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德育管理策略分析

時間:2022-12-10 10:00:01

導語:中職德育管理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德育管理策略分析

摘要:德育教育工作是中職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內容,教師應該對其加以重視。在傳統的德育教育過程中,往往都是由班主任進行重點管理,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會使班主任會勞心費力,甚至可能影響教育目標的實現,改善德育教育的方法及途徑迫在眉睫。教師可以依據不同年級階段的學生存在的具體德育狀況,建立分級管理的模式,真正凸顯以人為本、以生為重的教育思想,真正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質量及效率。本文從分級管理的重要性及具體策略兩方面入手,闡述了分級管理理念在中職德育管理中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中職教育;德育教育;分級管理

中職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以下目標與要求:要想真正做到貼近學生,就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學生的生活實際。依據學校德育教育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級管理,有效突出不同年級管理中的重點及特色。比如說,可以將學校2015年春季和秋季招收的學生劃定為一年級組,將2014年招收的學生劃定為二年級組,將2013年招收的學生劃定為三年級組,這樣我們的德育教育工作就可以對每一個年級階段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

一、分級管理理念的重要性

學校教育中有不同種類的教育,比如安全教育、衛生教育、法制教育等,其中德育教育工作重要程度較高。無論是出于教學政治的要求還是社會的需求,德育教育的工作都應該是中職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重點,也應該是中職學生在校期間必須要學的一門課。[1]教師對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體會較為深刻,應利用各種教育機會來開展德育教育活動,以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最后收到的效果卻不是很顯著。所以德育教育還需改進,學生的思想品德情況也有待提高。對于在校三年的中職教師而言,每一個年級的學生所呈現出的思想狀態以及學習能力相對較為接近,也就是說,處于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剛剛從中考失敗的陰影中走入到這一“一線勞動者”的培養圣地,會有迷茫及傷痛的心理陰影,導致其在上課過程中會出現想聽課但是聽不懂,聽得懂但又不愿聽這一現象;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通過一年的學習,對專業有了一定模糊認識,但是對于自己以后的出路又不是很清楚,對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更是毫無辦法,只能每天魂不守舍地在校園里漫無目的地穿梭;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每天只會抱著“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想法,只要求畢業之后能夠有一份工作,導致每天都是在寢室中“得過且過”。為了能提高中職學生的道德水平,實現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目標,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就需要對傳統的德育教育管理模式進行有效創新,分級管理的理念恰恰符合這些要求。

二、分級管理理念在中職德育教育的具體策略

(一)轉變傳統觀念,建設年級組德育管理隊伍

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班主任,最擔心的就是班里學生出現違紀違規的情況。恨不得每天將自己拴在學生身上來看管學生。雖然說這些班主任夜以繼日地完成著教育工作,并且每天24小時全天候為學生服務,但是最終的效果卻不太理想,甚至會有一些學生對班主任的行為產生一定的反感心理。[2]1.年級管理委員會由各個年級組長、副組長及各個班的班主任組成,同時還包含一些處于外圍的基層管理人員,比如說各個年級的學生會干部、團委干部以及班干部等。2.年級組管理制度首先,建立班主任聯管責任值班及反饋制度,即由某一年級中值班的班主任統一管理這一年級,當發生事件時立刻進行解決,之后由出事學生班主任進行再次教育。其次,教師應鼓勵學生參與管理,制定三級德育教育管理條例,成員由每個班的班干部、班主任以及年級組德育領導合作管理。再次,學校應建立相關培優補差制度,即班主任依據某一學生具體表現及代課教師反饋信息,來制定培優補差學生名單,從而實現培優工作日常化、具體化和實效性。最后,學校還應對每一位班主任進行年級段德育教育工作的培訓,有效分管德育領導具體指導教育工作。從而幫助班主任能夠形成準確的教育觀念,從而真正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幫助學生成為高素質人才。

(二)明確德育教育方向,擬定針對性教學目標

中職學校在制定德育教育目標時,必須根據每個年級段學生的情況制定。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有了方向,也使每個年級段的學生都有了明確的學習和奮斗目標。比如,對于中職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已經從初中生轉換為職業教育者角色;而對于中職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完成相關學習并形成與發展其實踐能力;而對于中職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重點對學生的職業意識及職業道德進行培養,從而幫助學生完成職業能力的強化。

三、注重德育教育細節,強化德育教學內容

學校若想真正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一定要依靠強大且豐富的理論內涵來作為支撐,也就是說,只有將德育教育目標細化成一個一個能夠執行和實現的步驟,才能夠完成教育體系的構建。[3]學校德育教育目標的實現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對于中職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重點圍繞養成教育來進行德育教育工作,也就是說,要對學生展開行為規范教育、道德修養教育、法律法規知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等;其次,對于中職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應重點圍繞專業技能教育進行德育教育工作,也就是說,要對學生的專業思想、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進行教育,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最后,對于中職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要重點對其進行職業素養及成才教育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就是說,要對學生展開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就業觀方面的教育以及社會實踐方面的教育等。四、講究德育教育策略,建立豐富的教學活動教師應設計一些活動面較廣,且具備長期參與性的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欲望,從而真正完成思想道德觀念的改善,實現職業能力培養這一教育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應有效避免傳統理論式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處。這就需要各個年級組分別擬定與本年級相關的學年計劃或是月計劃,并且依據這些計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主題班會、競爭比賽或是社會實踐等活動,從而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德育教育。

五、總結

當學生在接受德育教育時,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造成一定影響,著名教育學家杜威曾說過:能夠將一匹馬牽到小河邊,但是絕對不能夠按著頭強迫馬喝水。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教師在教學時只有對學生進行了充分的了解,并對學生做到起碼的尊重后,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也就是說,不要強行去轉化學生,要溫馨地去感化學生。因此,構建教師與學生平等交流平臺是德育教育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不僅能夠以師生面對面交談的方式來進行,還可以通過建設網絡平臺來展開溝通與交流。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因此教師需要將德育融入職業教育過程之中,從而營造文明、良好的學習氛圍,為社會發展培養出一批批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福山.中職學生管理的有效途徑探索[J].職教通訊,2017,(014):49-50.

[2]譚紅.探索中職德育管理的有效途徑——分級管理[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2):237.

[3]鄧惠玲.加強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和德育工作的探索[J].教育,2015,(40):77.

作者:宋亞軍 單位: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