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德育新方法的探討
時間:2022-12-12 04:23:01
導語:農村中學德育新方法的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綜上所述,職業教育的內涵和特點決定了職業學校學生生源情況比較復雜,做德育工作要深入了解學生情況,針對其道德接受能力不同的實際進行,不能搞一刀切,而應該分層要求,分類指導,針對不同情況和特點采用不同的內容形式,體現出職校特色。具體如下:
1克服教育者主導,體現學生民主性
一方面是要深入學生中掌握思想道德狀況,堅持內容精、趣味濃、重職教特色的原則,合理選取德育內容,充分體現職教特點,針對學生實際來開展工作。另一方面要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和形式,充分發掘學生中的新思想、新動態、新思維,找到能互相溝通的切入點,達到相互理解、關系融洽、形成合力。
2克服單一灌輸,體現多面引導性
要通過教育引導。德育工作者必須注重正確引導并在設置教育內容、設置教育活動等方面注意到以下方面:2.1要充分考慮學生內在需要需要是接受的前提,人的動機是由需要引起的,職校學生的內在需要是豐富而又具體的。所以,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內在需要。只有根據其需要,組織開展教育活動,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自覺地接受教育。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汲取營養提高素質。2.2教育活動中要讓學生當主角,充分發揮其自我教育作用首先,在學生會、團委和班委會基礎上,組建德育工作委員會,獨立開展工作;其次,開辦業余學校、組織多個社會實踐活動小組,定期開展活動。德育工作者主要搞清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對德育活動內容,組織思路進行正確的引導,把握方向,達到“文不離題”之效。
3克服規范制約,體現時代特點性
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適應當前或是今后社會的需要,根本的途徑就是要克服陳舊規范制約,結合社會現實,學生現實,也就是體現時代特點,開展德育工作。在社會變革時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并逐步深化過程中,一些負面現象還會導致不少價值觀錯位,對人的道德觀念產生沖擊。如果學校德育脫離社會現實而展開不能有力地抵制社會上種種不良現象。只能在社會現實面前顯得蒼白無力。而如果學校德育解決不了學生關心的焦點問題,更是紙上談“兵”。如“就業難”是現在廣大職校生面臨的一個難點問題,學生們很關心,也圍繞這個問題產生了不少思想偏差;有的學生期望收入高、實惠多的單位工作;有的學生在競爭中感到茫然無望;有的學生認為到私營企業謀職丟人等等。為幫助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把就業指導與德育工作結合起來。組織學生學習國家有就業方針政策,使學生確立起適應時代要求的就業新觀念。從自身情況出發,降低盲目的高期望值,寓德育于學生的情理之中。
總之我們在鼓勵幫助學生勤奮努力的同時,按照學生的個別差異給予區別對待,農村職業中學的德育工作者只有依據農村職業教育的內涵,特征在德育工作中充分體現出民主性、引導性、時代性和針對性才能在新形勢下做好學校德育工作,有力地推動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
本文作者:寇得勝工作單位:定西市安定區西鞏驛中學
- 上一篇:五年制高師校園文化建設探析
- 下一篇:淺析服裝專業的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