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索

時間:2022-11-04 11:08:33

導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索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學生品德素養的發展情況對于其今后的人生道路意義重大。小學班主任作為小學教學中的主導與核心,在小學生德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從實際情況出發,掌握必要的理論與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更好地展開德育教育。

一、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是一切教育活動的根本,是教會學生做人做事、正確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的重要內容。在傳授給學生知識與技能之前,教師要首先做好德育工作,尤其是正處身心發育關鍵時期的小學階段,德育工作更要當成一項重中之重來抓。具體來講,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做好德育工作是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明辨是非對錯的需要。小學階段對事物的看法將會影響人一生的發展,做好小學階段的德育工作對于學生明辨是非對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至關重要。孩子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其思想品質的外化表現,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德育工作能夠讓學生明白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合理的,讓學生以正確的觀念指導自身實踐,從入學開始就奠定良好的行為基礎,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啟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做好德育工作是素質教育的需要。素質教育既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能力,還重視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發展。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做好小學德育工作能夠幫助學生抵制消極思想的侵蝕,為他們健康成長掃清障礙。同時,素質教育要求將“德”與“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來抓,這就避免了過分追求分數高低,打壓學生天性的現象發生,減少了學生的心理問題,對于他們培養自己積極樂觀的心態很有幫助。

二、小學班主任如何有效開展德育工作

1.提高小學班主任自身素質。班主任是小學生學習與效仿的榜樣,小學生對班主任行為的模仿程度要大于家長。所以,班主任行為習慣正確與否,將直接對學生產生深刻而深遠的影響。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加強自身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時刻關注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同時,班主任還要培養自身健康的生活習慣與良好的行為愛好,并努力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些“正能量”傳遞給學生,用自己的言行與心態去感染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

2.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樂于參加各種社會實踐。班主任要充分利用這一點,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培養他們的道德品質。如可在課余時間開展“學雷鋒日”“向社區老人獻愛心”等活動,也可在生活中開展“每天做一件好事”“今天我幫助了別人”等滲透日常的活動。班主任在活動中要仔細觀察學生的言行,并耐心地對其進行引導,幫助他們將活動中的德育內容轉化為自身習慣。

3.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小學生心理發育尚未成熟,遇事承受能力較差,一旦教師批評不當,不但不會使他們改正已有錯誤,還會損傷其自尊心與自信心,產生厭學、抵觸情緒。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進一步加強同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們的關懷,主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在必要的情況下,班主任還可對問題較為嚴重的同學進行個別談話,在個別談話之前,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情況、家庭情況,選擇最佳時機和場所展開談話。談話過程中,班主任要放低姿態,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保持談話的和藹、真誠,盡量讓學生敞開心扉,而后通過談話的切入點層層遞進地為學生解答疑難困惑,引導其走出心理誤區,更好地面對生活與學習。

4.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的具體做法有三點:一是,營造良好的班級環境。班主任要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的建設中來,主動為班級發展獻言獻策,營造良好而熱烈的班級環境。二是,充分發揮學生特長,給予他們展示的舞臺。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愛好,并努力提供機會讓他們展示出來,以此培養他們熱愛生活的積極態度,激發他們學習的信心。如開辦朗誦比賽、書法比賽等等,讓每個樂于展示的同學參與,并鼓勵同學們互相學習與探討。三是,引導學生正確運用網絡。網絡環境影響著每一個人,尤其是身心發育未完全的小學生更易受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平臺,學習網絡上積極的、正面的內容,摒棄負面、消極的內容,利用網絡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宣傳正確的輿論導向與價值觀,以此提升德育工作有效性。

作者:穆景彩 單位:石家莊市裕華路小學

參考文獻:

[1]榮樹云.提高班主任德育素質是增強德育實效性的關鍵[J].教育科學研究,2001(6).

[2]關鴻羽.中小學德育實效性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00(6).

[3]劉丹丹.基于小學德育教育與班主任工作時效性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1(77).

[4]黃海濤.小學德育生活教學初探[J].小學德育,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