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的滲透

時間:2022-04-03 10:15:14

導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的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的滲透

【摘要】班主任教師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教育者、引導者,班主任在小學生德育教育滲透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圍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工作滲透路徑,分析了現階段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可行性的滲透路徑,以期在小學生成長階段能夠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發揮班主任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

一、德育教育工作主要內容

通常而言,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可以概況為四個方面。第一,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時也是德育教育中的核心教育內容。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育尚未成熟,這個階段的德育教育尤為重要,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以及人生觀念,傳承中華優秀的傳統美德。第二,是進行行為道德教育,行為道德教育是規范小學生行為的重要方式,無論是在學習或是生活中,小學生都需要一定的行為規范作為教育引導,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構成之一。第三,小學班主任作為教育人員以及管理人員,更應注重培育學生的愛國精神、政治精神,在此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第四,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為學生滲透集體意識,在學習生活中互相愛護、互相尊重,熱愛自己的班集體。

二、小學生德育教育滲透存在的問題

1.教育目標不夠具體。相關研究表明,現階段許多學校的領導者、教師以及班主任,腦海中沒有清晰地德育教育思路,以及沒有充分明確德育教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在教師開展教育過程中,許多教師過于注重培育學生的智力,教學過程中沒有將德育教育作為重點教學內容,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也更為注重班級衛生干凈、學生言聽計從。由于大部分教師的不重視,德育教育在小學教育中趨于形式化,沒有發揮積極地育人功能。開展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學生通常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也認為德育教育并不是主要的學習內容,進而在心底上忽視了德育教育,導致德育教育在小學教學中沒有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2.教育內容不夠合理。德育教育的合理性,即指教師滲透的德育教育內容符合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現狀,并且能夠使小學生能夠接受和吸收。不同時期德育教育的內容也具有較大的差異性,當今時代背景下,德育教育應契合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然而就目前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部分的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過程中,仍然運用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沒有充分認知到德育教育的核心內容,以及實際的價值意義。小學生在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過程中缺少話語權,通常是按照教師的話言聽計從,沒有自己的觀點或者不敢有自己的觀點,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發揮。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忽視了與學生進行溝通,不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不利于在班級管理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

三、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工作滲透路徑

1.真正關心愛護學生。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思想以及觀念都較為稚嫩,相比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小學生的心理較為脆弱,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更需要教師的關愛。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注重對小學生的心理關懷,并不斷深入了解小學生內心真實動態,及時與其溝通和詢問了解情況,進而保證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班主任不能僅僅通過班級管理中了解學生,例如,班級中的一名同學,是許多教師都很頭疼的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很難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并在班級中特別調皮搗蛋。若在這時班主任對其呵責,一定不會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于是班主任教師采取了與其溝通并對其進行了家訪活動,到了這名學生家中只有他一個人,班主任詢問:“你的爸爸媽媽呢,就你一個人在家嗎?”這名同學說:“我爸爸媽媽都去外地了,爺爺奶奶出去散步馬上就回來了?!钡鹊竭@名同學的爺爺奶奶回來后,班主任詢問關于這名同學父母的事情,爺爺奶奶告訴班主任,其實是他調皮搗蛋的真正原因,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內心缺少關懷和關愛,便想通過調皮搗蛋的方式在班級體中獲得關注。班主任在接下來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特別注重給予這名同學關懷和關愛,并逐漸與其建立了良好的朋友關系,學生對班主任產生了依賴感和信任感。之后這名同學不再像原來那樣調皮,反而乖巧了很多,因此,班主任教師應站在朋友的角度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獲得學生的信任感和認同感,進而在班級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2.營造良好班級氛圍。小學時期的學生具有活潑好動、難以集中注意力的特點,因此,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小學生極其容易被外界的因素所影響。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注重班級氛圍建設。通過營造良好輕松的班級氛圍,使學生能夠在集體中感受到愛和關懷,長期的環境熏陶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規范。與此同時,班主任應將培養學生責任心、良好品格作為班級管理的重點內容,良好的班級氛圍能夠促進小學生責任心以及良好品格的形成,為德育教育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與此同時,班主任教師應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小學生的狀況,引導家長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最后通過家校結合的德育教育模式,能夠提高學習生活環境對學生教育的有效性,進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3.提高教師自身修養。班主任在小學生成長階段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是班級的管理者,同時也是德育教育的主導人,同時也是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念的引導者。因此,想要真正提高德育教育滲透的實效性,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在滲透德育教育知識的同時,應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引導學生,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言傳身教”。班主任應不斷反思自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在不斷的自我反思中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在小學生犯錯誤時,作為班主任教師,不能一味的對小學生進行責罵,更應注重運用有耐心有愛心的教育方式,對小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班主任應摒棄傳統的管理模式,在實際管理時,可以邀請學生對班級管理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共同制定班級管理規定,學生自主參與制定的過程,有利于日后自主遵守。新時代的背景下,教師應首先從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修養和素質,更好的進行德育教育滲透。4.拓展德育教育活動。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思維方式通常是主觀思維為主,根據小學生的這一特征,教師可以通過拓展德育教育活動進行有效滲透。在實際班級管理中,教師可依據現實情況為學生設計相關德育活動,在濃厚的氛圍中為學生滲透德育教育。如在勞動節、建軍節、國慶節等節日時,班主任可在班級內開展“勞動最光榮”“愛國演講”等主題活動,使小學生以此為基礎開展演講或作文大賽,在現實的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通過開展演講等活動,小學生能夠得到充分地鍛煉,并且在活動策劃過程中發揮自身的優勢,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在活動中互相交流和學習,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滲透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管理過程中長期的滲透。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重要內容,應充分明確德育教育對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性。班主任可以從真正關心愛護學生、營造良好班級氛圍、提高教師自身修養、拓展德育教育活動等路徑將德育教育滲透于班級管理的各個環節中,提高班級管理德育教育滲透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金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初探[J].讀與寫,2018,(08):197.

[2]黃少菀.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42:193.

[3]楊艷玲,法桂菊,李偉.優化班級管理,實施道德教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15):49.

作者:邱業鵬 單位: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匡衡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