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創新論文

時間:2022-03-07 04:09:37

導語: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創新論文

摘要:在新形勢下,高校德育工作要加快機制創新,確立新理念,加強具體措施,完善新體制,開辟新途徑,形成適應新形勢、新特點的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新機制。

關鍵詞:高校德育;新形勢;創新

高校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高校德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高校德育工作的創新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必須以堅定的信念,科學的態度,努力創新高校德育工作,不斷開創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境界。

一、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勢

目前,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經濟已現端倪,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在此背景下,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模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需要道德的支持和維系,也會對道德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市場經濟的追求利益、激烈的競爭性和最大化的功利性特點,極易誘發大學生的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傾向;使部分大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發生變化,淡化理想信念,缺乏社會責任意識、自律意識淡漠。我們必須正視這些挑戰,構筑起一個大學生健康的精神家園。

二、高校德育工作的現狀及新趨勢

高校德育創新工作應采用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增強德育的吸引力、滲透力,以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高校德育工作的現狀是:一是高校德育工作方法嚴重脫離實際。部分高校德育教育的方法不切實際,內容空洞,缺乏感召力,不能給學生心理發展和道德生活需求給予積極的引導,形式主義嚴重,通常以說教灌輸,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甚至出現以罰代教的現象等。二是忽略了德育課程的育人功效。很多高校德育方面的課程極少發揮出實施德育教育主陣地、主渠道的作用。學生從小都在不斷接受這方面的教育,往往認為德育課程就是口號,使得學生步入大學門檻后,基本忽視了德育教育,使學生感覺高校道德教育就是空談。對于目前的現狀,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德育教育工作新理念,研究德育工作發展新趨勢,把握德育教育工作新的特點和規律,積極探索,勇于創新,這樣對提高大學生教育質量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才會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三、加強和改進高校德育創新的新對策

(一)創新思維更新德育教育理念

當前,我國高等院校正在全面落實德育為首、立德樹人的育人觀,要求在高校德育創新工作中我們必須尊重個性差異,關注學生做到全覆蓋,做到“愛心啟迪、耐心幫助、誠心鼓舞”每名學生,為高校的德育創新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例如,在綜合評價機制中,實施對德、智、體各方面的綜合考察,調動了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一個“比學習、講團結、趕先進、互幫助,”的良好局面呈現出來。只有這樣,我們的德育創新才能更有希望。

(二)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領域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諸如校企合作、多校區辦學、自主擇業、后勤社會化等問題日益突出,高校德育工作必須開拓創新以順應新形勢的變化。一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須及時調整德育教育模式,積極推進德育教育進網絡,搶占德育新陣地,對學生的價值取向、行為模式、道德觀念等進行積極主動的引導。二是,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正在不斷深入,公寓的氛圍對學生的成長應高度重視,探索德育教育進公寓,增強德育的針對性、主動性、時效性,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勢在必行。三是,當前學生社團在蓬勃發展,形式多種多樣,已成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德育教育的又一重要渠道。

(三)加大創新力度完善運行機制

高校德育活動應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相適應,其基本規律是德育要與社會發展的要求相適應。高校德育工作應確立其主導地位實現德育和智育過程的有機統一。一是,要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組織保證,完善組織機構和領導體制,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二是,高校所屬各部門要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形成長效機制。思想政治工作要覆蓋到管理、教學、科研和服務等各項工作中,覆蓋到入學教育、就業指導等各環節中。三是,德育經費在德育目標進程中具有重要的保證作用。能否把對學生進行的政治理論教育、形勢政策教育和養成教育與校園環境建設很好的結合起來,德育教育經費保證顯得尤為重要。

(四)加強高校德育隊伍建設

改進高校德育工作的關鍵,是加強高校德育隊伍的建設,這是高校德育工作最重要的基礎性建設。當前,高校領導對高校德育隊伍建設存在思想認識上的、投入上和措施上的不到位。例如在高校很多進行德育工作的輔導員,很多沒有系統學過馬克思主義理論。輔導員隊伍也不夠穩定,隊伍結構不合理,人員的選留相對困難等問題。這就非常需要加強高校德育隊伍建設。通過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加強輔導員隊伍和專職學生工作干部的建設,來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崗位的吸引力。

總之,高校德育工作是有靈魂的、共鳴的、生活的、通情的、整合的創新德育,是一個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系統工作,是一門藝術。德育的創新不能緣木求魚,德育工作者必須真正具有全局意識和歷史責任感,在繼承與發展國內外理論的基礎上與現實結合,在德育實踐中增強思維的靈活性,追求獨特性和多樣性,敏銳地發現問題,做到思路開闊,善于變通。只有在理念更新的基礎上,創新新方法,才能真正的搞好新時期的德育創新工作。

作者:李君霞 單位:唐山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劉紅.高校德育工作應把講政治放在首位[J].武漢教育學院學報,1999(4):35-39.

[2]楊健生.向知識經濟時代學校德育的思考[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1(1):37-41.

[3]王偉.關于西方學校德育的探析[J].沈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3):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