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體育教師職業高原現狀研究論文
時間:2022-07-01 09:28:00
導語:獨家原創:體育教師職業高原現狀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體育教師職業“高原現象”的存在會降低其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甚至影響教學水平和質量。本文通過分析體育教師高原現象存在的具體因素,并對癥下藥實現突破“高原”的重圍,重新定位,使體育教師重新獲得在體育教學中的成就感、自我認同感及職業自豪感。
【關鍵詞】體育教師職業高原職業認同
一、職業高原
“高原現象”原本是教育心理學中用來描述在學習尤其是技能形成工程中出現的進步的暫時停頓或是退步現象。1977年,美國的職業心里學家費倫斯等將此概念引入職業生涯領域,用以描述個體由職業生涯發展的停頓所引發的諸如疏離感、低效能感、挫折感、失敗感等系列生涯認同危機。
西方學者從晉升、流動、責任三個角度對職業生涯高原進行定義?!案咴F象”在職業生涯中可以這樣理解,個體發展在某一階段中進一步晉升的可能性非常小。一旦進入“職業高原”期,個體容易對未來職業的發展方向表現出擔憂。在晉升無望,開始反思自我價值的同時,往往產生焦躁、失望的情緒,認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無法得到賞識,從而對本職工作表現出厭煩與焦躁,神情沮喪,失去動力,對于曾經興奮的事情再也提不起興致。此外,個體往往變得難以交往和親近,這就更增加其孤立無助感,產生惡性循環。個人職業發展過程中如果不能突破這個“高原”,不能克服通過這個“坎”,個體職業生涯的進一步發展將受到嚴重限制。
“職業高原”是教師成長過程中的客觀現象。體育教師職業高原是指體育教師在當前學校的職業生涯中出現的關于職位升遷、職稱晉升、專業知識技能提高、向學校決策中心位移等方面的可能性很小或出現停滯狀態。
二、體育教師職業生涯高原現象的原因分析
(一)學校對體育教師隊伍建設重視不夠
體育課不同于一般的課程,體育課比一般的理論課要具備更多的具體實踐。開放性的教學課堂也讓學生不似在教室中集體管理那般容易。而現在學校已形成體育教師只是教輔人員的觀念。體育課的開出隨意性、可調整性大,學生的學習重點傾向于理論課。傳統觀念下的體育學科是“小科”“副科”。這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造成了極壞的負面影響。很多體育教師認為:學校都不重視了,自己再重視也沒有意義,從心理上看輕自己的工作,認為在體育教學中沒有文章可做,不值得去做,自然也不會做什么,或者說做的時候也不用心;容易產生破罐子破摔之心理。
(二)客觀條件限制
體育教師在我國的教師教育中的地位一直得不到重視,這主要是由我國的教育體制造成,另外,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不夠,職業一般具有不可取代性,但在經濟欠發達地區,體育教師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的情況卻比比皆是,體育教師不能得到社會的尊重,另外由于現在的考試制度以及社會的偏見,使得國家用于體育教師教育的經費相比于其其他學科來說較少。學校體育場地的限制、體育設施的不完備等客觀因素都是的體育教師的能力難以施展,個人價值難以實現,導致自我認同感和對體育教學工作的滿意度下降。體育教師隊伍不穩定,他們每天應對的高強度的體育鍛煉還要加上對學生的個人體能的訓練,部分體育教師不能面對,導致紛紛離崗另尋出路。
(三)社會價值觀的影響
由于各方面原因,體育教師的職稱比理論教師低,一個教師在工作內容和工作崗位上均無差別,高學歷、高年資的體育教師工作缺乏挑戰性,進修深造、外出參觀考察的機會較少,自身提高受到限制,知識更新較為緩慢,能力受到束縛,導致體育教師的職業生涯中期停留在較低的組織結構水平上,更早地進入職業生涯的“高原”期。
三、體育教師應對高原現象的策略
(一)不斷提高對職業的充分認識,提高職業認同感
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是指教師對所從事職業的目標、性質、價值、個人應承擔的責任、義務和效能等予以接納和認同的程度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對職業的情感體驗。它是教師選擇教師職業、規劃職業發展和實現職業目標的心理基礎,是影響教師工作效果的重要變量。如果體育教師缺乏職業認同感或其職業認同感沒能隨教齡增加而不斷提高,僅將教師職業當成謀生手段和追求相對穩定的職業生活的話,體育教師職業固有的單調、重復等特性就會凸現出來,從而與人不斷追求刺激、挑戰和發展的天性相矛盾,這種矛盾是導致體育教師職業高原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高體育教師職業認同感首先就要對自己從事的職業有一個全面辯證的深刻認識。不僅要認識到體育教師職業的重要意義、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要用辯證的觀點分析體育教師職業的苦、樂、得、失,并從中解讀出自己的責任,看到自己的使命,尋找到自己實現價值的用武之地。只有對體育教師職業的認識完全到位,體育教師才能在從事的職業中努力追求職業理想,堅定職業信念,崇尚職業榮譽感,勇擔職業重任,并在從業過程中領略到從業的樂趣和精神的滿足,甚至以苦為樂、以失為得,產生愉悅感、成功感等職業情感。
(二)立足現實,正確認識自己
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的研究是“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最好的學習成長的過程。把個人融入集體,汲取大家的智慧,這是一種更好、更直接的學習,就是要通過研究使教師們發現并獲得這種改變自己的力量——研究中成長和收獲的體驗。
找準職業系留點,設定恰當而多元化的職業目標,堅持不懈,力爭職業目標的達成。體育教師必須立足職業實踐,躬身自省,結合體育教師職業的特點,找準職業系留點,轉換和修訂原有職業目標,使其多元而恰當,并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職業系留點相關知識和技能等內容的儲備,為職業目標的最終實現而努力。從自身做起,不斷提高知識和技能,把握好機會,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涯發展中的挫折,促成自身的發展。
(三)提高自身素質,重塑職業生涯
對于個性好強的人來說,職業高原也許更多地意味著職業發展的停滯,這是他們所不能忍受的,因此,他們會尋找各方面原因,并采取措施試圖走出這段“停滯期”。意志堅強者會比較理性地分析原因,同時側重于自身調整,尋找職業高原的突破口。
在遭遇職業生涯高原時,會主動或被動進行應對,進而生成對職業高原的承受能力。這種應對職業高原的承受能力就是職業高原商。按照一些學者的觀點,職業高原是每一種職業都存在的客觀現象。因此,體育教師職業不可避免地存在職業高原,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個體在從事教師職業的整個歷程中甚至會多次面對職業高原。要客觀認識和面對職業高原現象,積極采取多種方式化解。作為體育教師個體,當發現自己遭遇職業高原現象時,既不能無動于衷、聽之任之,也不能驚惶失措、談“高原”色變,而是積極面對現實,迅速調整自己的情緒,克服由此而生的挫折感、自卑感,相信自己的能力,冷靜、客觀地分析自己的情況,積極尋找產生該現象的根源所在。
另一方面,體育教師在職業生活中要自強不息,內外兼修,增強職業適應能力。教師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職業,對于體育教師來說,其專業特點和其他文化課教師還有些不同,體育教師承擔的升學壓力可能要比其他教師要少一些,但是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體育教師的責任重大。因此要理性認識到這些壓力與職業高原現象之間的緊密關系,從而自覺地不斷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以變壓力為動力。
(四)立足職業實際,積極開展教育研究
職位晉升的停滯是構成個體生涯高原感知的最主要方面。因此,體育教師不應當以職位的晉升作為生涯發展的唯一目標,還應當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尋求發展。一般的,除職位晉升外,個體還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設立崗位目標、技術等級目標、收入目標、社會影響目標和重大成果目標等以獲得全面發展,避免進入生涯高原。
教師要由每天單調、乏味的生活走向教育的幸福之路,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教師走上研究之路。要引導體育教師在自己的職業崗位上進行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是一種適應小范圍內探索教育問題的研究方法,其主旨不在于建構理論體系、歸納規律,而在于針對教育實踐中的問題,通過行動加以解決,以提高教育教學實踐的質量,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
體育教師在職業實踐中通過行動和研究的結合,創造性地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去研究和解決不斷變化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不斷提高體育教育教學實踐的水平和質量。當體育教師成為自己崗位上的研究者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執行者的時候,其職業的挑戰性和刺激性將大大增強,這是有效應對職業高原的最佳方式之一。
學校也應該弘揚學校文化中的積極因素,盡力消除學校文化中的消極因素,努力培育和完善倡導上進、奉獻、研究等為主題的學校文化,形成事業上支持體育教師、感情上尊重體育教師、生活上關心體育教師的普遍共識,為體育教師職業發展營造一個寬松、支持、開放、上進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 上一篇:農資市場監管工作會上的講話(市)
- 下一篇:干部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宣傳動員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