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人才培養下大學德育改革發展

時間:2022-02-10 09:18:44

導語:創新人才培養下大學德育改革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人才培養下大學德育改革發展

摘要:經過這么多年的實踐研究及理論探索發現,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創新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素質教育的實施。創新是沒是統一性的,培養創新人才也不是一種特定的模式,創新人才的評價方式及質量必須多元化。同時,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及人才培養方面至關重要的理念,從大學教育目前的發展來看,還未完全適應。大學德育的培養,是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的?,F結合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以及大學德育工作的改進措施進行分析與討論,希望能對大學德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創新人才培養;大學德育;改革與發展

創新人才培養是面對著新時代的知識挑戰,結合社會轉型需求以及當代大學生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與訴求?,F代大學德育需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素質教育,同時也要以培養創新人才為己任。

一、大學德育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現狀分析

大學德育教育還未完全適應培養創新人才的理念,從幾個方面可以看出:從大學德育的目標來看,側重于滿足社會需求,個人的發展比較輕視。重視知識的教授,輕視能力的培養。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教學及教育出現分離的情況,重視教學,輕視育人。重視理論,輕視實踐。而教育管理方面,老師隊伍人為的劃分成兩個隊伍,一個隊伍的主要工作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另一個隊伍是專業教師,這兩個隊伍從表面上看各有所重,但其實教育的整體性已經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導致培養人才的方面工具性被增強,削弱了價值性,缺乏創造性,沒有良好的實踐能力。從本質上來講,這種情況的出現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學把德育片面的理解為僅僅是進行政治教育。教育活動如果過于共性化及模式化,那么培養出來的人才將缺乏特色及個性。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為了滿足工業化的發展需求,對院校進行了結構性的調整,完全打破了高等教育原本的規律,高等院校中的大多數專業學科都是由社會中的各產業部門來決定的,具體的培養目標是“為了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培養人才”。根據這一目標,綜合性的大學轉換成單科性的院校,而相同行業院校的課程及專業也要求做到整齊化一,相同的培養模式,把高等院校變得跟工廠一樣,跟據不同行業的需求,大量“生產”其行業所需的專業人才,培養出來的人才沒有特色及個性,總體的人文素質比較低。從實踐中可以看出,雖然這種培養人才的模式能讓社會需求得到滿足,但培養出來的人才有沒良好的適應能力,缺乏創新意識,完全適應不了不斷發展的經濟社會。發展至今,大學德育活動仍然沒能從根本上轉變其基本狀況,教育活動不能體現出個性及特色。教育活動太過片面,德語首位出現缺位。這里的“德育首位”可以說是教育最重要的價值目標,并不是教育活動的某一個組成部分,它的本質就是“傳道”及“育德”,要求院校中的所有課程要把育人做為最重要的價值導向。專才教育模式中的價值導向是職業需求,由于功利性過于的強導致大學中的德育失位,逐漸發展成傳授知識,與學習其它的課程基本上沒有區別。大學中如果出現德育缺位的情況,會直接的影響到培養創新人才的工作。

二、基于創新人才培養下的大學德育工作

(一)轉變觀念創新德育滿足創新人才培養需求

當前的大學生德育工作,需要站在創新人才培養的層面來進行。需要及時地轉變觀念形成創新的德育,才能更好地滿足創新人才培養的需求,通過相互之間的促進更好地提高大學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面對當前社會以有國際市場競爭的復雜性與激烈性,人才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任何國家中都對人才的需求都是有目共睹的,同時所有國家都在轉變更新人才觀念。以往的人才培養目標,只是單一的培養合格人才,在現代環境的影響下,人才培養已經轉變為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觀。同時,要把創新人才培養觀念作為德育教育的指導觀念來進行發展。其次,要打破傳統德育觀念,及時消除陳舊的、單一的、封閉的價值取向,以開放的視野結合時代的需求來進行現代大學德育工作。提供給當代大學生一個開放的平臺,增強當代大學生的國際觀,培養他們對現代社會以及社會發展的理解能力。德育工作人員可能結合當前的國際形勢,借鑒先進國家的德育經驗,豐富我國大學生的德育內容以及現代觀念、創新能力的提高。其次,要豐富當代大學的學習內容,創新人才需要具備高度綜合的知識體系。教育的本質就是文化知識的傳承,因此要打開當代大學的知識層面,不僅要讓他們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還需要給他們提供一定的哲學、社會學等知識理論,把這些學科都融入到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當中。最后,要提供給當代大學生德育實踐,讓大學生回歸生活。如果脫離了現實的德育是沒有活動的。因此,當代大學生的德育工作需要結合現實生活來進行,最終讓其來服務社會。結合著創新人才培養的需求,學校、老師要組織更多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活動,從而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思維與創造能力。

(二)堅持以人為本的德育觀念增強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當代大學生的德育,需要通過馬克思主義來進行指導。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德育觀念,從而來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全面自由的發展。首先,我們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把育人作為工作的重點,全方位地為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服務。比如:當前大學生具有自我表現欲強、個性獨特等特點,因此選擇更加適合的教育方法更為重要。在進行德育工作過程中,應該依照不同的學生的要求進行教育,通過身邊的事與人來進行感染教育,也可以通過環境意識來開展教育??傮w來說是要完全吸引當代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當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德育工作者在生活要密切關注大學生的生活情況,及時發現需要幫助的學生,有效地維護他們的相關利益,適當時還可以針對問題較大的學生進行心理指導。發動起全體師資力量為當代大學營造出一個積極的、健康的良好環境。其次,傳統的德育都是采用“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嚴重地影響到當代大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因此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來進行德育教育,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處于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學習交流環境中,通過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提高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創新能力。在這個教育過程中,要打破傳統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對于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創新要給予一定的鼓勵與肯定。對于學生在創新過程時所犯的錯誤要給予包容與理解,并及時進行指導與糾正。最后,創新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在這個發展過程中要考慮到社會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性。堅持以人為本的德育方式,以增強學生思想素質為首要目標,通過綜合素質的培養引導學生多元化地發展。要教學會學做人、做事,激發出學生的個人優勢,并加以重點培養,為將來更好地服務人民而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合多元渠道途徑拓寬德育渠道

(一)校園文化要不斷創新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影響范圍是全面的,不僅影響著人們獲取文化知識,還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及思想品質。在大學德育工作中,要把文化當作重要的渠道,更好的適應創新人才的培養,不斷建設校園創新文化。把大學的實際發展、文化積淀、歷史發展等特點結合起來,更好的建設創新文,把課堂、圖書館當作重要條件,將校園環境建設、制度建設、校歌、校風、校訓、校史等結合起來完成。建設創新文化其實是一個動態過程,把道德教育所包含的內容融入到文化建設中,在文化建設中充分的發揮出道德教育的功能。

(二)多樣性活動的開展

活動渠道其實說的是德育工作者所組織的各項活動,把德育工作融入到活動中,讓人們從活動中接受教育,讓思想道德的總體素質得到提高。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的開展的德育活動要把活潑性、趣味性、科學性、思想性等結為一體。如開展教育基地參觀、社會調查、社會服務、學生社團、知識競賽等活動。利用德育活動所開展的道德教育工作說服力強、感染力強、容易被接受、貼近生活、形式活潑?;顒又幸欢ㄒ⒁獾掠逃暮?,活動指導要加強,每一項活動都要精心設計,讓受教育者能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其中,實現最終的教育目的。

(三)傳媒渠道的建設要加強

傳媒能把信息進行快速的傳播。高校德育中經常用到的傳媒渠道主要包含了校園電視、校園廣告、報刊、校報這幾種。??托笾饕窍蛉5膶W生及老師定期、連續發行的,信息量比較大,且有一定的深度,可以把德育教育融入到不同的板塊之中。校園廣播是依靠無線電波進行傳播的,其覆蓋面比較廣,傳播速度比較快,這種傳播方式感染力較強,通過不同類型的節目進行間接或直接的道德教育。校園電視主要是運用文字、聲音、圖像等不同的方式進行傳播,能讓人感到親切、真實,傳播速度也是非??斓?,同樣能進行德育教育。將不同傳媒的特點充分發揮出來,傳媒渠道的建設要不斷加強,把德育工作更好的融入到傳播中。

(四)網絡渠道要合理利用

現在的生活中,網絡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或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網絡中,人們能將自己的身份隱藏起來,不會受到空間及時間的限制,更方便的進行相互間的交流。網絡傳播的手段多樣化、能平等的進行交流、信息量非常大,能把圖像、文字、聲音等結合在一起。在網絡中進行道德教育有明顯的成果,但同時也出現了很多的負面影響。所以,運用網絡進行道德教育時要掌握好教育的主動權,將網絡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梢酝ㄟ^網絡開展道德調查問卷、知識問答、問題辯論、網頁制作競賽等活動。根據培養創新人才所提出的要求開展不同形式的網絡活動,占有網絡德育的主支權。

(五)德育發展要結合社會實際晃個體需求

一直以來,滿足社會發展及集體主義的需求都是德育工作所強調的,但忽視了個人發展的需求問題。在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實施戰略、國際競爭需求、經濟社會發展改革等不同方面上,創新人才培養的作用至關重要,而創新人才的高素質培養也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大學德育是培養創新人才最主要的途經,是根據每個人的成長需求建立起來的,在提高大學生整體綜合素質方面起到了促進和帶動的作用。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個性有所不同,要不斷的激發他們的創造性,讓他們的創造能力得到培養。同時,要與社會相結合,對學生的創業、就業問題進行指導和幫助。例如,針對畢業生建立起相關的跟蹤檔案,經常進行交流溝通,對他們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況進行了解,讓學校道德教育實施效果得到提高。

(六)借助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平臺開展教育

當前,許多高校都相應地建立了創新創業教育平臺,我們要利用好這個平臺的教育作用,把一些與德育教育相關的課程融入到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當中。通過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教育平臺中的各項活動,讓學生能夠提高思想認識。在今后的創業或者工作當中,保持良好地思想品質,為國家以及社會做出自己就有的貢獻。

四、結語

大學德育是創新人才培養的前提,從我國的大學生德育現狀來分析,在某些方面還不太適應創新人才培養的需求,因此對于大學生德育工作應該從整體進行出發,結合一定的發展規律與培養目標來進行,在效地增強大學生的社會發展與個人發展的統一意識。

作者:仝澤礦 單位:河南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潘懋元.潘懋元論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發社,2006.34.

[2]劉保存.大學理念的傳統與變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78.

[3]何東昌.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C].??冢汉D铣霭嫔?,19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