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探索與實踐

時間:2022-11-24 08:29:18

導語: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探索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探索與實踐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不僅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醫療機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要求醫務人員不僅熟練掌握醫療技術,還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這也是新形勢下對我國醫學教育中的職業道德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本文通過分析新形勢下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現狀,探索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實踐模式與路徑。

【關鍵詞】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醫德

醫學的復雜性遠大于其他自然學科,其服務的對象是人。作為一名醫學生,將來從事的是治病救人的工作,事關生死,肩擔千鈞。隨著時代的發展,職業道德教育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如今,醫學教育在重視醫療技術教育的同時,著重培養醫學生的職業道德,以適應新時代對高素質醫療人才的需求,緩解醫療領域的人才供需矛盾,在多元化、多極化的世界格局中體現其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新形勢下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現狀

(一)醫學生對自身職業認知不足。根據相關調查,31%的學生選擇醫學專業是看好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和收入,34%的學生是聽從父母的意見進行的選擇,28%的學生是調劑過來的或對未來規劃比較模糊,只有7%的學生表示喜愛醫學專業或家中有從事醫護行業的人員。而對未來的職業規劃,27%的學生對未來職業規劃沒有考慮,51%的學生表示公立醫院是自己理想的就業之地,19%的學生選擇進入基層醫院,3%的學生選擇其他就業途徑。對未來就業前景的信心,37%左右的學生表示對未來就業擔心,23%的學生表示可能不會從事所學專業。通過以上數據說明,新形勢下,醫學生對自身職業及職業發展認識不足。(二)院校對職業道德教育重視度不夠。由于醫學專業性強,專業技能要求較高,院校為了培養專業的醫學人才,特別注重學生醫學知識與醫學能力的積累與培養,在以醫學能力為本位的教育理念下,重醫學能力、輕職業道德教育成為常態,并且形成了一套科學的醫學教育課程體系,對學生的考核也只是注重成績。在這種情況下,院校崇尚的是醫學理論,忽略了職業道德教育,客觀上造成了職業道德教育的旁落與失位。

二、加強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從事特定職業活動的過程中應遵循的道德規范與行為準則的總和,是一種人們默認遵守的意識,是直接作用于社會的社會行為。醫護人員從事的是關乎人命的特殊行業,對職業道德有著鮮明的現實性與及時性。醫務人員的道德水平是人類道德水平的集中體現,也是全社會職業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所以加強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是醫學院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一)加強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是新。形勢下社會發展的需要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提高醫療衛生隊伍服務能力,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弊鳛榕囵B專門醫學人才的高等醫學院校,責無旁貸地承擔著醫學生職業道德建設的重任,也是新形勢下促進醫學生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也前所未有,并且隨著我國法律的完善,人們也更關注自己的健康權,醫患關系轉換為消費者與服務者的關系,人們去醫院不僅希望把病治好,更希望就醫過程舒適、醫患關系和諧,同時對病情有知情權、對治療方案有同意權,這對醫生的職業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醫護人員職業的素養提高了,才能杜絕過去那種收受回扣、紅包的不良現象,這是新形勢下社會發展對醫生的職業道德提出的新要求。(二)加強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是新。形勢下醫學生找準自身角色定位的需要從醫生的職業要求來看,每一位醫生都應該有一顆仁愛之心,擔負起救死扶傷的社會責任。選擇了醫學,就意味著選擇了奉獻。中國古代中醫藥堂常掛著一幅對聯“但愿人間無疾病,何愁架上藥蒙塵”,世界醫學會制定的國際性醫德規范,如《醫學倫理學日內瓦協議法》等,以及我國制定的《執業醫師法》《醫務人員醫療衛生法律和規章》等一系列醫療衛生相關法律與規章,對醫務人員的職業德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可以說新形勢下醫生的職業角色決定了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性。(三)加強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是新。形勢下醫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目前醫生的數量還不能完全滿足人民的健康需求,而醫學院校仍是醫護人員的主要來源。醫學生在求學期間是他們形成價值觀的黃金時期,是塑造其良好人格最重要的時期。在這一階段醫學院校只有對醫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培育他們高尚的職業道德與良好的醫德修養,才能使其從醫時能夠依法執業、心懷仁心、患者如親,形成服務至上的職業理念。

三、新形勢下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

一是救死扶傷,愛崗敬業。治病救人,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對病人的生命與健康感同身受,不辭勞苦,樂于奉獻。二是尊重病人,對病人一視同仁。尊重病人,理解病人,對所有病人都和善友好,有問必答,耐心細致,百問不厭。三是依法執業行醫,廉潔自律。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操作,不謀私利,做到清正廉潔。四是團結協作,刻苦鉆研醫學業務。發揚團隊合作精神,找準位置,擔任好自己所應承擔的角色,業務時間勤奮鉆研醫學,多學多問,不斷提高自己的醫療技術和醫學水平。四、新形勢下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方式與途徑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黨的進一步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醫學院強調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是積極響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需要。(一)完善課程設置,提升職業道德教育效果。要在醫學生剛入學時就開展立德育人與職業素質教育,確定立德為先、育人為本的培養方針。在課程體系的安排上,除了按照國家規定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形勢與政策》之外,還應增設《醫學心理學》《社會醫學》《醫學倫理學與衛生法學》《預防醫學》《健康教育學》《醫患溝通學》等相關課程,把醫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貫穿于課程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教師要通過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或改善教學模式和方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培養醫學生職業道德中的作用。(二)分組實習,深化醫學生的實踐體驗。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專業實踐是促進其職業道德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途徑。學??梢詫W生分成若干個社會實踐小分隊,赴基層了解醫療衛生現狀,培養醫學生理解患者的仁愛之心。讓擁有多年實踐經驗的老醫師講解臨床具體病例,使醫學生深切感受老醫師的思考能力和職業情操,進而彌補學習中的不足,為將來從事醫務工作建立信心。(三)發揮校園文化浸潤功能。良好的校園文化對醫學生的職業道德、品格素質有著無形的浸潤與滲透作用,如同春雨潤物細無聲。優秀的校園文化對陶冶醫學生個性、健全醫學生人格、強化醫學生“救死扶傷、執著追求”的職業理念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梢远ㄆ诨虿欢ㄆ谂e辦優秀醫生事跡報告會,邀請著名醫學專家或教授來校演講或座談,通過具體案例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職業精神;成立學生社團組織,利用學生社團組織開展醫療知識普及、職業道德宣傳活動;開展各種文藝活動,將職業道德教育融入歌曲、小品等文藝節目中,激發學生的興趣;組織醫學生觀看警示教育片,促使其深刻理解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要求和執業準則。(四)借助文化認同優勢,開展對古。代醫德的學習和研討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曾指出:“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態,無欲不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眾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庶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敝v的是作為一名醫生面對病人,不管其貧賤富貴,能心凈如水,神態安然,做到一視同仁,盡心盡力像對待至親一樣。明朝醫者倪士奇在其所著的《兩都奇案》中也指出:“學不貫今古,識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寧耕田織布取衣食耳,斷不可作醫以誤世?!边@講的是作為一名醫生,要對病人負責,如果不能對病人全心全意地治療,不如回家織布種田,切不可誤人病情。在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過程中可以借助文化認同優勢,開展對中國古代醫德的學習和研討,古為今用,從而為學生的醫德培養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杜海君.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與職業指導研究——評《探究與實踐——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與職業指導培養策略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0(16):115.

[2]張夢,石奮齊,佟曉露.前瞻2020:關于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思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08):189-190.

[3]宋志華.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基地建設路徑與實踐管理研究——以泉州醫學高等??茖W校為例[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0,30(02):39-41.

[4]陳振海.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現代醫藥衛生,2013.

[5]王翔.墨家“兼愛”觀視角下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研究[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7.

[6]張晶昕.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實踐路徑探索[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

[7]戴谷音.試論臨床醫學教育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迫切性[J].醫學教育,2004.

[8]劉建明.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現狀及引入井岡山精神的意義[J].衛生職業教育,2018.

作者:張桓 紀元 尚工淋 張瑞 黃躍 韓峰 單位:1.河北醫科大學 2.河北醫科大學口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