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文化與小學美術德育教育緊密相連
時間:2022-10-21 09:34:38
導語:孔廟文化與小學美術德育教育緊密相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在欣賞孔廟中自然滲透德育
我在上《恭城孔廟》一課時,打破以教師為中心的欣賞教學模式,讓學生提前查找資料、圖片。在閱讀資料、欣賞圖片中,學生了解到美術家創作每一件美術作品,除了通過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題之外,往往還有其更深層的內涵和更隱藏的意蘊,是一種文化、精神層面的要求與體現,是美術作品的最高價值所在,也是時代、社會、民族精神的寫照。通過欣賞討論,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傳統藝術的熏陶,進一步體會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驚嘆人類的聰明智慧,更加熱愛人類創造的建筑藝術。之后讓學生欣賞恭城的“三廟一館”,感受偏遠的瑤鄉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融合,搜尋歷史發展的蹤跡,欣賞多姿多彩的宮廷文化、民間風俗及傳統藝術,感受古代勞動人民智慧之美。在欣賞藝術作品時注重設計一些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讓他們在活潑、輕松地環境中完成欣賞目標———體會畫家的情感。如欣賞孔廟時,開展“聽音樂”“,聽孔子的故事”“,聽保護恭城孔廟的故事”等活動,而不是教師空洞的闡述。最后讓學生知道恭城孔廟建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恭城孔廟的建筑,不僅以恢宏的氣勢、巧妙的構思、神奇的地理環境和陰陽八卦結構展示著孔子的儒家文化的顯赫地位,而且以因地制宜的多變手法,瑤族和漢族文化相結合的多采風格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側面。這樣便能激發起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更好地滲透德育。
二、在繪畫孔廟時用情感滲透德育
我讓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對恭城孔廟進行考察,并作簡單的記錄。比如對材質(磚制、木制、石制等)、造型(亭、臺、樓、民居等)、建造年代以及建筑物結構等進行觀察,以加深對建筑物的了解。再通過學習線描孔廟的局部,如斗拱、柱梁、脊、檐翹、窗棱等,了解恭城孔廟和其它古建筑不一樣的魅力。通過考察與畫古建筑,既訓練了學生的造型能力,又使得學生更進一步加深了對古建筑物的理解與猜想(尤其是殘敗的),體驗、感悟工匠是怎樣想象構思、怎樣畫草圖、怎樣施工建造該古建筑的,體會到家鄉的孔廟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繼而給學生講解有關孔廟在人們的聰明才智下得以保存下來的歷史典故,培養和增強學生對家鄉人文遺產的熱愛之情。這一課的學習不僅使學生對學過的家鄉歷史知識加深了理解,而且還感受到了藝術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在手工制作孔廟作品中靈活滲透德育
手工制作是小學美術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型。它具有直觀性、形象性、靈活性,對于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手工制作課中認真挖掘德育因素,就能培養他們積極向上、踏實勤勞的生活態度。例如在《恭城孔廟》第二課時中,我采取先討論,再小組合作的方法,出示以廢舊物材料設計模仿孔廟進行造型,沒有用的包裝盒、一次性筷子,經過他們的小手,利用它們的外形、色彩,經過巧妙的加工創造,它們就會變成外形精美、有實用價值的藝術品了。學生從藝術的角度、實用的角度認識它們,不但養成環保意識,練就變廢為寶的能力,培養藝術創造能力,而且還體現美術、人文、科學融合為一體的現代美術新教育精神。
四、在參觀實踐活動中有意識地滲透德育
美術實踐活動是讓學生學會用美的眼光去觀察世界、認識生活、領悟美術學習價值的重要途徑。實踐課在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制作方法,還要對學生進行愛藝術、愛勞動以及愛集體的高尚情操培養。我們學校每年都要舉辦孔廟紀孔活動。我借此契機組織和輔導學生參加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了解儒家思想強調的正心、正名、正位、正物的理念和情感。體現在建筑布局上,就是方正、方整、嚴正、嚴整、對稱、工整和對直線形象的追求,摒棄歪斜、彎曲的圖象和方位。正,還包括正中的地位;正,也含有正直的含義。儒家學說強調為人處世要正直,要講信用,要“言必信,行必果”,這些傳統道德觀念對于我們當今社會學生的行為,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使學生知道做人要正直,講信用。每一座不同的建筑,都有著不同的作用和造型特點,它所包含的文化含義也有所不同??讖R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作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創始人,他的教育思想鞭策激勵著我們的教育工作者,他智慧的光芒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恭城讀書人。孔廟的存在,成就了人杰地靈的恭城!這也是每一個恭城人引以為豪的地方??傊?,讓恭城孔廟文化與小學美術德育教育緊密相連,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神奇作用。因此,在美術的教學中,要全方位的滲透德育教育,真正使學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響,在心靈上受到啟迪,讓德育之花愈開愈美麗!
作者:李芳 單位:廣西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第二中心小學
- 上一篇:美術教師讀書學習心得體會3篇
- 下一篇:語文教師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