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教師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時間:2022-03-04 02:49:49
導語:加強教師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所學校能否為祖國建設培養出合格的人才,關鍵在德育。只有抓好德育工作,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格培養。而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恰恰肩負著這種傳播文明、開發人類智慧和塑造人類靈魂的神圣使命。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呢?我認為教師應以身教和言傳來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一、身教
是德育教育的關鍵所謂身教,就是樹榜樣。榜樣有兩種:一種是教師本人的榜樣。教師如果夸夸其談,只講大道理,而行動卻完全與其相反,這樣只能起負作用,為學生所鄙棄。與此相反,教師如果又教書又教人,言教與行動一致,會得到學生的尊敬和效仿。我國教育界涌現了不少受學生們尊敬和愛戴的老師,如陶行知、蔡元培、胡適、季羨林等。一種是先進人物的榜樣。這種榜樣的作用是積極的,他們的模范事跡,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教師怎樣身教呢?要做到身教,教師必須擁有正直的人格,用自己的人格力量來感染學生。教師的人格力量是學生道德品質教育的重要保證。教師的人格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這種影響是無形的、潛在的,又是長遠的、深刻的,甚至能左右人的終身。學生受教育的過程,就是人格完善的過程,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本身的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響。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格的偉大,這一點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識?!笨茖W技術的發展本身有賴于有高尚道德規范的人,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是不可分的。一個人只有具有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百折不撓的人生態度,勇于實踐、勤學好問、謙虛誠實的個人品質,遠大的理想和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才有助于創新潛能的開發。
二、言傳是德育教育的催化劑
言傳就是講道理,道理不能用講教條的方式來講,必須立足現實,用生動形象的、深入淺出的事例,曉之以理,才能感染學生,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1.聯系商品社會的實際,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當今世界上都在考慮如何加強人文教育,如何加強做人教育,如何使社會經濟的發展同道德水平的提高協調一致。教師教育學生時,一定不要忘了學生是生活在這個商品社會中的。教師要針對學生涉及的學科多,涉獵的人文、社會等知識多的特點,結合自己的教學的實際,有教無類地教育。比如,有些學生不講信用,說了不算,借東西不還,甚至欺騙老師同學。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要結合社會實際對學生進行樹立規則意識,講究信用意識的教育。特別是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經濟中那些不遵守國際通用規則,做不到誠實守信的事例,及時地聯系班級或學生現狀旁征博引地進行教育。在我國經濟領域中,不守規則、不講信用的商業欺詐、惡意拖欠及逃避債務等不法行為比比皆是。比如,億安科技、銀廣夏、紅高粱等國內名牌企業,因不守規則、不講信用而倒閉的事例,來教育學生不講誠信的后果。然后再從正面講“守規則、講信用”的事例,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例如,美國居民生活中的一件平凡小事——借錢。美國人一般不向個人借錢,而向銀行貸款。即使買車,自己有足夠的錢,也要貸款,然后按期償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取得信譽,為以后購房等打開方便之門。如這次不講信譽,那么以后的任何事情都將一事無成。然后再用反面事例重申,有些國外企業來我國投資,發現我們的企業根本不遵守規則,并且不講信用,所以這些公司寧可自己的利益受損,也要解除合作關系。隨著近年我國市場法治、信用化的逐步完善,古人講:得民心者得天下。一誠可以救萬惡。這些古訓告訴我們,只有誠實無欺、坦誠待人才能得人心,才能贏得他人的支持與合作,反之,只能招來反感和敵視?!队綦x子》中記載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有個商人過河時落水了,他大聲呼救:“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誰能救我,給他一百兩黃金?!币粋€漁人救起他,他卻給了十兩金子。不久這個商人再次沉船,當他呼救時無人理睬,都說這是個不誠實、不講信用的商人。商人便淹死了。商業經濟的本質就是信用經濟,不守信的人,不僅要受法律的制裁,而且今后的商業活動,也將受到限制,并終將在市場經濟秩序的發展、完善中被橫掃出局。所以,當學生違反規則、接受老師批評時,就會如實地承認錯誤,改正不足。2.言傳典型事例,完善品德情操無論在校內,還是校外,時常會看到有些學生出口罵人,隨手扔紙。如果老師及時制止,只能管住學生一時,過后學生仍然我行我素。如果老師有理有據地耐心教育,學生就有可能接受。去年9月,我在檢查學生實習時,遇到這樣一位班主任,當他看到大多數學生隨處扔紙、隨地吐痰、大聲叫嚷時,他便給學生講了這樣幾個事例:1993年,美國東部128號公路上奔馳著一輛轎車,當轎車快速下坡時,車突然停住了。原來司機看到車前有一個香蕉皮,他停車拾起后才啟動車。在日本、歐美等國,我們很少聽到大聲講話的,至于隨手丟棄廢物、隨地吐痰、聚眾罵人打仗之事更是微乎其微?,F在我們國家即將加入WTO,我們要想適應時代潮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立足,必須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平時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一個人要想有所造就,必須加強品德修養;一個有所造就的人,一定是一個誠實守信品格高尚的人。最明顯的一個事例,是一個從非統招班滾動到統招班的學生,每當老師讓他背課文背不下來時,他就很真誠地向老師保證“我哪天能背下來”。果然,這位同學言出必行。像這位同學的事例還有很多。我想這不能不說與老師的言傳有關。學生受到了老師言傳典型事例的啟發,才努力朝著優秀人物的高尚品質這個目標規范自己?!皼]有不好的學生,只有缺少教育好學生的老師。”德育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全體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應該經常給學生演繹這樣的事例:二十世紀有一位最偉大的大提琴家叫卡薩爾斯。有一次,一位學大提琴的年輕人向他討教: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面對雄心勃勃的年輕人,意味深長地回答:先成為一名優秀和大寫的人,然后成為一名優秀和大寫的音樂人,再然后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我想,卡薩爾斯的話對學生不僅受益終身,對老師更是一個啟迪,它警示著我們:正人先要正己,言傳切忌空洞。
作者:宋明東 張艷平 張艷華 單位:吉林省磐石市吉昌鎮第二小學
- 上一篇:心理咨詢在大學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 下一篇:電力工程項目財務風險預控探討