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德育管理創新思考

時間:2022-04-22 08:23:39

導語:學生德育管理創新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德育管理創新思考

一、德育管理面臨的新問題

1.信息化給德育管理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主要表現在:消極文化產品和黃色文化的傳播,文化垃圾的經濟化等。這不僅嚴重侵害了知識產權,而且嚴重地腐蝕著人們的心靈,尤其對青少年一代的思想品德產生巨大的侵害,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給學校德育工作帶來嚴峻的挑戰。

2.獨生子女比例增大給德育管理帶來的影響。在家庭中許多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往往只注意孩子的學習及學業成績,忽視孩子思想品德的培養,使學生形成以個人為中心、不善于處理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心理素質較差等問題。在學校里,這些學生恨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管束太嚴,不愿給父母說心理話,對待同學傲慢無理,自私,缺乏同情心。

3.學生價值觀的轉變成為德育管理的新問題。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整個社會生活現實發生了巨大變化。與此同時,學生的價值觀念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金錢在不斷地驅使成為青少年的價值尺度和生命目標,賺錢成為喪德違法的借口,使學校德育管理正面臨嚴峻的挑戰。

4.心理健康狀況給德育管理帶來了危機。在現代社會中,親子交流的時間減少,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大為減弱。

二、構建新形勢下的德育管理體系

1.確定正確的學校德育管理目標。學校在德育目標的確定上,不僅要考慮社會的要求,更要重視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在德育內容的安排上,不僅要依據社會規范,更要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品德形成發展規律;在德育途徑和方法的運用上,不僅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現代德育管理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育和鼓勵學生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培養學生自訂成長目標,自析成長環境,自尋成長動力,自開成長渠道,自研成長方法和自評成長效果,使他們成為自身全面發展的主人。

2.構建學校大德育管理體系———一體化育人。創新德育工作首先必須更新德育觀念,樹立全員德育的“大德育觀”。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是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具體實施。德育要寓于各學科教學之中,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學校的教學、管理等各項工作都要充分體現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特點,把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積極開展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科技、文藝和體育等校園文化活動。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切實加強社會實踐活動,把學生校內值周和組織參加社會實踐等校外教育活動作為加強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要發動廣大教職員工在各個適當的位置上恰如其分地發揮作用,并且相互協調、配合、發揮德育整體功能,取得德育整體效果。

3.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培養高素質的德育管理人才。一方面要根據德育目標的要求,對德育工作的行為實行必要的監督和限制。另一方面,要鼓勵、支持和強化德育管理者的那些符合社會需要、為社會所要求的愿望和追求,使之轉化為從事工作的內在動力,使德育工作者的心理活動保持一種能動活躍狀態,具有強烈的學習和工作的欲望和行為,有爭取優良的工作績效的努力意志,有研究改進工作的創造精神。一個高素質的教師,對上述素材進行綜合分析就會擺脫直觀的思維,不僅用靜態的空間結構的分析方法,而且要用動態的時間演變的視角看他的教育對象,這樣就能客觀、有效地完成自己的教育任務。

4.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的問題需要用心理的方法去解決,所謂“心病還需心藥醫”。通過心理疏導,心理矯正和心理教育等能較好地、較科學地適應學生的需要,取得更好的效果。通過心理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各種心理壓力和處理危機的能力,應付未來社會日益激烈的競爭和挑戰。

5.創設良好的德育管理環境。德育環境無論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發展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是德育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加強校園文化的管理,是學習德育管理的重要內容。第一,要把握校園文化的功能、層次、結構、趨勢,使之納入學校工作重要的議事日程。第二,加強對校園文化的正確導向,要把錯誤的思想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把淺層次的娛樂活動引導到深層次的精神境界的文化活動中來。第三,校園文化是與社會文化、家庭文化密切結合的,它是連接家庭文化、社會文化的重要環節。

作者:趙彩宏工作單位:蘭州市第八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