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及德育工作論文

時間:2022-09-28 03:48:17

導語:班主任心理及德育工作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班主任心理及德育工作論文

一、初中生的心理特點

在初中階段,初中生的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意志力還不是很強,自律性比較差,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單調的環境下度過的,所以初中生的心理因素就影響到了初中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班主任老師應該把握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狀況,分析其心理狀況的成因,這是做好初中生德育工作的基礎。初中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長階段,德育的效果直接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發展,所以要根據初中生的具體情況去因材施教,既要分析初中生心理存在的共性,又要了解初中生個性的差異。在日常的工作中針對初中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差異化的德育,可以事半功倍。

1.成人意識在不斷地增強

很多初中生不愿意家長或者班主任老師把他們當成小孩,在與家長和班主任老師的交往和對話中,關系就顯得比較緊張,他們喜歡在各種場所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并且希望意見會被采納。

2.思維能力進一步發展

初中生希望在學校的教育中,可以學習到一些比較深刻的科學知識,希望可以理解較深的理論問題,但他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往往是不全面、不深刻、不徹底的,喜歡對周圍的事物“刨根問底”,卻不能透過現象認識本質。他們往往只是根據表面的一點現象就得出結論,喜歡強詞奪理,和老師對著干。

3.情緒容易波動

初中生一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的思維具有片面性,往往看不清事物的真實現象和本質,情感的發生和發展也會隨著現象的變化而變化。初中生容易為一些小事高興得得意忘形,也容易因為小事感到非常痛苦,他們對待朋友真誠,重視友情,但是對于父母、老師的教導往往不放在心上。

4.存在叛逆心理

很多初中生喜歡在課堂上說一些搞笑的語言,做一些搞笑的動作,引發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擾亂了課堂的正常秩序,還引以為傲;還有些初中生漠視班集體的紀律,玩世不恭,我行我素。

二、用德育做好班主任的工作

1.充分信任尊重

在充分尊重初中生的基礎之上,再去提出嚴格的要求,這樣才會被初中生接受,讓初中生自覺、自愿地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行動。在日常的初中生教育的工作中,應盡量避免用那些不恰當、不分場合、沒有分寸、刺傷初中生自尊心的話語,這些話語會讓班主任老師和學生之間產生一種隔閡。班主任老師的德育就是要幫助初中生樹立自信心,保持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去對待生活。良好的溝通就是建立在充分的信任和尊重的基礎之上,你信任他、尊重他、任用他,賦予他更多的責任,往往就是調動初中生積極性的最好手段。

2.耐心說服教育

對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實是一個傳遞思想信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在思想上產生了共鳴,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好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正確區分說服教育和批評之間的關系。在班主任進行說服教育工作的時候,必須堅持以表揚為主,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不去批評。班主任應當不斷地調整日常行為的規范,提高初中生的道德認知水平,建立健全良好的育人機制和環境氛圍。

3.開展集體活動

一個優秀的集體能夠為每一個學生提供一個可以發揮自己優點和展示自己才藝的平臺,這就要求初中生充分地認識自己,認識他人。這對初中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學校應定期開展適合學生興趣和特長的一些集體活動,如組織開展友誼賽、文藝演出、趣味問答等活動,使初中生逐步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束縛,促進其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形成。

4.正面循序誘導

道德認知是個人對社會關系、道德關系的一種認識。初中班主任老師需要不斷地正面誘導,但并不是進行簡單的說教和灌輸,正面的循序誘導就是啟發和引導,事實依據的引用需要準確、充分、有力,道理要透徹、明白,可以引起學生強烈的內心沖突,激發他們改正錯誤的欲望。有些有經驗的班主任老師會用生動的事例巧妙地引出一些深刻的道理,讓初中生受到啟發,形成一種良好的道德認知和道德思維,形成正確的動機。

5.提高心理素質

初中生的行為會受到性格、年齡、事情的性質和嚴重程度的影響,所以其行動的表現也是不盡相同的。應在全面提高初中生心理素質的基礎上,根據實際的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和矯正方法。對于一些活潑好動的學生就要指引他們多參加集體的活動,既在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之中去消耗他們過剩的精力,又可以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對于內向的初中生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在充分信任的基礎之上,與他們做朋友,繼續去施加教育影響。初中階段是人的一生之中心理多變的一個時期,班主任需要在初中階段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6.挫折心理教育

當初中生的心理愿望得不到實現時,其內心的情緒就會受到影響,挫折就會產生。很多初中生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有很多負面的情緒表現出來,如失望、壓抑、沮喪、憂郁等,學習成績就會跟著下降。所以在日常的學習之中,作為初中生要經受得住挫折的考驗,作為班主任老師也需要做好挫折教育的工作,讓初中生認識到人的一生之中,需要保持一種自信和樂觀的人生態度,需要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和抗挫折的能力,更好地適應多變的未來環境。

7.培養寬容理解

應正確教育初中生認識個體和社會的關系,使其發揮團結、有愛、互助、合作的集體主義的精神。在人類社會之中,個人就是最普通的一員,如果離開了集體,個人就是無水之源,只有在集體之中,個人才可以全面地發展,也只有在集體之中,個人的生存才是有意義的。大家要想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就必須建立在寬容理解的基礎之上。班主任應當不斷地消除初中生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偏差,促進初中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作者:鄭冬榮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