業教育研究,2012,(5):60-61.
[2]余清臣,盧元鍇.學校文化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 上一篇:石油企業安全管理工作思考
- 下一篇:中職學校德育課教師的育人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