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德育教育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14 11:19:20

導語:體育德育教育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德育教育教學研究

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

對初中生進行德育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進行德育教育。體育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基礎知識、任務以及各種運動會,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中學時期的青少年都有向往美好未來的愿望,都有為祖國貢獻青春的使命感,都愿意用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素質為祖國做貢獻。體育教師應抓住時機,用祖國的召喚去鼓勵學生,使學生樹立“鍛煉身體,保衛祖國”的堅定信念,不僅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述新中國體育發展史,還要經常用典型事例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及時組織學生觀看世界性的體育,如奧運會等。當看到我國運動員在世界大賽上取得金牌,會場上奏起國歌和升起國旗時,學生會激動萬分,歡呼雀躍,這種發自內心的愛國熱情油然而生。學生親身感受到了現場的氣氛,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那種自豪,由此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初中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可以結合體育教材的特點選擇好結合點再進行。體育教師在課前必須了解教材特點,吃透教材,分析教材各環節的教學特點,充分考慮思想道德教育與體育的結合點,然后根據實際情況科學有序地進行德育滲透。例如,中長跑鍛煉了學生的吃苦耐勞的品質;接力跑培養了的集體主義精神;跳躍項目、各種器械體操培養了學生的勇敢精神;排球、籃球項目培養了學生的敗不餒、勝不驕和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努力去研究教材中的多種教育因素,依據不同項目、不同教材的特點,結合初中生的實際情況,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初中體育教學中。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保護器材、布置場地培養學生的熱愛勞動、為別人服務的思想;通過跨欄、體操項目培養學生的果斷、勇敢、機智、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品質。由以上可以看出,體育教師應當盡量挖掘教材內的德育因素,認真研究教材,把握時機,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進行德育滲透,從而達到在體育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目的。

三、進行文明行為教育,提高學生體育道德水平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文明行為教育,提高學生體育道德水平,是體育教師首要任務。常言說:“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身教勝于言教?!彼?,體育教師要特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真正做到“言傳身教”,表率的作用是無窮的。中學體育教材本身就有很強的思想性,所以,深入鉆研教材,挖掘深含于教材的德育內容是非常重要的,要“寓德于體”。

四、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頑強意志,增強戰勝困難與失敗的信心

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是學校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而意志品質的培養,又必須通過實踐活動來實施。例如,組織學生參加帶有一定危險性的運動時,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毅力;參加大強度的身體訓練時,著重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參加某些體育競賽活動時,則應重點培養學生拼搏進取的意志品質。

五、進行德育滲透要做到內容具體化

對初中生進行德育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進行德育教育。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應該從小事做起。

1.籃球教學。教師應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去訓練,使學生學有所成,學有所得,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與教進行充分結合,否則體育課堂就會成為一盤散沙。

2.上課時要求學生準時集隊。教師應針對部分學生總是不愿上課、遲到等一些沒有組織紀律的表現要進行認真的思想教育。教師還對初中生加強自信心的培養。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學生,多鼓勵他們,以精湛的技藝感染他們,以高尚的人格感化他們,要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對于教學過程中比較難的動作,教師可以用“你能行”“勇敢些”“放松些”等語言去鼓勵他們。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增強學生的信心,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初中學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實踐證明,通過體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和人民,遵守紀律、團結奮進的集體主義精神,尊重他人,誠實、謙虛、有禮貌的高尚道德品質;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創造性、自信心和進取的精神及頑強的意志品質。體育教學過程實施德育工作是一項十分細致而復雜的工作,尤其是當前,難度特別大,對教師的思想水平和業務水平要求比較高,但只要我們堅持把自己平凡的工作與實現“四化”的宏偉目標聯系起來,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業務水平,進一步深化體育教學領域各項改革,就一定能夠開創出體育教學過程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本文來自于《學周刊》雜志?!秾W周刊》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陳巧艷工作單位:江蘇省淮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