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工作三策
時間:2022-11-04 10:49:23
導語:班主任德育工作三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應滲透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學生理解成長,在服務社會中茁壯成長,在反思中共同成長,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激發學生強烈的家庭,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適應現代生活。
關鍵詞:理解;服務;反思;班主任;德育工作
“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做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讓生活性的資源都成為教育的基本資源,讓生活的教育意義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側面,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這是教育的時代要求,這也是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應思考并追求的。
一、在花香中理解成長
我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六年下來,一部分習慣較差的學生便自卑起來,即使中學重新分班,他們仍走不出所謂的“差生”的影子。學困生需要自信,我決定嘗試利用學?;顒幼屗麄冏叱鲎员?,理解成長。開學伊始,學校號召各班開展“花香滿校園”活動。人的教育如同花的培育,急不得。周五,我在全班發出倡議“捐花”。周一,十幾盆花就出現在我的面前,一座小小的花園“建”成了。我決定在班上找幾個對養花感興趣之人,有學生便小聲議論:“花官”,不好聽,不體面,我們還是愿意做班長、學習委員。半天下來,無人自薦,我便任命了兩個不起眼的小個子男生,他倆都寡言少語,自卑膽小,但迫于壓力,還是答應了。他倆在接受我的簡單培訓后,就正式上崗了。適逢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其中一小個子男生便私下建議:在班上開辟一個角落作為花草之家,名為“百草園”,他為園長;書柜名為“三味書櫥”,每人帶一兩本自己最喜歡的圖書放在里面,作為班級藏書,大家共同分享。這是金點子,值得肯定,我在練字時間表揚了小個子男生的主意,他害羞的臉低了下去,但眼中卻閃過一絲光芒。事實上,小個子男生給我的觸動遠遠超過我的想象。有陽光的午后,他總是默默地把花兒一盆盆地從“百草園”搬到走廊,有的甚至放在陽臺上,用噴水壺一點點地洗去葉面上的灰塵,像照顧嬰兒般,細細呵護,我曾用相機拍下他那稚嫩而又一絲不茍的面龐。春天來臨,他們照顧的三葉草開出了粉色的小花,天竺葵也有競相開放,那些花兒點亮了校園,他自信起來,敢于跟我談論他經營的花草??墒?在學習上,他仍然沒有提高,有一天,他的數學題十道錯了八道,看到作業本上紅紅的叉,他很沮喪,找到我說:“老師,或許我真得不是個學習的料,班上那么多人全對,而我幾乎全軍覆沒”。我告訴他:別糾結了,看看你養那些花草。那些天竺葵,一開始就會燦爛的綻放;那些菊花,在嚴冬開放,然后凋謝,花枝都枯萎了,可是到了春天,它又會冒出新芽,堅韌地生長;還有那玉樹,文竹,鵝掌木,它們都不會開花,可它們卻都沒有放棄生長。他一臉釋然:或許,自己便是那玉樹,向前向上地生長過程遠比結果更重要。我很欣喜,寡言的孩子果然多思,他懂我!
二、在服務社會中茁壯成長
在每周的家長接待日中,有不少學習優異的孩子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很冷漠,習慣性以自我為中心,打著學習的口號理所當然地享受家里給予的一切物質享受。我想,這也是現在所謂的“優生”的通病,他們需要學會感恩,學會理解。臨近放寒假,我決定開展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入社會,體驗生活。于是,便有了那一次的團員“雨花齋”義工活動。那是一個以“感恩吃素”為主題的小餐廳,它免費為市民提供素食。我們的主要工作是奉碗筷,奉飯食,舉牌,迎賓和導路。在電器賣場的門口,我發現,來吃的大多是至少年過六旬的老人,有的是殘疾人,還有拾荒老人。岑昊陽,成績優異,家庭條件良好,他的成長中似乎一直沐浴陽光,在這個小環境里接受鮮花和掌聲,未經歷什么挫折。作為導路員,在等待期間,一開始他是茫然的,不知道如何與人交流,甚至有些排斥那些腿腳不便的老人!我提醒他注意觀察那些有經驗的義工導路員,必要時,可以虛心請教,后來,他告訴我他們有的是醫生,還有公務員和私營企業老板。當我再去檢查他的工作時,我的鏡頭下竟有一幕:那位拾荒老人漆黑的剪刀手和如菊花般的笑靨,岑昊陽依在他的旁邊。導路時,他攙扶著行動不便的老人,并一直使用敬語。餐廳里,其他團員也毫不懈怠。傍晚回家路上,冬日的斜陽拉長了幾個團員的身影,他們都疲憊了,可是心卻溫暖。寒假開學前,團員又自己組織了走訪幫扶學困生的活動。新年來的團組織生活會里,六名團員無一不感慨寒假的兩次實踐活動。帶著學生走入生活,“教育和知識便如同空氣一樣,彌漫于宇宙,洗蕩于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得呼吸?!崩蠋熢谧鲋薪?,學生在做中學。
三、在反思中共同成長
初二的學生正值青春期,沖動,叛逆,個性張揚!下學期,整個班上彌漫煙火氣息,浮躁不安的情緒蔓延。他們都需要冷靜,需要正確全面認識自己,需要反思!這是他們初中生活的最后一次校園足球聯賽,隊員們格外珍惜!盡管我們的隊伍在幾個班中實力不錯,但兩個隊長還是要求利用中午時間加班訓練,冠軍的獎杯似乎唾手可得,每個人都這樣認為。確實,三場比賽中,男隊輕松地勝了兩場!第三場對二班,對方進步很大,三節下來,我班的隊員多次射門,都被對方門將撲出來。作為中場的隊長急躁了,甚至在場上爆粗口,惹惱了對方,場上隊員都按捺不住,場下拉拉隊也開始惡意喊口號,一場大戰即刻就要爆發!裁判員老師一聲長哨宣告比賽零比零結束,總算避免一次班與班的沖突。休息片刻,罰點球大戰開始了,我隊隊員求勝心切,屢次射偏。長哨再次響起時,多名隊員手撕隊服,用礦泉水澆頭,還互相埋怨!看到這個場景,我先把隊員叫到球場邊的樹蔭下,與他們盤腿而坐,靜靜地坐了三分鐘,隊長開始,緊接著是隊員們,號啕大哭。我沒有制止。發泄應該是解決這件事情的第一步,然后是發泄后的冷靜和總結。這一次,從我開始,我反思作為班主任的我對比賽的不重視,對隊員的不關心,對戰術的不了解,對孩子們所熱愛的事物的冷漠。然后是隊長,他回顧了整個比賽中自己存在的問題:急躁,埋怨,沖動,以自我為中心!還有隊員,每個人都把自己該承擔的那一份攬在自己頭上。行知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教育,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對于這次比賽,失敗應該是小,每個足球隊員的賽后反思應是他們所不能忘記的。經過那次比賽,我發現,反思是成長的必要條件。那個周五,我把這種反思的精神擴大到整個班,并且形成為班級的一日常規。每一天,大課間跑步后,我們一起站軍姿,閉上眼睛,或反思,或計劃安排。喧囂的世界,似乎剝奪了人們安靜地獨立思考的機會,各種聲音充斥耳朵,能有幾人可以停下來,回頭望望走過的路,整理行裝再出發。孩子們單純的世界里,需要經歷,需要沉淀內心,需要真真切切地認識判斷孰是孰非,而非聽說。我嘗試每天用三分鐘,和他們一起反思,養成習慣,我希望我們竭力培養的這種習慣伴隨孩子一生!遵行知道,走行知路,在生活教育的路上和學生一起成長。
作者:劉曉芳 單位:湖北省襄陽市第四十七中學
- 上一篇:初中德育工作探究
- 下一篇:高校德育工作下海派文化的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