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結合模式下德育工作論文

時間:2022-02-25 03:39:05

導語:工學結合模式下德育工作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學結合模式下德育工作論文

一、工學結合模式下學生德育工作的SWOT分析

1.優勢工學結合模式即學校與企業緊密結合、相互合作,共同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這種模式打破了長久以來德育教育局限于課堂的傳統德育教育模式,讓學校的德育教育能夠切合實際工作環境,更切合社會實際的需要。在工學結合模式下,學生更容易把學校灌輸的職業素質和職業精神以及法律知識、責任意識及敬業精神運用和體現在實際工作中,在實踐中領悟和融合德育內容,在工作中表現得更有針對性和實踐性,從而提高自己在工作中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堅韌的品性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能夠從容地調整好自己,適應社會,積極地工作與生活。

2.劣勢在工學結合模式下,不少德育工作者對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認識存在著偏差,他們認為學生到了實習單位后,角色就發生了轉變,學生的德育教育就應由實習單位負責,學校和教師就可以從學生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脫離出來。同時,他們認為工學結合旨在加強專業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因而忽視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在工學結合的實習過程中會出現德育教育主體的不明確和主體的交替,這使得學校與企業銜接中出現真空地帶,從而降低了工學結合模式下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給德育工作帶來不利的影響。

3.機會工學結合模式為學生德育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在工學結合模式下,學生的身份、學習任務、學習方式、學習內容、學習環境都會發生轉變,這也會促使德育教育的內容、形式及理念發生轉變。德育工作者應充分利用這些變化,加強德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革新,拓展德育教育的新渠道,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不斷完善德育工作教育機制和理念。

4.挑戰在工學結合的教育實踐中,不少學生和家長對學校的這種加強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還是比較認可的,但在行動上卻不是很積極,有的甚至認為這種培養方式就是讓學生到工廠做工人,無法學到實際技能,對自己的專業學習也沒有幫助,加之學習環境由輕松的校園生活轉變為緊張的工作環境,部分學生的心理情緒難于適應,所以很容易產生抵觸情緒。這些都會給工學結合模式和學生的職業心理帶來負面的影響。

二、積極探索工學結合模式,開啟學生德育工作新局面

1.樹立工學結合模式下的德育工作理念重視德育工作的地位是工學結合模式下德育教育的基礎。高職院校教師尤其是德育工作者必須樹立正確的育人觀,真正以學生為本,服務于學生,培養出既有良好的實踐能力和技術素養,又有良好的職業素質、道德素質和健全人格的優秀高技能人才。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不僅要求嚴格執行規定的教學計劃,而且要注重德育教師隊伍的培養和建設,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此外,在工學結合模式下,還應將企業的管理人員編入德育教師隊伍,他們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職業素質必然會給德育工作帶來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2.構筑工學結合模式下的德育工作陣地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打破了傳統的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學校教學模式,使學生處于分散的學習與工作狀態,因此學生有較長時間不在學校學習和生活,容易使德育工作出現薄弱環節甚至缺失。要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企業現有資源,讓企業管理人員及員工以事實、案例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提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另一方面,教師要定期去企業與學生交談,并充分利用互聯網絡和通信平臺與學生溝通,及時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狀況和思想動態,最大程度上消除教育盲區,并有針對性地加強德育教育和引導,增強德育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3.加強工學結合模式下的管理機制建設工學結合不僅在教學管理和實施環節上需要校企共同參與,而且在學生管理和德育教育等方面也需要雙方緊密合作。為確保工學交替的順利開展,必須完善管理機制。一方面,要建立一個校企共同管理的機制。以校企領導為主帥,由教務處、產學研部門和學生處的領導及系主任組織實施,學生處、產學研部門和團委、輔導員以及專業老師和企業相關人員具體負責落實,實施層級式全方位管理,明確責任,及時掌握學生動態,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在工學結合模式下,學校和企業對學生的管理是階段性的和交替性的,且相應的管理要求也不盡相同,從而加大管理難度,降低管理效果,這就需要學校和企業分別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來約束、規范學生,實現對學生思想管理、生活管理、生產管理和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規范性,從而達到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目標。

4.提高工學結合模式下的學生自我認知工學結合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積累工作經驗,加強專業認知,增加就業砝碼,而且能幫助貧困學生實現自己的大學夢。但是有些學生對工學結合模式的認識比較模糊,對專業知識的認知和理解也存在誤區,也有學生沒有考慮好自己是不是適應這種辦學模式。這些都容易使學生產生一些抵觸情緒,從而貶低或消極對待這種辦學模式。這就需要教師尤其是德育工作者加大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宣傳、解釋工作,讓學生和家長理解工學結合的理念,充分認識去企業實踐和工作經驗積累的重要性,增強同學們對工學結合專班的信心。同時,要教育學生做好思想準備,幫助他們順利適應并認同這一人才教育模式,從而加深對所學專業的理解和對自身的認知。

三、結語

工學結合模式是人才培養的一條重要途徑,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必然趨勢。要順利完成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的目標,就必須重視和強化德育教育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斷創新德育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提高德育工作的主動性和實效性,堅持以學生為本,增強人才培養的效果,培養更多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作者:張艷軍單位:蘇州市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