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品德課德育教育的滲透

時間:2022-05-14 03:13:31

導語:初中品德課德育教育的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品德課德育教育的滲透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德育教育應遵循的原則

1.情理法并用的原則

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礎是情,濃濃的師生之情。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學習的心理障礙,防止逆反心理,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初中階段的學生感情豐富,很容易對事物產生激情,但是他們畢竟年齡尚小,經驗不足,易偏激。因此,我們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在思想品德課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就是法,讓學生根據社會以及學校的規范來約束自身的行為,使情變得有原則,理變得有力。如此三者并用才能達到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教育的目的。

2.貼近學生的原則

所謂貼近學生的原則,就是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生理特點,客觀地進行教育。要把德育教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3.開放民主的原則

堅持開放民主的德育教育原則,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堅持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充分地激發和調動學生參與德育活動的熱情。改變傳統死板的灌輸知識的做法,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充分發揮思想品德教材與德育實踐的作用,切實運用好學校與社會兩個課堂進行開放民主的德育教育。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進行德育滲透的措施

1.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意識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滲透德育教育,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意識,解放學生的思想與地位,一改傳統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地位以及其地位的發展。當下我國的新課程改革愈演愈烈,要想真正發揮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德育教育作用,就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成為課堂的主人。為此筆者就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各抒己見,自由表達觀點,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效率。常用到的幾種教學方式有:辯論課、演講課以及探究課,這幾種方式都能活躍班級氣氛,讓學生樂學、去學。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經常要求學生根據社會上的時事熱點以及新聞事件,發表看法,對社會上存在的拜金主義與享樂主義進行探討,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2.教師要樹立自身的德育意識,以身示范

初中思想品德課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還要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給學生良好的德育榜樣。因此,教師首先要樹立德育意識,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與專業素養。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將自身最積極的一面拿出來,用最佳的精神狀態以及行為舉止來感染學生、熏陶學生,給學生提供正能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德育教育的作用,教師德育意識的形成對培養學生的德育觀念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去影響每位學生。如果教師擁有優秀的道德品質與堅忍不拔的德育意識的話,其內心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捍衛道德的愿望,并隨之產生一種堅定的信心與責任感,滿懷熱情地去教育學生、引導學生,自覺地履行自身的責任與義務,激發學生創造性的才華。筆者在初中每個班級、每一節課上都會喊起立,師生之間相互問好。每次課堂開始之初,我也都自覺立正,給學生正面的示范,這個小小的動作意在引導學生、感染學生學會相互尊重,師生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也許是教師的德育意識不知不覺中感染了學生,筆者每節課的提問環節,學生都會熱情回答,從不偷懶,收到的課堂效率很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也很大??傊枷肫返陆處煹牡掠痉兑约暗掠庾R的確立對培養學生的德育觀念非常重要。作為一名思想品德教師,我們應該首先教會學生尊重教師,尊重他人,先做一個合格的人,再進行相關的知識教育。綜上所述,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進行德育滲透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遵循相關的德育原則,注重情理法并用,努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在滲透措施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作為思想品德教師,我們也應該以自身為榜樣,積極為學生樹立優秀的德育典范。

作者:黎雁飛工作單位:四川省內江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